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堂检测1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学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A心学实际上形成于中晚唐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D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解析:选B。题干中“明心见性”是佛教用语,而儒家在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体现了中晚唐时期佛教思想对儒学产生重大影响,故B项正确;心学形成于南宋,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是叙述佛教思想对儒学的影响,看不出其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体现三教合一的现象,故C、D项错误。2“一棵树生长出来,它的基本特性,在此树前早
2、已存在。所以,一事物必须是合乎某种理才能出现,比如马生牛,断无此理。”这段文字所体现的思想是()A“理在事先” B“发明本心”C“万物皆生于道” D“理在气中”解析:选A。从材料“一事物必须是合乎某种理才能出现”,可见其认为理早于事物而存在,故A项正确;“发明本心”强调内心的反省,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万物皆生于道”是道家的观点,故C项错误;“理在气中”的观点实际上认为气(物质)早于理而存在,与“一事物必须是合乎某种理才能出现”不吻合,故D项错误。3南宋文天祥的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首诗体现了哪种思想的影响()A孔孟仁学
3、B程朱理学 C陆王心学 D老庄道学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南宋文天祥坚强的精神气节,符合程朱理学的内涵,故B项正确。4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A致良知 B.存天理,灭人欲C三纲五常 D.格物致知解析:选D。致良知属于王守仁的主张,而示意图空白处属于程朱理学,故A项错误;读示意图,“反省内心”为陆王心学探求理的方法,所以空白处应为程朱理学探求理的方法,存天理,灭人欲不属于求理的方法,故B项错误;三纲五常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与示意图不符,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故D项正确。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
4、密,规模大。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材料二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唯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良知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弊昧之极,良知又未尚不存也。王文成公全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论语主要反映了谁的思想?据所学知识,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思想?概述材料二的主要主张。(3)从学问和修养的角度,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不同点;据所学知识,归纳这两种主张的共同点。解析:第(1)问实际考查孔子的思想,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考查王守
5、仁的思想,其主张可回顾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首先要找准比较点,可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其不同点;其共同点要从朱熹与王守仁的思想本质入手分析。答案:(1)孔子。思想内容:仁;礼;有教无类等。(2)王守仁。主张: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致良知有不同的层次;良知存在于每一个人。(3)不同点:材料一要求苦学,阅读典籍才能求得学问;材料二则认为致良知是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共同点:理是万物的本原;注重个人修养;宣扬传统儒学思想(或重塑儒家价值理念);维护封建伦理纲常。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的困境主要来自()A佛教和道教的传播B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C科举不考儒家经典D分裂割据的动荡局面解析:
6、选A。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B、C两项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2.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的,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三教合一”的认识。图中三人分别是道教、佛教、儒学的创始人,他们坐
7、在一起辩经论道,说明三者思想之间融合的趋势,这也充分说明了儒学受到了佛教、道教的冲击而面临困境。3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解析:选C。关键信息是:“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理学家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故选C项。41241年正月, 南宋皇帝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孔庙中一同受祭祀。右图是某道观内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的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这主要是由于朱熹()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 B规范
8、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解析:选B。统治者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一同受祭祀,主要是因为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A项是孔子的成就;C项是董仲舒的成就;D项是朱熹的思想主张。B、D两项均是朱熹的贡献,但只有B项体现了统治者的要求,故选B项。5朱熹认为:存天理,去人欲,不仅是臣民的事,首先皇帝要明察天理与人欲之辨,以裁处事务。这段话反映出()A“存天理,去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B反映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要求C压制人欲,迫害百姓D要皇帝带头修养,以身作则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首先皇帝要明察天理与人欲之辨,以裁
9、处事务”和所学史实可知这段话反映的是统治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6两宋时期涌现出许多忧国忧民的历史人物,如范仲淹、王安石、辛弃疾、文天祥等。这一价值取向的形成反映了()社会政局的动荡封建统治逐渐走向衰落理学思想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A BC D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两宋时期,封建统治尚未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故排除,A项正确。7宋代以后的儒学逐渐走向理论化、思辨化,还影响到文学艺术等领域,苏轼在论画时说:“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体现了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A理一气二 B反省内心 C格物致知 D知行合一解析:选C。苏轼
10、意思是,“山石竹木、水波烟云”,其形态会随时间、地点、天气等条件发生变化,但这些事物是有“常理”的,再变也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深入体会这些客观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能将物象的活的精神凝聚于笔墨形式之间。这一观点与朱熹格物致知观点相同,故C项正确;B、D项是心学观点,故B、D项错误;A项不是求理方法,故A项错误。8王守仁的心学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的“格物”是()A本原 B目的 C途径 D本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掌握。王守仁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应通过“格物”这一方法(即途径)达到融会贯通而明“理”的目的。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
11、答问题。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子语类材料二 “先生(王守仁)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传习录材料三
12、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守仁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守仁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守仁的主要观点,并分析
13、其时代价值。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守仁心学的异同。 解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分层归纳即可,分层注意利用材料中的省略号,从“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可得出“理”是万物的本原,从“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可以得出“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从“总名”、 “件数”,得出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第二小问要求回答朱熹观点的积极影响,该问应利用所学知识,结合理学的积极影响,进行知识迁移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二,材料突出反映王守仁心外无物,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的观点,简要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其观点的时代价值可利用所学心
14、学的影响进行回答。(3)该问既要利用材料信息,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相同点可以从世界观、思想实质方面回答,不同点可以从二者对“理”的认识、哲学派别、是否重视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总结。答案:(1)观点:“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理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2)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 价值:修补了程朱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 (3)相同: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伦理制度。 不同: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