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5436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专用)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检测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答案C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试题以曹魏时期中正官评定人才等级的办法及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解释素养,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根据所学及材料信息可知,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要为各地人才依

2、德才、门第评定等级,才能高的被评定的等级也高,但最终占据上品的是世族名门,这说明九品中正制兼顾了家世和才能的考量,故选C项。无论是察举选官还是九品中正制评定人才等级选官,都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九品中正制无法克服察举制的诸多弊端,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强化了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排除D项。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农耕规模缩小,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重要产粮区。这表明()A.军事战争决定经济兴衰B.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C.南方农业技术更加先进D.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答案B依据材料信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农耕规模缩小,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重要产粮区”,

3、可知北方经济实力衰弱,南方经济实力增加,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故选B项。“决定”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技术还是占据优势,排除C项;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解题方法从变化角度分析问题。关注南北经济地位的变化。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原地区,魏晋以后,北方经济逐步被南方赶上并超过。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衰退,南方经济发展,使南北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缩小。3.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反映了()A.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B.南朝时的洛阳经济

4、得到恢复C.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D.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答案D据材料“洛阳礼义富盛,人物殷阜”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繁荣,故D项正确。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杂居的过程B.汉族化的过程C.社会封建化的过程D.经济农耕化的过程答案C此题的关键语句是“社会发展的角度”。A项强调地域角度;B项强调民族变化的角度;C项强调社会发展的角度,封建化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方式和思想等方面,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不全面,故排除。5.据考古发掘,已发现的东晋南朝时的青瓷品类繁多,既有各种生活用品,也有随葬品。这反映

5、出当时()A.青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B.南青北白制瓷系统形成C.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D.瓷器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答案D从材料信息可知,东晋南朝时期,青瓷品类繁多,且与生活密切相关,这说明瓷器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故选D项。东汉时已能烧出成熟的青瓷,故A项错误;唐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制瓷业的发展,无法说明其他手工业的情况,故C项错误。6.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该民歌在中原地区广为传唱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商鞅变法B.秦始皇统一六国C.淝水之战D.北魏孝文帝改革答案D由材料中“北朝”以及民歌内容可知,这

6、反映的是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与之相符合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故D项正确。7.唐代“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说明科举的实施()A.导致社会阶层开始分化B.致使政府机构日益臃肿C.利于削弱世家大族影响D.推动官员文化素质提高答案C魏晋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有才能的寒门子弟很难出仕。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科举考试虽然有资格限制,但科举选官的范围比九品中正制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有利于削弱世家大族的影响,

7、故选C项。社会阶层的分化古已有之,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并非科举制的实施导致社会阶层开始分化,故A项错误;科举选官范围的扩大不会导致政府机构日益臃肿,故B项错误;科举选官范围的扩大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8.唐代作坊和行会更加发展,已经出现了专门的佣作坊。按日计工资的称“日佣人”,按月计工资的称“月作人”,还有论件或包工的。据太平广记奚乐山记载:“上都通化门长店,多是车工之所居也。广备其财,募人集车,轮辕辐毂,皆有定价。”这反映了()A.政府对手工业管理失控B.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私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唐代,随着作坊和行会的发展,出现了专

8、门的佣作坊,佣作坊的工匠们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按日、按月或者论件领取工资,这反映了私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政府,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仅介绍了作坊和行会的发展,无法体现商业市镇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而非农业和商业,故C项错误。9.现存神龙散颁刑部格残卷规定:“私造违样绫锦,勘当得实,先决杖一百。”据此可知,唐代()A.服饰体现了等级观念B.民间手工业发展迅速C.仍坚持传统经济政策D.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唐代法律规定不得“私造违样绫锦”,这说明服饰体现了等级观念,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服饰规格,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间手工业发展情况,故B项错

