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206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答题卡、答题纸上姓名、班级、学号填涂要完整,不写姓名的扣3分。2.规范涂改,否则一处扣1分一、现代文阅读(40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2、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

3、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

4、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材料三: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日

5、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森川竹磎有次韵苏

6、轼的劝金船。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完全一样。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A.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苦读经典。B.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C. 夏承焘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他对许多日本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D.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2. 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

8、,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C.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D. 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 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B.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C. 苏轼在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D.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

9、强化了全词的主题。4. 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5. 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答案】1. C 2. B 3. C 4. (1)从整体上看,采用总分的结构形式,先总提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2)从论证过程看,主要采用并列式结构,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 5. (1)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2)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3)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4)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

10、泛,风格独特;(5)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C.“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表述不当,属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三第二自然段可知,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但它与“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构不成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分析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选出“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

11、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错误,该选项表述的是苏轼的诗词风格,而不是“成就及影响”,本选项属答非所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关系的能力。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仔细阅读材料二,材料二表现的是苏轼诗词洒脱旷达的主导风格。C.“孤高心境”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因为“孤”是孤独寂寞,“高”是清高傲然,可见并非乐观旷达洒脱豁然,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支撑观点。ABD表现的均为洒脱旷达,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能力。题目要求学生简要说明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仔细阅读材料三,材料第一段写苏

12、轼作品在日本的影响,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第二、三、四三段分别说明日本人在词调、用韵、立意等方面的仿写情况,可见论证结构为总分式。从第二段“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的中心句、第三段的中心句“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第四段的中心句“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可见三段三个层次,是平行并列关系,多角度多侧面证明苏轼词对日本的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重要信息,归纳概括文本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题时要

13、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材料一说“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说明苏轼青少年时期就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使之受益匪浅。“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说明父亲苏洵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影响很大。“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

14、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浓厚的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说明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风格独特,题材广泛。“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

15、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说明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超然旷达的境界,营造出独特意境。(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高考完,各高校晒出了今年录取通知书样本,各位考生、家长翘首以盼。其实,古代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并扩大科考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也制作了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古人曾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一种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这就是“泥金”。“泥金”手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将泥金涂饰在笺简上,

16、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帖子”。“泥金帖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唐代已出现。根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记载,朝廷会派人到进士及第的考生家中,传送泥金帖子,以此来报登科之喜。泥金帖子一直沿用到宋朝,如杨万里的送族弟子西赴省诗中“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唐朝稍后出现了“金花帖子”,也称为“榜帖”。根据宋代洪迈的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记载,唐朝进士及第后,朝廷会发放素绫为轴贴上金花的“金花帖子”。到了宋朝,金花帖子仍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提到:国家初期,遵循唐朝惯例,对进士登第的考生,发放金花帖子。帖子是用当时泼洒金粉的顶级纸张制成,“长五寸许,间半之

17、”。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这种金花帖子才是古人真正意义的科举录取通知书,是古代录取通知书中颇具价值的一个。不过这种通知书也只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被朝廷取消了。明朝,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为“喜报”。明人王世贞的觚不觚录中记载:考生考中乡试或者举子考中会试,郡县都一定会送上捷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第三回写到: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进士及第的通知书,一般会写哪些内容呢?根据容斋续笔科举恩数记载,北宋咸平元年孙仅的录取通知书是这样写的:先列出四位主考官,并请他们签上名字,标注上四个人的年龄、出生日期,祖先的名讳、父亲的名讳以及祖父母

18、去世的日期:最后才写状元孙仅,他的个人信息和四位考官相同。宋朝州试的录取通知书则相对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籍贯、三代姓名。明清时的录取通知书比较简单,直接写上考生的名次。如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写着: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查黄甲。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直接填上被录取学子的姓名、名次等。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取的专用印章,称为“过朱”。古代送通知书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仪式,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通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中榜者

