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周朝时所封郑、晋、鲁、卫、蔡等同姓诸侯封地大都在富庶或战略要地。而异姓诸侯,除了宋、陈、许、杞、邾等小国处于内地外,其余多在偏远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开疆拓土的需要B. 维护周王室的利益C. 诸侯等级的不同D. 强化中央集权的考虑【答案】B【解析】西周分封制下主要是周王室为主,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多分配到偏远地区,显然是维护周王室的利益,B正确;开拓疆土是分封制的客观影响,A错误;C属于分封制的特点,不是原因;D中中央集权先秦时期没有实现,排除。2. “家国同构”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某位学者绘制了下图所示结构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血缘关系是古代政治制度核
2、心纽带B. 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C. 儒家思想是宗法观念产生的思想基础D. 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展延伸【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家国同构”,意即宗法家族其实就是国家政府功能的扩展和延伸,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血缘关系并非所有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纽带,例如,郡县制就不注重血缘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封建政府财政来源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观念产生早于儒家思想,所以儒家思想不可能是宗法观念产生的思想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 左传记载,公元前516年,齐景公问政于晏婴。晏婴献策回答:“唯礼可以已之”,
3、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这表明先秦的“礼”是A. 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B. 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C. 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D. 强化等级秩序的手段【答案】A【解析】材料“若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反映了礼制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国安邦,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宗法分封的问题,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强化等级秩序,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行礼制则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制与治国安邦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
4、确答案。4. 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A.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B.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A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开始瓦解,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与冲击封建等级制度无关,C排除;家国体制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D排除。5. 春秋
5、时期,大国打出“尊王”的旗号争夺霸主地位,挟天子以号令其他诸侯;战国时期,诸侯不再尊崇周天子,自行称王并互相攻伐兼并。这反映出当时A. 统一趋势逐渐增强B. 中央集权日趋瓦解C. 贵族政治业已崩塌D. 宗法原则受到冲击【答案】A【解析】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说明了战国时期统一的趋势明显增强,故A正确;材料反映出中央集权日益显现,故B错误;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开始衰落,但不是崩溃,故C错误;材料和宗法制无关,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由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这反映出诸侯国数目越来越少,即统一的趋
6、势增强。6. 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A. 注重农业时令B. 尊重自然规律C. 强调精耕细作D. 重视历法指导【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及“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信息,体现了古代农业既注重农业时令,又注重耕作技术,反映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注重农业时令、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重视历法指导是吕氏春秋所介绍的,未涉及到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A、B、D项。【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
7、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借用牛力耕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等。7. 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说明,战国时期A. 五谷开始种植B. 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C. 土地私有出现D. 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答案】D【解析】由材料“人善治之,财亩数盆”,说明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D正确。A项的“开始”错误。“铁犁牛耕”广泛使用于汉朝
8、时期,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不是“土地私有”,C错误。排除ABC。8.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 “版籍”、“版图”的出现A. 加重了农民负担B. 便利了赋税征收C. 强化了中央集权D. 确立了土地私有【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中“把村社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得知主要是用来政府征收赋税,并未提到对农民的负担的加重,故A错误,选B;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错误;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故D错误。 9. 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宣子聘于郑,欲得郑贾人(商人)之玉环,“买诸贾
9、人,既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子产以先君桓公与商人有盟誓而反对,结果“韩子辞玉”。这说明春秋时A. 私商仍受封建领主的制约B. 卿大夫处处为国君着想C. 工商食官是商品经济主流D. 郑国玉器实行专卖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韩宣子与郑商人买卖已成,但郑商人需请示大夫子产,表明私商商业行为仍受领主制约,故A项正确。B项过于绝对,与材料信息对应不严密,排除。郑商人可以私自与韩宣子交易,说明是私商,恰恰是工商食官的制度在瓦解,排除C。私商可经营玉器买卖,说明D项错误,排除。10. 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
10、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 儒家思想鼓励参与商业等经济活动B. 商业竞争激化了诸侯国之间的矛盾C.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诸子百家兴起D. 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并不鼓励参与商业等经济活动,故A错误;“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并不是指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激化,而是反映子贡经商的影响力很大,故B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商品经济发展是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子贡经商的影响力很大,传播了孔子儒家思想,说明商业活动传播了思想文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