9、误;材料信息旨在强调禁止人们“私造违样绫锦”,无法体现唐代对重农抑商等经济政策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故D项错误。10.唐代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通史即可入仕。皇帝还设立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使官修正史的行为制度化,此制为以后各朝沿袭。这些做法()A.有利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B.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C.维护了历史记载的客观性D.推动史学成为独立学科答案A材料信息反映了唐朝以来的封建王朝对修史的重视。官修史书可以删减不利于政府统治的内容,有利于政府加强思想控制,故选A项。仅科举考试中专设史科并不能促进科举制度的完善,故B项错误;官修史书带有较大的主观色彩,并不能维护历史

10、记载的客观性,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显示史学服务于政治需要,无法说明史学成为独立学科,故D项错误。11.唐代宰相召开会议的地点叫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高宗时迁至中书省。玄宗时因宰相张说奏请,改名为中书门下。列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于其后,分曹办事。这表明()A.门下省职权范围的扩大B.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C.尚书省的地位得到巩固D.三省分工制衡机制的强化答案B题干材料显示出政事堂改名为中书门下之后,负责掌管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这说明中书门下的职权与原来中书省、门下省的职权已完全不同,国家权力的运作不再通过三省分工制衡机制,而是以中书门下为核心形成了新的运作机制,故

11、B项正确,D项错误。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再更名为中书门下,门下省的职权范围并未扩大,A项错误。材料中政事堂的演变反映了尚书省地位的下降,C项错误。12.唐代实行外出人员报告制度。按规定:离乡外出必须申请过所(通行凭证),由里正(地方官)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外出人的户等、本人外出后赋税是否有人代为承担等,然后开具证明申报上级审批是否给予过所。这一制度旨在()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保护地方文化传承C.维护传统伦理孝道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答案D根据报告制度规定的内容可知,这体现了封建政府对人身的束缚,其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进而巩固封建统治,故选D项;

12、材料未体现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赋税的征收而不是文化的传承,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关于传统伦理孝道的信息,排除C项。13.唐玄宗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是却成为唐后期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其主要原因是()A.北方先进生产力的传入B.皖江地区社会环境稳定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缓解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答案A根据材料“安史之乱及唐末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具,从而促进了皖江地区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皖江地区在“安史之乱

13、”之前社会环境也较稳定,故社会环境稳定不是“安史之乱”之后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大量人口的南迁不会带来土地兼并问题的缓解,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是针对整个国家而言,不会专适用于皖江地区,排除D项。解题思路本题宜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答。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都要辩证地加以分析。安史之乱固然给北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但同时由于北方的战乱,加快了北民南迁的步伐,因此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14.唐代有的学者抛弃了汉儒的注疏之学,由注重章句转向强调经义;有的学者主张“以己意解经”;有的学者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现象()A.背离先秦孔孟之道B.导致儒佛道三教并行C.表明

14、唯物思想出现D.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学者由注重“注疏之学”转向强调经义,提出了“何为性”和“如何修性”的问题,这些变化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故选D项。这些变化发展了先秦孔孟之道,并未背离,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儒学的发展,没有涉及佛教和道教,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唯物思想,排除C项。15.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

15、受佛教文化影响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原本没有“塔”字,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流行才有了这个字,而且中国的佛塔与印度佛塔有很多不同,更多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因素,“塔”字的出现和佛塔的中国化,说明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故选A项。佛教没有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佛塔而非墓葬,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生活问题,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8分)16.(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唐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马驼之驮运手段下,只能载运利润高而

16、负重轻的丝帛及小手工艺品,如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等质轻价高的品种。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基本上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海运手段下,涉及唐境内的各种农牧手工业品,从广州运出的品种包括丝绸、陶瓷、铜、铁、漆器等。唐后期发展起来的江淮八道经济势力强大,江淮地区几乎有能力独力担当国家财赋重担。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唐朝对外开放的影响。(16分)答案(1)变化:前期陆海对外交流均畅通,以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为主;后期西北丝路衰落,以海路交通为

17、主。影响: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促进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后世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借鉴。(任答四个要点即可,但必须包含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在唐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的信息可知前期陆海对外交流均畅通,以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为主;依据“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基本上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的信息可知后期西北丝路衰落,以海路交通为主。第

18、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的信息可知有利于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结合所学可知,陆上丝路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促进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海陆丝绸之路都有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为后世的对外开放提供借鉴。1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选举”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

