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它与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它”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礼乐制度D. 皇帝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A选项分封制度虽然与中国姓氏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分封制度主要是通过层层分封维护等级森严的制度,而非解决遗产继承问题,故错误;B选项,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利用父系血缘为纽带来处理好统治阶级内部的继承问题,故符合题意正确;C选项,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外显的形式维系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核心特点是等级有序,与材
2、料信息不符,故错误;D选项,皇帝制度与中国姓氏并无直接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错误。2.陆游春晚即事诗之四云:“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老农爱犊行泥缓,幼妇忧蚕采叶忙。”诗中所咏的工具是A. 耧车B. 水排C. 翻车D. 筒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翻车又叫龙骨水车,既能引水灌溉,又能排涝,故C项翻车正确;耧车属于播种工具,故A项错误;水排属于冶铁工具,故B项错误;筒车虽然是灌溉工具但不符合材料描述,故D项错误。3.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A. 打破了贵族特权
3、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素养D. 实现了社会平等【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自科举制设立以来,草野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的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反映了科举制打破了贵族特权,A正确;BC项属于科举制的作用,但并非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的表述明显错误,平民和贵族地位不可能平等。点睛:紧扣关键信息“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结合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4.宋真宗时因“京师衢巷狭隘”,加以开广。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
4、,因而到宋徽宗时候,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反映出当时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C.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D. 官府不再监管市的交易【答案】C【解析】根据“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知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宋朝仍然推行抑商政策,排除B;宋朝官府放松了对市的监管,D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5.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调一代之文
5、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下列方框中的文学作品属于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A. 汉赋B. 唐诗C. 宋词D. 元曲【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散曲,而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经典杂剧。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6.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道光十三年(1
6、832)的70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出A. 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B. 白银大量外流造成社会动荡C. 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D. 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国人出海经商贸易,与材料无关,排除A;材料中中国处于外贸出超状态,白银应该是流入中国,排除B;材料没有比较中英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信息,排除C;材料中“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
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说明闭关锁国下外贸仍较快发展,故选D。7.据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兵既逼江宁,清廷战守俱穷,与英使订立条约。许英商任意与华人贸易,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这一“条约”:A. 迫使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B. 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C.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D. 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A【解析】根据“清道光二十二年”“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结合所学,道光年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故这一条约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开放中国的上海等五处为通
8、商口岸,A正确;天津条约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马关条约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辛丑条约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BC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道光二十二年”“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联系所学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8.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壮大A.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实现了中外企业的平等竞争C.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D. 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答案】C
9、【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于轮船招商局开办后,与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结果导致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说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定程度上对西方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故答案为C项;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外国企业在华是以经济侵略的方式出现的,在华享有特权,因此根本不存在平等竞争,故B排除;D项说法夸大影响,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进行学习西方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点睛】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
10、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9.梁启超说:“我支那四万万余人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中国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在“大梦唤醒”后掀起救亡运动,其基本主张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 设议院,伸民权,变法图存【答案】D【解析】【详解】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
11、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故答案为D项。“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的主张,排除A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提出的主张,排除B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C项。10.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熏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人或事)当然接跳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A. 申报B. 新青年C. 时务报D. 民报【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若夫别尊卑,熏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
12、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人或事)当然接跳而生,毫不足怪。”可知其主张思想革命。据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刊物,故答案为B项;A项无法体现思想革命,排除;C项主张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等,排除;D项宣传三民主义,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11.“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但其运行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破天荒的意义。”材料描述的运动:A. 结束两
13、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答案】B【解析】根据“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首先从北京学生运动开始,以后,工人、商人纷纷响应,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ACD与“学生运动”无关,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虽然其主体还是精英知识分子”“它
14、的根本意义在于其他下层民众借助学生运动走上社会运动的舞台”,结合所学五四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12.毛泽东曾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促进革命高涨。所以,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要超过工人的努力而不利于革命,我们认为是错误的。”毛泽东这段话应出自A. 新民主主义论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论十大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促进革命高涨”可知,毛泽东主张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联系所学可知,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的
15、道路。故答案为B项;A项是延安时期发表,排除; C发表于1949年,D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表,时间不符合,排除CD。13.“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上述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 甲午战争B. .五四运动C. .七七事变D. .九一八事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可知上述材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故答案为D项;甲午战争时期,并没有形成全国
16、范围的反抗,排除A项;五四运动发生在五月,到六月已经结束,不符合材料给的时间,排除B项;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不符合材料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叙述,排除C项。【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够根据材料中“反对日寇进攻中国东北的热潮”中判断这是918事变后的事件。14.“战火江淮河汉飞,中原逐鹿夜军帏。寒风血溅青旗散,雪地馍收昏卒归。杜李邱黄哀暮霭,刘陈邓粟笑朝晖。输赢不独人谋事,犹是天心厌蒋肥。”这首诗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 徐州会战B. 淮海战役C. 辽沈战役D. 平津战役【答案】B【解析】根据“战火江淮河汉飞”可知战役地点
