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3 ,大小:512KB ,
资源ID:99879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9879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新考案》历史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解析.doc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时期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代表的早期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中央集权的确立和巩固时期。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西汉通过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古代政治制度体系趋于成熟:包括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段。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单元主旨(1)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一体”(2)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皇权

2、至上,权力高度集中考题序号考查内容命题视角考查热度2018全国文综,25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唐朝藩镇类型和唐朝统治为背景材料,考查整理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018全国文综,26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唐朝相权演变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2018全国文综,25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宋代宰相出身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017全国文综,24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以西周分封制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24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以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为背景材料,考查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2017全国文综,2

3、5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西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为背景材料,考查整理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25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以汉承秦制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续表)考题序号考查内容命题视角考查热度2017全国文综,25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魏晋官修史书为背景材料,考查正确阐释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25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以科举制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26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以宋代重史传统为背景材料,考查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2017全国文综,27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明代中后期宦官专

4、权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的能力2016全国文综,27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为背景材料,考查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高频考点分封制、宗法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内阁等命题特性近几年全国文综卷多次考查本单元主干知识,大多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试题选材多样,命题角度新颖。试题多集中在第2427题,既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又着重考查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难度偏大。如2018年全国文综卷第25题考查了唐代地方政权演变,2018年全国文综卷第26题考查了唐代相权,2018年全国文综

5、卷第25题考查了宋代宰相来源。2017年全国文综卷第24题考查了西周分封制的作用,2017年全国文综卷第25题考查了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等等备考启示在备考时,应该熟练掌握与古代政治相关的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并和古代经济、思想文化主干知识以及史学理论融会贯通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7全国文综,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

6、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被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进行间接控制,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D项错误。【答案】A考点2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2017全国文综,25)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7、。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帝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这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包括了一些封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A、D两项均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B项错误。【答案】C3.(2018全国文综,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

8、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看,“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唐朝藩镇类型多样,既有拥兵自重的,也有朝廷任命的,总的来看,大多数藩镇由朝廷任命,驻兵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符合题意;A项说

9、法夸大了少数拥兵自重的藩镇的影响;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从材料中官员任免和赋税供纳看,藩镇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故C项错误。【答案】D4.(2017全国文综,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更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C项正确。官修史书的真实性、公正性、客观性在题干中无从体现,A、B、D三项均排除。【答案】C5.(2018全国文综,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

10、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根据材料可知,通过加授头衔,“低品级”官员得以与中书、门下长官共同议政。“更替频繁”表明这是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手段,故选C项。材料中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削弱相权,故A、B、D三项关于官员晋升、加强相权和官员权力的说法均错误。【答案】C6.(2018全国文综,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

11、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官制,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表中数据可知,宋代宰相家族中曾祖、祖父或父亲任高级、中级、低级官员的数量均呈减少的趋势,而宰相家族中曾祖、祖父或父亲无官职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在当时的科举制下平民参与政权的机会增多,这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故选B项;宰相家族中曾祖、祖父或父亲任高级、中级、低级官员的数量均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家大族影

12、响变小,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宰相的权力问题,排除C项;科举制可以让读书人通过考试选拔入仕,这是科举制功能强化的表现,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答案】B考点3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7.(2016全国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初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

13、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答案】B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2.西周分封制(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2)内容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诸侯义务镇

14、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级关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3)评价进步性: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局限性: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3.西周宗法制(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小宗具有相

15、对性;“家国一体”。(4)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2.溯源: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史料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描述的便是早期的分封制。3.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4.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5.纵向联系:

16、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6.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7.配套制度:宗法制、井田制。8.发展演变:五帝三代时期不断发展,到周朝时分封制的完善程度达到顶峰。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还保留分封制,但性质不完全相同。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比较项目分封制宗法制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一种

17、制度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以保证王权的稳定特点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与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作用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使国家走向强盛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结果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而走向瓦解宗法观念在封建社会传承,成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关系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表”,宗法制是“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18、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宗法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1.长子一定是嫡长子。错误。“嫡子”是相对“庶子”而言的,是由母亲的地位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子”,偏房所生为“庶子”,诸“嫡子”中的长子为“嫡长子”。因此,偏房所生的长子不是嫡长子。2.分封制和宗法制都规定了西周的贵族等级制度,内容相同。错误。两者互为表里,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封制重在规定权力的“分配”,而宗法制重在规定权力的“继承”。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前提条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主要内容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官制丞