19、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46.1%来自寒族。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12分)答案(1)变化:选举方式由地方推荐到中央考试选取;选举标准由注重品行到门第,再到才学(或:由注重家世到不问出身);选举程序趋向严密;选举范围逐渐扩大(或:寒族在选举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任意3点6分)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提升读书人参与政治的兴趣;扩大官吏来源,

20、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趋向相对公正、公平;等。(任意3点6分)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选举方式、选举标准、选举程序和选举范围等方面概括即可。联系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可以回答第二小问。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北魏后期,许多北方的汉族士大夫认为南方已不是正统所在,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这种认识反映了()A.北方经济重心地位仍然较稳固B.儒家文化自南向北的传播趋势C.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加强D.南方“三教合一”的趋势日趋明显答案C材料“北魏后期中原才是传统文化的中心”说明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逐步汉化,已经博得了汉族士

21、大夫的认可,故选C项。材料所述与经济重心问题无关,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大规模南迁,文化也自北向南传播,排除B项;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趋势,排除D项。2.南朝时,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陶弘景一手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却在晚年宣称,自己是胜力菩萨下凡。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信仰的多元化B.儒学受到严重冲击C.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政府注重道德教化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即儒学、佛教、道教都研修;陶弘景创立了道教神仙世界,也宣称自己是菩萨下凡,即佛、道兼修。这些都反映了当时儒、佛、道多元文化信仰的并存,故

22、选A项。材料没有说明儒学受到冲击,排除B项。佛教在两汉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儒、佛、道多元文化的并存,并非道德教化问题,排除D项。3.魏晋以来僧尼免税赋徭役。北朝周武帝为统一北方,采取“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规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第三,最终开展灭佛运动。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A.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D.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答案A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夺回了大量的兵源、土地,一部分僧尼转化为向政府纳税服役的农民,这使北周实力大大增强,巩固了统治基础,故A项正确。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

23、原因,北周武帝的灭佛运动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排除;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道传播,儒学受到冲击,北周武帝灭佛并未大力增强儒学的影响力,故C项排除;北周之前就出现了租调制,时间不符,故D项排除。4.下图所示内容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有关人物状态,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 ()A.将西方的写实与中国传统写意有机结合B.说明南朝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人物画为主C.可作为中原王朝与非洲国家交往的史证D.是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答案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外交,旨在考查学生通过解读图文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试题提供了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

24、图(局部),要求学生准确解读图文信息,判断其作用。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朝贡的各国”,“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和黑人体现了中外交流,可以当作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史料,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写意的艺术手法,故A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当时绘画主流是写实,故B错误;南朝主要占据南方地区,并非中原王朝,故C错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史料价值的判断。材料中“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说明南朝时中国与外国已经有交流,可以作为研究中外交流的资料。5.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C.佛教影响

25、范围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石窟属于佛教建筑,反映出佛教影响范围扩大,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与儒学地位、道教文化、北方经济无关,故A、B、D三项均排除。6.唐初三省并重;自光宅(唐睿宗年号)以后,政事堂由门下移至中书,中书省遂居三省之首;玄宗以后,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这反映出()A.中书省决策权扩大B.专制皇权得到强化C.行政效率有所提高D.宰相议政职能加强答案B从材料信息看,唐朝初年三省并重,后来出现了权力向中书省转移的趋向,玄宗以后,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上述情况说明专制皇权的强化,故选B项。中书省没有决策权,排除A项。材

26、料没有体现行政效率的提升,排除C项。“封驳诏奏之权,亦逐渐分散”说明宰相议政职能弱化,排除D项。7.有学者指出,“在以农为主的中国经济中,有谁能不从事体力劳动而又有足够的闲暇来做(科举方面的)文字练习呢?这种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维持生活的地主。于是读书人也就限制在这一个经济阶级中了”。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中国()A.社会阶层的流动受制于经济基础B.地主阶级完全垄断了仕途C.科举制度削弱社会阶层的流动性D.文化水平决定了阶级属性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学者认为在农耕社会中,读书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读书人多为较为富裕的地主子弟,说明科举制受到经济基础的限制,社会阶层的流动也因此受限,故选A项。“

