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s5u中山备考联盟】中山市2017届高考备考资料一轮复习选题题库语文中山市四大名校中山纪念中学、中山市第一中学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山市实验中学二一六年十月前言语文高考题题型明显,例如第1-3题是论述类文章阅读;第4-7题是文言文阅读;第8-9题是古代诗歌阅读;第10题是名篇名句默写;第11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2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3-14题是成语、病句;第15-17题是语言表达和运用;第18题是写作。所以要求针对题型练习也十分必要。我们选编实用教辅资料的题库合订,希望对各老师、学生能有所帮助,最终完成时间2016年10月12日!欢迎全国各地使用本资料的教师、学生(或家长)可加入以下群
2、:2017高考资料交流联盟:453141056中山纪中高考交流群:591965689全国高考资料共享站:313812816全国高考资料共享站:397231042例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论述类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
3、书,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
4、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来有陈鼓
5、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答:_答案这篇考古论文以“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为中心,结合古书材料和发掘的地下材料提出
6、了自己的看法:老子成书时代不会晚于战国早期,老子应长于孔子。2本文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答:_答案全文共五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问题,希望对这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第二部分(24段),根据近年出土的秦汉简帛佚籍及其他材料,推论出老子成书时代不会晚于战国早期;第三部分(第5段),从论语引用老子书中内容推断出老子应长于孔子。1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
7、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土,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答案B解析B项中“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一句错,原文中有“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其”代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不是指“老子和道家”。本项犯了混淆指代内容的错误。试题评点该题考查辨别筛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社科文的特点是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简明性,筛选信息要
8、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和严密。B项错在转述的语言不准确,原句中的“其”指代义被偷换成其他指代义,偷换了概念。答这类信息比对题,要关注代词的指代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没什么用处。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同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
9、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答案D解析本题从断章取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项在原文中的信息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朱熹的话“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中“或人”是指“或曰”一句中的这个人,朱熹的意思是说,有的人所称引的这句话今见老子书,因此,“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应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这一句,而“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一句“是对老子的批评”。试题评点该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D项的错误很迷惑人,颇有
10、点玩文字游戏的味道。它错在对论据的引述上,只引后半句,未引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因此构不成一个完整的证据。这种断章取义式的错误很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加上文本专业性强,因此,该题当年得分率极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答案C解析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C项中“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属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试题评点该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兼及推断能力。C项的判断于文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