17、是江淮,“刘陈邓粟笑朝晖”可知指挥这次战役的是刘陈邓粟,结合所学可知,这次战役是1949年的淮海战役,B正确;A是抗战时期国民党组织的,排除;CD地点不符合“江淮”,排除。15.“在私有制消灭后,党内部分同志错误认为,民族资产阶级不存在了,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为此,党中央A. 通过公私合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B.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 制定1954年宪法确立政治协商制度D. 将政协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在私有制消灭后”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根据“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就失去了
18、存在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共产党采取的关于民主党派的制度是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B正确;A是三大改造期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4年宪法时间是1954年,A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大表大会制度,D错误。1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声明:“我深信所有国家都会从缓和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中得到好处。”此后,他的北京之行A. 推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B. 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C. 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政治分歧D. 实现了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答案】B【解析】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新中国1971年重返联合国,A项说
19、法不符历史事实,排除;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项正确;C项说法太绝对,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尼克松访华是1972年,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是1979年,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北京之行”指的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本题容易错选D,把1972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1979年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混为一谈。17.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A.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 恢复了社
20、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 表明新时期法制建设走向健全D. 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宪法,故A选项错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遭受过挫折但是并未中断不存在恢复,故B选项错误;根据题意结合所学1982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明确了许多制度和原则,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健全,故C选项正确;从1954年宪法的颁布我国就已经开始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直到今天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故D选项的表述不准确错误。18.1984年2月,邓小平写道:“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
21、是不是收,而是放。”同年,中国政府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的重大行动是A. 设立海南经济特区B.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答案】C【解析】【详解】1984年中国政府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的重大行动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故答案为C项;A项是1988年,排除;B项是1985年开放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1990年,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外开放,解题的关键是“1984年”。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对外开放,有力的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
22、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 调整工业布局B. 实行政企分开C. 增强企业活力D. 鼓励租赁经营【答案】C【解析】根据“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反映了权利的下放,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故C正确。题干与调整工业布局无关,排除A项;B项不是主要目的;D项不符合题意。20.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
23、案】B【解析】注意题目限定“改革开放以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故A项错误;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是在2003年,故B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故C项错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21.“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A. 梭伦B. 克里斯提尼C. 伯利克里D. 苏格拉
24、底【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符合打破血缘部落、设立地域部落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故选B;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没有涉及“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A;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不符合“始于”的限定,排除C;苏格拉底是哲学家,不符合“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D。22.(它)向往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 智者学派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B【解
25、析】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追求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但仍然没有摆脱“宗教”束缚,B正确;A是摆脱自然和神灵控制;C主要是改革宗教权威;D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23.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年)表中代表的国家是国家年份15001599年16001700年705371651770811A. 葡萄牙B. 荷兰C. 英国D. 法国【答案】B【解析】荷兰在1581年取得独立,17世纪时成为“海上马车夫”,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因此表中代表的国家应当是荷兰。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个国家的史实难以说明17
26、世纪数量较多的原因,排除ACD项。24.“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A. 确立了共和制B. 实行了总统制C. 创立了联邦制D. 建立民选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联系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改变了“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的邦联状态,故C正确;共和制指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是以民主选举方式选出,不符合题意
27、,排除A;总统制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建立民选制度与材料“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不符合,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析解答。25.“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说明了A. 阶级斗争学说B.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C. 社会发展规律D.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根
28、据材料关键词“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说明这是阶级斗争即阶级斗争学说,故A项正确;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社会发展规律是指一种社会代替另一种社会,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建立政党的信息,故D项错误。26.1905年,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亦即在光的照射下,由金属逸出的电子的能量和光的强度无关,但和波长有关。这一解释主要是基于A. 经典力学B. 量子论C. 相对论D. 电磁感应【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亦即在光的照射下,由金属逸出的电子的能量和光的强度无关,但和波长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解释了光电效应,故B项正确;经
29、典力学主要解释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规律,排除A项;CD项揭示的是时空与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27.列宁全集记载:“应该尽量少干蠢事,尽快地纠正已经干了的蠢事,尽量冷静地考虑: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与材料中“改良、渐进的方式”相符合的措施是A. 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B.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C.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 承认企
30、业和个人物质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在什么时候,哪些任务可以用革命方法完成,哪些任务不能用革命方法完成”“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国革命在经济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上必须采取改良主义的、渐进主义的、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可知,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不符合,故A错误。 苏俄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由新经济政策可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故B项正确。 计划经济是一种
31、经济体制,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也意味着斯大林创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确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 赫鲁晓夫改革中为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8.“我们敬重他是一个怜悯弱者,同情被压迫人民的诗人;我们更敬重他是一个帮助农民的诗人;我们尤其敬重他是一个鼓励爱国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帝国主义的诗人。”材料中“他”的代表作品是A. 吉檀迦利B. 战争与和平C. 红与黑D. 悲惨世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印度青年反
