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北流市实验中学 2020 年春季期高二理科开学热身试答案解析生物答案1、【答案】C【解析】淀粉酶不含有 P 元素,A 项错误;酶具有催化作用,不具有调节作用,B 项错误;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 项正确;碘液不能用于蛋白质的鉴定,D 项错误。2【答案】D3、【解析】AaBbEe 与 AaBbEe 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 33327 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 6 个、5 个、4 个、3 个、2 个、1 个、0 个,共有 7 种表现型。【答案】A4、【解析】A 选项正确,过程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过程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能产生新的基因。B 选项正确
2、,过程的育种和过 程的育种分别是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均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 选项正确,过程是为了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过程是为了筛选符合生产要求的纯合子;D 选项错误,E 中的染色体数是其他个体的一半。【答案】D5、【解析】选 B。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故 A 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 ATP,故 B 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故 C 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 Na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故 D 项正确。6、答案【答案
3、】B231、【答案】(1)1010108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2)小于重力32、【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33、【答案】(1)初生增强(2)第一25(3)呼吸作用(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裸岩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2)若 B 表示食草动物,则 A 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若 C 增加
4、1kg,至少需要消耗 A 的量按传递效率 20计算,12020=25kg。(3)碳元素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是通过呼吸作用完成的。(4)通过声、光、色、温度、湿度、磁力等信息的传递都是物理信息,通过化学物质的传递都是化学信息,所以光照对生物来说属于物理信息,花香吸引昆虫属于化学信息。34、【答案】(1)吞噬细胞记忆细胞(2)淋巴因子(3)蛋白质浆细胞【解析】试题分析:(1)(2)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 T 细胞,促进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 B 细胞,B 细胞增殖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为体液免疫。(3)抗体为球蛋白,在浆细胞核糖体合成,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
5、外。35.(1)隐性分离(2)aa(3)2/3化学答案7、A8、B9、D10、D11、A12、C13、C27、(共 13 分)(1)三VIA(各 1 分)(2)S(1 分)(3)NH3(1 分);H2O(1 分),因为 H2O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的作用(2 分)(4)(2 分)3(5)NH4SCN(2 分),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各 1 分)28、(共 14 分)(1)(1 分)(2)酸性(1 分),NH4+H2ONH3H2O+H+(2 分)(3)大于(2 分)(4)=(2 分)(5)(2 分)(6)NH 3H 2O+H+=NH 4+H 2O(2 分)(7)A(2 分)29、(共 16 分,每
6、空 2 分)(1)CH3OH(l)+O2(g)=CO(g)+2H2O(g)H=-354.8kJmol(2)48/a2(molL-1)-2(不写单位不扣分)正向 C(3)2Cu2+2H2O2Cu+O2+4H+;34.8减小30、【解答】解:2min 内 v(Q)0.075molL1min1,则n(Q)0.075molL1min12min20.3mol,根据表中数据可知,2min 内 X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0.8mol0.7mol0.1mol,Z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1mol0.8mol0.2mol,根据反应速率 v(Z):v(Y)1:2 可知,Y 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Y)2n(Z)0.4mol,
7、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量变化与其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m:n:p:q0.1mol:0.4mol:0.2mol:0.3mol1:4:2:3,所以 m1、n4、p2、q3,反应方程式为:X(g)+4Y(g)2Z(g)+3Q(g),(1)2min 内消耗的 Z 的物质的量为:n(Z)1mol0.8mol0.2mol,则用 Z 表示 2min内的反应速率为:v(Z)0.05molL1min1,故答案为:0.05molL1min1;(2)2min 内生成 0.1molX,根据反应 X(g)+4Y(g)2Z(g)+3Q(g)可知,2min 内生成 Y 的物质的量为 0.4mol,则起始时 Y 的物质的量为:2