19、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诸卿: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地方官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3.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20、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但两个概念相辅相成,不可分割。2.两大基础:经济基础分散的小农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治的思想。3.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4.基本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特点:皇权至上原则;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掌握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宣扬“君权神授”;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专制统治。6.影响(1)积极影响项目内容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有利于保护中原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

21、族的侵扰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民族关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加强,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外关系中央集权的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消极影响项目内容政治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这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加重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尖锐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文化专制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科

22、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后世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和人浮于事的现象封建社会末期,这一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1.秦朝是郡县制的首创者,并将其推广到全国。错误。郡县制出现在春秋后期,很长一段时间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因此,郡县制不是秦朝首创的。2.秦朝既是君主专制国家,也是中央集权国家。正确。在古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统一的,近代以来,君主专制的国家越来越少,但是,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酿成“七国之乱”。措施:汉景帝平定“七

23、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中央掌控大部分地方赋税(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内容:中央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讨论军国大事。(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

24、省三省体制。(3)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4)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举荐孝廉做官。(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3)隋唐:实行科举制。过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1.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情况时

25、期阶段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情况西汉巩固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参与讨论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地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隋唐完善中央:隋唐继承魏晋三省体制,将其作为中央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地方:唐朝后期因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而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地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元朝新发展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2.君主专制的演变趋势

26、第一,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直至明朝废除丞相。第二,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第三,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3.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特点(1)在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2)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中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完善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制度。(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4.选官制度的变化(1)发展趋势

27、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化、公平化、客观化。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2)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要点提纲史实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

28、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个人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品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汉承秦制”,并非指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正确。汉朝初年基本沿袭秦朝制度,但又有所变化,如地方沿袭秦朝的

29、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2.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错误。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3.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错误。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朝(1)宰相制度的废除原因: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措施:1380年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过程时期措施地位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仅为侍从顾

30、问,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设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明宣宗逐渐拥有票拟权地位变得更加重要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清朝(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措施: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3)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等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3)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

31、、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2)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皇帝既是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在决策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

32、和贪污腐化之风,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史观透视史观结论唯物史观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全球史观造成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全面落后于西方宰相和内阁首辅的区别宰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的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等同于“宰相”。错误。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形式上和宰

33、相制度下的“相”相似,但在实际权力上却不能同日而语,宰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对皇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只能秉承君意办事,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主题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君臣关系【情境再现】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以备老爹死后发丧用,被人告发。周亚夫因此而下狱,闭食自尽。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周亚夫的儿子愚昧迷信B.监察制度不断完善C.西汉严禁民间私藏武器D.中央集权得到强化【专家解读】读史技法史料主旨周亚夫作为功臣依然被人告发提取信息“功臣”“其子曾购买甲盾之类的葬器”“被人告发”等解读归纳说明中央对地方及官僚的控

34、制不断强化(续表)素养连线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局部的、个别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人类认识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辩证过程。史料中周亚夫作为功臣依然被人告发的现象,恰恰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集权强化的本质问题,这属于对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其他方面平定“七国之乱”是在汉景帝时期,由此可以反映西汉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体现了对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解析】材料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并不能说明其愚昧迷信,故A项错误;监察制度不断完善要呈现出一个发展的过程,材料中仅说明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被人告发,不能说明监察制度的完善,

35、故B项错误;材料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的是葬器,而非武器,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推断周亚夫的儿子购买葬器是非法的,而周亚夫作为功臣依然被人告发,说明中央对地方及官僚的控制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答案】D【视角出新】史载,唐太宗亲自翻阅当朝国史,认为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此事主要反映了()。A.君主参与的修史可信度更高B.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C.避讳君主始终是修史的原则D.朝廷注重提高史官地位【解析】材料主要论述唐太宗直接干预修史工作,经过修改的史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但其可信度未必就

