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沪教版 三年级上 37 瑞雪 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凛,冽,霎,罩,耀,巍,馒,掷,理解“凛冽、巍巍”的意思。积累“瑞雪、凛冽、纷纷扬扬、笼罩、白蒙蒙、耀眼、一望无际、眉开眼笑。”2、流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所见所闻的,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以及一句农谚,背诵课文第三节。3、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8个生字:凛,冽,霎,罩,耀,巍,馒,掷,理解“凛冽、巍巍”的意思。2、体会人们对瑞雪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1、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农谚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观察过雪吗?雪花是怎样飘落
2、下来的?一场大雪过后,会有怎样的景象?2、今天让我们走进让我走进白雪世界,去欣赏我国北方地区的雪景,好吗?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7 瑞雪4、这里的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场雪被称为 “瑞雪”?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初读,学习字词,理清文脉。1、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跟着课文录音,去细细品味。2、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课有8个生字,老师把它们从课文里请出来,看看我们预习的情况怎么样啊。(出示):凛冽,笼罩,耀眼,巍巍群山;馒头,掷雪球(1)拼读音节。(2)去拼音读。(3)理解凛冽5、看来生字都预习的不错啊,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课文了好吗?4、刚才在看课文时,你们注
3、意了吗?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啊?二、学习1-2小节,体会:雪大1、作者是怎样描写下雪时的景象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1-2小节,划出描写下雪时景象的句子。2、出示“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3、师:你觉得这场雪怎么样?、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呢?请大家找一找,说说理由。5、生交流。 下面这句句子里也有一个纷纷扬扬,你能把句子补充完整吗?秋天,( )纷纷扬扬地从( )飘落下来,仿佛( )。5、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这场雪真大啊!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雪很大? (指导朗读)三、学习3-5节,体会雪美,雪使人欢
4、。1、第二天清早,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田野、群山披上了银装,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啊?2、作者是怎样赞美的啊?我们一起来读读。3、真是一幅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啊!作者写得真好啊!想不想把这么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啊?我们把第三节多读几遍,根据提示练习背诵,好吗?出示:今天清早,雪_,天也_,一轮红日_,把_.茫茫田野_,巍巍群山_,好一派_,好一幅_.6、谁来试一试?(1)在小组里背给同桌听(2)背诵比赛。(男女生)7、面对这样的美景,你会怎样赞美?8、老农又是怎样赞美的啊?“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9、我可没见过麦子
5、盖被子啊,也没见过枕着馒头睡啊,你们见过了吗?我说这句句子写错了,哦,经过我们大家的交流,原来这场雪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啊!人们该是多么高兴啊?10、雪后,孩子们来到了屋外,看到了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11、如果是你们遇到这样一场大雪后,你们会做些什么呢?雪停了,孩子们来到屋外,看到_.他们高兴地在雪地上玩耍起来,有的_,有的_,还有的_。四、总结课文1、这场雪,孩子们喜欢,农民们更喜欢啊,所以被称为“瑞雪”2、是啊,这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雪,作者描写得十分优美,如果没有优美的句子把它写下来,我们又怎么联想到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又怎么感受到瑞雪兆丰年的喜悦呢?我们一起把这篇优美的课文背下来,牢牢地记
6、在心里好吗?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