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6837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命题人:李庆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政治制度通史记载,齐灵公有一位十分宠爱的妾名戎子,戎子与齐灵公的另一位妾仲子很要好,仲子生一子名牙,戎子请齐灵公立牙为太子,于是齐灵公废公子光而立牙,仲子却认为“废常不祥”。这里的“常”是指A等级制度 B世袭制 C血缘关系 D嫡长子继承制2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了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

2、郡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打击贵族势力 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加强中央集权3汉书武帝纪记载“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由此可见A汉武帝开创察举制 B孝廉是选官的唯一标准C选官制被地方控制 D举荐人要承担连带责任4.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时用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5.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

3、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6唐宋时期重要官员的任免需要经过皇帝和宰相商量,而清朝中枢机构的任职多由皇帝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中常有“行走”这一具有临时差遣性质的字眼。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文官政治日益成熟 C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科举制度逐渐完备7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

4、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须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 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A B C D 8.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要求外商交出所有鸦片,时任英国商务监督的义律却要求所有英商把鸦片交给他,然后由他把鸦片交给林则徐。义律的决定被时人誉为“颇具政治家风范的大手笔”,“中国人已经落入了使他们自己直接面对女王陛下的圈套”。可见,义律此举的目的是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为侵略中国制造借口C提高自己政治地位 D实现中英两国平等贸易9.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

5、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2017年1月11日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要求,20l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新提法主要基于A突出东北抗战的重要性 B中共抗战的历史功绩C抗战的民族性和完整性 D中国抗战的长久悲壮11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

6、,至深佩慰。”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A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 B是中国第五战区徐州会战重要组成部分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D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12.20世纪末,有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时,认为那时候的中国如果不经革命的剧变,却经由立宪运动逐步演化为宪政体制,即使有一虚君也胜于经历多少年的反复暴力革命。该学者A正确认识到了辛亥革命的不足 B忽略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C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D认为中国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13“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

7、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有人据此认为,约法中限制行政权的措施,较之英法更为“变本加厉”,但对于行政权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却没有一条具体的规定。这说明革命党人A民主法治意识仍比较淡薄 B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对西方民主政治认识肤浅 D废除专制制度愿望迫切14.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

8、向15“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A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C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16192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中国的红军会“像一个肥胖的大肚子的女人,坐到某一个地方,便在那里大吃大嚼个精光”,甚至会把老百姓的“最后一个老母鸡吃了”。他认为,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方,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方住一些时

9、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间再前进”。这表明A共产国际和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他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7“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

10、折18“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扛。”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A开展百团大战 B挺进大别山 C组织淮海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19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入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

11、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20.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15分)监察体制是对行政权力实行监督、制约的一种政治制度。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对当前反

12、腐倡廉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讲话中要求: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标本兼治,更要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令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 王春瑜中国反贪史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监察制度的

13、国家之一,自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然而腐败却并未因此有所收敛最后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的王朝在大面积不可救药的腐败中垮台。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帝国的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也不可能治本。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材料三:中国(古代)也有宪法,一个是君权,一个是考试权,一个是弹劾权。到后来有些不好,便渐渐发生弊病了。这个五权宪法,就是我们把全国的宪法分作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个权,每个权都是独立的。在行政人员方面另外立一个执行政务的大总统,立法机关就是国会,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和弹劾与考试两个机关,同是一样独立的。 孙中山五权宪法材料四 民主腐败的天敌。1947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谈到“其

14、兴也浡(勃)焉亡也忽焉”,称历朝历代都没有能跳出兴亡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光明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防止官员腐败的举措。(3分)(2)例证材料二中“秦汉就开始有了专门的监察部门”,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封建王朝反腐倡廉治标不治本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以唐朝的制度为例,说明材料三中“考试权、弹劾权”是如何实施的?分析孙中山希望如何通过“五权宪法”来防止专制和预防腐败的? (4分)(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跳出兴亡周期率”,新中国

15、在建国初期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3分)(5)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历代以来反腐败举措有何特点?(3分)22.(10分)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以后两千多年发生的多次“革命”(从陈胜、项羽、刘邦到朱元璋、李自成),导致改朝换代、政策调整,却未能改变宗法社会、专制帝制的基本面。辛亥革命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近古以降已成为社会进步严重障碍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 冯天瑜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渊源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

16、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人民日报刊印(1949年10月1日)材料三: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在政治制度建立上和中国古代的“

17、革命”相同之处。简要概括辛亥革命“垂之青史”的原因。孙中山曾书“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逝世前推动的国民革命所取得的成就。(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三年以来”的革命时期内“解放南京”的战役和“三十年以来”的革命历程的起点事件。据材料二,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3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筹建新中国的会议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建设中国“政治文明”的原则是什么?(1分)23(15分)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

18、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救邻即是自救,保卫祖国必须支援朝鲜人民。 中国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宣言材料三: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

19、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材料四: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原因。(2分)(2)结合近代有关史实,说明朝鲜存亡与中国安危的关联性。(2分)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的原因。(2分)(3)指出材料三所体现的外交思想,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3分)(4)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建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

20、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2分)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21、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3分)(2) 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

22、方案是什么?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3分)(3) 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4分)25(10分)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23、球通史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涩泽子爵话论语材料三: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四: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

24、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请回答:(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3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2分)(3)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从什么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重构工

25、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DBCACBCC题号 11 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BBDD B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15分)(1)高薪养廉;褒奖清廉官员(或树立典型);严刑峻法。(3分)(2)御史大夫;君主专制。(2分)(3)御史有弹劾权。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五权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平衡)。(4分)(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

26、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5)加强制度建设;进行立法;近代以来发展民主。(3分)22(10分)(1)相同:都是要建立专制帝制。(1分)原因:推翻专制帝制,创建宪政共和。(1分)成就: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分)(2)战役:渡江战役。(1分)事件:五四运动。(1分)目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1分)(3)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1分) 成就: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2分)(4)原则:坚持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自由幸福的权利。(1分,围绕“民主”、“法治”、“自由”或“幸福”答题均可得分,只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得分)23(15分)(1)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

27、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2分)(2)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出兵朝鲜,继而侵略中国。(2分)原因:吸取历史教训,维护国家安全;中朝两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2分)(3)“求同存异”。 (1分)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开创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2分)(4)“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4分)(5)逐渐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调和平与发展。(2分)24.(10分)(1)同: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1分)异: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2分)(2)方案:二一九法令;(1分)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

28、义文明;建立新军队。(任答2点,给(3)甲午中日战争造成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引发戊戌变法;(2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兼并战争证明商鞅变法是成功的。(2 分)(其他合理说法亦可赋分)25.(10分)(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2分)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1分)(2)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2分)(3)角度:中国传统文化;变法的理论体系。(2分)(4)含义:思想启蒙。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3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