36、高,故A项错误;唐太宗直接干预修史工作,说明经过修改的史书是符合君主想法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房玄龄等史官把君王历来不阅的起居注修改为今上实录等,呈上太宗”,说明唐太宗时期的史官并没有避讳君主,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唐太宗干预史官修史,没有谈及史官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主题二对选官制度的历史反思【情境再现】史料一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

37、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 摘编自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史料二(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史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原因。(2)据史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结合以上史料,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专家解读】读史技法史料主

38、旨史料一:察举制的推荐者与被推荐者在年龄、考试方式方面的改革 史料二:科举制在考核、考试方式、录取等方面的特点 提取信息史料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练其虚实,以观异能”“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史料二:“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放宽录取标准”解读归纳史料一: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要把察举与考试结合起来;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能者,年龄不限史料二: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科举制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素养连线历史解释根据史料一所述有关察举制的史料,对

39、其改制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其他方面本题以史料说明我国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到“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体现了对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 【解析】第(1)问第小问根据史料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等信息分别概括得出;第小问结合察举制的弊端分析说明。第(2)问第小问根据史料二“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放宽录取标准”分别概括回答。第小问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答案】(

40、1)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原因: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如举荐方式容易导致任人唯亲,以道德品质为主要依据,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2)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逐步放宽录取标准。作用: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加强了中央集权。【视角出新】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政府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A.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B.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C.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D.选官制度

41、缺乏客观标准【解析】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与材料中的“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人才”相符,故A项正确;腐败与材料中的“也允许”“公荐”不符,故B项错误;“达官贵人操纵”与材料中的“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公荐”不符,故C项错误;唐代科举制的考试内容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选拔人才有明确的标准,故D项错误。【答案】A1.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被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被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A.严格实行嫡长子

42、继承制B.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康叔被封于殷商故都”“唐叔被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而非宗法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中的“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可知,西周初年的统治者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采取了安抚政策,故B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的权力,其并未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交流,促进心理认同,促成华夏民族的形成,故D项错误。【答案】B2.“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东接交趾,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夜郎在

43、秦朝时期属于()。A.岭南地区B.河套地区C.西南夷地区D.百越地区【解析】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故A项错误;河套地区指黄河“几”字弯及其周边流域,故B项错误;西南夷是对分布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和甘肃南部广大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与材料中的“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相符,故C项正确;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对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的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故D项错误。【答案】C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秦汉以后的郡县时代,大一统政府产生,皇帝化家为国,于是管家变成管理全国行政,封建家庭中的私职变成大一统政府里的公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44、)。A.秦汉实现国家统一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封建经济的发展D.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解析】A项是“大一统政府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错误;据材料“郡县时代,大一统政府产生”可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大一统政府产生”的主要原因,故B项正确;C项属于经济根源,D项属于思想因素,均不是主要原因,故错误。【答案】B4.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解析】秦代内史是由国都咸阳附近的县组成的一个行政区的长官,掌管京师之地

45、,相当于京兆尹。其辖地约为今关中平原和商洛地区,治所设在咸阳,非教育官员,故A项错误;内史掌管秦朝国都咸阳,位同九卿,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对官员的任免,且县以下官员的任免,皇帝不予插手,即皇权不下县,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都咸阳由朝廷直辖,而非地方治理,故D项错误。【答案】B5.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对官吏能力的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A.法家思想的兴衰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C.统治者个人喜好D

46、.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解析】秦朝以法为教,汉武帝以后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为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历代选官标准的变化受到统治者、国家政治团体实力对比、统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故B项正确,C项错误;儒家核心价值观形成于春秋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B6.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解析】A项与材料“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不符,故错误;“宰相一致原则”体现了相权的相互制约与平衡,而不是削

47、弱,故B项错误;C项与“宰相一致原则”不符,且唐代实行群相制就是为了限制相权以加强皇权,故错误;“宰相一致原则”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故D项正确。【答案】D7.贞观年间的乡贡须先经过当地尊长和州县官批准,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这一要求()。A.凸显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B.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C.说明唐代科举资格审查严格D.在于控制科举的录取比例【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题干涉及的是唐朝的科举制,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不是二百九十三姓(国家登记管理的家族)的人,不得参与乡贡”可以得出,扩大唐

