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蜘蛛织网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蜘蛛、抽、散、鹰”;认识“反文旁”,回忆三个带有“反文旁”的字。掌握“抽”的笔顺。识记“抽、散、岩、滚、逮”;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蜘、蛛、鹰”。2、联系生活经验,体会
2、“散步、逮住”的意思。3、正确书写“把、岩、抽、散”4个字。4、分角色读一读“小牛、小羊、小狗、小鸭和小猫”的说话段落,做到正确、通顺。5、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3、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教学重、难点: 1.能在语言
4、环境中,借助音节认读7个生字“织、晨、抽、丝、散、岩、害”,认识部首绞丝旁。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3.能在阅读过程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做事要像蜘蛛那样一心一意。教学准备:媒体动物头饰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蜘蛛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本领?2、出示课题。3、学习生字:蜘蛛4、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只小小的蜘蛛,看看它是如何织网的?5、齐读。二、学习第一小节。1、师:那大家想不想去认识一下这只会织网的小蜘蛛呢?那好,让我们一起去找他吧!那它在哪里呢?请大家打开书本找一找。2、学生交流。3、出示第一小节。4、请一名学生读一读。5、学习生字:抽(至于蜘蛛是从哪里把丝抽
5、出来的呢,我们一会儿再交流)6、指导书写:抽把7、指导朗读。8、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蜘蛛?(勤劳:一清早)三、学习第27小节。1、师:天终于亮了,小动物们都纷纷出来了,读读他们的叫声,猜猜它们是谁?出示词语卡片:哞哞咩咩汪汪喵喵嘎嘎(小牛小羊小狗小猫小鸭)2、学生一一对应。3、师:它们看见小蜘蛛在织网后,都对小蜘蛛说了些什么?用“”划出,并学学其中的生字。4、反馈交流。出示:“哞,哞。”小牛对它说,“到湖边散散步吧!”“咩,咩。”小羊对它说:“到岩石上跳跳吧!“小狗对它说:“汪,汪。到草地上打个滚吧!”小猫对它说:“喵,喵。去睡一会儿吧!”小鸭对它说:“嘎,嘎。去游泳吧!”5、学生字。要点指导
6、:【生字:散认识反文旁书空描一个指导读:散散步轻声】【生字:岩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指导书写,描一个。】【生字:滚找找好朋友,尝试写写笔顺】6、师:小动物们招呼小蜘蛛去玩耍,去休息,那小蜘蛛是如何回答他们的呢?找一找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7、分角色把第27小节演一演。(结合课后【说】)四、学习第8、9小节。1、师:小蜘蛛这么认真地织它的网,那么那张网到底有什么作用呢?2、学习第8小节。1)、个别读一读。2)、学生字:逮写写笔顺,说说哪些字的意思和它相近?(捉、抓)3)、指导朗读。3、师:原来小蜘蛛一心一意织的网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怪不得猫头鹰也不住地夸奖这张网。1)、指名个别读第9小节。2)学习:鹰找找它的部首在哪里?数数笔画,考考第几笔是哪一笔?五、全文感知。1、师:我忽然发现我们的小蜘蛛从头至尾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请小朋友们再读读全文,想想它为什么不说话呢?(因为它要一心一意的织网,然后去捕捉害虫)2、师:你要向小蜘蛛学习什么呢?六、指导写字。七、总结。1、师:上了这节课,你学到些什么呢?2、学生交流。3、结束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