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8197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水一中2020届高三级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其组成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中存在糖类以及核酸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的结构B.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转运麦芽糖的载体蛋白C. 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但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 酵母菌中的内质网是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蛋白质的细胞器【答案】D【解析】【分析】1、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2、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3、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

2、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4、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细胞核中存在糖类以及核酸与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的结构,即染色质,A正确; B、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因此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不存在转运麦芽糖的载体蛋白,B正确; C、细胞质基质的pH高于溶酶体内的,所以H+进入溶酶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酵母菌中的高尔基体是加工、分类、包装和

3、发送蛋白质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以下是生物实验中学生对一些实验的操作或判断,其中正确的操作或判断是A. 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B. 取新鲜菠菜叶,加少许Si0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浅绿色,可能为研磨不充分所致C. 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D. 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来进行鉴定【答案】B【解析】【

4、分析】1、脂肪需要使用苏丹(苏丹)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2、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用层析液,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距点样处越远。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到远的色素依次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详解】A、脂肪鉴定中洗浮色应用50%酒精,而不是50%盐酸,A错误; B、研磨时没有加入碳酸钙保护色素,也有可能是研磨不充分导致,

5、所以呈黄绿色,B正确; C、健那绿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蓝绿色颗粒状结构的存在,C错误; D、番茄本身呈红色,会对砖红色沉淀造成干扰,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

6、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 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D. 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

7、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故遗传物质是DNA,A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体验者口服含有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如果受试者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则会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分解成13CO2和NH3,故感染者呼出的13CO2来自于幽门螺旋杆菌分解尿素而来,不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而来,B错误;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胃里,胃中是酸性环境,故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

8、性条件下发挥作用,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不同B. 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4种物质C. 洋葱叶肉细胞中,核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答案】D【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

9、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10、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方法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方法相同,都是假说演绎法,A错误;蓝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若将其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会产生6种物质,分别是4种碱基,1种脱氧核糖,1种磷酸,B错误;洋葱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会进行细胞分裂,故核DNA不会复制,但是存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对于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沿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来解释,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

11、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B. 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C. 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D. 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答案】C【解析】【分析】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详解】该菌为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但能形成细胞壁,A错误;有丝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而该细菌为原核生物,可以进行二分裂,B错误;该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

12、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RNA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因此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C正确;该细菌环状DNA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D错误。6.下列有关细胞中“基本骨(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单体则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呈轻油般的流体状态C. 双链DNA的稳定性,与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氢键连成的基本骨架有关D. 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膜的结构、细胞骨架的化学组成与功能、DNA分

13、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即生物大分子由单体连接而成,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呈轻油般的流体状态,B正确;双链DNA的稳定性,与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有关,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C错误;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正确。7.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

14、”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B. “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C. “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D. “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以“癌症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详解】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A正确;“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而不是

15、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错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正确;因此应选B。【点睛】遇到新题干时,首先应认真阅读题干,看看题干叙述了哪些内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逐项判断,切忌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的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都是所学的基础知识。因此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有关“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B. 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

16、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C. 将人成熟的红细胞中各种细胞器一一分离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D. 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都是在纺锤体的牵拉下完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1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2纸层析法: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时采用的是纸层析法。【详解】A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B分离色素的原理是:绿叶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分子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通过扩散而分离开,可见,分离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的叶

17、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B正确;C分离各种细胞器常采用差速离心法,但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C错误;D纺锤体的作用只是把已分开的染色体拉向两极,不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B。9.洋葱是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主栽蔬菜之一,具有降血压、抗衰老的功效,同时也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以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可观察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变化B.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需保持洋葱根尖细胞的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C.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可将洋葱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

18、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D.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可观察到细胞核呈现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尽量选择有颜色的成熟植物细胞,可选择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观察有丝分裂时,需要对植物组织进行解离,解离过程中细胞已死亡;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洋葱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用甲基绿吡罗红进行染色,结果使DNA呈绿色,RNA呈红色。【详解】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应该选用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A错误;观察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细胞是死亡的,不能观察到完整过程,B错误;卡诺氏

