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4.07KB ,
资源ID:9910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91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赏析10松鼠和松果_人教版新课标.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赏析10松鼠和松果_人教版新课标.docx

1、一年级下语文教学片段及赏析-10松鼠和松果人教版新课标 我在上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松鼠和松果一课的时候,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幕: 师:“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那么,松鼠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 (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很快就有人举手) 生1:松鼠的愿望实现了,那里长出了好多松树。 生2:它的愿望实现了。因为,(读文)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一棵(漏一字:棵)挺拔(错读为pa)的小松树。 (孩子们都听出来了,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3:某某,你把挺拔的拔字读错了,请你改正。 生2:挺拔的小松树。 生4:某某,你

2、少了一个棵字,应该是一棵棵。请你改正。 生2: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师:中间这两大组的小朋友,如果你就是一棵小松树,能不能用你的姿势告诉我,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样的? (孩子们个个挺直了腰板,挺起了胸脯,笔直地站立在那里,瞪大了眼睛朝我望着。有的还伸出手臂作茂密的枝叶状!呵呵!我不由得赞叹。) 师:真是一片挺拔的松树林啊!可是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那会怎么样呢? (孩子们的眼睛闪着,有的孩子唰的一下坐回到了座位上,有的孩子把伸直的手臂慢慢地垂了下来,还有的孩子皱着眉头说,那到处都光秃秃的了,森林就不见了!) 师:哎呀!一棵松树都没了,到处都 生接:光秃秃的。 师:是啊,幸好松鼠想出了这个好

3、主意!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伴着蒙蒙的春雨长出来了!那么将来呢,将来会怎么样呢? (我用期待的目光含笑望着孩子们,特别是边上两个大组的孩子。很多孩子大声地说,“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这时,角落里有一个孩子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师:真是一棵聪明的小松树! (边上的孩子相互望了望,陆续有孩子恍然大悟般地站起来。) 师:是的,又一棵,一棵,又一棵!将来,这里会是一片 生齐:更茂密的松树林! 课上到这里,孩子们很开心,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快乐的微笑。我想,他们不仅读懂了这些词句的意思,不仅感受了表演的乐趣,而且还体验了智慧带来的快乐,感受了集体的力量。我和他们一样快乐! 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之外的

4、一幕。它源于一个孩子在朗读时的错误,孩子们相互纠错时的表现引发了我的灵感,我恰到好处地因势利导,引导孩子们通过动作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在朗读、体验中品味、积累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抓住生成点达到生成的办法也应是实践,引导学生在诵读、体验中领会情感,在思考想象中领悟语言的内涵,在比较揣摩中赏识语言的神韵,在熟读背诵中积淀语言的材料,在读写结合中完成语言从内化到外化的迁移。 是否能再作一些改进呢?思考以后,我觉得:对“一棵棵”、“挺拔”、“光秃秃”、“更茂密”等几个词语的理解,还可以更深,更准些。如“

5、光秃秃”的理解,可以请学生想想还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光溜溜)增加学生ABB式词语的积累。理解“挺拔”时,还可以联系邓小平爷爷植树中学过的词句(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说说,什么样的树是挺拔的树。理解“更茂密”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用更准确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相互之间挨得紧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时“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其实大量的课程资源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只是有时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称为“沉睡”状态,于是就需要去开发、捕捉、唤醒它。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建构、共同成长的过程。“动态”与“生成”是其鲜明特征。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课前预设的文本

6、方案必然会遭到缘自“互动”的强劲挑战。有时是突发事件,有时是教师的“失误”,有时是学生的“错误”面对这些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如果没被我们“拿来”,与之擦肩而过,白白流失,就太可惜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巧妙的设计,使其富有艺术情趣,唤醒学生沉睡的激情,教学就会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生活与课程三者同构共生。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构建,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上述教学片段,就是对这个理念的最好诠释。如果在教学当中我没有很好的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教学资源,就肯定没有后面的精彩互动,没有学生所释放出来的智慧火花,没有学生生动丰富而具有创意的肢体表演,更没有学生对文本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何来教学的鲜活灵动呢?由此可见,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要时时观察学生,时时注意学生,认真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对来自学生的言行及时解析,使其成为我们教学的资源,从中迸发出教学灵感,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活动,那么课堂教学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生成。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