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提升(一)1.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及其特点(1)条件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2)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脆弱性: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3)评价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在
2、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2.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商人”的由来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业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市坊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打破;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1)严格限制阶段:(周秦至唐代)时间:有时间的控制。地点: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管理:受官府严格控制。城市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2
3、)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时间: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地点:分散在城中,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管理: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职能:经济职能加强。4.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现晓市、夜市。(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典例】
4、“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关注农民利益抑制商业发展力求社会稳定A. B. C. D.解析从材料“先务于农”“易用则边境安”等信息可知,统治者重视引导人民从事农业生产,这不仅有利于发展经济,还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B项正确。答案B【变式训练】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解析材料引文反映了把生铁熟铁锻打的炼钢技术灌钢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