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绿筑景,营城兴业成都历来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区域内,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成都市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提出的“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重大要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生态价值,通俗来说,就是指森林、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可以产生的直接、间接或潜在的经济效益。”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是一项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操作性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价值核算评估、价值转化路径创新等重点和难点领域。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2、从夯实生态基础、强化理论研究、完善政策机制和创新转化模式等关键环节着手,初步构建了生态价值核算的“四梁八柱”,涌现出了一批“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亮点经验和创新案例。夯实生态价值转化的生态基础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资源是生态价值转化的基础条件,成都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优化生态空间、塑造公园形态,打造生态工程、厚植绿色优势,不断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优化完善市域生态格局。成立全国首个公园城市研究院,组建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编制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建设导则,以园中建城的大系统观、大文化观、大生态观为城市规划指引,推动市域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
3、两翼”的千年之变。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加快完善“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划分市域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明确到 2020 年全市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不低于 78%的控制目标。加快生态保护绿化建设。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行动,先后启动龙泉山脉、大熊猫栖息地、芦山地震区域三大重点生态植被恢复工程,2019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升至 39.9%。实施“全域增绿”行动,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大手笔规划建设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标志性生态工程,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一级环线、锦江绿道中心城区段全线贯通,2019 年建成区绿化
4、覆盖率提升至 43.5%。全面营造六大公园场景。加快建设山水生态公园、天府绿道公园、乡村郊野公园、城市街区公园、人文城市公园和产业社区公园六大场景。丹景台景区核心区“城市之眼”建成开放,“百个公园”示范工程累计建成 24 个,“花园式特色街区”打造完成 35 个,300 个“美丽蓉城宜居乡村”示范村培育和 1500 个“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创建全面启动,白鹤滩湿地公园成功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公园城市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强化生态价值转化的理论支撑“绿水青山”到底值多少钱?这笔账不算清楚,生态建设成果的显示度、感知度就会大打折扣,生态投入产出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也难以保障,“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
5、”转化更加受到制约。成都市发改委以川西林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绿道等市域特色生态资源和重大生态工程为切口,率先开展生态价值衡量及实现的理论研究,加快研究成果应用,支撑价值转化实践。率先形成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实施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及绿色示范建设以崇州为例重大课题,形成了川西林盘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对崇州市 9 个主要林盘开展 GEP 核算。召开“川西林盘生态价值核算项目成果发布暨培训会”,发布“崇州市主要林盘 GEP 核算报告”、“川西林盘绿色发展指南”等成果,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高的观胜镇严家弯湾、道明镇竹艺村授予“川西林盘绿色发展示范单位”。基本摸清龙泉山
6、城市森林公园生态家底。联合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所等国家级专业机构开展城市生态价值核算及其转化路径研究,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等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编制形成符合成都实际的城市生态价值核算方法学。运用方法学对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内的森林、水、土地等资源生态价值进行实证试算,围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资源提升和生态价值转化,提出了以绿色金融助推生态价值实现、以森林生态银行助推生态价值提升、以生态移民安置助推生态价值转化、以市场化多元化机制实现生态共建共享等 4 条路径建议,对推动城市绿色资源向绿色产业、生活品质和城市品牌转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系统评估锦城绿道
7、综合价值。围绕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示范工程锦城绿道,开展绿道生态价值核算、实现机制与转化路径研究。参考“联合国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建立了一套都市绿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的科学方法,测算了锦城绿道生态服务价值和项目投入产出比,明确了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民参与的价值实现路径,为推动生态资产效益“可核算”、投资建设“可持续”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生态价值转化政策机制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关键在于有效激发、拓展生态资源价值和功能,需要健全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环境经济政策支持。成都市以建立“绿水青山”的激励约束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目标考评机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探索市场化交易机