27、完全”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削弱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不是科举制本身的问题,排除C项。文化水平并不能决定阶级属性,D项排除。8.贞观十七年,因地方大旱,朝廷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此外,唐前期还设有诸道采访使、观察使、宣慰使、市舶使、海运使、户口使等几十种官职。这种措施的盛行,表明()A.唐朝地方体制存在严重弊端B.唐代统治者分散了地方的权力C.唐代重视地方制度的建设D.藩镇的存在分化了地方的事权答案C根据“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以及各种官职的设置,可知唐朝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地方体制的弊端,排除A项;“派遣十七道巡察使巡查地方”意在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并没有分散地方

28、权力,排除B项;由“贞观十七年”可知,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藩镇割据问题,排除D项。9.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A.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答案B材料“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表明这一做法中参与决策的官员较多,这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B项正确。三省分工体现了相权一分为三,强化了皇权,排除C项;“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表明是中书省内部议事,与门下省、尚书省无关,A、D两项错误。知识拓展中书舍人:职官名,中书省的长官,是三省六部制中决策层的核心官员。唐时

29、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再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交付尚书省颁发执行。10.唐代初期的“门第”等级与魏晋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别。自唐太宗修氏族志时规定“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后,“门第”等级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这一变化()A.反映了封建等级观念的淡化B.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C.为庶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机会D.客观上促进了科举制的确立答案B本题考查古代门第观念,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试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唐朝“门第”变化的影响。根据材料自唐太宗后,“门第”等级标准逐渐以官品高下取代了士庶之分,门第出身不再那么重要,这进一步削弱了士族的势

30、力,故选B。题干中“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表明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排除A。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的形成为庶民参政提供了机会,故排除C、D。11.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农业的现实状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时期图像名称牛耕法耕犁初唐陕西三原李寿墓壁画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盛唐敦煌23窟牛耕图一牛牵引直辕犁敦煌445窟牛耕图二牛抬杠曲辕犁晚唐安西榆林窟25号壁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答案C由材料可看出,唐代有一牛牵引、二牛抬杠、曲辕犁和直辕犁,这说明唐朝犁耕形式多样,C项正确。从“耕犁”一栏可看

31、出,唐朝仍然以直辕犁为主,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农耕发展水平的比较和晚唐铁犁牛耕的推广情况,故B、D两项错误。 12.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答案B题干“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反映的是南宋时期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即唐代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B项正确。在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南宋私营商业

32、不会居主导地位,其发展也不会超过农业,A、C两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D项错误。13.唐代诗人留下“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的诗句。唐语林记载:“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这说明()A.唐代雕版印刷技术已经成熟B.官营手工业极力推广新技术C.夹缬发明于官营手工业作坊D.唐代的染织水平进一步提高答案D本题考查唐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试题以唐诗和唐语林的记载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历史记载体现的历史事实。根据材料中“抛红网

33、”“挂绿蒙”“一匹”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染织技术,故选D项,排除A项。材料中的技术出于个人而非官营手工业部门,且“当时甚秘”,故B、C两项错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唐代手工业的发展,解题关键在于抓住关键词“抛红网”“挂绿蒙”“一匹”,可以得知题中所述为唐代染织技术。14.唐代李白的诗显示出超凡的创造力、博大雄伟的气魄,代表着自由与解放。唐太宗对南朝书法的风气表示不满,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由此可见()A.时代变迁影响艺术评判尺度B.唐代诗歌书法艺术成就突出C.性格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认知D.艺术风格是社会时代的产物答案D本题以李白诗歌的特点和唐太宗对南朝书法的评价为背景材料,考查艺术与时

34、代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分析历史事件。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南朝偏安于南方,唐朝则实现国家的大一统,国力强盛。材料中李白的诗代表着自由与解放,体现着盛唐气象;唐太宗认为南朝书法“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折射出南朝缺乏气度。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体现了唐太宗对南朝书法的评价及李白诗歌的特点,A项表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唐代书法艺术成就如何,故B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二、非选择题(共24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发展阶段民族实体民族精神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形成炎黄时代