19、收到榜帖或喜报,一般会把它张贴在厅堂中最显眼的位置,以此光耀门庭。相较于古代,现代录取通知书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写的都是:某某同学被某某学校、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录取,并于某某日报到。基本上会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一一邮寄到考生的手中。近年来各大高校逐渐重视文化价值传递,录取通知书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创新和个性。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颇具创意。清华门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不仅是清华大学的象征,也是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清华大学2018年以来的录取通知书将这一元素融入其中,其上有一个立体的“清华门”,它采用激光雕刻工艺,由30多件纸艺部件、上百个拼插结构手工拼接而成。2020年的清华大学硕士录

20、取通知书,则采用横开本的形式,内页左侧为精美的插图页,以清华校色紫色为主色调,提取校河、荷塘、荷花等清华元素,与清华学堂、二校门、大礼堂、日晷,体育馆等系列标志性建筑相融合;内页右侧为录取通知文书,底纹由清华校花紫荆花造型组合排列形成。通知书整体的设计理念突出了清华校歌中“永木清华众秀钟”,展现了“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风采。从古到今,录取通知书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通知消息的层面。送达通知书的仪式感所蕴含的对过去努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显示出更大的魅力。(节选自录取通知书的进化史)材料二:8月19日,三峡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动画版录取通知书发放。这是该校首次发放电子版录取通知书

21、。据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版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快速便捷,可以让学生及早感受到喜悦,更重要的是它上面有从高考报名系统导出的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具有防顶替、防冒领的作用。新生可通过扫描关注“三峡大学招生及就业指导处”官方微信公众号,领取本人的专属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图片还可保存,并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让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其实,电子录取通知书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早在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来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摘编自光明网)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用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来替代张榜公布,既为了激

22、励学子们努力地学习,也为了扩大科考影响。B. 我国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应该是唐代的“泥金帖子”,到了宋代这种帖子仍然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C. 相较于古代,现在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具备通知消息的作用,更有肯定过去付出、寄托未来希望的意义。D. 电子录取通知书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快捷,具有防伪作用,还可以给新生提供一些其它的便利。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泥金技术在唐朝属于比较高档的装涂工艺,而进士及第后使用“泥金帖子”报喜,由此可知进士出身富贵人家。B. 北宋时期录取通知书的内容繁简不一,依据考试的级别填写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殿试较繁,州试则相对简单。C. 古代录取通知

23、书要加盖录取专用印章,称为“过朱”,与现在录取通知书上加盖学校公章、印有校长签名意义相当。D. 与传统纸质录取通知书相比,电子录取通知书具有更加安全便捷的独特优势,但却少了一些送达时的现场仪式感。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A. 引用论证B. 事例论证C. 比喻论证D. 对比论证9. 请简要概括录取通知书的古今变迁。泥金帖子_捷报(报帖)(喜报)_录取通知书_。【答案】6. D 7. A 8. C 9. (1). 金花帖子 (2). 版印捷报 (3). 电子录取通知书【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古代用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来替

24、代张榜公布”错误,由原文“其实,古代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并扩大科考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也制作了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可知,古代没有用录取通知书来替代张榜公布,官府在张榜公布的同时,还会制作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B.“到了宋代这种帖子仍然是主要的录取通知书”错误,由原文“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提到:国家初期,遵循唐朝惯例,对进士登第的考生,发放金花帖子”可知,宋代主要的录取通知书是“金花帖子”。C.“相较于古代,现在的录取通知书不仅具备通知消息的作用,更有肯定过去付出、寄托未来希望的意义”错误,由原文“从古到今,录取通知书的意义,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通知消息的层面。送达通知书的仪式感所蕴含的

25、对过去努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显示出更大的魅力”可知,古代的通知书也具备同样的作用和意义。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由此可知进士出身富贵人家”错误,由原文“泥金手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高档装涂工艺,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将泥金涂饰在笺简上,用于进士及第时报喜,这就是泥金帖子”可知,“泥金”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得起,而“泥金帖子”是官府所作,与进士的家庭贫富没有关系。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材料一没有使用比喻论证。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泥金帖子是我国最