48、朝统治基础是错误的,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科举资格审查的严格,故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材料并未提到控制科举的比例,故D项错误。【答案】C8.唐初为皇储服务的东宫机构是规模完备的国家第二权力中心,到了宋代沦为名存实废的闲散机构。据此可知宋代()。A.嫡长子继承制衰落B.皇权得到进一步扩大C.皇储干政受到抑制D.皇帝与皇储矛盾缓和【解析】宋代依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体现了为皇储服务的东宫到宋代成为闲散机构,这说明皇储权力缩小,但未体现皇权进一步扩大,故B项错误;为皇储服务的东宫在唐朝时是国家第二权力中心,但到宋代却成为闲散机构,这说明皇储权力削弱,即皇储干政受到

49、抑制,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皇帝与皇储矛盾的信息,因而不能得出“皇帝与皇储矛盾缓和”的结论,故D项错误。【答案】C9.元朝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而是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分析,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A.扩大行省管辖范围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D.维护民族团结【解析】由材料“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而是划给了陕西行省”可知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扩大行省管辖范围,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

50、错误;由材料“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可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部分省份区域的重新划定,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维护民族团结,故D项错误。【答案】C10.洪武年间,朱元璋罢御史台,在中央设都察院,与六部同级;罢谏官,设置独立的机构六科给事中,长官为正七品,分别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这些举措()。A.表明当时官员贪腐严重B.有利于分割六部的行政权C.导致官僚机构膨胀D.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官员的贪腐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监督六部,并非分割六部权力,

51、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涉及了两个机构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故C项错误;材料中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有权对六部奏请及实施之事进行审查、驳议和纠正”,有助于全面监察官僚机构,故D项正确。【答案】D11.清代军机处有官而无吏,故其中洒扫庭院、勤杂送水等工作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独掌政务决策权B.重视保密较为封闭C.理政人员素质低D.职官简练事务清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并无决策权,其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故A项错误;题干中“有官而无吏”“皆由15岁以下不识字的儿童若干人充任”体现了军机处的机密性和封闭性,故B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军机处的打杂人员

52、素质低,并没有涉及理政人员,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材料并未涉及职官的事务清闲与否,故D项错误。【答案】B12.明代政治家丘浚说:“天下盛衰在庶民,庶民多则国势盛,庶民寡则国势衰民生既蕃,户口必增,则国家之根本以固,元气以壮,天下治而君位安矣。”清代乾隆帝说:“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盖藏自不能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数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这说明()。A.人口压力增大,社会局势开始动荡B.清朝人口大增,社会经济逐渐衰退C.国人普遍重视人口问题D.人口问题影响政府统治【解析】材料中前者认为人口增多是国家的根本,故A项错误;材料中后者认为人口增多会导致社会负担沉重,而非经

53、济衰退,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两人不能代表全体国人,故C项错误;材料中两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口增长与政府统治的关系,故D项正确。【答案】D1.自殷周以来,中国古代宗族制度经历了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这一变化表明,中国古代宗族制度()。A.社会功能逐渐减弱B.政治功能趋向增强C.主体呈现平民化趋势D.始终坚持儒学主导【解析】材料没有提到各个时期宗族的社会功能,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族为政治服务的功能,故B项错误;通过“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可以得出古代宗族制度主体呈现平民化趋势,故C项正确;

54、材料没有提到儒学及其在宗族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2.“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分亦未全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解析】“明确君臣等级”与材料中的“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相符,故A项正确;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

55、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但材料中的“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皇权,故B项错误;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中的“殷周制度”尚未出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分封制的主体未能体现材料中的“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故D项错误。【答案】A3.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A.导致秦短命而亡B.有利于君主专制C.不利于巩固政权D.对百姓更有利【

56、解析】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导致秦短命而亡的原因是其暴政,故A项错误;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郡县制也可能不利于巩固政权,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与分封制相比,郡县制对百姓更有利,故D项正确。【答案】D4.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汉代此用人机制()。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解析】汉

57、代此用人机制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与材料内容反映的重用外戚不符,故A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故B项错误;“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这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汉代皇权受到外朝控制与材料内容“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5.两汉的统治者十分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央就设置了御史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大监察系统。这三大系统互不统率,权力交叉,各自为政。这反映出汉代()。A.君主专制统治发生明显异化B.侧重于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C.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D.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严重性