19、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正确;观察DNA和RNA的实验中,细胞核呈现绿色,D错误。10.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Allison和Honjo两位科学家,Allison在T细胞的表面发现了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能作为T细胞制动器, Allison开发了一种特殊抗体,能够抑制CTLA-4分子并且释放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T细胞活性,从而成功治疗了癌症小鼠。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TLA-4的合成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B. 效应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属于细胞免疫C. 效应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 一个人是否会患癌症以及癌症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与人

20、体免疫力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溶菌酶等;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解】CTLA-4是一种膜蛋白,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经过高尔基体加工,A正确;效应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免疫,该过程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效应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C错误;免疫力强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较小,治疗效果相对较好,D正确。故选C。1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不是其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组分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以下有关下图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

21、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B. 图中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 若该细胞能分泌某种消化酶,则这种消化酶的修饰加工是由图中的和共同完成的D. 图中的化学组成与T2噬菌体相似【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各结构名称: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内质网,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高尔基体,核仁,核膜。据此答题:【详解】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A正确;核仁的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消化酶是分泌蛋白,加工修饰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核糖体的成分是蛋白质和RNA,而T2噬菌体的成分是DNA和蛋白

22、质,D错误。综上,本题答案为D。12.距今一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经多次海陆变迁,形成台湾海峡。随着时间推移,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分隔,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鸟类新物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理隔离导致变异,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B. 新的鸟类物种的产生,实质是基因的定向改变C. 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最终出现生殖隔离D. 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进化体现了共同进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该理论基本观点的正确识记和深入理解是解题的关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选择原材料,地理隔离对变异进行选择淘汰,生殖隔离的形成表明形成了两个新的鸟

23、类物种,A错误;新的鸟类物种的产生,实质是自然选择对基因的定向选择,B错误;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最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各类考试常考的考点,需加强对其论点的理解: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自然选择学说基本观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

24、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1)图中: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自然选择,是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2)物种形成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3.比较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新物种形成,出现生殖隔离,质变生物进化,基因频率改变,量变二者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13.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是按特定方向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其维持着自然界或个体稳态。下列与“方向”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量可以在

25、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流动,但流动形式不同B. 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是双向流动的,且流动速率基本相同C. 健康人细胞中遗传信息在DNA与RNA之间可双向传递,但场所不同D.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信息种类可相同【答案】C【解析】能量可以以光能或化学能形式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以热能形式从生物进入无机环境,A正确;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的水可以穿过细胞膜双向流动,细胞形态基本不变,说明水流动速率基本相同,B正确;正常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只能从DNA传递到RNA(转录),不能从RNA流到DNA(逆转录),C错误;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正

26、确。14.Q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Q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 Q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 一条Q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 Q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Q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RNA,可以翻译出相关的蛋白质,可以进行RNA复制。【详解】A、RNA复制过程为RNA互补RNARNA,该过程不涉及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A错误;B、RNA复制

27、过程中,模板RNA与互补RNA之间会形成双链,B正确;C、依图示,一条QPRNA能翻译出多条肽链,C错误;D、依题干信息,QPRNA先翻译出复制酶,然后在复制酶催化下进行自身的复制,D错误。故选B。【点睛】Q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可以进行RNA复制,不能进行逆转录过程。15.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B. 红

28、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C. 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D. 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HIV专一侵染T细胞,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几乎完全丧失,从而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及患肿瘤。【详解】HIV侵染T细胞会引T细胞死亡,从而使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引发免疫缺陷病,A正确;由题干信息知,红细胞会被HIV识别、入侵是因为用CD4修饰过,与红细胞的结构有关,B正确;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C正确;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胸腺,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骨髓和血液,D错误。故选D。【点睛】经修饰的红细