26、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唐代已出现”可知,最早为泥金帖子。由原文“唐朝稍后出现了金花帖子,也称为榜帖。根据宋代洪迈的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记载,唐朝进士及第后,朝廷会发放素绫为轴贴上金花的金花帖子”可知,唐宋时期称为金花帖子。由原文“明朝,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则称为喜报”可知,明朝时称为捷报、报帖或喜报。由原文“明清时,捷报已有专用印版,印好后直接填上被录取学子的姓名、名次等。此外,古代录取通知书写好后,也要加盖录取的专用印章,称为过朱”可知,明清时期为版印捷报。由原文“相较于古代,现代录取通知书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写的都是:某某同学被某某学校、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录取,并于某某日报到。基

27、本上会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一一邮寄到考生的手中”可知,现代为录取通知书。由原文“其实,电子录取通知书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早在2014年,西安交通大学就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创新利用移动互联网来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可知,现在有电子录取通知书。(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 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

28、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

29、。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 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 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

30、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10. 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B. 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都在乌纱帽上以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C. 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皇上都看得清清楚楚的。D. 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11.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

31、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了起来。B. 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为了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C. 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官阶越高双翅越宽。D. 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不少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是因为收留了众多的降臣,需要笼络人心。12. 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B. 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

32、再使用了。C. 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它在后世同样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D.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答案】10. B 11. D 12. D【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都在乌纱帽上以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错误,原文中“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所以用玉饰显示官阶大小的只是一至五品官员。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了起来”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第

33、二段“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可知,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项,“为了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 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可知,宋太祖改进乌纱帽加装双翅的目的是“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而“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只是同时进行的,但并不是改进乌纱帽的目的。C项,“官阶越高双

34、翅越宽”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官阶越高, 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可知,原文是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错误,由原文“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可知,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项,“玉饰越少,官职越小”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

35、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可知,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C项,“它在后世同样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错误,于文无据,由原文“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可知,原文只是说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44分)(一)(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

36、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岩。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土可也。”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

37、,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船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选自宋史燕达传)13. 下列

38、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B. 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C. 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D. 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成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39、。B. 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意与授、拜、除相同。C. 顿首指磕头,是古时候的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D. 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泛指公余会见。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即使与同辈玩耍,也将他们编排成军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B. 燕达英勇善战,作风顽强。西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即使后来遭遇伏击,损失颇重,也因奋勇作战,未被神宗怪罪。C. 燕达宅心仁厚,谦逊退让。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轻装救援;主帅获罪,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

40、接受恩赐。D. 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的要领,他主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答案】13. D 14. B 15. C 16. (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2)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深入敌境”是“帅兵”的结果,不是并列,不要断开,排除AB;“戍卒”“辎重”都是“取

41、”的宾语,不要断开,排除C。句意: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兵深入敌境,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归。啰兀失守,派燕达接应戍守士兵和军用物资,被敌人堵截,边打边往南去,失散很多人。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迁的含意与授、拜、除相同”,“迁”是调动的意思,多为升职,“授、拜、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错误,原文“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不听”是“意见没有被皇帝接受”,意思是最终“接受恩赐”。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句子的能力。此

42、题注意,谕:告诉,矢石:冲锋陷阵,第:只,默计:暗自考虑,致于人:被动句,被敌人调动;虚,虚弱,示之以虚。【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燕达字逢辰,开封人。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大的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长大后,体态魁梧,擅长骑马射箭。因为才能和武艺成为禁兵,被授为内殿崇班,任延州巡检,戍守怀宁寨。夏人三万骑兵逼

43、近城,战斗一整天没有胜负,燕达的部下仅有五百人,他跃上战马奋力搏击,所向披靡。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兵深入敌境,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归。啰兀失守,派燕达接应戍守士兵和军用物资,被敌人堵截,边打边往南去,失散很多人。神宗因为燕达孤军和敌人作战,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多次升迁为西上门使、领英州刺史,任秦凤副总管。征讨打败河州羌,于是木征投降。升任为东上门使、副都总管,实授任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逵招抚征讨安南,(燕达)担任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朝辞别的时候,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燕达叩头致谢说:“我得以靠声威消灭敌人,即使死了也不怕!

