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421.50KB ,
资源ID:99107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9107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2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版政治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7课 第2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贡献。2解释与论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3预测与选择: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辨析与评价:明确把传统文化完全当成包袱或完全当成财富的错误认识。1.政治认同: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科学精神: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明的关系。3公共参与: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议题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华夏祖先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奋斗的汗水。中国数学起源于上古至西汉末期,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接下来在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的发展缓慢。在

2、逐步摸索中,华夏民族的祖先先是结绳记数,然后又发展到“书契”,五六千年前就会写1到30的数字,到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祖先们不但能写3 000以上的数学,还有了加法和乘法的意识。到了战国时期,四则运算得到了确立,分数计算也开始被应用于种植土地、分配粮食等方面;几何领域出现了勾股定理,代数领域出现了负数概念的萌芽。最令后人惊异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策论”的萌芽,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提出过“斗马术”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内容,正反映了对策论中争取总体最优的数学思想,这一数学分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或以后,才作为一门学科形成的。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政治认同)材料中古代中华数学思想的发展具有什么

3、特点?这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意义?提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说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古代中华数学思想得到高水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古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水平高;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中华民族在农业生产、战争等中的伟大创造力等。1形成(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3)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

4、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2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3特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思考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这说明了什么?提示:中华优秀传统

5、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连续性。4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文化、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文化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区别侧重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其中,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特点精神现象,人类社会特有,离不开物质活动、物质载体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联系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都属于文化现象。中华文化侧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精华部分2.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

6、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3)不仅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但包容之久、包容之深、包容之广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具有的,或者说,为中华民族所“特有”。(4)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而非唯一原因。(5)判断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常见标志词:广泛吸纳、博采众长、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完美结合、融入、借鉴等。3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的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

7、侧重点侧重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侧重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联系两者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都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典例】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 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这表明()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中华老

8、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这”角度: “表明”审材料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析选项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等中华老字号,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包含着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符合题意;“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错误,排除;文化的价值会受到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排除。定答案B【跟踪训练】1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

9、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D该乐器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D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B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题干中未体现“民族生存和发展”,C不符合题意。2佛教起源于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自传入我国后

10、,便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中国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和交锋交融中实现了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中华文化在自身发展进程中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对周边国家的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A B C DA入选,“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体现了这一点;入选,“佛教自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体现了这一点;不选,吸收和借鉴的对象是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是

11、外来文化;不选,材料体现的是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是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明的影响。 议题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思是说,孝顺长辈、尊敬兄长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和根本。但封建社会片面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甚至变成“愚孝”,成为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孝敬父母,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子女对父母履行法律和道德的义务和责任,是现代家庭中调节上下辈关系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探究任务1(预测与选择科学精神)在今天,传统文化有什么作用?提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

12、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发展的消极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

13、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1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措施(1)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2)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辨析有人认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如何认识这一观点?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和要求,“古为今用”是文化传承的目的。2坚持

14、文化传承的原因(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4)中

15、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区别内涵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将传统文化与实践相结合实质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

16、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古为今用”强调“取其精华”后应有利于实践2.从不同领域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自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着眼实践发展,解决时代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处理国际关

17、系,构建和谐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人民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文化交流,克服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霸凌主义的消极影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角度认识文化现象(1)从性质上看,文化有优秀和腐朽之分。(2)从时效上看,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别。(3)从国别上看,文化可以分为中华文化与外域文明。(4)从时间上看,又可分为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5)从层次上看,有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典例】十五贯牡丹亭桃花扇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自2005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

18、护和扶持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体性的昆曲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昆曲艺术在当代传承与振兴,使古老昆曲艺术逐渐焕发新的生机。国家开展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旨在()推动戏曲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变革通过推陈出新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和世界推广对接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文化需求A B C D思维建模审设问事件:国家开展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角度: “旨在”审材料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析选项浸润着600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昆曲,滋养了一代代人对戏曲对古典艺术的喜爱,国家开展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作,推动昆曲艺术在当代传承与振兴,使古老昆曲艺术逐渐焕发新的生机,有利于通过推陈出新促

19、进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对接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文化需求,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传播的是优秀传统文化。定答案C【跟踪训练】1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D“常回家看看”继承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孝”,同时顺应社会变迁,将“不远游”改为“常回家看看”,做到了推陈出新,D符合题意;A混淆了对待传统文化

20、和外来文化的态度;材料没有涉及“陋习”,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博采众长、求同存异,C与题意不符。2温家宝曾经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这种“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B唐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今天用来告诫官员说明它有现实意义,B符合题意;现代思想产生的主要源头是现实生活,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产生过程,C与题意不符;D错误,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而非基础。(教师用书独具)1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

21、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应用示例:用于分析增强民族平等意识与民族团结意识的依据;用于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依靠力量等)2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3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应用示例:用于分析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等)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

22、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用示例:运用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分析促进民族团结的依据;运用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分析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中国茶业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茶艺与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可以说,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以茶会友是中国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以茶代酒,更是

23、现代人交际的高尚之举。中国茶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以后,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逐渐形成一个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世界东方茶文化圈。信息提取知识对接素养落实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通过对茶文化的分析,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糅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中国茶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以后,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24、贡献,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1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记载;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成为茶乡人民的重要生活内容。这说明茶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A B C DA早在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记载,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这说明茶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正确;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选;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成为茶乡人民的重要生活内容,说明茶文化仍具有当代价值,入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错误。2明清之际,“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茶之路”,商队翻越帕米尔高原,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锋碰撞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A B C DC题干中“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茶之路”,商队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茶叶输往中亚各国的同时,也带去了中国茶文化,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也说明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入选。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不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