58、【解析】建设监察机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方式之一,故A项错误;材料以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机构为例是为了说明汉代统治者重视监察机构的建设,并非侧重中央政府的反腐建设,故B项错误;根据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三大监察系统可知汉代监察制度具有多元制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贪污腐败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6.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其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这反映出()。A.政事堂制度已被废除B.君主专制的加强C.三省六部制日趋完善D.当时朋党之争日趋激烈【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政事堂制度的信息,由材料也

59、得不出“政事堂制度已被废除”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据材料“唐朝时,掌权的宦官常以枢密使的名义削夺宰相的职权而干预朝政,甚至参与包括宰相在内的大臣的任命。后来其发展到与宰相共参政事,宰相掌文,枢密掌武”可知,宦官和宰相争夺权力,这样有利于加强皇权,同时也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朋党之争的任何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7.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宋代以后监察官多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这说明监察官选任()。A.逐渐趋于民主科学B.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C.不再

60、受到皇权干扰D.从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解析】材料反映出监察官选任标准的演变趋势由重德到重才,故D项正确。由重视才能不能推断出监察官选任趋于民主科学,故A项错误;宋代以前监察官选任注重的是德行而不是门第,故B项错误;监察官的选任一直受到皇权的控制,故C项错误。【答案】D8.下面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图(单位:人)。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取代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解析】题干中进士出身的官员中父辈有官职者(含宗室)有100多人,说明贵族体制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三代不仕

61、者有300人左右,说明更多的平民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入仕途,因此选官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题干中进士出身的官员中父辈有官职者(含宗室)依然有100多人,说明科举制并不成熟,还有待完善,故C项错误;宋代做官的途径除了科举考试之外还有荫封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9.观察下面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解析】唐朝在“三省六部制”之下实行的“三相制”,将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使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

62、充;宋朝在“二府三司制度”之下实行的“群相制”,将相权进一步分割,使各个机构之间相互牵制,皇权进一步强化;在元朝的“一省制”之下,中书省的长官是宰相,这是相权的一次重要反弹,导致元朝后期相权威胁皇权,政局动荡,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提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显示了中央机构的变化,没有涉及行政职能的强化问题,故C项错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皇权一直在加强,皇帝一直处于独尊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A10.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的监察机构)的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

63、级官吏的监察大权,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A.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B.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C.表明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D.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六科督促六部”“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得出,这些措施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做法加强了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答案】B11.清初,内阁是协助皇帝办事的最高中枢机构,设大学士、学士若

64、干名。军机处建立后,皇帝常调大学士办事,形成“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的惯例,内阁不过“秉成例而行”,办理日常公务。这表明内阁()。A.大权旁落,名存实亡B.成为军机处的下属机构C.仅负责处理例行事务D.通过军机处行使职权【解析】由“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办理日常公务”可知,内阁并非名存实亡,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说内阁大学士常被调到军机处办事,未提及内阁成为军机处的下属机构,故B项错误;由“内阁不过秉成例而行,办理日常公务”可知内阁仅负责处理例行事务,故C项正确;材料是说内阁大学士被借调到军机处,不是说内阁通过军机处行使职权,故D项错误。【答案】C12.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

65、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了清朝()。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保密性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解析】材料中的“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体现了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孔毓璞与军机处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所学史实不符,故错误。【答案】A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

66、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皇帝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突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干预政事。摘编自黄龙霄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材料二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67、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摘编自明史辑要材料三军机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与丞相职务不同的是,此为没有任何品阶的非定制职衔,也无俸禄。(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解析】第(1)问第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出宰相

68、由一个变成三个到唐朝的多个,得出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根据材料一“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招不干预政事”分析出宰相逐步变成有名无实,不参与具体政事,得出相权由实到虚,地位下降;根据材料三“军机处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得出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第小问根据所学历代封建王朝皇帝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通过不断分化事权或者另立机构的方式削弱相权分析得出。第(2)问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辩证分析概括。【答案】(1)趋势: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相权由实到虚,地位下降;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 原因

69、: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2)积极作用: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治清明;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消极作用: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

70、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二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

