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沪教版 动物的休眠 详细教案教学目标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9个;能积累“成团成簇、蠕动、三五成群、寒气逼人”等词语;能根据媒体演示理解“成团成簇、蠕动”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的层次;了解课文介绍的两种动物休眠的特点,并用流畅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静心阅读,边默读边思
2、考,了解课文的主要层次,及蝙蝠和海参休眠的特点。2、在学文的基础上能用流畅的语言作介绍。教学过程: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
3、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一、导入1、同学们,
4、用拆字法说说休眠是什么意思?(休息、睡眠)说的真好,其实文中的休眠就是指某些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停止生长或活动的现象。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8课,动物的休眠。谁来读课题?读的真好,你读,一起读。3、通过课前预习,你了解到文章写了哪些动物的休眠呢?(板书:蝙蝠,海参)嗯,预习的真仔细。那么作者到底是如何具体描写蝙蝠和海参的休眠方式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二、整体感知1、请你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找一找,课文中哪几小节写了蝙蝠的休眠,哪哪几小节又写了海参呢?用“分段符号”将文章分成两部分。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2、首先,小火车读词语。3、这组词语中,有两个字长得有点像,
5、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下,别写错了。左边的生字读Pi,(往往形容人很少的地方,所以它是单人旁,只有一个人)右边的读的避BI,(表示躲开的意思。所以它是走字底。)来找找他们的好朋友。4、课文中还有一些四字词语,请你来读。1)千里跋涉是什么意思?预习的真仔细,跋涉的意思是爬山趟水,形容行路辛苦。2)三五成群是什么意思?你瞧这些小朋友都在三五成群的聊天呢!3)你能说说带有数字的四字词语吗?5、最后,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语读准确。6、学完了词语,接着我们一起来为课文分段,你把文章分成了哪两部分呢?说说你的依据。通过分段,我们可以知道文章的1-3小节具体描写了蝙蝠休眠的方式,4-7小节描写了海参的休眠方式。让我
6、们首先一起先来学习1-3小节。三、学习课文,了解蝙蝠、海参休眠的时间、原因、方式、地点。(一)学习13节,了解有关蝙蝠的冬眠。老师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2小节,我们一起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注意同学读的时候请你找找:蝙蝠休眠的时间、原因、地点及休眠的方式(板书:时间、原因、地点、方式)分别是那些词句,在你的书上做做记号,听明白要求了吗?1、冬眠的时间。是呀,冬天一到(板书:冬天),蝙蝠们就要呼呼大睡了呢!这是为什么呢?你找到相关句子了吗?2、冬眠的原因。1)交流出示: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是呀!师引读: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蝙蝠冬眠的原因是什么呢
7、?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是什么意思呢?(板书:没有吃的)(边板书边说:是呀!蝙蝠没有吃的了,所以只能冬眠。)2)比较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句子,这两句句子的意思可都是一样的呢。仔细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句写的好,说说你的感受。(观察得真仔细!什么、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强调一到冬天,可怜的小蝙蝠就没有了任何食物了,于是它只能选择冬眠的方式来安全过冬。)3)合作朗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句子,老师先读下面的句子,你们读上面的,我们来比比谁读的有感情好不好?可怜的小蝙蝠没有任何食物了,再读得有感情些,等冬天来临-现在你知道蝙蝠冬眠的原因了吧,因为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所以蝙蝠-什么吃的
8、也没有了。4)学习设问句蝙蝠没有吃的了可怎么办才好呢?躺着等死行吗?(不行。)学大雁的样子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行吗?(也不行。)你瞧!作者也是这么自问自答的,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我们叫做?(设问句)来!女生来读读问句,男生来读读答句。准备!3、蝙蝠冬眠的地点那么,没有了食物的蝙蝠到底是在哪里休眠的呢?原来入冬之前,蝙蝠们就早有准备了,一起来读。出示句子:入冬之前,蝙蝠三五成群地躲到山洞里、屋檐下在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集体睡眠。1)齐读句子。2)所以蝙蝠的休眠地点是-山洞、屋檐(板书:山洞、屋檐)想一想,这些地方是怎样的地方?(僻静安全能避风寒)蝙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地方休眠呢?(联系上下文,僻静:
9、有利于睡觉;安全:因为几乎没有生命,熟睡;避风寒:冬天)3)是呀!僻静安全能避风寒的地方可多啦!作者用了省略号(板书:.)省略了这些地方,你能说说还能是哪些地方吗?4)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蝙蝠休眠的地方。4、蝙蝠休眠的方式1)在这些僻静安全的地方,蝙蝠们呼呼大睡,你知道它们是如何睡觉的吗?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它们双脚抓住崖壁、房檐等,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生命活动几乎停止。2)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蝙蝠是怎么睡觉的吗?(抓住:成团成簇、倒挂、几乎停止)3)预设1:成团成簇成团成簇是什么意思?(聚成一堆)前文中哪个词语和它呼应?(三五成群)预设2:倒挂它们是如何倒挂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你
10、瞧,蝙蝠就是这样休眠的,它们-(师引读。)预设3:几乎几乎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不能。它们就真的死了。)5、总结蝙蝠的休眠1)让我们一起合作着完整的读读蝙蝠休眠的内容,老师读表示时间的词语,你们接着读。2)学完了1-3小节,你能根据老师的板书,以蝙蝠的身份来介绍蝙蝠休眠的内容吗?(二)学习4-6节,了解有关海参的夏眠。过渡:蝙蝠的冬眠充满着奇特的色彩,我们再来学习海参的休眠,请你快速浏览4-6小节,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把海参休眠的板书补充完整。1、时间:夏天2、原因:没有吃的(1)海参为什么会没有吃的呢?一起读读相关的句子。出示句子:风和日丽,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再也吃不到虫子了。蠕动什么意思?动作演示像蚯蚓那样爬行(2)是呀,在海底蠕动的海参到了夏天就没有吃的了。比较一下,这两句句子有什么不同?(体会作者用“再也”和“什么也”都是在强调动物们一点吃的东西也没有了,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休眠。)3、地点:海底4、方式:睡觉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动物的休眠,了解了蝙蝠和海参这两种动物不同的休眠情况。接下来老师要布置作业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