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下册语文教案 一个奇怪的问题6 沪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839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下册语文教案 一个奇怪的问题6 沪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下册语文教案 一个奇怪的问题6 沪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下册语文教案 一个奇怪的问题6 沪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下册语文教案 一个奇怪的问题6 沪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个奇怪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8个,积累8个词语和2句句子。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伊林娜从小爱动脑筋,善于实践与思考,敢于向科学家质疑,后来成了有名的科学家的故事。3、用音序法从字典里查到3个字的页码。4、按要求做实验,用几句话说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1、识本课生字12个2、积累7个词语和2句句子。3、序法从字典里查到3个字的页码。4、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按要求做实验,用几句话说说实验的过程和解果。2、学习伊林娜动手实践,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品质。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

2、、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学

3、过程:1、听记:遇到问题时,不但要问为什么,还要动手试一试。1)听三遍2)学生反馈3)出示句子,引读:我们遇到问题时()2、师:今天啊,有三个小朋友就遇到了一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小朋友。出示:扎(z)着小辫子的女孩胖(png)墩墩的小男孩伊琳娜1)学“扎”:平舌音,这个字在表示动作的时候读平舌音,读词:包扎,捆扎2)学“胖”:从音形义来比较“胖、伴”这两个字3)引读:这三个小朋友一个是,另一个是,还有一个叫。3、这三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问题,而且是个奇怪的问题,出示:一个奇怪的问题,学“怪”(怎么记住这个字),这个奇怪的问题是什么,这三个小朋友是怎么解决这个奇怪的问题的,让我们一起来

4、学习43课,齐读课题。4、谁提出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1)自读2)交流:一个奇怪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科学家)学“科”,用音序查字法查“科”,说说怎样的人才是科学家?(学生查字典交流出示:科学家就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很有成就的人。个别读,引读)3)交流:科学家提了一个什么奇怪的问题?(出示师:在这一节中出现了许多长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请你先仔细地听老师读一遍。自读个别读引读学“溢”,什么意思?动画演示)5、师:面对同一个问题,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请你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读读26节。1)小组自读2)交流2组引读:一个扎小辫子的女孩马上说()。另一个胖墩

5、墩的小男孩立即说()。而伊琳娜觉得不是那样的,她想:在满满的一杯水里,放进一颗石子儿,水会溢出来。如果把同样大小的金鱼放进去,水应该也会溢出来。可是她想不出这是为什么,就回家去()。妈妈说()。于是伊琳娜把一条金鱼()结果()。3)同桌讨论:这3个孩子的表现有什么不一样。交流,板书:说(猜)想、问、做一引读:一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和另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遇到问题在瞎猜,而伊琳娜遇到问题先(),再(),她还()。4)结果和科学家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伊琳娜很生气。为什么?完成填空题:伊琳娜挺生气,她想:真奇怪_。(请你联系课文和科学家的含义想一想)交流6、师:是啊,这么有成就的科学家为什么会提出一个错误

6、的问题呢?请一位同学读第七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名交流后相关句子翻红)引读:原来科学家提出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也就是遇到问题,不但要(引读),还要(引读)。他很欣赏伊琳娜的表现,所以才哈哈大笑。7、你们知道伊琳娜的妈妈是谁吗?(出示)居里夫人。你知道居里夫人吗?谁能介绍一下?师:对呀,她是一位(出示)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大名鼎鼎”的意思就是,换词(赫赫有名、举世闻名)难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无法回答女儿提出的问题吗?(不是的)那她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伊琳娜呢?出示:居里夫人叫伊琳娜动手去做一做,是为了_。(同桌说指名说)8、师:是呀,小朋友们都说得非常好。我们遇到问题(引读听记的句子)正是在妈妈的引导下(指板书)伊琳娜遇到问题先(想),再(问),最后(动手做一做),所以长大后她也成了一名(科学家)。9、按句式练习说话,交流读文感受。师:小朋友,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课文中出现了这几个人物他们是(出示:胖墩墩的小男孩,扎辫子的小女孩,伊琳娜、居里夫人、科学家)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又想向对大家说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人物,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胖墩墩的小男孩和扎辫子的小女孩伊琳娜居里夫人和科学家我想对_说_。 (谁)(什么)10、是啊,遇到问题时,(引读)老师再送你两句话1)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2)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