32、抗英帝国主义的诗人”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印度反帝的文学,结合所学可知,吉檀迦利是印度泰戈尔的反殖民主义文学,故答案为A项;B项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排除;C项是法国司汤达的作品,排除;D项是法国雨果的作品,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对印度泰戈尔的反殖民主义文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9.有学者认为“以全球化的视野来俯瞰,我们看到,在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它们都不出预料地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这里西方世界的“国际援助计划”A. 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B. 有助于美国控制西欧C. 冲击了
33、华沙条约组织D. 不利于欧洲走向联合【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已然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计划”,结合所学,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的同时,达到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故选B;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的开始,华沙条约组织是军事政治集团,与“达到了振兴经济的目的”无关,排除AC;马歇尔计划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但这不是主要作用,排除D。30.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
34、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C. 关贸总协定的制定D. 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实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主要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造成的,故B项正确;A项是政治措施;CD项是国际贸易政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31.元朝在全国范围内都推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_(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即岭北行省、
35、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陕西行省、四川行省、甘肃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事务;设宣慰司管理边远少数民族事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故本题错误。【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元朝的行省制,要掌握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和意义。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32.一战期间,全国共设纱厂50家,平均每年5.5个,设厂数量为过去十几年的2.8倍,面粉厂由1911年的2家增加到1915年的46家。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内因在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判断对错)【答案】错误
36、【解析】【详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获得了短暂的春天,其内因在于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扫了障碍;另一方面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后提出的,故此说法是错误的。【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线索即可作出判断。33.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与中共十四大一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_(判断对错)A.正确 B.错误【答案】A【解析】【详解】
37、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与中共十四大一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材料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项;【点睛】本题考查南方谈话,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南方谈话的相关内容。本题为基础题,考查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人们的思想束缚,彻底打破长期以来禁锢人们头脑的传统观念,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对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4.罗斯福新政改善了民众的社会生活,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避免美国在大危机的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_(判断对错)【答
38、案】正确【解析】【详解】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故题干叙述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罗斯福新政通过经济手段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从而缓和了美国严重的社会危机,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35.1993年欧盟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_(判断对错)A.正确 B.错误【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美苏两极格局已经解体,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B项。【点睛】本题考查欧盟的影响。关键信息是“1993年欧盟的成立”。本题考查学生结合
39、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36.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后期台湾被迫离开祖国怀抱源于什么条约的签订?请指出1945年台湾光复的主要原因。(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什么构想?(3)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概括其内容。两岸“三通”完全实现于哪一年?(4)综上所述,请指出解决台湾问
40、题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中的重要意义。【答案】(1)马关条约。抗战胜利。(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内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008年。(4)意义: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马关条约规定个台湾岛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我们收复了台湾。(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应该是和平统一的方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3)九二共识的内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完全实现三通是2008年。(4)从上述可以看出,祖国统一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41、必然要求。【点睛】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发展和关系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37.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身不断修正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原始儒学在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儒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董仲舒对于荀子所赞同的只有荀子的教化思想,而与孟子一致的是把圣人看成善的标本的思想。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
42、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的“人性论”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能体现其“人性观”的政治主张?(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核心内涵,并从中分析出儒学思想体系在发展中体现出的特征。(3)据材料三,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什么问题
4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新发展?(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答案】(1)观点:人性有善恶之分。主张:天人感应,劝诫统治者仁政;强调三纲五常,推行教化,稳定统治秩序。(2)内涵:理是万物的本源。特征:兼收并蓄。(3)问题:儒学成为专制王权的工具(思想专制)。发展:批判君主专制;发展工商业;经世致用。(4)趋势:由粗糙逐步走向严密。【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人性有善恶之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劝诫统治者仁政;强调三纲五常,推行教化,稳定统治秩序都能够体现出他的人性观。(2)第一小问,从材
44、料可以看出,理学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第二小问,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了其他各派的思想。(3)第一小问,从材料上可以看出,明清之际儒学逐渐成为专制王权的思想控制的工具。第二小问,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提出来活跃的儒家思想主张,主要包括批判君主专制;发展工商业;经世致用。(4)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由粗糙逐步走向严密。【点睛】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38.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发展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
45、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摘自齐格勒的新全球史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摘编自陈伟光逆全球化暗流与中国应对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
46、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摘自马立诚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实质。(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利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答案】(1)因素:科技革命推动。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表现: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不利影响:妨碍国际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合作和世界经济发展。(3)认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应顺应潮流,抓
47、住机遇,勇于挑战。【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科技革命推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2)第一小问,“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妨碍国际贸易自由化;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合作和世界经济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应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勇于挑战。【点睛】本题考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因素及实质、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需结合经济全球化来解答。本题偏难,考查经济全球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