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90181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的发展对峨边彝族文化传播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又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的应用、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为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社会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同时也是适应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关键词】:峨边彝族;文化传播;双语教育;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一、引言彝语由于六大方言内部差异大,影响了规范彝文在彝区的推广运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务院在 1980 年就颁布了彝文规范方案: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

2、础方言,一字一音,共计 1165 个彝文字符;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和彝文原有的数字,书写一律从左到右横排等内容。2010 年 11 月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第二次术语审定会定了滇川黔桂民委、民语委根据滇、川、黔、桂四省区彝学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规范彝文的建议而制定出来的拼音方案和通用的规范彝文标准方案,即,在国务院批准的规范彝文的 43 个辅音和 10 个元音的基础上增加 6 个辅音,成为全国通用彝文拼音方案,即:49 个辅音和 10 个元音。这一方案涵盖了四省区共同整理规范出来的 5598 个彝文字,并且把这 5598 个彝文确定为通用规范彝文标准文字,彝语文的建设为

3、彝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处理技术是人们用计算机对语言文字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汉语的信息处理技术包括“对字、词、句、篇章的输入、输出、识别、分析、理解、生成等的操作与加工”(国际 GB12200.1-90)。而民族语文信息处理技术则应该包括:(1)民族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2)民族语文的计算机录入、存储、输出、排序检索等系列规则和方法。(3)民族文字平台、民族语文语料库、语料处理等应用软件。彝文信息处理,简单地说就是让计算机接收并处理彝文。彝文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其实早在 1982 年就拉开了序幕,30 多年过去了,彝文信息处理工作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4、,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1982 年,开发了PGYW 彝文計算机;1984 年,开发了微型计算机彝文处理系统 YWCL;1986 年,计算机激光彝文/汉文编辑排版系统是我国首次运用激光照排技术进行少数民族文字处理的编辑排版系统;1986 年,开发成功华光型彝文、汉字、西文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1989 年,西昌会议上一致通过了 1980 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规范彝文作为我国彝文信息处理标准。1992、1997 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了沙马拉毅教授为主要起草人制定的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1516 彝文点阵字模集、信息交换用彝文 2424 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以及 2000 版

5、的国际标准多八位彝文编码字符集等的颁布,为古老的彝文字汇入现代信息浪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制出的计算机彝文输入法被应用于计算机彝文激光照排系统,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信息处理的一项空白,该项成果在北京科学会堂的鉴定会上,被两院院士王选命名为“沙马拉毅输入法”,至此,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00 年后彝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各项成果如春笋般涌现,从开始只能对单字的处理到现在的词汇处理,从文书编辑到电子彝文出版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体系:彝文文献全文数据库、彝文书版、彝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和术语库、彝语语料库、彝语声学参数数据库、彝文手机等的设计完成都为彝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

6、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信息是各民族向外传播文化,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唯有不断完善信息处理技术,才能不断满足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峨边彝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乐山市,全县幅员面积 2382 平方公里,其中彝区168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 70%;辖 6 镇、13 乡、129 个村、773 个组,其中纯彝乡 8 个、彝族村 49 个、彝族组 280 个;总人口 15.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2.4万人、占 81%,彝族 5.6 万人、占 36.6%。与峨眉、沙湾、美姑等县毗邻,是通往大凉山的门户;峨边彝族较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彝族的语言文字,语言属于北部方言义诺土语。峨边是小凉山重要的

7、彝族聚居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工作全面提速,古老的彝族文字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宣传和发展,本文针对当前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的应用、普及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立在能为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当地社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二、峨边县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情况的现状调查为了更好地全面分析研究峨边县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的现状,本课题组利用寒假时间深入峨边县城区人民政府,甘嫫阿妞文化研究所,学校和社会人士等中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本课题以质性研究为主要研究范式,同时结合量化研究的一些方法,即以文献法、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为主要方法,辅以