11、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子贡经商传播孔子儒家思想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1.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B.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D.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各家的宗旨是“以其学易天下”,这说明他们的学说服务于政治,因此B选项正确
12、;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并非反映学术氛围空前浓厚;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各国君主对其以礼相待,并未体现各国养士之风盛行;D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 先秦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晋国韩献子说:“国饶,则民骄佚”(左传成公六年),申叔时认为“民生厚而德正”。这表明当时A. 认为道德起源于天命B. 人们已经区分了天道与人道C. 重义轻利是主流思想D. 社会经济对道德有制约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国饶,则民骄佚”大意是说国家富饶了,则百姓容易
13、骄纵放肆,“民生厚而德正”大意是说民生富庶则会品德端正,再加上“善恶同智慧、美丑一样,决定于地和水”,可见都看到了经济发展与道德的作用,故选D;AB不符合题干意思,故排除;C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13. 秦律告诉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
14、人为公室告”,而“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由官府追究,非公室告案件则非被害人本人告诉不予受理。秦律告诉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A. 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B. 维护社会稳定和统一的现实需要C. 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D. 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秦朝法律。材料的主旨是秦律告诉程序存在明显差异,与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没有必然关系,故A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律告诉程序是出于社会统治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统一,故B项正确;儒家伦理在秦朝并非统治思想,且秦朝曾经“焚书坑儒”,对儒家思想采取
15、抵制政策,故C项错误;据材料“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非公室告案件则非被害人本人告诉不予受理”可以得出“理性选择”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14. 尚书始置于秦,“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主发书:负责起草、发布诏书),故谓之尚书”,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在禁中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这表明西汉时期A. 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B. 国家决策权力日趋集中C. 宦官集团严重威胁专制皇权D. 尚书成为最高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决策权不一定与行政效率有关,A错误;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度,内朝负责决策,外朝负责执行,体现出决策权的逐渐集中
16、,B正确; 宦官此时没有进行行政干预,C错误;此时尚书属于决策机构,D错误。15. 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在成帝去世后,一立年幼庶孙哀帝,再立九岁庶孙平帝,三默认王莽立仅两岁的孺子刘婴为皇太子。材料说明A. 皇位继承中宗法观念已经崩溃B. 君主专制制度事实上开始动摇C. 太后临朝称制有利于政权延续D. 太后立幼是权力斗争激化表现【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太后立幼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B错误;太后临朝称制不利于政治稳定和延续,C错误;西汉太后立幼有利于太后揽权,所以是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结果和表现,D正确。16. 下表为汉代政治家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体现出的共同的
17、治国策略是时期政治家主张汉文帝时期贾谊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所指,莫不制从汉景帝时期晁错昔高帝初定天下大封同姓分天下半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A. 无为而治B. 强干弱枝C. 郡国并重D. 重视儒术【答案】B【解析】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材料中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之,其反亟,祸小”“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于子弟,以地侯之”可以看出都是要加强
18、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属于强干弱枝的特征,故B正确;C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诸侯国进行削弱,并不是郡国并重,排除C;材料中看不出儒家思想的内容,排除D。17. 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墓旁边设置陵县,专为奉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这一举措A. 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 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 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答案】D【解析】材料“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表明,把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集中在皇帝陵基旁边设置的陵县附近,显然便于监视控制,防止叛乱,保证安定,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
19、误,错在“解除”;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点睛:材料“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8. 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听讼,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A.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B.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C.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D.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由材料“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
20、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可知丞相司直弹劾刺史,说明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故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而不是强化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排除B。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而不是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排除C。19. 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A. 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 削