8、.7mol0.4mol2.3mol;Q 在2min 内物质的量减少,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2min 内消耗的 Q 的物质的量为:0.1mol30.3mol,则起始是 Q 的物质的量为:2.7mol+0.3mol3mol,故答案为:2.3mol;3mol;(3)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可知,m1、n4、p2、q3,故答案为:1;4;2;3;(4)对于该反应,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增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 A 错误;B移走部分 Q 是减小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 B 错误;C通入大量 X 是增大物质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 C 正确;D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 D 正确;故答案为:CD
9、;4(5)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且不为 0,是动态平衡,不是反应停止了,故 A 错误;B达到平衡状态为动态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同且不为 0,故 B 错误;C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是平衡标志,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C 错误;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的标志,故 D 正确;物理答案14解:A、开始时,重力和电场力平衡,故:mgqE;将 A 板向下移,由 E可知,E 变大,故油滴应向上加速运动;根据 C、C,有:Q,因电压 U不变,随着间距 d 减小,故电容器电量增大,充电,故 G 中有 ab 的电流,由于电场强度E 变大,则 PB 电势
10、差增大,而 B 板接地,因此 P 点电势降低;故 A 错误;B、若将 A 板向右平移一小段位移,由 E可知,E 不变,油滴仍静止;根据 C、C,有:Q,故电容器电量减小,放电,故 G 中有 ba 的电流,因 BP 电势差不变,那么P 点的电势也不变;故 B 正确;C、若将 S 断开,Q 不变,A 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根据 C可知,电容 C 减小,再根据 C可知,U 增大;根据 UEd 可知,E 增大;电场力增大,油滴向上运动;但由于电量不变,故 G 中无电流,由于电场强度 E 变大,则 PB电势差增大,而 B 板接地,因此 P 点电势降低;故 C 错误;D、若将 S 断开,Q 不变;再将 A
11、板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根据 C,电容增大;根据 C、UEd,得到 E,故电场强度不变,故电场力不变,故油滴静止,G 中没有电流,且 P 点电势也不变,故 D 错误;故选:B。15解: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说明通过电流表 G 的电流偏小,串联的电阻 R偏大,为减小串联电阻 R 的阻值需在 R 上并联一个比 R 大得多的电阻,所以 D 正确;故选:D。16解:A、电容器只有在充、放电时才有电流流进、流出,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极板带电量恒定,其所在支路没有电流,二极管可以正向导通(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相当于导线),反向电阻无穷大(相当于断路)。刚闭合开关时,对电容器充电,R2 中有充电电流
12、,对二极管是加了反向电压,没有电流流过,故 A 错误;BC、电路稳定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容器板间电压等于路端电压,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故 B 错误、C 正确;D、开关断开时,电容器如果放电,对二极管是加了反向5电压,电流不能通过,因此电容器不能放电,故 D 错误。故选:C。17解: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内部穿过线圈的磁感线条数等于外部所有磁感线的总和,图中内部磁感线线比外部多。外部的磁感线与内部的磁感线方向相反,外部的磁感线将内部抵消,位置磁铁外部磁感线条数少,将内部磁感线抵消少,则位置磁通量大。而位置磁铁外部磁感线条数多,将内部磁感线抵消多,则位置磁通量小。故选:B。18解:A、ab
13、杆在外力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根据右手定则,可知,ab 杆中感应电流方向由 a 到 b,由于其相当于电源,则 a 端电势低于 b 端,故 A 错误;B、因 ab 杆向右加速运动,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增大,则形成的感应电流增大,那么线圈 L1 的磁通量增大,则线圈 L2 的磁通量也增大,故 B 正确;C、因 ab 杆的切割,则穿过线圈 L1 的磁通量向上,且增大,那么穿过 L2 的磁通量向下增大,依据楞次定律,则线圈 L2 的感应电流逆时针方向,即从 c 到 d,故 C 正确;D、根据左手定则,结合以上分析,可知,cd 杆受到水平向右的安培力的作用,故 D 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19解:A
14、、若电梯突然坠落,将线圈闭合时,线圈内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将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会阻碍磁铁的相对运动,可起到应急避险作用,故 A 正确;B、感应电流会阻碍磁铁的相对运动,但不能阻止磁铁的运动,故 B 错误;C、当电梯坠落至如图位置时,闭合线圈 A 中向上的磁场减弱,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是逆时针方向,线圈 B中向上的磁场增强,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是顺时针方向,可知 A 与 B 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故 C 错误;D、结合 A 的分析可知,当电梯坠落至如图位置时,闭合线圈 A、B 都在阻碍电梯下落,故 D 正确。故选:AD。20解:A、B、x 图象的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0 x2
