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9《桃花源记》教案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2321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桃花源记》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桃花源记》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桃花源记》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桃花源记》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桃花源记》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9《桃花源记》教案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桃花源记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的特点。3.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欣赏四副美景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故事,今天让我们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疏通文意自读课文,根据画面来记忆背诵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目标导学二:疏通文意1.晋太元中

3、,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的意思:为:作为缘:沿着,顺着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穷:尽译文:明确: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2.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4、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的意思: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舍:舍弃,放下才:仅仅,只复:又,再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田间小路相闻:可以互相听到悉:全,都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译文:明确: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

5、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重点词语的意思:乃:于是,就具:详细要:同“邀”,邀请咸:全,都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乃:竟然,居然叹惋:感叹惋惜为:对,向延:邀请语

6、:告诉不足:不值得,不必译文:明确: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7、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语的意思:既:已经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志:做记号及:到诣:拜访志:名词,标志规:打算,计划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问津: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译文:明确: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

8、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目标导学三:词语巩固1.通假字明确: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2.古今异义缘溪行 缘: 古义:沿着,顺着。 今义:缘故、缘分。芳草鲜美 鲜美:古义:新鲜美好。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说如此 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遂与外人间隔间隔:古义:隔绝,不通音讯。 今义:距

9、离。各人复延至其家延:古义,邀请。 今义:延长,延伸。3.一词多义便舍船 (放弃、舍弃,动词)舍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处处志之 (做记号,动词) 志寻向所志 (标记、记号,名词)寻向所志(寻找,动词)寻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其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的)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 不足为外人道(对,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三、板书设计桃 花 源 记整体感知疏通文意词语巩固 第2课时目标导学一:段落层次回顾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对课文结构进行划分。明确:第一部分(1):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林。第二部分(23):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第

10、三部分(45):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再寻桃源)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1.找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它的作用是什么?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2.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明确: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桃花源的田园风光,土地富饶,气氛宁静,桃源里的人民安居乐业3.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明确:这一段主要描写渔人与桃花源人之间的交往。表

11、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4.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明确:因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从来没有见过陌生人。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你觉得哪个更重要?明确: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第二个更重要。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明确: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动乱、社会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7

12、.为什么桃花源中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明确:因为他们害怕外人知道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8.“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明确: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的整个过程,村中人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还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个究竟。“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9.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再去寻找桃源,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10.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明确:虚构世外桃源,是作者不满社会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当时社

13、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作者厌恶这一现实,向往美好社会,但又无法实现,就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但这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目标导学三:文章主旨明确: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充满了种种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二、板书设计桃 花 源 记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可取之处在“合作探究”部分,以十个问题为突破口,层层设疑,让学生有思考,有体会,有见解,能够更深地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不足之处在文章的迁移延伸部分还应深入一点,让学生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美好,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