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水高中2015年度高二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60分,第卷40分, 共100分,考试范围:专题一至专题五;考试时间:10:10-11:30,合计80分钟;命题人:王培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学家认为构成史学的三要素是“史实”、“史论”、“史识”。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流派纷呈,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B韩非子“法不阿贵”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C对诸子百家思想要本
2、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实现其古为今用D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3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 的形成主要影响是 A政权开放 B商业发展 C儒学受抑 D武功增强 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
3、而不辱。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5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6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
4、是使人成为圣贤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8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
5、料无法体现(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9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 实现儒学的道德化10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黄仁宇评价的是A孔子“仁”的思想B孟子的“性善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D陆九渊的“心学”11“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
6、是非也。”李贽的这一观点反映了儒家思想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清代前期思想界的活跃局面作者否定帝权的主张 作者反对盲从孔子A B C D12下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它是元刊版画中的著名典范,刃锋圆润、韧而有力,为明代福建建安派“上图下文”式小说的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优秀的样本。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A.书影中的字体是楷书 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13浙江籍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凡一代又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
7、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 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A B C D14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打了一场败仗,被俘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造纸术随之传入下图中的( )A.新罗 B.高昌 C.天竺 D.大食15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
8、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科技长期未获得突破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市场长期发展缓慢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专制制度的阻碍16郑观应易言公法中说:“若我中国,自谓居地球之中,余概目为夷狄,向来划疆自守。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这段话表明了作者A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 B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C初步拥有了世界意识和观念 D国家观念有了根本改变 17 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
9、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 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由此可知李鸿章 A. 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 C. 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18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在西学的潮流中,一部分人从西方思想崇拜出发企图打倒中国传统文化。下列事件中哪个事件不是从这一目标出发的。A.太平天国起义 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19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说:“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范围太狭了。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滑头了。就是达到他们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理想世界,那时社会的纷争
10、恐怕更加利害;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从材料中不能得出A.封建伦理道德有阶级性 B.不能打倒一切传统文化道德C.旧的家庭伦理观念可以借鉴 D.现代道德要彻底放弃传统道德20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使其他文明不得不效仿它。”中国近代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事件有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 C D21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A接受“民本
11、”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辞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组织 D. 教育制度23有学者认为,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以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
12、表述,不准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24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 B C D 25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
13、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2620世纪20年代中期,有这样一种进步思想,它倾注了创立者毕生心血,融汇了中西思想文化精粹,团结了各个革命阶级和阶层的人民群众,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指( )A陈独秀的激进民主思想B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C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D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7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文革
14、”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B实行改革开放 C坚定不移地走民主革命道路 D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28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A B C D29著名美术专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
15、认真地做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01988年9月邓小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
16、技术”。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我国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D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综合题31(18分)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对“善良政体”的追求在东西方异曲同工“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663)“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
17、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材料二 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对
18、“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20世纪80年代初“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对学校作用的认
19、识,(2分)并概括他与孟德斯鸠相似的思想倾向。(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6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4分)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2分)32(22分)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一、提取信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年代进口出口188588,200,01865,005,7111895171, 696,715143,293,2111905447,100,082227,888,197
20、1911471,503,943377,338,166(1)从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4分)二、论证观点怎样在历史中间,在国家衰落的时候,发现一些非常可贵的因素,特别是一些先驱者带智慧性的见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因为本来认为中国是天下第一,老是天下第一,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那时候中国没有世界的概念,中国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心,周边都是自己的属国。但是魏源能够看出中国已经不行了,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复兴之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并论证“师夷,这个口号的提出就代表着一种叛逆性”这
21、一观点。(10分)三、阐释事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3)试从图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7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示例:关键词:短暂春天、维新变法、民主科学主题:近代化进程加快阐释:经济上,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20世纪初出现短暂春天,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政治上,19世纪末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思想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的渐进历程,促进近代中国人思想的不断解放白水高中2015年度高二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1-5BBAB
22、C 6-10CBDBB 11-15DBBDA 16-20CDBDB 21-25DABDC 26-30BADCB31(1)认识:学校不仅要培养治国人才还是评议天子是非,议政辅政的场所(2分) 倾向:限制君主的专制权力(反对君主专制统治)(2分)(2)变化:从主张学习欧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转变为学习社会主义改造中国(2分)原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其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影响(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任答3点得6分)(3)趋势:目标趋于全面、具体和深入:从单一工业化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现代化(从单一的工业化到多方面的四个现代化,再到
23、全方位的富强、民主、文明)(4分)经验:既要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又要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分)32(1)信息: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进口额高于出口额,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4分)(2)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出现;西学东渐,使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晚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进一步发展。(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论证:中国封建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奉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魏源等人认识到西方在军事技术上的先进,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极大冲击,体现出一种叛逆性。(6分)(3)赋分说明:本小问
24、满分7分,关键词不给分,主题1分,阐释共6分,每点2分。关 键 词主题阐 释例1甲午海战、扶清灭洋、五四运动反侵略、求解放(或求独立)19世纪末,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掀起了义和团运动;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五四运动爆发,成为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例2放宽设厂、实业救国、短暂春天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思潮等因素的推动下,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但随着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曲折发展。例3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民主科学(或五四运动)思想解放潮流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激进派以民主科学为旗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近代中国人思想的不断解放。(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