1、近试上张水部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 必然积极地主动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及学生的兴趣,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合理整合教材,这是新课标赋予每个老师的新要求。仔细研读文本及课后思考探究题,发现近试上张籍水部与课后附录的张籍的酬朱庆馀在写作手法上有相似之处:运用女子形象比兴,因此可以安排在一起讲。授课过程中,第一首重点讲,第二首可以让学生按前一首诗的鉴赏方法自行赏析,有前一首诗作基础,第二首诗则可迎刃而解。【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人在酬赠诗中表达思想情感委婉含蓄的风格;2体味传统比兴手法在酬赠诗中的运
2、用,学会欣赏同类型诗歌。【教学重难点】酬赠诗中用比兴的手法体现出的委婉含蓄的风格。【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 酬赠诗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说起酬赠诗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等就属此类。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
3、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2. 酬赠诗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酬赠诗是从诗的功用角度命名的,而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是从诗的题材角度命名的,读时请加以注意。酬赠诗通常是有赠就有酬、有来就有往的,而且常常和赠诗的韵,如酬乐天频梦微之。二、赏析近试上张水部(一)诗中点到了哪几个人?新娘、夫婿、舅姑(公婆)(二)从题解诗,化诗为文诗歌的题目就是诗歌的眼睛,它往往会传达很多重要的信息。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妇女形象?(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刻画了一位
4、多情但又对拜见公婆而内心忐忑的妇女形象。)(三)知人论世,把握主题1.诗中的新娘、夫婿、舅姑分别代指谁?(明确:分别指诗人朱庆余自己和对方张籍以及考官。)2.考试、应试作文在诗中又是用什么来比喻的?(明确:考试用“拜舅姑”来比喻,应试作文用“画眉”来比喻。)3.作者借一对新婚夫妇晨起时的对话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愿望?(作者借此表达对张水部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四)运用知识,分析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兴)在答表现手法时,有同学答“借代”、有同学答“象征”、有同学答“暗示”,有同学答“比兴”、有同学答“比喻”,当时我只解释了象征与借代不准确,象征有一个意义升华、拔高的过程,由“实物”到“虚
5、”的意义或精神,如梅花(实物)象征人的高洁品质(意义、精神);借代是用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这个事物,比如说某个女同学眼睛大,我们称呼她“大眼睛”。对于比兴,要作重点解释。比是比喻,是强调两者的相似性,如新娘的心理与考生的心理两者的相似性是紧张不安、充满期待。“兴”重在一种联想,由眼前所见之物联想到言外之意。“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言在彼而意在此”。这里的“所咏之辞”是指诗歌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或作者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字面意义是新娘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言在彼),而真正的意思是“自己考前的紧张不安”(意在此)。所以说答“比喻”不全面。同学们在鉴赏酬赠诗,一定要“知人论世”,联系酬赠
6、双方的地位、身份、性格及所要表达的内容。在人际交往中如何说话是一门大学问,话说好了,事可办成;话说错了,办不成事,还会招来麻烦。三、拓展阅读:学生自主赏析张籍酬朱庆馀1张诗针对朱诗中哪一句作出回答,从诗中可以看出张籍对朱庆馀作出怎样的评价? 酬朱庆余 张 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2结合全诗及前一首诗的内容,如何理解“齐纨”的意思?一位越州的女子(朱庆馀)打扮的漂漂亮亮,来到镜湖的湖心采菱角。这时,她发现一群穿着名贵丝绸的女子(其他考生或其他考生的优秀作品)也在这里采菱角,于是迟疑起来。作者(张籍)就鼓励这位采菱姑娘说:她们虽然穿得漂亮,可并不值得人
7、们看重。你只要启齿唱上一首采菱歌,这美妙的歌声抵得上万两黄金呢。张诗针对朱诗中“画眉深浅入时无”一句作出回答,亦用比兴,将朱庆馀比作一位越女(采莲姑娘),相貌好,歌喉好,以暗示其水平高,将是一鸣惊人,不必为这次考试过分担心。二人酬答皆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坛千古佳话。四、写法总结这两首诗思想感情的表达都很委婉含蓄,这主要得益于比兴手法的运用。这是继承了诗经“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传统。一般来说,作为“比”的对象主要是物,但这两首却不是用物来作比,而是用人,不是男子,而是女子。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来自于中国古代文人的一个特殊情结:文人喜欢借助女子形象来抒发情感。它的源头可追溯到屈原离骚的“香草美人”
8、表现手法,它的社会伦理基础则是古代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古代社会有两组关系极为类似:男女(夫妇)与君臣。在家庭中,夫为妻纲,男尊女卑;在朝廷中,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那些失意的文人,潜意识里不自觉地把自己比作被男子抛弃的女子(弃妇)。到了唐代以后,这种手法的运用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那就是不管是失意还是得意的文人,都喜欢用女子形象来抒情;而女子的形象也不仅限于弃妇,还包括节妇、新娘、美女、老太婆等。同学们在阅读以女子为描写对象、刻画女子形象的诗词时,一定要注意相关背景,看看诗词中有没有言外之意。五、作业布置下列内容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发展,不超过60字。(1)X月X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同学。(2)X月X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堂秩序。(3)X月X日在校文化艺术节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