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201.50KB ,
资源ID:98171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8171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检测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他遇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C帝国时代的

2、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2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由此,嘉庆帝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是( )A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C明确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

3、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4郑彪在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谁“战胜”谁,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伪问题”。而且,究竟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谁“演变”了谁,从历史上看两者是互相演变,既相互对抗、斗争,又相互依存、合作。从经济角度看,不能佐证以上观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C东欧剧变 D中国的改革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

4、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6斯大林曾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 B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C建立自己领导的势力范围 D抵制美国的霸权政策7下面两幅图片反映出在美苏争霸中苏联战略变化的态势是( )A由战略进攻到全面收缩 B由战略防御到全面进攻C都处于战略收缩阶段 D都处于战略进攻阶段8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 )A民族独立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废除奴隶制 D南北实

5、现统一9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 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10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己做好先扣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

6、洲格局 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大陆事务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11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C. “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D情报局马歇尔计划朝鲜战争12网上讨论“冷战问题”,飘雪说:“正统派学者认为苏联是邪恶强权国家应该对冷战负责;修正派学者认为美国推行的是霸权主义的帝国主义政策,美国应对冷战负责;后修正派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苏双方对于对方对外政策目标的误解,双方都有责任。”打不还手说:“问题不在于由谁负责,

7、而在于情势发展到那个地步,想不让冷战发生己经不可能了,意识形态以及美苏对外奉行的政策等诸方面的冲突才是冷战发生的决定原因。”蚂蚁说:“意识形态是主要原因吗?我看意识形态不用考虑,国家利益才是核心问题。”对此,如果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你认为正确的是( )A飘雪介绍了不同的看法,后面两个人讨论的是因果关系B如果把他们几个人的观点相加,就能得到正确答案C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怎么说都行D蚂蚁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其他看法都不对13美国曾经大规模地深度卷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也曾为中东和平做过不少努力。由此可见,美国制定海外战略的实质是( )A.努力建立单极化世界 来源:Zxxk.ComB维护美国的海外利

8、益和霸权地位C. 阻止苏联的全球战略攻势D稳定资本主义,打击共产主义14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有利影响包括( )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 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绕过了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 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A B C D15有网友看了下面这幅政治漫画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英法设计,美国造桥 B美国设计,英法造桥C国会设计,总统造桥 D总统设计,国会造桥16 西塞罗有句名言:“执政官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此解读最确切的是 ( )A.执政官的地位很高 B.法律至上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法律就是执政官17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

9、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B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18从分封制一郡县制一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机构设置 B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C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宰相权力的大小1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

10、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魏晋时期, 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这种变化体现了( )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内廷干政的削弱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来源:学#科#网20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为封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 B.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C.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21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

11、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22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 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 )A成就己远远超过普朗克 B坚持“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D科学研

12、究繁忙,无暇顾及23明代著名文史家王世贞认为:“夫士能博古固善,其弗通于今也,古则何有?我以古而诮人,人亦以今而诮我,其失究同也。”这说明王世贞的治史思想是( )A、主张薄古厚今 B、反对厚古薄今C、主张博古通今 D、反对对先古历史借鉴24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萌发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人的探索已经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B、毛泽东等人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理论渊源C、邓小平创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精髓D、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完整继承25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

13、,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26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 )一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二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三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A、魏源 B、严复 C、陈独秀 D、孙中山27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西方文明“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

14、虚文空想之无禆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可见陈独秀鼓吹西方学说的真正目的是( )A、彻底颠覆中国的传统文化 B、促进社会的全面革新和进步C、实现穷思极解泛文空论的理想 D、把西方文明融入中国儒学文化中28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著作资本主义论丛中曾指出,18世纪的欧洲“礼拜堂日趋没落、实验室欣欣向荣”。与这一现象的出现无关的是( )A、进化论的提出 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 D、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9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15、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C、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D、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30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40分)31(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