44、”初次度岭,听说前锋遇到敌人苦战,想要前去救援,校官说应当先替家考虑然后再前进。燕达说:“那里战斗已经危急,岂能忍心为了保全自己而考虑。”下令敢谈论设立营寨驻扎的人斩首。于是起兵前往,士兵都很振奋,传声呼喊太尉来了,蛮人惊慌溃败,立刻平定了广源。军队在富良江边停留,蛮人把战船依靠在南岸,想交战却不能,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不久蛮人果然来了,攻打他们,蛮人大败,于是他们请求投降。班师回朝,授为荣州防御使。因为主帅犯了罪而独自受到奖赏,请求共同受责罚,没有被准许。元丰年间,升任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为马军都虞候,破格

45、任副都指挥使。因为训练检阅精良整齐,授他的一个儿子为门祗候。多次受到下诏奖赏,晋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即位,升为使,调节度武信军。去世,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毅敏。燕达起于行伍,喜欢读书,神宗因为他忠实可靠,每次在闲暇时召见他,都从容地与他交谈。曾经问他说:“用兵应当以何为先?”他回答说:“是爱。”皇上说:“以威统爱行吗?”燕达说:“不是不用威,是要把爱放在最先罢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好。(二)(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韩干马图(节选)张耒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

46、芳。注韩干:唐代著名画家,被玄宗召入宫廷专画内厩名马。凫臆:野鸭的胸部。燕贼:指安禄山。安禄山曾改国号为燕。范阳:在今天河北涿州一带。安禄山在这里发动了叛乱。苜蓿:多年生开花植物,可作饲料。1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开篇就渲染马的不凡:头如飞翔的凤凰,双颊生光,体态丰硕健壮。B. 再用牵着缰绳的侍从好像靠在马旁,场面如同皇帝驾临衬托马的不凡。C. “北风”两句极写安史之乱时,叛贼猖狂,国家遭受劫掠打击的沉重。D. 本诗用正面描绘和侧面烘托写出马的非凡神采,是为诗的抒情作铺垫。18. 诗以“满川苜蓿为谁芳”为结尾,写到苜蓿遍野,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

47、分析。【答案】17. B 18. 苜蓿遍野,但现在却无马可喂;前四句极写马的神采非凡,五六句转写因战乱爆发,万马被夺,结尾绘出苜蓿遍野却无马可喂,诗脉发展跌宕有致,诗人情感也随之涌向高潮;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以苜蓿遍野却无马可喂形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哀叹。【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好像靠在马旁”有误,“俨”字在这里的意思是“庄重”,画中两个美髯执辔者庄重地站立一旁,烘托出内厩中马的非凡气质。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结尾句作用的能力。作答本题,考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从内容和手法的角度来回答。从内容上看,“满川苜蓿为谁芳

48、”的意思是苜蓿遍野,但现在却无马可喂,诗句之中含有作者的叹惋之情。联系写作背景来看,该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长安失守,宫中后厩众多骏马皆被掳掠,玄宗仓皇出逃蜀地,只能骑骡入蜀,诗歌恰恰反映了这一史事。诗歌前四句极写马的神采非凡,正面描写马头如飞翔的凤凰,双颊生光,体态丰硕健壮,又以两个美髯执辔者侧面烘托出内厩中马的非凡气质,五六句转写因战乱爆发,“厩中万马归范阳”点明万马被夺,结尾句“满川苜蓿为谁芳”绘出苜蓿遍野却无马可喂,诗脉发展跌宕有致,诗人情感也随之涌向高潮。从表现手法看,结尾句以景结情,情景交融,以苜蓿遍野却无马可喂形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哀叹,同时也是对玄宗晚

49、年昏庸的批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_,_”。(2)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3)琵琶行中,白居易以“_,_”两句,写琵琶女弹奏暂时停歇时给人带来的余音袅袅的深切感受,令读者如有所感。【答案】 (1). 伏清白以死直兮 (2). 固前圣之所厚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 猿猱欲度愁攀援 (5). 别有幽愁暗恨生 (6). 此时无声胜有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能力。本题默写易错的