29、胞可以被HIV识别入侵,但缺乏HIV生活所需的条件,导致其无法增殖,并随红细胞的凋亡而凋亡。16.神经细胞甲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乙产生兴奋,甲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中多巴胺的释放属于主动运输B. 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C. 多巴胺与结合后被转运至细胞乙中,使乙细胞兴奋D. 多巴胺处在细胞甲与细胞乙之间,所以兴奋是双向传递的【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为突触小泡,里面有多巴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突触小泡内的多巴胺由突触前膜通过胞

30、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甲细胞膜上存在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甲,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因此多巴胺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延长作用时间,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详解】中多巴胺的释放属于胞吐,A错误;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甲、乙细胞间的兴奋传递,不能将多巴胺运回细胞甲,因此,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延长,B正确;多巴胺与结合后,不会被转运至细胞乙中,C错误;神经递质多巴胺在突触中是单向传递的,兴奋只能从甲传向乙, 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17.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SFV

31、基因组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构成其基本骨架B. 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T占36%,则该分子中G占32%C. ASFV与HIV的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相同的五碳糖D. ASFV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DNA为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其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可以进行DNA分子中相关碱基数目的计算。【详解】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外侧构成的,不是碱基之间的氢键,A错误;若DNA分子一条链

32、中A+T占36%,则整个DNA分子中A+T占36%,DNA分子中A=T=18%,G=C=32%,B正确;ASFV是DNA病毒,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A、G、C、T四种碱基,HIV是RNA病毒,RNA彻底水解可得到核糖、磷酸和A、G、C、U四种碱基,故其得到的五碳糖不同,C错误;病毒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不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18.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有关TIBA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A. 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B. 用适

33、当浓度的TIBA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C. 若没有TIBA,采用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让大豆增产D. 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的效果【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因此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

34、一定的增产的效果,A正确;B、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TIBA对种子的发育不起作用,所以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B错误;C、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解除顶端优势,从而让大豆增产,C正确;D、使用适量TIBA可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效果,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生长素作用机理以及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点,明确TIBA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进而到达解除顶端优势的效果,再结合选项分析答题。1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人从25到5的环境时,机体散热量和皮肤血流量均减少B. 人吃的过咸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

35、少C. 环境中的CO2浓度适当增加时,植物光补偿点向左移动而光饱和点向右移动D. 光照强度适当增加时,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3的含量增加C5的含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1、体温恒定调节:2、水盐平衡调节3、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详解】人属于恒温动物,体温为37C左右,从25C到5C的环境时,由于体内外温差增大,所以机体散热量会增加,A错误;人吃的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B错误;环境中的CO2浓度适当增加时,光合速率增大,所以植物光补偿点向左移动而光饱和点向右移动,C正确;光照强度适当增加时,产生的H和ATP增多,促进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而C3的

36、合成基本不变,所以C3的含量减少,C5的含量增加,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0.2019年4月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的、具有三种不同构象的三聚体结构,目前科学家开发的疫苗仅靶向其中一种构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HIV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能量均来自其侵染的T细胞B. 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特异性识别C. 切断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是预防艾滋

37、病的唯一措施D. 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它的逆转录酶来自于自身,A错误; B、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功能,B错误; C、切断传播途径是

38、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之一,C错误; D、由题意分析可知,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1.如图表示细胞内某物质甲由两部分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中甲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为R基,则中的氨基和羧基至少有一个B. 若、为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则通过DNA聚合酶可将其连接为甲C. 若图中甲为ATP,为腺苷,则含有2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D. 若、均为单糖,则植物体细胞中的甲可能为