35、至尧舜禹时期,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不断融合,夏、商、周三代更替,以疆域的形式巩固了华夏族农耕经济的共同地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及其周边各族,不断地凝聚、兼并、扩张,融合成华夏族商周时甲骨文和金文的创立标志着华夏已经确立了共同的语言和文字基础;九州观念的出现,反映了华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有了大致轮廓;三皇五帝古史传说和华夏族称的形成,说明华夏的共同祖源和族群认同意识已经产生。“内诸夏外夷狄”的观念形成秦汉时期:从华夏向汉族发展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氐、羌等民族内迁经济上,重视农耕;政治上,确立大一统观念;思想上,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内诸夏外夷狄”观念进

36、一步继承南北朝到隋唐:早期中华民族的形成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带来了血缘上的融合;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塞外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孝文帝改革统治者和民众逐渐改变传统民族观念,开始以“中华”来称呼这个胡汉融合的新族体,实现中华民族的最初认同。如唐太宗所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将“中华”与“夷狄”对举,其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人”或汉族。内迁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和汉化五代至明清时期:早期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契丹、女真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辽、金和元王朝,元朝实现空前疆域规模的统一;辽、金、夏、大理与两宋的边界互市贸易;明朝政府对内迁蒙古人、色目人采

37、取强烈同化的政策,加快了民族融合;清朝实行“满汉一体”政策、以联姻的方式巩固满蒙联盟、对西藏实现有效统治,对西南边疆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在台湾建省等辽、金、元、清的统治者都认同汉族文化,并实施中华传统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并有所创新,如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于治理地域广大的国家意义重大。雍正帝提出“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以期消弭汉人的夷夏之防,缓和民族矛盾近代以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完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正式形成继续进一步交流和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从反面刺激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华各族同胞逐渐认识到只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能克服亡国灭种的危机。各民族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

38、上表为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的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不同阶段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华民族是众多民族在统一国家发展进程中不断交融而形成的。阐述:从春秋战国时期“蛮”“夷”“戎”“狄”的融入,华夏族发展成了汉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五胡”和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形成了早期的中华民族;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渐次融入,中华民族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这个过程既是多民族的多元发展,又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体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众多民族各有其发展的历史和文化,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也

39、有着长期在统一国家中共处发展其统一不可分割的联系,最终自觉地联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国家的不断发展做出过贡献。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在与众多民族长期共融、相互汲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共同体。示例二论题:文化认同的增强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阐述:中华民族形成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贯穿着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认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内诸夏外夷狄”的观念长期存在,诸夏和夷狄的界限主要体现在“文化”上。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到唐太宗对各族“爱之如一”、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再到清雍正帝

40、提出“天下一统、华夷一家”、因教顺俗地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才逐渐形成具有一定包容性和共同性并存的民族交融。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各族同胞团结御侮,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完全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正式形成。综上所述,文化认同与交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格呈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从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实体和民族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概括。设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不同阶段信息进行论题概括,可以围绕“中华民族形成”这一核心主题从纵向的角度,从民族实体的增加、民族交融的增强角度来阐述,也可以从民族精神的角度来阐述。16

4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运行机制有其内在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始皇专注于政治运行机制建设,把最高领导人冠以皇帝称谓,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创设了郡县式的管理模式,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的管理机制。唐太宗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马未都中央集权与牵制管理(1)据材料并结合秦朝政治架构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秦朝“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管理机制”的。(5分)(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不是一个封闭的制度。”据材料并结合唐太宗时期的制

42、度创新加以说明。(4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社会政治运行机制的内在特色。(3分)答案(1)理解: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管监察;太尉管军务。三者相互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对皇帝负责;可有效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皇权专制。(5分)(2)说明: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了皇权;完善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4分)(3)内在特色:因时更新;分工协作;强化皇权。(3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制度”“秦代建立的行政、军事、监察运行机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三权分立制衡的管理机制”并结合所学,从三公的职责以及行政运行的特点回答。第(2)问,据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职责和特点以及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回答。第(3)问,从更新、分工以及强化皇权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