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192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6学案:第四章 第三节 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湿地的概念以及中国湿地的特点。2.结合实例理解湿地减少的原因。3.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一、什么是湿地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3中国湿地(1)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2)代表: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是我国几条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思维活动

2、1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现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开垦东北地区的沼泽地,为什么?答案“北大荒”主要是指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它以沼泽湿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三江平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加重,珍稀动植物减少。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下令停止了“北大荒”的开发,并对不宜耕种的土地退耕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二、日益减少的湿地1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2人为原因(1)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3、2)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3)围湖(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4)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湖沼缩小、变浅,直至干涸。3我国湖泊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思维活动2湿地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吗?答案不是。人类活动既能加速湿地减少,同样能采取措施,使湿地得到恢复,以阻止湿地的进一步减少。三、保护湿地1湿地的破坏(1)主要的破坏行为:湿地填平,建造楼宇;裁弯取直、铺砌水泥护坡等措施将流经城市的河道整治成混凝土河岸,使天然河流变为人工明渠等。(2)危害:割断了河流、湖泊与周围环境的水文联系和生态联系。2湿地保护的措施:197

4、1年,苏联、加拿大等六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湿地公约,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思维活动3洞庭湖地区为什么要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答案围湖造田造成湖面缩小,湖泊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率增加,同时因湖面缩小而造成当地气候的变化。退耕还湖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探究点湿地的生态效益、减少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探究活动读“洞庭湖形态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洞庭湖的面积1958年与1825年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洞庭湖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洞

5、庭湖作为湿地,具有哪些生态效益?(4)洞庭湖面积的缩小,会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5)针对洞庭湖面积的减小,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答案(1)洞庭湖的面积明显缩小。(2)洞庭湖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3)湿地具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4)洞庭湖面积的减少,使洞庭湖对周围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蓄水量的减少,使洞庭湖对长江水的调蓄作用减弱,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水域面积的减少,危及生物的生存环境,使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等。(5)在上游山区进行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减少泥沙对洞庭湖的淤积;在洞庭湖周围退耕还湖,恢复水域面积等。反思归纳湿地减少的原因及其

6、保护措施(1)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减少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如下:(2)保护湿地的措施加入湿地公约,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湿地系统,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退耕还湖。迁移应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为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2010年第14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定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材料二湿地效益示意图材料三滚滚的黄河水于2011年1月3日第四次注入“干渴”的白洋淀,水域面积由补水前的82平方千米扩大到134平方千米,白洋淀的水质和生态

7、环境获得明显改善。(1)湿地有哪些生态功能?(2)近些年来,白洋淀已出现了几次干涸,请分析其干涸的原因。(3)解决白洋淀出现干涸的措施除补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控制土壤侵蚀等。(2)全球变暖导致华北地区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的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区种植结构不合理,周边地区超采地下水导致河流水、湖泊水下渗增加,上游水库的修建减少了入湖水量。(3)流域统一调度用水;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产业的发展;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解析(1)读材料二可知湿地的生态功能。(2)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

8、因两方面分析白洋淀干涸的原因。(3)针对人为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不属于湿地的是()A B C D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答案1.C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为湖泊附近地区,为水稻梯田,为海洋,为河流沿岸地区。选项C符合题意。第2题,湿地中的水库、河流、湖泊、沼泽等对径流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促使径流变得平稳,可减轻洪水的威胁,同时在枯水期又能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使气候变得温和湿润,

9、因此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为保护湿地,湿地不再作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也不是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故正确答案为B。3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答案C解析围湖造田,垦荒种粮是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4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10、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5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C甲和丁 D乙和丙答案4.B5.B解析第4题,大力开垦湿地会导致湿地萎缩,生态恶化,加剧人地矛盾。第5题,湿地被破坏后,其生态功能会下降,调节气候能力会降低,温差会增大;湖泊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洪水期洪峰流量增大,枯水期径流流量偏低。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区图。材料二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材料三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是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

11、高原,平均海拔约3 500米。(1)与B沼泽相比,A沼泽成因在气候上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除此以外,其他破坏湿地环境的人类活动还有哪些?(3)以A地区为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答案(1)A地区气温低,蒸发微弱;底层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的下渗;河流凌汛,导致洪水蔓延。(2)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工程建设等。(3)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解析A地区与B地区相比纬度高,导致平均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和凌汛形成沼泽。A地区为农耕区,B地区为畜

12、牧区,虽然人类活动不同,却都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环境问题,应该因地制宜,采取科学合理的活动方式,谋求人地的协调发展。基础过关2014年2月2日是第18个世界湿地日。201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农业”。据此回答12题。1湿地的生态功能有()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A BC D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的国际湿地,但近些年来面积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急剧增加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C大面积引入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答案1.A2.C解析第1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保护