39、蔗糖【答案】D【解析】【分析】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2、ATP的结构构成为:一分子腺苷,三分子磷酸;3、糖类物质的分类列表如下:种类 动物特有 植物特有 单糖 六碳糖-半乳糖 六碳糖-果糖 动植物共有:六碳糖-葡萄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 二糖 乳糖(每分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 麦芽糖(每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每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 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40、) 淀粉、纤维素等 【详解】A、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若图中甲为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为R基,则中的氨基和羧基都只有一个,A错误; B、若、为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而DNA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氢键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 C、若图中甲为ATP,为腺苷,根据ATP的结构可知,则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C错误; D、若、均为单糖,则植物体细胞中的甲为蔗糖或麦芽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ATP、糖类、核酸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识记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识记核酸的种类及化学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2

41、.下图表示人体基因X的表达过程,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在分裂间期进行,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作用B. 过程在垂体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C. 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不需要消耗ATPD.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它能直接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基因X的表达过程,其中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为为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详解】A、代表转录过程,该过程不一定在分裂间期进行,且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催化,A错误; B、是翻译过程,由于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合成的,因此该过程在垂体细胞中进行

42、,需要核糖体参与,B正确; C、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需要消耗ATP,C错误;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甲状腺激素再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人体基因X的表达过程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下表为某患者血浆化验的部分结果:据此分忻,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葡萄糖12.283.896.11mmol/L钾3.223.505.30mmol/L钙

43、2.812.022.60mmol/LA. 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B.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C. 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D.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加【答案】C【解析】据表可知,该患者血钙含量偏高,可能会出现肌无力而不是肌肉抽搐症状;血糖含量偏高,可能是胰岛素偏低或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尿糖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血钾含量偏低,神经细胞钾离子外流增多,导致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24.呼吸熵(RQ)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氧化分解时释放二氧化碳量与吸收氧气量的比值。下图是部分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时的呼吸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期多食而肥胖的人,RQ值最接近于1B.

44、与正常人相比,长期患糖尿病的人RQ值会减小C. 叶肉细胞缺氧时的RQ值低于氧气充足时的RQ值D. 脂肪因O含量低而C、H含量高,故其RQ值低于1【答案】C【解析】【分析】1、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时,反应式为: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O耗氧量释放能量脂肪75%13%较多较多糖类44%50%较少较少【详解】A、长期多食而肥胖的人,其能源物质主要为糖类,因此RQ值最接近于1,A正确; B、与正常人相比,长期患糖尿病的人会分解脂肪供能,因此RQ值会减小,B正确; C、叶肉细胞缺氧时会进行无氧呼吸,

45、该呼吸方式不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因此RQ值高于氧气充足时的RQ值,C错误; D、脂肪因O含量低而C、H含量高,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更多,故其RQ值低于1,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掌握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并结合图示信息准确判断各项。25.在作物育种中,使作物具有矮生性状是某些农作物性状改良的方向之一。实验小组利用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从某二倍体野生型水稻(株高正常)田中获得了一株矮生型突变体,将该突变体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矮生植株占5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获得的单倍体

46、矮生植株长势弱小,所结的种子比野生型水稻的小B. 可用矮生型突变体植株逐代测交的方法来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植株C. 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在自然条件下能进行基因交流D. 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发生了整倍性的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遗传变异的应用:(1)逐代挑选变异,培育优良品种;(2)人工方法(用药物或紫外线照射),使染色体和基因发生改变产生新变异个体,获得新品种;(3)利用航天技术进行空间的技术育种。【详解】A、获得的单倍体矮生植株高度不育,因此其不能结种子,A错误; B、获得的矮生突变体植株为杂合子,可通过逐代自交淘汰隐性植株的方法使矮生基因纯合,以获得

47、纯合的矮生植株,B错误; C、单倍体矮生植株与矮生型突变体植株存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错误; D、获得单倍体矮生植株的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组数目减少一半,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及育种,理解单倍体育种过程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26.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B. 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a是被动运输过程C. 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称为胞吐D. 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