71、“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摘编自赵军英论元朝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7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根据材料一可以得出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对广袤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行省有很大的权力可充分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但有时也会妨碍中央集权的强化;材料三对中央集权的作用既有积极的看法又有消极的看法,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形成如下观点:一、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二、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等观点,然后根据观点内容结合材料进行论述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阐述: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

73、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行省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行省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示例二论题: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阐述: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产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行省官员对地方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有地方分权色彩,不利于中央集权。示例三论题:行省制度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达到了中央与地方势

74、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阐述:一方面,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如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30%的财产用于地方发展;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另一方面,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如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了地方军阀势力。总之,行省制达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成功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历史时段单元线索历史特征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先秦政治制度经历了由

75、原始社会民主制(禅让制)到夏商西周王位世袭制、王族内部宗法制、地方分封制再到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萌芽的演变历程血缘关系同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等级森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汉至明清(公元前221年1840年)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经历了两汉时期的继承和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完善巩固、宋元时期的加强、明清时期空前强化的演变历程以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皇权至上,凸显人治和专制色彩;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基本矛盾之一,斗争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央政府内部的一对基本矛盾,斗争的趋势是皇权不

76、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主线一宗法制度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社会(1)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影响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体现为家天下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家族制度延续和家国同构。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亲情、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的传统和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与这一制度密不可分。(2)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政治上讲,导致了专制社会和专制思想的形成,人们的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普遍缺乏。从经济上讲,导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抑制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萌芽,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从文化角度上讲,导致中

77、华民族形成重传统轻变革、重伦理轻科学,缺乏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思想上表现为守旧、保守。真题训练(2016全国文综,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西周时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

78、,故排除A项。题干反映不出宗法制度受到严重摧残,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答案】B主线二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王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等。4.注重选拔官吏和任免官吏。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

79、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等。真题训练(2017全国文综,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后内阁地位上升,阁臣权力增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司礼监太监获得了代皇帝“批

80、红”的权力,这样一来,司礼监太监利用这一机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枢决策。故出现题干所述现象,A项正确。明代中后期内阁、司礼监虽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但都依附于皇权,最后集权于皇帝,君主专制强化,B项错误。内阁与司礼监相互制约,其议政功能并没有丧失,C项错误。虽然宦官权力增大,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答案】A预测押题一制度创新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1.唐朝后期某些藩镇“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解析】唐朝后期节度使拥有政治自

81、主、不受中央委派等权力,某些藩镇出现了拥兵自重的现象,这是地方势力逐渐强大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君主专制的范畴;C、D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A预测押题二选贤举能选官用官制度2.东汉会要记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B.开启了九品中正制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解析】虽加“试文”,但东汉还未出现科举制,人才来源仍是“从郡国奏举”,故A、D两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B项错误;材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说明东汉时选

82、官对官员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要求,故C项正确。【答案】C预测押题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探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3.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A.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解析】从题干中“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的信息可知,元代行省是中央管理地方的机构,代表中央,同时将权力分寄于地方,但其权力受中央

83、限制,故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行省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不符,错误。【答案】C预测押题四主流价值观树立法治意识4.明朝大诰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联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利于规范官员行为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D.完善官员监察体系【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信息,故A项错误;“预防地方割据出现”不是材料信息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监察体系,故D项错误;由材料“凡官史民众可甚至可不得阻拦,否

84、则”可知民众可以状告官员的不法行为,这有利于规范官员行为,故B项正确。【答案】B一、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比较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盛行于西周盛行于秦汉确立于元并盛行于明、清和中央政府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其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央负责作用和影响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发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

85、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时期汉魏晋南北朝隋至清末科目常科:孝廉,茂才。特科:贤良方正、明经进士、明经等方式推荐与考试相结合推荐考试标准德、行(突出德)家世、道德、才能(家世渐成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利弊否定了世官制,鼓励士人重视气节,促使社会风气转向淳朴,崇尚德行。但以官取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等现象世家大族把持用人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把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选拔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

86、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中国西方经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转变政治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外交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思想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文字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四、明清时期中国和英国政治制度的区别中国英国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权力中心皇权至高无上,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政府机构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