16、统是国家元首,军队的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材料二 1.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请回答:(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两个国家的什么文件?各是哪一年颁布的?(2)上述文件分别确立了两个国家的什么政体?(3)你能分析出

17、上述两文件有哪些突出不同吗?32(本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世界史资料材料三 1832

18、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33(本题12分)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实行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

19、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手中运行,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议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英国王位继承法(1701)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

20、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

21、趋向。34(本题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有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历史哲学材料二 海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固在利也。然求之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

22、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请回答:(1)黑格尔与梁启超在分析沿海与内陆居民的精神气质时,有何相同认识?(2)结合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相关史实,分析二人的说法是否合理。你如何认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十二铜表法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 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可知,十二铜表法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的捉弄现象,于是法官才决定废除此条款,A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

23、息没有提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问题,排除B;C项属于对材料信息的片面理解,排除;题干信息体现不了“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排除D。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十二铜表法【名师点睛】关于古代罗马十二铜表法,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1)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2)法律条文反映了罗马奴隶占有制社会早期的情况。(3)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平民的利益;(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法的基本法。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军机处没

24、有军务处置权,军务处置权归皇帝,A项错误;“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是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B项错误;材料“俱应直达朕前”表明嘉庆帝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自己的至上权威而采取压制和限制军机处的举措,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材料没有涉及到地方管理问题,D项错误。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 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说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

25、代政体既非古希腊民主政体又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君主政体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保存有一定部落联盟的色彩,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描述中与嫡长子无关,排除A;材料明确说明不是君主专制,排除B;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等级,排除D。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政治制度概况及特征【名师点睛】关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要注意分别把握到以下方面:(1)夏朝:A.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度;B.出现了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利。(2)商朝:A.内外服制度,但商王对外服的权利是有限的 (不利于社会统治,社会动荡);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周朝:A.分封制和宗法

26、制相结合维护周王统治;B.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互依存、促进关系,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能力。材料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互相依存和促进,新经济政策为苏俄一定程度恢复市场、商品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发展,A项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罗斯福新政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挽救资本主义危机,B项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东欧剧变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抗的政治表现, 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符合题干要求;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增强经济活力等,D项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C。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27、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概况;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概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概况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因此两者都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故选B。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旨在为西欧提供经济援助而非军事援助,排除A。CD对应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但不符合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排除C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名

28、师点睛】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6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也力图扩大自己在世界的影响、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建立自己领导的势力范围,因此排除ABC。题干没有涉及美国的霸权政策,因此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7A 【解析】试题分析: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美苏争霸中采取战略进攻的态势,在

29、亚洲和非洲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但是到了80年代,苏联经济困难加剧,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面对严峻的现实,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如苏军撤出阿富汗,故选A。BCD都没有正确反映苏联战略变化的态势。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名师点睛】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相对衰落,在与苏争霸中采取守势,而苏联于70年代在亚洲和非洲进行了一系列扩张活动,特别是1979年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

30、占领,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的和平,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但是苏联由于与美国的全球争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从70年代中期起,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于停滞,加上农、轻、重比例失调,经济困难加剧。到了80年代初,苏联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面对严峻的现实,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为此,苏联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同时,苏联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如苏军撤出阿富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恢复苏中关系正常化,并放弃了70年代对外扩张所得。更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

31、终退出。8A【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北美独立战争,首要目标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首要目标是反对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故选A。 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弱,只是作为革命的一般动力参加了运动,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B不符合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排除B。废除奴隶制和南北实现统一是后来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即南北战争要解决的问题,排除CD。考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北美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北美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相同点。9A【解析】试题分析: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的演说词,他对在二战时还是盟友的苏联

32、大肆攻击,呼吁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这次演说发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材料芝加哥太阳报和斯大林正是针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提出的,故选A。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没有贵族,因此不可能是指美国人自己,排除BC。题干是指出存在发生战争的危险,但毕竟没有真的发生战争,排除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名师点睛】1946年1月,英国前任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日,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