48、则出现3H的部位依时间顺序为【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的a表示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图乙中的是核糖体,是高尔基体,是内质网,是细胞膜,是线粒体,是囊泡,是细胞核。【详解】A、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羧基。因此,若含18O的氨基酸在b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18O标记的是氨基酸中的羧基,A正确; B、细胞内碘浓度高于细胞外,则碘离子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因此其

49、运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胞吐,C正确; D、将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该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甲状腺球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综合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物质运输方式,重点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要求考生熟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字母和数值的含义或名称,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叙说作出准确的判断27.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 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 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 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D. 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答

50、案】D【解析】试题分析:如果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女儿患病,父亲一定患病,而图谱父亲正常,故该遗传病不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D正确。故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母亲和子女肯定都是纯合子,父亲为杂合子,子女中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C错。如果为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等,B错。如果为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可能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儿子一定为纯合子,女儿可能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如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母亲可能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子女一定为杂合子,A错。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

51、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28.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体。下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结构变异D. 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蝴蝶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为ZW型,其中Z

52、Z表示雄性,ZW表示雌性。【详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阴阳蝶的形成是由于W染色体的丢失造成的,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选D。【点睛】关键:抓住阴阳蝶中部分细胞内该有的W染色体却没有,说明是因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个体性状发生改变。29.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某二倍体动物,可以产生如图中各种基因型的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雄性动物体内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和ab的细胞B. 过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C. 过程产生的变异结果是产生了新基因,为种群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是有利的变异D. 过程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答案】C【解

53、析】【分析】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过程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配子;过程表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过程表示经过基因突变产生基因型为Aa1Bb的细胞;过程表示经过染色体变异产生基因型为AaB的细胞。【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形成基因型为AaBb的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4种精细胞。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可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在雄性动物体内能同时找到基因型为AaBb、AB、Ab、aB、ab的细胞,A正确;过程通过减数分裂,其原理属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B正确;过程属于基

54、因突变,变异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基因,为种群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但大多数的基因突变会给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C错误;过程产生的原因有:(1)减数第一次分裂,含有等位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进入同一子细胞中;(2)有丝分裂过程,含有b基因的两条染色体进入同一子细胞中,导致另一个子细胞不含b基因;(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某部位发生缺失,在其上的b基因也随之缺失,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30.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下列选项中细胞、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A.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B. 肺结核杆菌、浆细胞、抗体、抗原C. 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

55、促甲状腺激素、受体D. 寒冷调节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示过程为细胞释放物质M作用于细胞上的物质N,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物质M是信号分子,物质N是受体。【详解】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而肝糖原位于肝细胞内部,A错误; B、浆细胞分泌的特异性抗体与肺结核杆菌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结合,B错误; C、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正确; D、寒冷条件下,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下丘脑细胞膜表面的受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细

56、胞间信息交流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识记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识记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31.如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注:利福平与红霉素都是抗生素类药物,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A. 在人体神经元的细胞核中发生的过程是,细胞质中发生的过程是B. 利福平抑菌是通过影响图中过程实现的,红霉素抑菌是通过影响图中过程实现的C. 图中能发生碱基A与T配对的过程有,能发生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D. 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的途径为,病毒的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的途径为或【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

57、图中为DNA的复制过程;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为逆转录过程;为RNA的复制过程。【详解】A、人体神经元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发生过程,A错误; B、利福平能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而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转录过程,因此利福平抑菌是通过影响图中过程实现的;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而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因此红霉素抑菌是通过影响图中过程实现的,B正确; C、图中能发生碱基A与T配对的过程有,能发生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C错误; D、细胞生物的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的途径为,病毒的遗传信息传到蛋白质的途径为或,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

58、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下列各项叙述中,能用如图表示的是A. 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植物茎生长1cm所需时间,则X1有可能小于X2B. 若X表示细胞体积大小,Y表示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则X2大于X1C. 若X1和X2表示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则Y表示等量过氧化氢经其催化分解后最终的氧气产生量D. 若X表示双链DNA分子中(A+T)所占比例,Y表示DNA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则X1应小于X2【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X1和X2是自变量,其对应的因变量X1小于X2。根据此信息结合各选项问题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