87、专制的产物,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对皇帝负责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历史影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阻碍了中国历史发展,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防止专制独裁,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教师用书独有)1.雅言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普通话“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语言为基础,周朝的国都镐(今西安西北)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孔子在鲁国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孔子正是用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篇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尔雅,它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

88、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2.关于王和帝“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夏启是实现我国历史上“五帝”时期向“三王”时期深刻转变的关键人物。“王和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黄帝的帝和帝尧、帝舜的帝一样,实际上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军事酋长的称谓;而夏、商、西周的王则是奴隶社会的专制君主。”虽然夏王朝的世系自禹始,但禹只不过是氏族社会的最后一个最高首领,他为启建立王位世袭奴隶制的夏王朝奠立了基础。3.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从夏朝开始,王

89、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一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后的皇位世袭制是这一制度的发展。这一制度无法保证继承人应拥有的品德和才能,容易产生腐败、乱政等弊端。4.秦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战国以来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各地区经济的联系大大加强,都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这一时期货币、度量衡不统一,以及关卡林立、以邻为壑的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已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统一又是经济发展的需要。秦的统一是通过长期战争实现的。由于长期战祸,人民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人民希望国家统一。另外,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

90、权国家提供了有利条件。秦向西方和西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和西戎、羌、西南夷的各族融合中心;燕赵向北方发展,形成了诸夏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的融合中心;楚向东南、西南发展,形成了诸夏和百越、西南夷的融合中心。所以,战国后期以来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通过商鞅变法,在各方面发展很快,具备了实现统一的条件。政治上,秦实行“法治”比较彻底,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秦居关中又据四川“天府之国”,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战,兴修水利,拥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军事上,秦奖励军功,军队勇敢善战,加之又居险要,大有摧枯拉朽之势。外交政策上,秦灵活地运用远交近攻、以合纵离间诸侯国的政策,有效地摧毁了

91、东方六国的抵抗。最后,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也发挥了他个人的积极作用,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5.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关于他们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说的人皇);还有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文选东都赋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关于五帝,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他们都是传说中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6.关于“三公九卿”的说法后人习惯上用“三公九卿”概括秦汉的中央官制,学术界也长期沿用此说法,将秦朝在中央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重要的官职,称

92、为“三公”。“三公”之下设置“九卿”。有学者则认为,秦朝的官僚体系实际并非“三公九卿”所能概括的。理由为秦朝并无“三公”,“三公”中的太尉是虚设的,相关史籍中均未见秦朝有一个太尉,在重大军事行动中也不见太尉出场,所谓“三公”,实际只有两位。到了汉代才开始有“三公”。而且秦朝也没有建置法定的九卿官,在丞相之下达到两千石的官员数目不止九人。7.郡国并行制汉代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封国制,这是和秦朝最大的不同之处。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分化项羽的阵营,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封韩信、英布等人为王,这些人因为非刘姓,故称“异姓王”。由于异姓王非刘邦嫡系,又雄踞一方,在封立后数年之中,他们相继被诛除殆

93、尽。与此同时,刘邦又大封他的子弟为王,称为“同姓王”,高于列侯。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财权等。8.中朝与外朝“内朝”也就是“中朝”。为加强皇权,汉武帝宠信近臣,令其充当中书令、侍中、给事中等高级侍从官职,出入禁中,与闻国政。这样,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便皇帝控制,因而出现了“内朝”与“外朝”之分。由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构成的“内朝”,掌握了决策国家政务的权力;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构成的“外朝”,逐渐退居到执行政务的地位。用内

94、朝官来压制外朝官以侵夺相权,是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至东汉,内朝官制导致外戚与宦官专政的局面。外戚当政者加“将军”名号,宦官专权者多加“中常侍”名号。不论外戚还是宦官,都是作为内朝官而专政的。9.外戚干政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目的就是预防外戚专政。汉哀帝、汉平帝去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造成王莽代汉的后果。中国历代朝政不乏外戚参与朝政的情况,但外戚干政之弊常因皇权、宦官、士阀之间争权导致政权不稳,危害社稷安定而为后世批判。有些外戚干政亦会伴随后宫干政出现。明朝虽严令限制外戚干政,但仍难以有效遏止宦官擅政。清朝前期则是严格限制外戚与宦官擅政。10.天子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是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征,还有所谓“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