50、字词有:清、固、猱、度、幽。(四)课内文言知识点检测(共5小题,15分)20. 以下句子中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B. 复驾言兮焉求C. 步余马于兰皋兮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例句:宾语前置,正确语序是:不知句读,不解惑。A.被动句,被别人控制。B.宾语前置,正确语序是:复驾言兮求焉。C.状语后置,正确语序是:于兰皋步余马。D.定语后置,正确语序是: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故选B。21. 以下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子卿尚复谁为乎B. 之二虫又何知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51、.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谁为”即“为谁”。B.宾语前置,“何知”即“知何”。C.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蚓无爪牙,强筋骨”。D.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故选C。2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籍吏民,封府库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C. 惧有伏焉D. 沛公军霸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B. 南:名词作动词,向南飞。C.伏:动词作名词,伏兵。D.军:名词作动词,驻扎故选C。23.

52、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 先破关入咸阳者王之C. 吾得兄事之D. 使不上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A.西:名词作状语,向西。B.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C.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D.上:名词作状语,从上面。故选B。24. 下列对文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赋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除了它的源头汉赋阶段外,经历了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B.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C.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

53、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D.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除了它的源头汉赋阶段外,经历了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说法错误,应该是“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故选A。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殖民时代已经远去的今天,文化以非武力方式实现其辐射与覆盖。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有些人仍然不知忧患,自我感觉甚好。“弘扬传统文化”活动铺天盖地,如“论坛”“讲坛”“大讲堂”,只要是“传统”都在大力

54、弘扬之列。在科学技术主导世界的今天,用不能孕育现代科学技术而且和自主知识产权很难沾边的所谓“传统文化”影响国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不妨回头看看其效果:偃旗息鼓没几年的“大师”们又纷纷出山,“慧眼”看风水,芒硝治百病,治死了不少人,有关部门查究起来难度还很大。不加定语限制的“传统文化”有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内含积极和消极。( ),糟粕与精华一体共生。应该大力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引领和推动民族走向文明进步的积极力量,而不是全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依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高原则和唯一正确方法。25.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雷锋精神”

55、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我们相信,“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其家乡中国。B. 河面泛着粼粼波光,这时,“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C. 乐观,自信,热情活泼,心地善良这一切都是她优点。D. “你今天真漂亮,周末要不要去郊游呀?”李青说道。2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两种力量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B.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两种力量的总和C. 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D.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是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答案】25. A 26. B【解析】【25题详解

56、】本题考查学生掌握破折号作用的能力。文中的破折号和A项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声音的延长。C.表示总结上文。D.表示话题的转换。故选A。【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和补写句子的能力。依据后文“糟粕与精华一体共生”可知,括号内的句子的论述对象应是“中国传统文化”,据此即可得出答案。A.陈述对象是“封建社会积累下来的两种力量”。C.陈述对象是“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D.陈述对象是“积极和消极两种力量”。故选B。四、写作(60分)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为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期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访谈节目。在众多嘉宾的发

57、言中,有三个关键词被反复提及,这三个关键词是:共鸣、简单、有希望。在嘉宾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向现场观众询问:嘉宾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假设你是现场的一位青年观众,被邀请上台就主持人所提的问题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以共鸣之事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各位嘉宾、主持人、现场的观众:大家好!今天非常幸运,我可以获得这样一次发言的机会,来谈谈你我的看法。中国故事源远流长、丰盈多彩。新时代领路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正如费孝通先生所

58、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多年来,中国以华夏之泱泱,一直坚守大国担当,书写着精彩华章,力图与世界各国交相辉映,共添天下风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辈理应意气风发、妙语连珠,发声当下,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故事。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讲述?听了嘉宾的发言,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词便是共鸣。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好的故事,我们在选择时要更加注重人类共通的经验与思维、表达中要更加注重传递共同的价值和情感,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共鸣。正如俗话说“花香蝶自来”,如果我们能够讲好一个个引起人类共鸣的故事,世界听众自然愿意捧场。一如港珠澳大桥引来举世盛誉,一如中国“天眼”让世界惊叹,又如“嫦娥四号”聚焦国际目光我们并未大张旗