59、、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植物茎生长1cm所需时间,显然X1比X2时生长快,根据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作用特点,则X1可能会大于也可能小于X2,A正确; B、若X表示细胞体积大小,Y表示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因为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则X2应小于X1,B错误;C、若X1和X2表示FeCl3和过氧化氢酶,由于底物的量相同,所以等量过氧化氢经其催化分解后最终的氧气产生量相同,C错误;D、由于AT之间氢键是两个,CG之间是三个,CG碱基对越多DNA结构越稳定。所以若X表示双链DNA分子中(A+T)所占比例,Y表示DNA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则X1应大于X2,D错误。故选A。【点

60、睛】本题结合图示综合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酶的特性、细胞大小与转运速率的关系、DNA分子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学生需要根据相关知识的记忆,并结合图形分析判断。33.某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白鼠某器官的切片时,发现了一个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缢裂为均等两部分的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B. 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染色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C. 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该细胞继续分裂最可能导致子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D. 无变异发生时,若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有差异,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

61、分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I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分离与组合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在赤道板断裂后期减后I期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高倍显微镜下,细胞膜向内凹陷、细胞质即将缢裂为均等的两部分,说明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雄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

62、次分裂后期或雌性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第一极体分裂。【详解】A、如果每个着丝点上都有两条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该细胞取自雄性小鼠的睾丸,A正确; B、如果每条染色体上均不含单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如果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同,说明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错误; D、无变异情况下,若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形态有差异,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染色体分离,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63、。34.图为生物学中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I为人体内环境,并且有的关系,则是血浆B. 若I为可遗传变异,是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原理,则是基因重组C. 若I为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并且和人人生来就有,则是特异性免疫D. 若I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并且由和构成营养结构,则IV是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又叫细胞外液;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步移;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三道防线,其中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解】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

64、淋巴,若人体内环境,并且有的关系,则是血浆、是组织液、是淋巴,A正确;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若若I为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并且和人人生来就有,说明和是非特异性免疫,则是特异性免疫,C正确;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这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因此若I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并且由和构成营养结构,则IV是分解者,D正确。35.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盐(NaCl)胁迫下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B. 实验结果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

65、境中C. 实验结果表明,NAA与GA3使各组种子萌发率明显提高。D. 实验结果无法说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盐(NaCl)胁迫下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自变量是NaCl的浓度和是否加入赤霉素(GA3)或萘乙酸(NAA),因变量是种子萌发率。【详解】A、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A正确; B、盐度较高时,种子萌发率也较高,这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B正确; C、在NaCl浓度为100时,NAA与GA3使种子萌发率略有下降,C错误; D、该实验没有设置赤

66、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共同作用的一组实验,因此无法表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D正确。 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在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二、非选择题36.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饲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阔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叶绿素a最大净光合速率新生阔叶16.6164.10.371017.3繁殖期

67、阔叶15.1266.00.731913.5狭叶25.6344.00.541058.2(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_,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2)依据表中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的。(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大于/等于/小于)18C时的光饱和

68、点。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_(增大/不变/减小)。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于鼠尾藻的养殖。【答案】 (1). 增大 (2). 叶绿素a增多 (3). 光补偿点(或光饱和点) (4). 强光 (5). 无水乙醇(或丙酮或有机溶剂) (6). 数目(或颜色或分布) (7). 小于 (8). 增大【解析】【分析】色素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从表中数据可看出,进入繁殖期的阔叶叶绿素a增多,吸收光能增多,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大,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狭叶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均高于阔叶,可见狭叶更适应强光环境。【详解】(1)表格中可以看出,繁殖

