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质量检测(十九)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2020盐城模拟)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B沿X方向降水增加C沿Y方向热量增加D沿Y方向降水增加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解析:1.D2.A第1题,依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第2题,结合图示已知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可推断出甲为热带草原,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下图为某年小雪(
2、11月22或23日)前后我国初雪出现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纬度C海陆位置D洋流4新疆南部(南疆)初雪出现时间比新疆北部(北疆)晚的原因是()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ABCD511月2023日的天气()A有利于地小麦生长B加大了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C可缓解地的雾霾D增加了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解析:3.B4.B5.C第3题,本题考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差异的因素。从我国某年初雪出现时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
3、现时间从北向南推迟,并且界线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故B项正确;地形对初雪的影响表现在初雪出现时间发生区域性变化,故A项错误;海陆位置对初雪出现时间的影响表现在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故C项错误;洋流对我国东部地区初雪出现时间的影响表现在与海岸线方向一致的变化,故D项错误。第4题,本题考查南疆初雪出现时间比北疆晚的原因。南疆和北疆地区河流数量都较少,河流径流量都较小,但由于南疆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故南疆河流蒸发量较北疆大,所以错误、正确;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初雪出现时间较南疆(背风坡)早,正确;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
4、疆,延迟了南疆的初雪时间,正确。故B项正确。第5题,本题考查季节性地理事象的判读。11月2023日,为我国的小雪节气前后,我国北方已进入冬季,地冬小麦进入休眠季节,故A项错误;在冬季,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减小,用水压力会减轻,故B项错误;进入冬季,亚欧大陆气压升高,我国盛行西北风,且雪花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利于缓解地的雾霾,故C项正确;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冬雨,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减小,故D项错误。(2020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模拟)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
5、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读图,回答67题。某山地不同坡向1月份最低温随高度的变化6该山可能是()A贺兰山B太行山C武夷山D长白山7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B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 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C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D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解析:6.C7.B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 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武夷山位于亚热带,所
6、以C项正确。第7题,此图是1月份,并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 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所以B项正确。(2020湖南衡阳八中质检)在低山地区,植物的分布并不完全一样,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阴阳坡的不同。某地理实习小组对我国北方某低山区(年降水量490毫米,海拔500米)进行了植被生长与分布状况的实地调查,结果如下表。读表,回答89题。覆盖度茂盛度植物种类代表植物高度甲坡30%中荆条、野瑞香、黄栌、胡枝子、白艾草荆条0.6米黄栌0.5米乙坡70%强盛荆条、黄栌、蚂蚱腿子、小
7、叶苦枥、野瑞香、柔毛绣线菊、胡枝子、羊胡子草、柴胡、山丹、铁杆蒿、卷柏地衣荆条2米黄栌1.5米8.据提供信息可断定,甲坡为()A针叶树种为主的阴坡B阔叶树种为主的阳坡C草本植物为主的阴坡D灌木植物为主的阳坡9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A热量适宜B植物种类优势C土壤肥沃D水分条件较好解析:8.D9.D第8题,从表格看甲坡植被覆盖率低,说明水分比较少,应该处于阳坡,温度高,蒸发大,所以水分少;表中显示甲坡植物高度矮小,结合植物种类可知以灌木植物为主,选D项。第9题,乙坡植被优于甲坡,主因归结于水分条件较好,从材料可知年降水量490毫米,降水量比较少,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影响植物的生长
8、;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水分多,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影响植被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选D项。(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模拟)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生长在海拔3 6005 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它是一种喜光,耐寒冷和贫瘠的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气候条件是影响藏波罗花的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据图完成1012题。10在图示四个区域中,藏波罗花最有可能广泛分布的是()ABCD11藏波罗花最适合开花的时间是()A122月B45月C67月D810月12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
9、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A风化作用弱B生物生产量提高C大气降水增多D土地退化加重解析:10.A11.C12.B第10题,藏波罗花生长在海拔3 6005 000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的山坡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地为藏南高山谷地灌丛草原区,符合其生长环境,A正确。第11题,67月为夏季,气温较高,冰雪融水量大,且藏南谷地的受暖湿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有利于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C正确。第12题,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生物风化作用增强,A错误。生物生产量提高,B正确。对大气降水影响小,C错误。植被覆盖增加,土地退化减轻,D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0安徽省合肥市高三教学
10、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车尔臣河流域荒漠广布,生态脆弱。19902010年,流域内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缩小,海拔1 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下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同期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危机日益凸显。下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1)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降水增加,推测在此背景下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原因。(2)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 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原因。(3)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 300米以下区域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的原因。(4
11、)为应对水危机,有学者建议向车尔臣河流域调水,试分析调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可能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车尔臣河流域内降水增加,利于冰雪的积累,但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说明其冰雪消融的速度大于积累的速度,气温是影响冰雪消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使冰雪消融速度大于积累速度。第(2)题,从气候角度分析植被覆盖度增加说明该地区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根据上题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增多、冰雪覆盖面积减小,使该1 300米以上的干旱地区水分增多、热量增加,更利于植被的生长,所以其植被覆盖度增加。第(3)题,根据材料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生活和农业用水
12、增加,过度农垦,使自然植被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变大,加剧水资源短缺,使植被退化。第(4)题,跨流域调水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的影响:缓解水资源不足,增加植被覆盖率,缓解荒漠化;调节气候,增加空气的湿润度,增加降水;引淡淋盐,缓解盐碱化。不利的影响:水资源增多,耕地面积扩大,导致植被破坏,加剧土壤盐碱化。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消融快,融雪速度超过流域内冰川积雪积累速度,冰川积雪面积缩小。(2)全球气候变暖,山地热量增加,自然植被覆盖区域向高海拔地区扩展;流域内降水增加,同时由于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增加,部分干旱地区水分增多,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3)全球气候变
13、暖使该地区气温升高,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干旱加剧,自然植被退化;中下游地区人口增加,人类经济活动增加,用水量增加,开垦耕地,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4)有利影响:调水增加区域内生态用水供应量,利于恢复流域植被,抑制土地荒漠化;保护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引淡淋盐,减轻土壤盐渍化;增加流域空气湿度,改善区域气候。不利影响:绿洲农业规模扩大,不合理灌溉可能造成土壤的盐渍化。14(2020广东省佛山市模拟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往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间是分离的,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小,难以达到通
14、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1)说出丹霞地貌四壁陡立的主要地质作用。(2)描述坡顶植被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差别并简述理由。(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地质作用有内力、外力作用,丹霞地貌四壁陡立主要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有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第(2)题,读图可知坡顶植被呈环状分布,外环为旱生灌木草本、中环为灌木,内环为乔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土
15、壤厚度: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第(3)题,丹霞山高度普遍较小,因而植被生长的热量条件较好,但阴阳坡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第(4)题,雨林的存在说明该地植被生长的水分、热量、土壤条件好: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分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答案:(1)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2)植被呈环状分布;平缓山顶都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造成了植被的环状分布格局。(3)阴坡植被较稠密,阳坡较稀疏;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4)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分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