21、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C. 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D. 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说明光武帝度田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故难以实行,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度田削弱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故B错误;当时没有实行均田制,故C错误;度田也不会推动田庄经济迅速发展,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度田遭到地方豪强地主的抵制的角度入手,即可进行正确判断。20. 下表为考古出土汉代铁器的地区统计,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地区出土铁器地区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宁
22、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长江流域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珠江流域广西、广东、贵州边远地区辽宁、福建A. 中国经济发展仍不均衡B. 秦汉农业工具革命性突破C. 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D. 北方经济明显领先于南方【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汉代铁器分布的十分广泛,并在当时不太发达的南方地区也有分布,这反映了汉代铁器冶炼技术提高,C正确;从铁器的分布不能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排除A;铁器并不全是农具,也不能体现有革命性的突破,排除B;从其分布来看,南方也有较多,因此不能得出“明显领先”,排除D。21. 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产铁地置铁官约50处,其中有6处在
23、今天河南境内;迄今发掘出汉代冶铁遗址近60处,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这反映出汉代A. 冶铁技术趋于成熟B.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C. 中原地区经济领先D. 开始进入铁器时代【答案】C【解析】【分析】古代河南成为中原大地,“河南地区有38处且规模较大”说明河南地区经济领先全国,C正确;汉代比较不同地区冶铁遗址,不是冶铁技术成熟,A错误;B不是材料信息主旨;D是春秋战国时期。【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2. 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A. 汉武帝派
24、张骞出使西域B. 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C. 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D.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在西域设立设专职官员管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而是强调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排除A。材料强调汉王朝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不是西汉政府严格限制出境商旅,排除B。材料强调汉武帝时期在西域设立设专职官员管辖,保护丝绸之路畅通,而不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排除D。23. “黄老”之称,始见于汉代史籍,但按照史记记载,“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的存在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
25、存在给予了肯定。由此可见,汉初奉行“黄老之学”A.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 取决于先秦政治思想的流传C. 受司马迁的影响比较大D. 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答案】D【解析】经过秦末战乱,汉初社会经济十分凋蔽,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汉初奉行“黄老之学”,但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A;由材料“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相关学者都对“黄老之学”在先秦的存在给予了肯定”,这说明汉初奉行“黄老之学” 根植于先秦的历史文化传统,故选D;汉初奉行“黄老之学”是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故排除BC。24.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
26、。”汉代出现的这一思想A. 维护了君主统治B. 解决了王国问题C. 背离了儒家思想D. 完善了监察制度【答案】A【解析】材料“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的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王国问题和监察制度,故BD项排除。汉代的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儒家思想,故C项说法错误。25. 汉魏时期的“徒附”户,是豪强地主荫庇自己的宗族、宾客而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直接服务于豪强地主。逃避了朝廷的赋税和兵役负担。以这一阶层为基础形成了庞大的田庄经济。这体现出汉魏时期的田庄A. 深受底层
27、农民拥戴B. 自给自足程度较高C. 能与政府分庭抗礼D. 不利于政府的统治【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魏时期的田庄逃避赋税、徭役、兵役等,这样是不利于政府统治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会受到农民的拥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现出自给自足程度较高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魏时期的田庄还不足以与政府分庭抗礼,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逃避赋税、徭役、兵役等,这样是不利于政府统治的。26. “梁初,惟
28、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A. 政治混乱,货币不一B. 政府为加强金银收藏C. 中国白银大量外流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政治相对混乱时期;材料显示货币不一与政治混乱关系密切。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政府加强金银收藏,排除;C项,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在近代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而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宋代实现的,排除。【点睛】因果关系类的
29、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27. 商朝统治区分内外服,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据此,与商朝内外服制度相比,西周分封制的重大发展在于A. 扩大了中央王
30、朝的疆域B. 遏制封国间的相互攻伐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D. 建立起有效的官僚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王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方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可知,商王只是方国联盟首领,方国与商的关系不密切。而西周各封国是由周王分封而建立的,与王室的关系比商王与方国的关系更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C正确;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下,中央政府控制的区域都是非常有限的,排除A;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都无法遏制封国之间的攻伐,排除B;有效的官僚体制是在秦朝确立的,排除D。28.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