59、鼓、四处宣传,但它们却如长了翅膀般飞向世界各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故事真实而精彩,可以引发所有人的共鸣!记得习近平出访美国时,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讲述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迁,他用生动的故事,亲切的语言,抓住了国外听众的兴趣点,引发强烈的共鸣。同时,他使国外听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消除了一些曾经的误解,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智慧。当然,讲好中国故事从来都不是空洞的,若没有中国的人、物、事做支撑,缺乏实实在在、令人敬佩的事例,那么无论用多少华丽词藻修饰,中国故事都是空洞乏味的,旁人甚至不屑闻之,又何谈“讲好”?因而,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前提是写好中国故事、演绎好中国佳话。新时代,要让世

60、界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需要别人全面客观地看,更需要我们生动准确地说。我们要用“一带一路”的悠悠驼铃串联世界各国的共同心声,用“进博会”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更多的目光,将高铁动车的名片撒向万水千山讲好中国故事,引发世界共鸣,大同之梦定能辉煌。我的发言完毕,希望得到大家认同,谢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为新材料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写作情景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期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电视访谈节目。对这个具体的写作情景的理解要注意三点。一是举办此次电视访谈节目的目的是“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此处隐含一个信息:向谁弘扬?向谁传播?

61、结合语境,应是向世界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二是嘉宾的发言反复提及三个关键词一一共鸣、简单、有希望。电视访谈节目题为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共鸣、简单、有希望”应该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与方式。简言之,这些中国故事应该要让世界各国人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讲的中国故事应该要简单而不复杂,在简单的中国故事讲述中又体现了中国精神、传播了中国声音。三是此处的写作者“你”,是此次电视访谈节目的一位现场观众,也是一位中国青年,在写作中要体现作为中国青年在“讲好中国故事”上的责任与担当。“你”发言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嘉宾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感触”意味

62、这发言过程中,需要有“你”的相关体验、感受与触动。因此,结合题目所创设的情境,要较好地完成任务,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回答问题,嘉宾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中,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二是选择的依据,这既与讲好中国故事的节目主题有关,也与举办此次访谈节目的目的相关。三是文体,必须是发言稿,注意表达的现场感。四是身份对象,作者是“你”是现场的一位观众,听众是在场的主持人、嘉宾以及其他现场观众。五是“感受与思考”。思考是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更是三个关键词中,对哪一个关键词让你感触最深的思考。而感受,则与“感触”对应,在写作中,应有你与主持人所提问题有关的体验与触动。参考立意:(1)以简单的

63、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巨变。(2)用独特的中国元素讲述简单的中国故事。(3)讲述中国故事,应该要让世界各国人民产生情感上的共鸣。(4)通过中国故事的讲述让世界各国人民感受到希望的所在。 素材:(1)当今中国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上演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系国家形象,关系我国际话语权,关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2)“主唱”不力则“合唱”不响,“伴唱”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奏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章。要善于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台唱戏,让更多斯诺式的外国朋友加入到中国故事的“大合唱”,用不同的

64、语言唱响中国。当中国故事像蒲公英一样飞向世界各个角落,中国定能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3)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4)“讲好中国故事”,目的是让世界了解并理解中国。不能把“讲好中国故事”理解为“讲中国故事”,“讲好”强调的不是“讲”,而是“好”。中国故事仅为“讲好”的支撑素材,故事背后的“道”、讲故事的态度和方式才是讲好“故事”的要素。如果一味大讲特讲大美中华、中国风云人物、华夏民族的英勇事迹,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凡成就等,则只能视为基本立意。结构层次:文章标题是“以共鸣之事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开篇体现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并交代具体的发言目的;接着以名言的形式说明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讲述?”,自问自答,引出关键词“共鸣”;后文通过举例的形式,来说明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讲述方式,才能引发世界人民的共鸣;最好发出号召“讲好中国故事,引发世界共鸣,大同之梦定能辉煌”。结构完整,极具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