8、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属于量化研究的方法,形成一种相辅相成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深入了解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在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的影响。(一)亟待建立双语教育体系经调查了解到:1958 年 9 月峨边彝区开办学校,于 1981 年以扫盲教育的形式在峨边彝族聚居区的彝文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开展;于 1989 年以四年级及以上的班级每周两节课的二类模式进入峨边彝区的学校课堂,彝文课在学校开设2、3 年以后,却没有一个全县性统一管理、统一评价和考试体制。教彝语文的教师到了期末因没有评价和考试不能参加全县性的教育教学评比,也就不可能被评优;上一级学校招生也没有看彝语文成绩,又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彝语文的

9、积极性。使彝文课在学校形成了学校不想开、老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学的局面。因教彝文前程渺茫,很多彝文专业教师都抛弃了自己的专业,改教其他汉语学科,学校也因没有人教彝文课而停开了彝文课。直到 2003 年峨边民族中学针对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彝族学生开办了民族班,但到 2006 年第二届民族班后,全县无一所学校教授彝语文。2005 年开始四川省一类模式、二类模式的高中毕业生首次加试彝文,可选择填报西南民族大学或西昌学院彝文专业学校学习。为了满足高考参加彝文加试的学生和彝文爱好者的需要,峨边中学以课外兴趣培训的形式面对高中学生开设了彝文课,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每周末也开设彝文培训班。但令人值得欣喜的事是:位于

10、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县街 14 号(峨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三楼)的“峨边小凉山彝族文化(甘嫫阿妞)研究会”长期主办以彝、汉两种文字出版的综合性学术内刊小凉山。每期间隔 1 年,印刷 1500 本到 2000 本左右,发行至峨边县行政单位、企事业、社区、电站等。甘嫫阿妞研究会创建于 2007 年秋季,由 6 位彝族和 1 位汉族,共 7 名研究员组成。其成员中有李安贤、贾史帅波 2 位任教教师,和被返聘担任彝族文化研究员的耍桂林等 5 位退休老前辈。该研究会现内设顾问 13 名,主任 1 名,常务副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秘书长 1 名,委员 7 名,主编 1 名,副主编 2名,编辑 4 名,

11、彝文责任编辑 2 名,汉文责任编辑 2 名。此刊立足峨边,面向小凉山,内容以“甘嫫阿妞”文化为主题,以彝族的政治、经济、毕摩宗教、军事、法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禁忌、医药、体育、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论文、调查报告、资料;彝族教育、旅游等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报道。这为发扬和传承峨边彝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甘嫫阿妞研究会(小凉山)编辑部副主编李安贤,告之:乐山市曾为培养小凉山彝区彝语文“扫盲”教师,共分三批次派人去凉山民族师范校学习。耍桂林等人是第一批;甘映平等人是第二批;第三批是峨边(2 个)、马边(4 个)、金口河(1 个)共给予 7 个名额,于 19

12、81 年派李安贤等人去凉山民族师范校学习。1984 年毕业后,都投身于峨边彝族自治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建设中,担任彝语文“扫盲”教师的重任。当时峨边彝族自治县的 8 个彝族乡镇针对小学六年级,将彝语文教学课程列入学校课堂中,每个星期一节课,实行双语教学。1986 年1988 年峨边彝语文“扫盲”工作接近尾声,中间几年各学校逐渐停开彝语文课程,后来又兴起。近几年峨边各级各类学校(四年级及以上)大力使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统一教材教授彝语文,希望相关部门能继续高度重视双语教育体制,使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帮助完善发展规划,优化办学特色。自治县委宣传部退休干部耍桂林针对

13、“扫盲”现象,谈到:小学阶段正当学汉语文时期,汉语文需要注音、拼音,如果这时又教学彝语文拼音,便易与汉语文拼音混淆,因为彝文是表音文字,汉文是表义文字。再加之英语的学习,会进一步增加小学生的课程压力,增加负担,必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从峨边十几年的“扫盲”中,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经验,一个星期开设一节彝文课,没有效果,突出一个问题:彝文最容易学,也最容易忘记。由于缺乏能掌握和巩固彝文知识的彝文书籍、彝文报刊、彝文阅读工具,学生考试虽经常 90 分以上,可过了几个星期就忘记了,年龄越小越糟糕。从国际情形看,学习汉语是一个主要的趋势,而彝语文的服务范围主要在彝区,所以这是它的局限性,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