69、期阔叶的叶绿素含量比新生阔叶的多,色素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因此繁殖期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大。(2)表格中数据显示,狭叶的光补偿点为25.6molm-2g-1,光饱和点为344.0molm-2g-1,这两个值都比阔叶的高,说明狭叶比阔叶更能适应强光条件。(3)色素不溶于水,可以溶于有机溶剂,故常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因此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以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数目、颜色及分布。(4)分析曲线图,在温度为18C时,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为900molO2g-2min-1,而

70、表格中新生阔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017.3molO2g-2min-1,因此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小于表格中的光饱和点。18是鼠尾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将新生阔叶由18移至26下,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由第二个曲线图可以看出,其呼吸速率由380molO2g-2min-1增加为400molO2g-2min-1,因此其光补偿点将增大。【点睛】在解题时,考生须理解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等的概念。光补偿点是指是指植物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利用CO2的量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

71、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值。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37.已知家蚕蛾翅色受A、a和B、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正常型家蚕蛾翅色白色,某研究小组在家蚕突变系统中发现了黄翅家蚕蛾。为了研究家蚕蛾翅色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以纯合黄翅和纯合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根据此杂交结果可推测,控制家蚕蛾翅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其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_。(2)表现型为白翅的家蚕蛾中,基因型最多有_种;F2白翅家蚕蛾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3)甲同学选用未交配过的黄翅和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F1全是黄翅,

72、且F2中黄翅白翅31,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1). F2中黄翅白翅313,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 (2). AAbbaaBB或aaBBAAbb (3). 7 (4). 3/13 (5). 甲同学实验中亲本纯合白翅的基因型(aabb)与研究小组选择的白翅的基因型(aaBB或AAbb)不相同【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 以纯合黄翅和纯合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家蚕蛾翅色的A、a和B、b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

73、黄翅白翅179781313,为9331的变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分离比,由此说明:控制家蚕蛾翅色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方式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黄翅为A_bb或aaB_,白翅为A_ B_、aaB_或A_bb、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或aaBBAAbb。(2) 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表现型为白翅的家蚕峨中,基因型最多有7种。F2白翅家蚕蛾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aabb1224121,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3/13。(3) 甲同学选用未交配过的黄翅和白翅家蚕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F

74、1全是黄翅,且F2中黄翅白翅31,说明F1的基因组成中,含有1对等位基因,而另1对基因是相同的,进而推知:亲本纯合白翅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出现这种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甲同学实验中亲本纯合白翅的基因型(aabb)与研究小组选择的白翅的基因型(aaBB或AAbb)不相同。【点睛】以题意信息“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为切入点,判断控制家蚕蛾翅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约为313),进而明辨控制家蚕蛾翅色的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黄翅为A_bb或aaB_,白翅为A_ B_、aaB_或A_bb、aabb。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

75、进行分析解答。38.水稻“恶苗症”是水稻感染赤霉菌所致,幼苗期感染赤霉菌的病苗比健壮幼苗细高,病轻的会提早抽穗,穗形小而无籽。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长势相同的稻田中发现了几株高秆的水稻幼苗,讨论后认为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有三种:a.施肥不均等环境因素造成;b.患了“恶苗症”;c.基因突变所致(只考虑一个基因发生突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种变异类型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_(填字母)。(2)为确定这几株高秆水稻的变异类型,同学们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在水稻开花前,将这几株高秆水稻的整个稻穗套上袋,待种子成熟后,去掉套袋,观察_。如果_说明不是因感染赤霉菌患了恶苗症所致。将高秆植株上所结种子收

76、集在一起,第二年单独播种在无_且水肥充足的土壤中,如果子一代水稻(F1)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为_所致。若让F1再连续自交2代,则纯合的高秆水稻占F3的_。【答案】 (1). a、b (2). 穗形及结籽状况 (3). 穗形大并且结籽较多(或有籽) (4). 赤霉菌 (5). 基因突变(显性突变) (6). 7/16【解析】【分析】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由于环境因素影响、但遗传物质不变所形成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生长。【详解】(1)施肥不均、