31、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A.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B.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C. 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 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可知,商鞅分解大家庭意在发展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这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A;材料中商鞅变法的做法不会导致宗法关系的瓦解,B错误;题干中向二男以上的家庭多征税,并不是严刑峻法,C项错误;题干中只对二男以上的家庭多征税,并没有广泛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D错误。29. 周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在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
32、用“刑”。荀子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说明先秦时期A. 礼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强制规则B. 礼法并施,一视同仁C. 儒家思想实际上居于统治地位D. 法对平民的约束力不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可以分析出A礼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强制规则正确。B想错在“一视同仁”,由材料可知统治阶级内部用礼,而对人民统治则用法;C项错误,儒家思想到汉代才居正统地位;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礼法并施30. 吴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
33、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气互通,相为消长,这一现象反映了A.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B. 商人低下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C. 封国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D. 商品专卖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题干信息“吴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铸钱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反映了汉初王国问题越发严重,这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密切相关,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依旧实行;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含义。31. 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
34、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据此推断当时A. 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B. 地方分裂势力坐大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D. 察举制度存在弊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儒学成为正统学说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地方的管理,排除B;由材料“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可知,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强,容易形成世袭,排除C;但是由此可知,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存在很大的弊端,容易形成门阀士族,所以答案选D。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方法。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
35、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但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当时被举者占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察举制度亦因此遭到极大的破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32. 汉书食货志:“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农业生产的产量低B. 农民赋税负担沉重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36、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小农由原先的有自己的土地耕种,到由于土地兼并,或丧失土地或“耕豪民之田”,反映了小农的破产,体现了小农的脆弱性,故选C。农业单位产量、农民赋税重、土地兼并严重不是材料的主旨,不选ABD。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二、非选择题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平王东迁后的混乱形势,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周王室丧失了对诸侯国的约束能力。东迁依靠晋、郑两国。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春秋初晋国内乱无暇外顾,郑国操王室权柄。郑武公死后,平王想立虢公为卿士,因郑庄公不满而罢。为取信于郑国,平王还与郑庄公交换太子为
37、质,史称“周郑交质”。平王死后,桓王又想使虢公执政,郑庄公派士兵抢收周地温和成周的庄稼,史称“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前707年),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便与周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天子威信扫地。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遵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春秋之世、鲁之朝王者二,如京师者一,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鲁大夫聘周者仅四,其聘齐至十有六,聘晋至二十四”。失去朝贡使王室陷入贫困,甚至要向诸侯“求赙”(要财物助丧)“求车”、“求金”。二诸侯国内部和诸侯国之间篡杀、攻伐层出不穷。春秋初,有100多个大小不等的诸侯国
38、,齐、秦、晋、楚四国最大,鲁、曹、宋、郑、卫、燕、陈、蔡、吴、越十国次之。各诸侯国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等级秩序,以往受周室制约。现在失去约束,各诸侯国内部争夺及各诸侯国之间的争夺空前激化。仅鲁桓公在位的19年间(前722年至前694年)就发生鲁桓公杀隐公自立、宋华督杀殇公、齐襄公杀鲁桓公一系列变乱。春秋初的强国郑国,在庄公死后发生了长达20年的内乱。摘自中国历史先秦卷张岂之材料二 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的
39、一种品德。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各国的款待,但他没有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费”。墨家还竭力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战争。摘编子白寿孨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答案】(1)原因:周王室衰微,周王丧失对诸侯国的约束力;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争霸战争突显;地主阶级逐渐兴起,推
40、动诸侯国内部政权变动。影响:一方面,诸侯争霸引起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另一方面,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等等。(2)主张:孔子主张“仁”“礼”结合;重视周礼,主张恢复西周社会秩序。墨家主张官民无贵贱之分;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主张“兼爱”“非攻”(反对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评价:孔子主张实行“仁、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但在春秋后期奴隶社会逐步瓦解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保守主张不利于社会关系变革,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墨家“节俭”“兼爱”“非攻”等主张反映了当时普通民众的愿望,有利于促进社会关系的缓和;但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难以实现。【解析】(1)通过