8、制,着力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设立 50 项成都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和 25 项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包括“绿道系统建设长度”、“立体绿化面积”等体现成都特色的具体指标),动态评估各区(市)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成效,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充分发挥绿色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政绩导向,着力推动区(市)縣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努力探索 GDP 和 GEP 并重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印发实施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以耕地、饮用水、湿地、公益林保护
9、、垃圾处置、河道水质改善等领域为重点,探索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先后设立耕地保护基金、集体公益林(地)生态保护资金、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和生活垃圾跨区(市)县处理环境补偿资金。积极探索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签署岷沱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和方案。创新“园区共建、利益共享”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模式,成阿工业园、成甘工业园等“飞地”园区加快建设。探索创新市场化价值转化机制。研究提出“以土地增值收益平衡前期生态投入、以市场运营收益平衡后期维护”两个平衡机制。推动全市 9 家重点用能单位参与全省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率先完成全省首单用能权交易。创新提出“以公众减排积分奖励、项目减排开发运营”为两大基本路径
10、的“碳惠天府”建设思路,印发实施成都市关于建立“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开发低碳应用场景相关方法学和技术标准,加快建设碳普惠商品兑换平台。以“绿道+”模式推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成都市聚焦公园城市建设,把天府绿道作为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项链,着力打造覆盖城区、贯穿全域的三级绿道系统,以“绿道+”模式串联起“以道营城、以道兴业、以道怡人”的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推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统筹实施“绿道+生态涵养”,厚植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突出保育生态资源“存量”,制定天府绿道规划建设系列导则,梳理 1.15 万平方公里生态基底,设置三级共 73条生態廊道,实行重要生态绿隔区内
11、用地减量政策;出台公园城市建设条例、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以法律规章严守生态红线。突出提升生态资源“质量”,紧贴城市人文特点和资源禀赋增绿筑景,推动绿道串联生态区 55 个、绿带 155 个、公园 139 个、小游园 323个、微绿地 380 个,增加开敞空间 752 万平方米,蓝绿交织、水城共荣的城市生态布局加快形成。创新实施“绿道+场景营造”,拓展绿色发展的经济价值。成都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挖掘绿道经济价值,着力实现优质生态和高端产业双提升。坚持场景植入,打造绿道经济新业态。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在绿道有机植入创新文化、前沿科技和商业模式等新经济特色因子,“绿道
12、+美食”的沸腾小镇年营业收入近 1000 万元。绿道已成为引领消费时尚、转变发展方式的“产业道”“经济道”。坚持功能集成,促进农商文旅体融合。依托绿道体系布局培育乡村旅游、创意农业、体育健身、文化展示等特色产业,植入文旅体设施 2525 个。坚持品牌营销,放大增值效应。围绕打造天府绿道文旅 IP,深化“市场需求+精准营销”方式,统一品牌运营、推出精品游线,培育形成夜游锦江、江家艺苑等绿道场景品牌 68 个。融合实施“绿道+公共服务”,提升美丽宜居的生活价值。成都围绕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坚持“设施嵌入、功能融入”理念,以绿道为平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服务供给,提升绿色服务感知度。结合骨干绿
13、道和重点公园等公共空间,统筹布局 11 类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 15 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完善慢行服务,提升绿道系统可达性。有机融合绿道与公共交通、消费商圈、生活社区,全面推行开敞式街区,加快建设1000 条“上班的路”“回家的路”。丰富公共活动,实现引流聚势可参与。以绿道开敞空间为载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 1000 余次,约 1500 万人次参与,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系统实施“绿道+制度创新”,彰显引领转型的社会价值。成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原则,探索共建共享、协同高效的绿道建管体系,以制度创新引领城市发展之变、治理之变。创新“一体设计+整体运行”的运营管理机制
14、,绿道规划建设初期预留运营管理的空间和接口,保证各个环节无缝衔接;建立“边建边招”的资产出租新机制,满足项目运营个性需求和周期需要,提升价值转化的综合效益。创新“主体多元+市场主导”的投融资机制,把绿道建设与旧城改造、水体治理等工程有机整合,推动项目建设集约化和高效化;制定出台利益分配、证照办理、租金让利等普惠性政策,鼓励支持市场主体参与绿道建设运营。创新“存量活化+弹性预留”的土地利用机制,通过置换调整存量建设用地指标,实现零星分散的地块集中使用;统筹其他建设用地节余指标,定向保障绿道产业发展和商业开发的适度规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弹性划定临时性区域和植入临时性设施,从事特定经营性活动,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成都方案”,努力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成都发改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