13、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是森林的生态功能。第2题,青海湖是内陆湖,湖水为咸水,不能围湖造田,也没有调水工程,其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入湖水量减少。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35题。3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4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

14、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5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答案3.A4.C5.B解析第3题,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条件在于:气候(纬度低,气候适宜,适于越冬),湿地面积广,滩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第4题,“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轮廓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第5题,“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受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影响,但人为原因占主导,即围湖造田、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位下降。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

15、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完成67题。61954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7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变暖 B人类开垦C降水增多 D地壳抬升答案6.A7.B解析第6题,因“景观优势度越高,则表明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

16、势”,由图b可以看出湿草甸景观所占湿地景观的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的湿地类型,说明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第7题,由图a可以看出,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耕地面积在不断增加,说明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开垦。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海河流域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几十年来,海河流域的湿地大面积消失,从20世纪50年代的3 801平方千米,下降到本世纪初的538 平方千米,湖泊水质也严重下降。(1)分析海河流域湿地减少、水质变差的人为原因。(2)简述海河流域湿地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1)工农业用水量大;工农业排污量大;大量修建水库,入河水量减小;围湖造田。(

17、2)气候日益干旱;调洪能力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下降。解析第(1)题,海河流域湿地减少的人为原因可以从工农业的发展和修建水库等方面分析。第(2)题,湿地减少造成的影响可以从气候、生物多样性、调洪能力、降解污染物的能力等方面分析。能力提升美航空航天局拍摄的照片显示,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共同“哺育”的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沼泽地,面积剧减为2 000平方千米,仅为原来的10%。目前,湿地中至少已有40种水禽和哺乳动物消失,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数目也锐减。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伊拉克沼泽的论述,正确的是()A沼泽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多,水分充足,透气性好,肥力高B保护好沼泽对伊拉克的最

18、大益处是保护水禽等动物C伊拉克的湿地只有沼泽D伊拉克沼泽地减少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中东地区10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破坏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能源开发导致地表水的大量下渗,使地表径流减少B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C在沼泽区开挖鱼塘,发展桑基鱼塘破坏了自然生态D人类活动超量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用水不足答案9.D10.D解析第9题,伊拉克沼泽地是重要的水源地,其面积减少甚至危及西伯利亚的候鸟生存。第10题,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和工农业活动的增加,用水量增加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一些湿地消亡进而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9、。据此完成1113题。11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能源消耗加大城市人口剧增水域面积扩大市郊农业发展A B C D12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的主要功能是()A防止洪水泛滥 B扩大湿地面积C开发旅游景点 D提供优质水源1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上游输沙量降低风暴潮频发长江径流量加大海平面上升A B C D答案11.A12.D13.C解析第11题,水域扩大、市郊农业发展,都会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第12题,水库的功能有很多,但其主导作用差别很大,应该联系其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确定其功能。第13题,输沙量降低会使长江三角

20、洲的沉积平原面积减少;风暴潮会侵蚀海岸线导致海水漫向陆地,海岸线退缩;长江径流量增大有可能会使更多泥沙沉积在入海口处;海平面上升使海岸线向陆地移动,故选C。14下图示意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答案(1)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自然原因:80年代降水量增多;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对策:建立自然保护

21、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湿地面积的变化状况。湿地面积的增减的自然原因主要与降水量及蒸发量有关。第(2)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等作用。湿地减少,湿地的这些环境效益将会丧失或者减弱,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等措施有利于湿地资源的保护。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江源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 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因

22、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材料二三江源地区图材料三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计划投资75亿元,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牧民小康生活。(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A BC D(2)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湿地的最主要作用是_。(3)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的原

23、因是什么?(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A该地区的整个生态系统B珍稀动物藏羚羊C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D当地牧民的养殖业答案(1)D(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3)自然原因:“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地温上升。人为原因:(草场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行为)使植被遭到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4)A解析本题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背景,考查了湿地的环境效益、湿地减少的原因及湿地保护的措施。第(1)题,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从图中的位置来看,是怒江,是澜沧江,是长江源头金沙江,是黄河。从而得知答案为D。第(2)题,考查湖泊湿地的作用,此处湖泊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河流的发源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生态作用,为三大河流的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世界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第(3)题,目前湿地减少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加剧了湿地退化过程。自然原因:全球变暖,使得蒸发量加大,地温升高,冰川、冻土层得不到水分回补,使得冰川回退。人为原因:主要是水源地周围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源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等。第(4)题,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