77、感染了赤霉菌都会引起植株性状发生改变,仅仅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上述三种变异类型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a、b。(2)由题意可知,患“恶苗症”的水稻穗形小且无籽,故可通过观察穗形及结籽状况来进行判断。如果穗形大并且结籽较多(或有籽)说明不是因感染赤霉菌患了恶苗症所致。为避免水肥条件和赤霉菌的影响,应将水稻种植于无赤霉菌且水肥充足的土壤中。如果子一代水稻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性状是基因突变所致。如果子一代水稻(F1)出现了性状分离,则说明亲本为杂合子,让F1再连续自交2代,F3杂合子所占比例为=,由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数量相等,因此纯合的高秆水稻占的。【点睛】本题考查

78、了环境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赤霉素的作用、基因分离定律等内容。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39.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为细胞内15000倍,与神经细胞一样,都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细胞内ATP浓度增加,导致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B细胞膜内外K+和Ca2+存在浓度差,其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此

79、时膜内外静息电位差的绝对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钾离子通道的关闭后,触发Ca2+大量内流,使胰岛细胞产生兴奋,导致细胞膜两侧的电位_;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_,使血糖减低。(3)型糖尿病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型糖尿病是因为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判断患者的糖尿病类型:_,一段时间后检测尿糖变化。【答案】 (1). 主动运输 (2). 减小 (3). 内正外负 (4). 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5). 给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

80、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详解】(1)胰岛素B细胞膜内外K+和Ca2+存在浓度差,其浓度差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当ATP升高引起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会阻止钾离子外流,导致静息电位减小,故此时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减小。(2)钾离子通道的关闭后,触发Ca2+大量内流,使胰岛细胞产生兴奋,因此兴奋区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3)型糖尿病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型糖尿病是因为细

81、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故I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因此要判断患者的糖尿病类型,可以给患者注射适量胰岛素,一段时间后检测尿糖变化,根据尿液中糖浓度来判断。【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和识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0.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严重时可能导致轻重不等的迟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或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图1为与脊髓灰质相关的神经联系,图 2 为图 1 中

82、结构的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_(填编号)。兴奋经过结构的过程中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2)“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脊髓灰质中的细胞体,患者对刺激_(填“有”或“无”)感觉。(3)“糖丸”其实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减弱后制成的减活疫苗。“糖丸”中的活病毒进入体后,部分 B 细胞会在病毒的刺激和_的共同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细胞。已免疫的人群参与抵御自然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作用类型有_(选一项填字母)(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4)当兴奋传导到图2的处时,其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_。由图 2 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

83、答案】 (1). (2).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有 (4). 淋巴因子 (5). 记忆细胞和浆 (6). C (7). 由正电位负电位 (8). a银环蛇毐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体液免疫过程: 3、灭活疫苗,即人们在获得病毒以后,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使病毒完全丧失活性,从而得到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进而制成灭活疫苗它其实就是一种被杀死的病毒,将其输入人体,既不会使人染病,又可以促使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的入侵,如百日咳疫苗

84、、流脑疫苗等。【详解】(1)从图1可以看出,上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所以是感受器。结构是突触,兴奋传递到突触时,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化学信号的转换。(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说明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能传到大脑皮层处理,对刺激有感觉;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肌肉)没有应答,运动障碍。(3)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减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因此减活疫苗接种后对人体的作用更接近自然感染过程;“糖丸”中的活病毒进入体后,会由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T细胞同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发挥体液免疫。已免疫的人群参与抵御自然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作用由C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配合完成。(4)当兴奋传导到图2的突触小体时,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膜外电荷分布由正电荷变为负电荷,产生动作电位。由图 2 可知,a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会阻碍兴奋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免疫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反射弧的组成以及反射弧完整性的重要性,识记体液免疫的过程,能够区分灭活疫苗和减活疫苗的区别,在结合题干准确分析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