33、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10A 【解析】试题分析:1871年经过普法战争后,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故选A。英国一贯坚持欧洲大陆实力均衡

34、政策,排除B。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是在二战后,排除C。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排除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统一来源:学科网【名师点睛】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德意志帝国崛起,法国衰落,从而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促使欧洲国家重新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德国力图以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孤立法国,法国力图复仇,与英俄逐渐接近。11B【解析】试题分析: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在冷战期间采取的举措,而非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排除A。冷战是指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

35、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属于局部热战,不属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排除CD。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属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表现,故选B。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名师点睛】美国推行反苏、反共的“冷战”政策: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笼。经济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即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军事上: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的应对措施:政治上:组成社会主义阵营,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经济上:1949年,苏联和东欧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

36、事上: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12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飘雪说 “正统派学者认为苏联是邪恶强权国家应该对冷战负责;修正派学者认为美国推行的是霸权主义的帝国主义政策,美国应对冷战负责;后修正派学者认为冷战源于美苏双方对于对方对外政策目标的误解,双方都有责任。”,显然飘雪介绍了三种不同的说法,而打不还手说:“问题不在于由谁负责,而在于情势发展到那个地步,想不让冷战发生己经不可能了,意识形态以及美苏对外奉行的政策等诸方面的冲突才是冷战发生的决定原因。”蚂蚁说:“意识形态是主要原因吗?我看意识形态不用考虑,国家利益才是核心问题。”,可见后面两个人讨论的是冷战的起因是意识形态因素还是国家利益

37、因素,故选A. 几个人的观点有相反的看法,不是简单的相加就行,排除B。C明显说法错误,历史真相需要人们探索发现。D显然太绝对化,其他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13B 【解析】试题分析:努力建立单极化世界是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的意图,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A。美国卷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显然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但介入中东和平与打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关,排除CD。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所在,因此美国卷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以及为中东和平做过不少努力,都是为了发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美国的海外利益和霸权地位,故选B。考点

38、: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和平美国的海外战略。14D 【解析】试题分析:美苏争霸时期虽然对抗,但是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不敢直接诉诸于武力,不敢轻易发动核战争,而且双方也有妥协,如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因此正确。绕过了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显然体现的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利于国家和平与安全,不属于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有利影响,因此错误。故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15B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本题漫画,看到牌子上写有“国际联盟大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设计”,便应迅速回归教材中有关“

39、巴黎和会召开”的内容。“一战”使欧洲列强削弱,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美国企图主宰世界,总统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但英国、法国操纵了国联,美国反而没有加入国联。正确的选项为B。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国际联盟。【名师点睛】1920年1月10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虽然威尔逊致力促成国联的成立,并得到诺贝尔和平奖,但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1920年1月19日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及国际联盟盟约,并否决加入国联。16B【解析】试

40、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再认再现能力。在古代罗马,执政官拥有最高统治权,那么“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表明连地位最高的执政官都必须依据法律办事。“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就等于说法律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并非只由执政官制定,排除C项。材料并不是强调执政官的地位,排除A项。D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自然法【名师点睛】法律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能稳定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使人类社会长治久安和不断繁荣进步。我们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中国的社会

41、主义文明和建设更进一步繁荣发展。1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可见科举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变化,而选官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故C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明清时期的,故D项错误。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1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汉、唐、宋地方行政区划的一大演变趋势在于地方

42、权力逐渐收归中央,地方的自主权利逐渐削弱,压抑了地方行政机构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汉唐地方均为郡(州)县两级制,排除A项;人才选举权至隋朝科举制已收归中央,唐宋无法比较,排除B项。宰相为中央官员,与地方无关,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演变规律【名师点睛】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措施: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

43、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19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可以看出,皇族内部的权力受到很大的削弱,故B项正确。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通过分化相权,最终加强了皇权,故AC项正确,但是材料未体现;唐代的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唐朝的三省