14、不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了解民族歷史,不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会丢失民族文化。所以必须学习、培养一部分人。所以我个人认为不宜在小学阶段学彝语文,但我不是反对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播,而是觉得这是一个阶段性问题,需要有组织、有策略的先文字后技术分两个阶段循序推进。我建议初中可以适当开设彝文课程,高中学习彝文信息处理技术。虽然大学是真正掌握这门技术的最好阶段,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到有这门专业的大学,而高中是普及阶段,在夯实了彝文知识基础上再学习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使用范围才能推广,让更多的人在社会中使用这门技术。分这两步走,不仅有助于应对涉及彝文知识考试的民族大学,也有助于进入大学以后继续专研这门技术的学

15、生更轻松愉快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彝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双语教育体系,只有先夯实彝文基础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推广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二)学习彝文信息处理技术观念的淡薄通过对峨边县社会各界的 100 名人员调查问卷后,统计分析出 29%的人员了解彝文信息处理技术,71%的人员不了解;10%的人员接触过彝文信息处理技术,90%的人员未曾接触;75%的人员希望开设彝文信息处理技术课程并普及该技术,25%的人员持相反观点。如表:了解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不了解彝文信息处理技术(%)29 71接触过彝文信息处理技术(%)未曾接触彝文信息处理技术(%)10 90希望开设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不希望

16、开设彝文信息处理技术(%)75 25应该普及彝文信息处理技术(%)无需普及彝文信息处理技术(%)75 25各地区包括民族中学、峨边中学、县街小学、城区二小、8 个彝族乡镇、政府、县委、政协、人大、县委办、纪委、民政局、宣传部、民委、档案馆、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国土局、广播局、医院医生等都有会使用彝文信息处理技术者,覆盖范围虽广,可会操作的各单位仅 12 位,这远远是不够的。甘嫫阿妞研究会(小凉山)编辑部副主编李安贤谈到:“父辈世代毕莫,从小受到长辈彝文化的熏陶,彝文知识根深蒂固,从骨子里深爱着自己的民族,并一直从事着彝文化的传播工作。2009 年 4 月至今,我在工作中一直使用彝文信息处理技

17、术,在刊物打字排版方面,历来沿用“沙马拉毅输入法”和“阿才输入法”。却存在一个问题,“阿才输入法”虽彝文字形好看,但在电脑上显示的标点符号与打印文稿的标点符号不一致,这就要求先使用“阿才输入法”打印彝文文稿后立即保存,在此基础上更换汉字输入法,重新更换标点符号,并将彝文字号编辑为小二,汉字部分编辑为四号,才使得打印出的文稿字形一致。而“沙马拉毅输入法”虽字形不好看,但标点符号不用重新输入,因为该输入法已将标点符号一并安装于系统中。1984 年我毕业于凉山民族师范校,此后担任了“彝文扫盲”工作,先在峨边工作了 8 年,后到大凉山昭觉县工作了10 年,再回到峨边县工作至今。根据我个人的工作经历,非

18、常希望大小凉山能统一安装某个彝文输入法,这样才会让同一份文稿在不同地方的排版显示一致。”1995 年毕业于犍为师范校的峨边中学工作者阿时阿林谈到:彝语言文字承载着彝族人民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和情感沟通的重任,而其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处理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迈向信息化、现代化的步伐和速度。峨边作为一个彝族自治县,应该积极宣传和推广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从而使彝族子孙后代都能掌握这门技术并运用于实践与生活。只有这样,我们彝族的语言文字才得以传承和发扬。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多数彝族人民对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很不了解,也没有接触过此门技术。各级部门各位领导都应该重视并开设彝文信息处理技术这门课程,并希望将这门技术普及到城镇、乡村的各级各类学校,掌握此门技术的人才应积极地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此门技术。三、促进峨边县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纵观峨边彝族文化传播中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双语教育的情况,有好的方面,也有不足的一面。彝文信息处理技术、双语教育不仅不能丢,还要大力发展。因此,在对目前峨边彝文信息处理技术运用及双语教育情况的现状,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