15、 之间x 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且斜率一直为负值,说明电场强度方向不变,向右,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 正确,B 错误;C、0 x2 之间电场强度方向向右,故一负电电荷从 O 点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由于负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向右减速,速度一直减小,动能减小,则电势能增大,故 C 错误;D、0 x2 之间电场强度方向向右,故一正电电荷从 O 点由静止释放,仅受电场力作用,是向右加速,速度一直增加,故 D正确;故选:AD。21解:A、带电小滑块下滑后某时刻对斜面的作用力恰好为零,知洛伦兹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据左手定则知,小球带正电。故 A 正确。B、小球
16、在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洛伦兹力,合外力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mgsi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agsin,小球在离开斜面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C 错误。D、当压力为零时,6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合力为零,有 mgcosqvB,解得故 D 正确。故选:ABD。22解:(1)电表使用前要调节机械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 0 刻线位置,故调节 S 旋钮;欧姆表测量前要进行欧姆调零,调节 T 旋钮,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指针偏转度过小,说明电阻偏大,故需选择较大的倍率;每次换挡要重新调零,再进行电阻的测量;故顺序为 ADC;(2)采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档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即采用安阻
17、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故电路图如图所示:由于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1.5V,估算可知选择开关应旋至“直流电流 100mA”;由图示电阻箱可知,电阻箱示数是 110+2112;采用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时,EI(r+R),则,图象 R 一为图象,图象斜率等于电源电动势,图象与纵轴交点截距是电路的总电阻,即干电池内阻与电阻箱阻值之和,即多用电表直流电流 100mA 档和干电池的电阻之和。故答案为:(1)S,T,0 刻线;ADC;(2),直流电流 100mA、12;1.40、多用电表直流电流 100mA 档和干电池。23解:(1)两滑动变阻器均可保证电路安全,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最大值较小
18、的 B;一节干电池在放电时,一般的要求是放电电流约小于 1A,所以可以选择 0.6A的电流表 E;7(2)由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是 1.5V,则电源电动势 E1.5V,电源内阻 rRA0.20.8;故答案为:(1)B,E;(2)1.5、0.8;24解:(1)粒子在垂直金属板方向的加速度 ay粒子到靶 MN 上时垂打直金属板方向的速度 vyay()得 vyv0v2v02+vy2解得 vv0(2)零 时 刻 进 入 的 粒 子 向 下 偏 转,设 第 一 个周 期 的 侧 移 量 为 y0 则: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周期的侧移量之比为 1:3:3,由于:,所以:(3)T,tnT(n0,1,2。
19、)时刻进入的粒子打在靶上距 O1 下方最远 Y2,tnT+时刻进入的粒子打在靶上距 O1 下方最近 Y1,所有粒子射出时都相互平行;粒子从射出金属板后到打到靶上在竖直方向侧移Yvy()所以 O1 点下方处有粒子击中;答:(1)粒子打到靶 MN 上的速度大小为v0(2)要使粒子能全部打在靶 MN 上,板间距离 d 应满足(3)在距靶 MN 的中心 O1 点下方范围内有粒子击中;25解:(1)由题意可知,粒子先做类平抛运动,再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t,到达 M 点的速度大小为 v,方向与 y 轴负方向成角;则有:Lv0
20、t8,联立解得:30,v2v0;(2)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有:,由几何关系有:,联立解得:。答:(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2v0,方向与 y 轴负方向成 30;(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26解:(1)金属棒 ab 达到最大速度 vm 时,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F 安+mgcos37mgsin37金属棒 ab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Lvm感应电流为金属棒 ab 受到的安培力 F 安BIL联立解得最大速度 vm8m/s;(2)棒 ab 向下 vm5m/s 时,电动势为 EBIv感应电流为金属棒 ab 受到的安培力 F 安BIL代入数据 F 安5N 棒 ab 的加速度为 a,由牛二定律 mgsin37F 安mgcos37ma解得 a1.5m/s2(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有解得 Q16J根据 QI2Rt 可知,电阻 R 上产生的热量解得:QR12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