41、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春秋时期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要从经济方面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实力发展不平衡、阶级方面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制度方面宗法制和礼乐制遭到破坏等多方面分析即可。影响方面要从积极方面社会的进步即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消极方面连年的征战给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2)孔子与墨家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主张要突出孔子的“仁、礼”,墨子的则要突出“兼爱”“非攻”。在评价时主要突出这两种观点均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而这两种思想观点在当时都无法实现即可。34.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
42、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的说法。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政府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
43、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李贽史纲评要材料四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平?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摘编自王夫之读通鉴论(1)根据
44、材料一指出“礼”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的含义。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请说明理由。(3)在材料三中,李贽从哪些方面评价了秦朝的制度与政策?(4)根据材料四归纳王夫之对秦制的看法。【答案】(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2)含义:推翻封建制度(即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观点:是。理由:部落、家族以宗法制为核心,以分封制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中央政府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或观点:不是。理由:皇位世袭,皇帝
45、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的制度;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天下。(是或不是均可,但只有判断没有理由不得分;理由每角度,言之成理酌情给分)(3)李贽:经济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推行郡县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思想上,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但手段简单粗暴。(4)王夫之:废分封行郡县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郡县制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进行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郡县制使王朝国祚缩短,非天子之利,避免分封导致的战乱,为百姓之福;评价秦制的标准应该是天下之公义,而非一姓国祚之长短。【解析】【详解】(1)从
46、材料中“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可得出区别血缘关系的亲疏;据“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确定社会等级关系;据“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可归纳出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2)根据材料“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可得出推翻了分封制;据“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可归纳出结束了世卿世禄制,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心;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先判断,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依据“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可得出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郡县制的内容;据“(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
47、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可归纳出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是国家统一的必然要求,但手段简单粗暴。(4)依据材料四从历史发展趋势,郡县制的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商周时期,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原于氏族,同一氏族的后代,属于同一个姓。“姓”具有“别婚姻”的作用,同姓不能结婚。但是,女子用姓,男子不称姓。“氏”是为了区别氏族内部不同家族而出现的。其来源有地名、官名、兄弟排行等等。但是,“氏”是用于“别贵贱”的,只有贵族出身的男子才能称“氏”。“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以来姓氏已不再有别,姓亦是氏,氏亦是姓。
48、史记叙事称人,氏亦称姓,姓亦称氏,即是明证。氏与姓皆只是冠人名别父系或母系亲缘而已,氏亦不复是尊贵与地位的象征,百姓也称“氏”,姓亦不再是女子的专称。于是姓氏合一。pujr的博客探究春秋人名姓氏及称谓的意义材料二 广义的人名除名字外,还有字、号等称谓。辛亥革命以前,称字称号的风气颇盛,尤其是在文人雅士圈子内。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字、号骤减,只用名的风气日炽,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今。王泉根当代中国人取名用字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有关姓氏、称呼变化信息,并予以说明。【答案】信息一: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由男女有别、“氏”由贵族男子专用转变为
49、“姓”和“氏”的使用男女合一、身份合一,姓氏合一。(2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经济发展、变法运动使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奴隶主贵族的衰落、地主阶级的兴起,部分平民地位的上升,严重冲击了身份等级制,促进姓氏使用发生变化。信息二:辛亥革命以来个人名号由多样化转变为单一化。(2分)说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以反封建为主要目标,名号多样化被当着封建传统遭到反对;新文化运动和后来的革命运动都提倡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平民化、工农化,具有文人雅士特色的名号多样化自然不合时宜。(3分)【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名姓,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
50、可以从材料一和二中提取出符合要求的观点,然后在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到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作答,如材料一中涉及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入手;材料二涉及的是辛亥革命以后,学生一定要多角度进行论述。3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
51、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
52、样的特点?(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解析】第(1)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东方改革非易”“商鞅携带东方新空气”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西方新制度创建最有功”作答。第(2)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革异旧俗”作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魏风俗至陋”“孝文仰慕中国文化”“改革之心勇”作答。第(3)题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面临的最大问题民族关系”作答;第二小问为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