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单元易混易错高考体验易混易错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低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对华输入商品之所以始终未出现大规模的上涨,究其根本原因,正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强力的抵制作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仅有五个,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的条款得到了全部真正的落实
2、,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由于英国殖民者的鸦片走私和巨额的战争赔偿,更加剧了中国民众的贫困,导致中国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下图为1838186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该图反映出()A自然经济无法抵制外来经济侵略B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C中国渐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英国在中国外贸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中“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增长,表明中国日益成为英国的商品倾销地,故选C项。材料中三、四阶段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的停滞,反映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抵制作用,排除A项;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3某学者总结了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做法,如
3、表所示。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企业类型典型企业清政府对企业的做法官办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父爱式庇护”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亲戚式庇护”商办企业华新纱厂“朋友式庇护”A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B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C促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通过表格中清政府对官办企业采取“父爱式庇护”、对官督商办企业采取“亲戚式庇护”、对商办企业采取“朋友式庇护”,不论是何种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限制其发展,即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故选A项。根据
4、所学知识可知,民族企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发展,排除B项;表格主要反映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不同态度,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项。4“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辅助军事富国强兵C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D培养人才积累经验答案C解析从材料“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
5、漏一分之财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可知,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是为了抵制洋货夺回利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A由私人投资兴办 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C都设于通商口岸 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答案B解析外商企业是鸦片战争之后最先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国人兴办的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洋务企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兴办的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是地主、商人、官僚等投资的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故选B项。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
6、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该人士主张兴办工厂和航运事业,鼓励并主张保护民间参与以分洋商之利。联系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因此出现了民间办厂的浪潮,所以该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19世纪90年代,故选C项。7抵制洋货运动于1904年首先由商务界发起,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1919年达到高潮。清末民初抵制洋货运动的开展()A阻止了列强商品货物的倾销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7、D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健康成长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抵制洋货运动是中国人民经济自强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国货销路扩大,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B项正确。该运动并不能阻止列强商品的倾销,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想于19世纪末已经出现,排除C项;抵制洋货,倡用国货,会扩大民族资本主义产品的国内销售市场与空间,排除D项。8读下图,对下图所示历史现象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主要得益于一战期间国内外市场的扩大B创造了民国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高纪录C面粉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新式工业D改变了当时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的现状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1921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
8、粉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主要得益于19141918年的“一战”,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民族工业获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故选A项。1936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到高峰,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面粉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信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非近代产业的资本占比变化,排除D项。9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C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地位D中国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36年轻工业进口比例下降而出口比例上升,重工业的进口比例和出口比例都有所上升,进口比例上升较快,说
9、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有所发展,故选B项。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说法错误,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A项;轻重工业进出口的比例变化反映不了中外贸易的顺差或逆差,排除C项;近代中国并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D项。10下面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简单图示。图示中两个“低谷点”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帝国主义的侵略C法西斯侵华战争的破坏D官僚资本的挤压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两个低谷点分别在1927年和1949年,起止时间分别是1919年至1927年、1937年至1949年。前一个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后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等,后一个低谷出现的原因有日本全面侵华战
10、争的破坏、美国商品的排挤、官僚资本的挤压、通货膨胀等,故其共同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故选B项。高考体验1(全国卷)表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以往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
11、B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士人从商,而不是科举制选拔实务人才,A项错误;由材料看不出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C项错误;在当时的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D项错误。2(全国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答案B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国人借用外国人的名字经办新式企业,有助于减少办厂阻力,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B项正确。民间设厂高潮是在甲午战争后出现的,A项错误;中国人创办近代新式企业对外国资本有一定的
12、抵制作用,另外,外国资本大量输入是在甲午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不能完全扭转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且兴办新式企业与外贸无必然联系,D项错误。3(全国卷)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答案D解析根据“1897年”“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甲
13、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是在189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不再大力扶植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大大增加,故C项错误。4(全国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材料“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表明,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生活日用品越
14、来越广泛地进入中国市场,说明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的标志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A项错误;中国近代商品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始终未取代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全国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成
15、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商民承购的企业“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关键信息可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故选D项。A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仅从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一件事不能说明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故B项以偏概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6(北京高考)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名称相关信息开滦唐山煤矿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北洋水师大沽船坞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北洋银元局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京师自来水公司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C洋务运动时期
16、北方企业简表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答案A解析表格中的企业位于唐山(属于今河北)、大沽(属于今天津)、天津、北京,都属于近代企业,时间为18781908年,属于晚清时期,A项正确。表格中的企业不都是北京的,还有天津、河北地区的,B项错误;洋务运动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表中北洋银元局和京师自来水公司创建于洋务运动破产后,C项错误;题干材料所述企业都是官营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项错误。7(海南高考)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
17、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可知,该官员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通商口岸,排除A项;题干中是“分往俄美”,并非提及学习日本,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涉及洋务运动的局限,排除D项。8(北京高考)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时间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59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
18、业发展A B C D答案B解析江南地区市镇数量的增多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但不能说明商人地位提高,故错误,正确;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18621911年市镇数量明显增多,这与近代列强侵略,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故正确;材料中时间是1911年,这时并未建立民国政府,故错误。故选B项。9(江苏高考)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
19、皆为外行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洋务企业管理体系官僚化,故A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度依赖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D项错误。10(江苏高考)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可知,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高于英国和其他国家,处于优势地位,D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判断英国的国际地位是否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日本在外国对华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只是外国在华投资总额情况,没有涉及其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掌控问题,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