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4017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80分)1.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成封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C.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D.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2.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是秦

2、朝九卿制度的基础3.“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材料主要体现了以下哪家思想(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4.李斯曾上书秦王嬴政: “臣闻地广者粟多, 国大者人众, 兵强则士勇。 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 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 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 损民以益仇,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 求国无危, 不可得也。 ” 结果, 嬴政接受了李斯的主张。 材料反映的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之一是( )A. 秦国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的局面 B. 秦国地理位置优越C. 秦国广纳贤才 D. 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5.秦朝建立后,以地域划

3、分为基础来进行统治和管理,较之以血缘划分为基础的管理更具稳定性。材料表明( )A.官僚政治具有历史进步性B.郡县制度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C.贵族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D.分封制崩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6.“其实儒家思想的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参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新儒学,儒学成为正统。”关于新儒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儒学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说是法家的胜利B新儒学顺应时代需要,有利于各种思想并行不悖C新儒学使君权无拘无束,在君民关系上突出了君本位D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和佛家思想7.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

4、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 蕃辅京师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 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B.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C.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D.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8.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而代之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C郡县制遭受挫折 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9.西晋短暂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的尖锐B.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和斗争C.民

5、族矛盾的激化D.南迁匈奴族力量的强大10.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领先地位 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11.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此材料主要反映历史现象是(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12.北魏均田令规定:“土广民稀之处,如果民有余力,政府可暂借土地任民超额耕种,以后人口増加或

6、有新户迁来,再依制受田。”这一规定( )A.有利于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B.抑制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C.大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体现了均田制度的灵活性13.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东汉后期,“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其长官随驾规谏,以备顾问;魏晋时,改为门下省,其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被削弱D.丞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14.“隶变”使汉字五笔俱全,笔画的摆放和变化会滋生美丑,并且隶书还衍生出楷书、草书和行书

7、。加之笔墨纸张的改进和推广,书法成为士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据此可知,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是在( )A.战国时期B.秦汉之交C.魏晋时期D.唐宋之交15.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提到北宋中期改变了当时害民的差役制,施行募役制,让百姓交一些请人赋役的钱作为招募差役的资本,这近似于一种人身税,这是王安石的第一好政策。据此可知,梁启超认为募役法的实施( )A.转嫁了财政危机 B.缓和了阶级矛盾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增加了财政收入16.观察下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相权由相互牵制演变为相对集中 B.中央机构的执政力度被不断削弱

8、C.中央机构的行政职能被不断强化 D.元朝相对于唐宋实现了皇权独尊17.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18.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

9、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19.明太祖朱元璋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他设置了( )A.殿阁大学士B.中书省C.御史大夫D.军机处2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宋太祖 B.朱元璋 C.戚继光 D.郑成功21.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

10、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 )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22.韩非子主张实行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正确的评价是( )A.都是进步思想 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 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专制主义统治23.有葡萄牙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这是因为一八四二年( )A.澳门逐步丧失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 B.洋货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11、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了西方的入侵24.下表为1873-1947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表(单位:%)。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18738.191.9190315.085.0192028.571.5194752.847.2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D.居民消费更加理性25.在清统治前期,民间抗清多用“反清复明”的口号,但清末的义和团运动却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说明当时( )A.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仍然无法冲破皇权主义思想的束缚C.能正确区分国家与封建王朝的关系D.对中外反动势力已有了理性的认识26.

12、孙中山在檀香山演说时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一经唤起,中华民族必将使其四亿人民的力量奋起并永远推翻清王朝。”由此可知,此时的孙中山( )A.给中国社会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B.把“反清”作为革命的目标C.摆脱了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 D.正确理解了中国的民族矛盾27.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北京

13、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28.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突出贡献是(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 B.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党的奋斗目标C.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 D.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29.中国红军长征经过云南马龙、宣威地区时,周恩来的警卫员未经允许从老乡家里拿了两碗苞米饭10个鸡蛋,准备给病中的周恩来补充营养。周恩来知道后,立即严肃批评,要求警卫员写检讨,并按价付钱给老乡。由材料推知,长征能够胜利的原因之一可能是()A.有坚定的执政为民信念 B.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C.发挥了从严

14、治党的作用 D.有严明纪律和乐观精神30.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31.1945年8月10日,艾青在其诗人民的狂欢节中欢呼:“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人民欢欣鼓舞主要是因为( )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B.近代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宣告结束C.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独立和解放32.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

15、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建立新中国33.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计划开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业,60年代开始试制国产化肥厂的成套设备,“文化大革命”时期也从欧洲、日本进口了一批包括化肥生产在内的成套设备。据统计,至1978年我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化肥使用量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出新中国前30年()A.农业技术过分依赖于国外 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较严重C.农村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 D.关注农业建设并取得成绩34.19

16、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应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的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这表明( )A“双百方针”在教育领域落实 B“大跃进”扩展到教育领域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 D普及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核心35.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

17、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36.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共“十一大”(1977年)至“十四大”(1992年)四个报告中的关键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 B. C. D. 37.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

18、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3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三次会议依次是()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A. B. C. D. 39.截至“十五”计划末期,私营企业法人单位498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已达683%,私营经济占整个GDP比重超过60%。在许多地方,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税收支撑着地方财政收入,个体、私营企业吸纳的就业人员占新增就业人员的2/3以上。由

19、此可知(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瞩目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公有制经济发展受阻碍D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40.“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学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学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A.孟子主张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B.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D.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

20、一”二、材料题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材料二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

21、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材料三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1979年26.632.141.31980年27.234.338.51981年28.836.734.5(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9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5

22、 ABBCA 610 ACABD 1115 BDCDC 1620 ACDAD 2125 CAACB 2630 BBBBA 3135 AADBB 3640 CCDAC41.答案:(1)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控制;行业发展不平衡。(6分)(2)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8分)(3)趋向:农业和轻工业比重上升;重工业比重下降;国民经济发展比例趋向平衡。(3分)影响:保证了消费市场的商品供应;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3分)解析:(1)据“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概括特点。(2)从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战略、周边国际环境等角度分析原因。(3)第一小问, 从材料三分析趋向;第二小问,从国民经济农轻重各项经济指标不断调整且日趋合理的角度分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