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7459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第1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同步课时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二课 同步课时训练1.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2.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次大会( )A.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 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C.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建立 D.

2、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起点3.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4.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的悲剧重演就是要( )A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B.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C. 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D.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5. “文革”期间,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B.传统戏剧失去

3、了观众群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D.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6.“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如图中砸毁曲阜孔庙的塑像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 )破坏了文物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破坏了社会秩序A.B.C.D.7.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文化大革命”如此定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宪法沦为一纸空文革命委员会成立人民基本权利无法保障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A.B.C.D.8.下表为“文

4、化大革命”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比上年增长-9.6%-4.2%9.2%11.9%“文化大革命”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经济开始出现回升“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动乱,但仍促进了经济发展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A.B.C.D.9.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主要是因为(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C.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D.提出经济体制改革

5、的战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11.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后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我国还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多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

6、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使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了新的发展,突出表现为(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五一六通知是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反映了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毛泽东认为“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他们现在正睡在我们身边,依据彻底揭露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的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这

7、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有些人们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 引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二 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人,是靠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起家的,在“天下大乱”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反革命集团。他们从批判海瑞罢官开始点火,其后的种种罪恶活动贯穿于“文革”的全过程。九一三事件后,他们更加猖狂。中共十大后,他们在中央政治局结成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阴谋全面纂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灾难和倒退。“文化大革命”要

8、否定,反革命活动要批判,但又不能也不应该否定这十年间的一切。毛泽东要对十年内乱负主要责任。从毛泽东一生的业绩来看,他只是“无产阶级政治家犯错误”。 中国现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目的是什么?他对当时党内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分析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为什么?2.材料二中,形成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土壤是什么?列举其主要活动?3.材料三中,对“文化大革命”作出怎样的评价?从“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应当吸取哪些教训?14.材料一 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

9、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历史在这里沉思第一卷材料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已把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之后,中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材料三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建法制以来,我国加快了立法的进程。据统计,五届全国人大立法60件,六届全国人大立法63件,七届全国人大立法87件,八届全国人大立法117件,九届全国人大立法113件。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要问题?2.根据材

10、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3.你认为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作的政治报告,他指出:“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己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己经变为保护生产力的顺利发展。”这次大会是中共八大。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

11、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是中共开始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故选:B。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因此在政治上需要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共八大提出健全法律制度建设,故C项正确。A项“开始”表述错误,在此前已经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

12、和国宪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了制度化建设,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的方针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推进的,排除D项。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同时其发生也是由于缺乏全面的民主法治。所以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革”期间“左”倾错误的影响。“文革”期间由于“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百花齐放”的方针被破坏,出现了 “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故C正确;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

13、改造.也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故A错误;传统戏剧仍然有观众群,故B错误;“文革”期间戏剧艺术并未得到空前发展.故D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危害。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泛滥,导致思想文化领域的倒退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但社会制度依然是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排除即可,答案选A项。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文革”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没有正常召开,人民的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革命委员会”是民主政治的重大倒退,故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是在1954年以前,故 A.C.D错误。 8答案及解析:

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后,严重破坏了经济,未能正确说明经济回升的原因,符合史实,故选D项。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准确理解“重大转折”是关键,十年“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左”倾错误思想占统治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折,C项符合题意.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由作者“安排后事”“准备要坐牢”可知,当时“左”的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出现“百花齐放”之势,“两个凡是”依然发挥作用,A.D两项错误

15、,B项正确;该文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C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题干中提到我国自1982年开始不断颁布各项法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据此可知我国加快法律建设步伐,保障社会主义民主。A项,材料中修改和颁布法律不能说明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我国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是为了健全法律体系,不能只是从表面看我国法律法规越来越多。故B项错误。C项,我国只是在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的现象表明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及解析:答

16、案:D解析:本题考查村民自治制度。“文革”结束以来是指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新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充分体现最广泛的人民主权,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就已经确立,故排除。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清除混进党、政、军和文化领域各界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不符合。因为随着中国革命胜利和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确立,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2.极左思潮和“文化大革命”这种“天下大乱”的混乱局势。批判海瑞罢官,点燃“文革”的导火

17、线;策划上海所谓“一月革命”的夺权活动,把“文革”推入“全面夺权”阶段;诬蔑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抗争为“二月逆流”;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残暴镇压四五运动;朱德、毛泽东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们乘机加紧纂党夺权活动。3.“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它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是一场历史性的灾难和倒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意防止“左”倾错误。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不健全;“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2.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中,将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以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采取措施恢复法律作用;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防止专制、个人独裁现象;使国家政策制定更具民主性,能代表民意,维护广大人民利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法律保证;从法律角度保障人民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