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产儿的头号敌人:呼吸系统疾病简恩源据统计,我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 10%,就是说每 100 个新生儿中就有 10 个早产儿。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够成熟,呼吸道的管腔也非常狭窄,毛细血管与肺泡之间的间距也非常大,所以容易出现呼吸困难、通气障碍、低氧血症等症状,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早产儿呼吸道的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生命体征护理人员或父母要每 12 个小时对早产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一次观察,包括呼吸频率、面色等,并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一经发现早产儿的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就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治疗,并对早产儿给予吸氧,同时还可以采用弹足底、托背等方式来刺激早产儿的呼吸
2、。无效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医嘱给早产儿口服氨茶碱。在必要的情况,护理人员还要为早产儿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是采用呼吸机。如果经监测发现早产儿处于低氧血状态,就需要给其吸氧。一般情况下,早产儿的给氧时间不超过 3 天,浓度不超过 40%,如果给氧的浓度过大,在加上吸氧的时间较长,就会使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疾病。2.保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的咳嗽反射相对比较弱,容易发生呼吸道堵塞,尤其是在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的时候,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容易发生痰液堵塞,甚至还会危及到早产儿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和父母一定要保持早产儿呼吸道的通畅,及时对早产儿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无菌吸痰管将早产儿气
3、道中的分泌物吸出来,操作的过程中动作一定轻柔,避免刺激到喉咙,诱发痉挛的现象。此外,要经常给早产儿进行翻身、拍背,一般情况下,每 2 小时翻身 1 次,使其小支气管内的痰液可以在拍背的震動下进入到大支气管中,利于将痰液排出。在拍背的时候,一定要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要适度的微屈,双手从早产儿的两肺底部逐渐向上进行拍打。3.加强体位护理护理人员或父母要将早产儿的头部抬高,取 15的俯卧位,如此可以有效地改善早产儿阻塞性呼吸,使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降低低血氧症的发生概率,同时还会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4.注重早期喂养早产儿胎龄越小,吸吮力就越低,在吃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呛咳等现象,引发吸入性肺炎;对
4、于消化能力较弱的早产儿,也会发生呕吐、腹胀等现象,所以一定要加强对喂养方式的管理。对于出生体重在 2300 克以上的早产儿,若一般情况良好,产后 36 小时可试喂 5%葡萄糖水,12 次后无呕吐等异常情况发生,即可抱喂母乳;对于体重 2300 克以下、吮吸力欠佳的早产儿,可把母乳吸出后装入奶瓶内喂哺,等其吮吸能力好转再逐渐增加直接母乳喂养的次数;对于体重 2000 克以下,或吮吸吞咽能力不良,以及因哺乳而引起青紫的早产儿,可用鼻、胃管喂养;不能喂养或经胃肠的乳量不足时,应给予胃肠道外补液。5.预防感染积极做好各项预防感染的工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12 次,每次持续 30 分钟。要尽量减少早产儿与外人接触,特别是不能接触病人,谢绝外人探望。母亲喂奶时,应洗净手和乳头,带好口罩,避免一切感染的可能。加强对早产儿的口腔护理和各个部位的皮肤护理,当早产儿体重低于 2.5 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 23 天擦其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 3 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 100 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定期为患儿做鼻咽拭子培养,利于早期发现感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