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6969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电影艺术与诗歌的碰撞张会燕摘要: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建构的主要方法,通过组合镜头语言,完成特定的内容表达。阿赫玛托娃是 20 世纪俄国著名抒情诗人,其诗歌借助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构建出独特的抒情时空,同时通过变换叙述角度和细节描写营造出阿氏诗歌特有的悲凉韵调。关键词:蒙太奇;阿赫玛托娃;时空;叙述;细节蒙太奇(即剪辑)产生并确立于电影艺术的初期,有组接、构成的意思。蒙太奇是“导演对影片结构的总体安排,包括叙述方式(顺叙、倒叙、前叙、分叙、插叙、复叙、夹叙夹议等),叙述角度(主观叙述、客观叙述、主客观交替叙述、多角度叙述等),时空结构(各种时空的组合方式),场景、段落的布局。”(电影艺术字典 2009:

2、151)蒙太奇转用到文学理论之后,“用来表示以描述的间歇性(离散性)和碎片化为显著特征的文学作品的建构方式。”(哈利泽夫 2008:341)阿赫玛托娃是 20 世纪俄国著名抒情诗人,有“俄罗斯的萨福”之称。她的抒情诗从生活细节入手,描写女性彷徨、苦闷、凄苦的情感世界,独特的艺术建构充满了离散性和碎片化,引發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尤其明显地表现为时空的重组、叙述角度的切换与细节的特写等。一、时空的重组蒙太奇可以“对现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剪裁、组织、加工、改造,使之成为独特的艺术元素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电影艺术词典 2009:152)蒙太奇转用于文学,“趋向于表示某些对比和对立的关系(比拟和

3、反差、类比和对偶),这种关系不受描写对象的逻辑限制,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过程和联想。如果作品的这一层面颇显活跃,则通常称为剪辑式结构”(哈利泽夫 2008:341)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情节常常跳出逻辑的框架,采用“剪辑式结构”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微睡又把我带进了.是剪辑式结构的鲜明例子。诗人通过类比手法,描写了纷繁多彩的梦境,将不同时空的人与物填充在同一片思想的海域,形成独特的抒情时空:时而在苏联的南方小城,时而又漫步于圣彼得堡的皇村花园,时而遥望山鹰飞向溪谷,时而又跌落山麓凝望红叶片片。同样在记忆的呼声中,不同的诗歌意象如电影画面一幅幅从记忆中闪现:布满云霞的天空

4、、墙壁、蔚蓝的海面、佛罗伦萨的花园等等。这些意象跳出逻辑的框架,通过剪辑有序地联系在一起,建构出一种有别于现实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完成时空的重组。阿赫玛托娃的诗歌中,诗人通过剪辑不同的时空片段,将不同的事物放到同一片视域,有助于形象化地展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并不断引导读者的情绪向诗歌中重组的时空靠近,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二、叙述角度的切换借助蒙太奇,影片可以自如地变换叙述角度,如从客观叙述转到人物的内心独白,或者以人物的主观叙述展开剧情。这种方法在阿赫玛托娃诗歌中也有表现。如在静静的顿河静静地流中,开篇用上帝视角描写了顿河和月光,接着以月光的视角描写了一个生病的女人“我”,最后又以

5、第一人称“我”的口吻道出身世的凄惨。读者跟随着不同的叙述视角,视野从广阔的天地转移到月光,最后聚焦到病弱的“我”。文末第一人称的祈祷大大缩小了读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的心理距离。又如深色披肩下紧抱着双臂.中:“深色披肩下紧抱着双臂./你的脸色今天为何憔悴/因为我用苦涩的悲哀/把他灌得酩酊大醉。”(乌兰汗 1991:10)第一句话客观叙述某人的状态,“深色披肩”和“紧抱双臂”给人一种灰暗紧张的感觉,紧接着用第二人称直接引语的口吻发出疑问,而第三、四句的回答又转到第一人称“我”上面,交代了事件的原因和结果。短短四句话,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将你、我、他的反应全面地展现出来,同时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抒情

6、氛围。在阿赫玛托娃诗歌中,随着叙述角度的转变,诗人向读者传达出多维的视域空间和不同的情感距离,有助于读者更真实地置身抒情主人公的世界,看其之所看,思其之所思。三、细节的特写电影中使用蒙太奇手法时“选取并保留主要的、本质的部分,省略删节繁琐、多余的部分;可以突出重点,强调具有特征的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使内容表现主次分明,繁简得体,隐显适度,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电影艺术词典 2009:151)阿赫玛托娃诗歌中有大量细节描写,诗人通过剪辑的手法只保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抒发人物感受的片段。比如在最后相见之歌吟中:“胸口这般无助地发凉/而我的脚步轻飘踉跄/我把我左手的手套/戴到了自己右手上。”(王立

7、业 2015:61)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内心感受,而是通过一个动作细节“我把我左手的手套/戴到了自己右手上”来刻画内心的慌乱。这类细节描写在服饰(手套、裙子)、装饰(念珠、戒指)、家具(床、桌子)、自然现象(海风、雨、雪)等方面都有表现。此外,阿赫玛托娃诗歌的细节描写具有隐喻蒙太奇和“剪辑句”的某些特征。隐喻蒙太奇“往往是将类比的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类似的特征突现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和领略事件的情绪色彩.”(电影艺术词典 2009:153)如将示威游行与冰河解冻的镜头拼接起来,用春水比喻革命蓬勃发展。与此类似,在滨海公园里小路黑黝黝中:“滨海公园里小路黑黝黝/刚刚点亮的路灯黄橙

8、橙/我的心儿非常非常平静。”(乌兰汗 1991:47)诗人通过描写黑黝黝的小路和黄橙橙的路灯,营造出一种沉闷灰暗的氛围,以此隐喻抒情主人公此刻的心境:或许平静,却充满了忧郁。“剪辑句”指文学作品中单独的文本单位,“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关联的场景、表述和细节似乎是偶然被安排在一起的,而缺乏描述对象的逻辑性,其实在结构和内容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哈利泽夫 2008:343)例如,在颈上挂着几串小念珠中:“苍白的嘴唇微微张启/不均匀的呼吸十分吃力/会晤未能实现/花束在胸前颤栗。”(乌兰汗1991:73)这里有两个细节描写“不均匀的呼吸十分吃力”、“花束在胸前颤栗”,如果连在一起,读者会轻松地联想到由于

9、呼吸不均匀,胸前的花束也跟着颤动起来。但诗人却将“会晤未能实现”置于二者之间,制造出一种疏离感,同时也造成一种时间上的延伸感,斯人已去,独留自己和胸前的花束在原地喘息。诗人通过剪辑的方式,用“会说话的细节”表达孤独、迷惘、悲戚、绝望等心情,营造出一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意境,大大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和相关的情感体验。四、结语蒙太奇(剪辑)作为电影艺术一种基本的创作手法,被转用到文学中后仍然发挥了重要的情节架构作用。阿赫玛托娃诗歌中充满了用剪辑手法架构的抒情时空,通过叙述角度的转换和生活细节的描写,使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可以在更多维的视域和更逼真的场景中展开,从而使读者切身感受到诗歌中弥漫着的孤独、寂寞、怅惘与悲戚的思绪。参考文献:1阿格诺索夫.20 世纪俄罗斯文学M.凌建侯,黄玫,柳若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阿赫玛托娃.爱阿赫玛托娃诗选M.乌兰汗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3王立业.俄罗斯文学名著赏析诗歌、戏剧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4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M.周启超,王加兴,黄玫,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电影艺术词典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