44、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但其实质是根本不同的,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 20D【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在西周初期是以王室子弟为主体进行分封的,他们是周王的直接派遣者,且“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封国的独立程度大大削弱,故相对于商代的方国而言,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故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

45、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4)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

46、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C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代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概况 22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来看,普朗克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而爱因斯坦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对纳粹暴行的著名人士,可见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普朗克主要是因为普朗克在纳粹横行期间没有表现出科学家的人道主义、正义感和良知,故选B。ACD与题干所述没有关系。考点:和平与发展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爱因斯坦。【名师点睛】爱因

47、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一位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个正直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他深切体会到一个勤恳的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对社会要负怎样的责任。他一心希望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要成为祸害。2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士能博古固善,其弗通于今也”、“以古而诮人,人亦以今而诮我,其失究同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出历史研究应该将“博古”与“通今”二者联系起来,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薄古厚今”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提及;B项与材料

48、所提及的对象不一致,排除;D项与题干“我以古而诮人”不符,排除。故选C。考点: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治史思想博古通今 2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联系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萌发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于邓小平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错误,题干信息与“苏联模式”关联性不大,排除;C项仅仅提及了邓小平理论,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完整继承”的说法错误,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概况及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概况及影响【名师点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

49、理论成果的关系,把握到以下方面: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它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它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有着马列宁主义这个共同的“根”。25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洋务运动概况的认识与理解。依据题干

50、中的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可知此时期洋务派关注的是西方的技术,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体现出来的是金融危机,而题干强调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初,此时洋务派正在关注西方技术,B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的主张时“中体西用”,而并不学习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C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此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并没有强调民族主义,D项错误。 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运动概况【易错警示】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紧扣题干时间“19世纪70年代”,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及其性质分析解答此题。学生回答时注意联系所学的资本主义发

51、展阶段及其特征,每一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对外侵略由此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中国所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这与题目的要求正好吻合。而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无关,据此可以直接排除CD两项。2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图表信息、准确判断的能力。由表格中的“西方进化论”、“变法”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巨人指严复,B项正确;魏源不是主张变法的人物,排除A;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不是主张变法的人物,而且也没有提出用“进化论“”,排除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与图表资产阶级维新派信息

52、不符,排除D。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严复的思想主张【名师点睛】近代前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及原因。1、态度:(1)康有为等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二者统一。(2)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加以批判,对儒家的传统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2、原因:(1)维新变法时期,顽固派仍有很强大的力量,康有为等借用孔子的名义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与资产阶级上层的两面性及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2)新文化运动时期,北洋军阀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古复辟的政

53、治目的,使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与辛亥革命后的思想潮流及陈独秀等人的学说、经历有关。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禆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材料主旨体现出陈独秀主张“要有益于现实生活”,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项“彻底颠覆”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明显背离,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中国儒学文化,排除D。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概况及认识 2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54、力。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8世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标志是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与题干时间段不符,但符合题干要求;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人性,发展了人文主义,B项符合题意,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发展了人文主义,C项符合题意,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符合题干时间段信息,符合题意,但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A。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概况及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概况及认识2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卢梭的思想主张,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从题干材料中“察觉到一个人

55、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说明平等的消失是因为一个人占据了另一个人的食粮,只有在私有制情况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制,C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奴役与贫困,排除A;B项提及的是政治上的专制制度,与题干“财产不平等”无关,排除;D项“争夺食物”,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主张 来源:学+科+网Z+X+X+K【名师点睛】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事件与时间背景内容指导思想性质影响文艺复兴 (14-17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程度的发展反对神学世界观,肯定人性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程度体现了人文主

56、义精神。使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启蒙运动 (17-18世纪)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强调人权、法治理性主义推动人从封建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3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启蒙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判断的的能力。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束缚,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促进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强调“理性”,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不仅仅是“摧毁专制主义”的问题,排除;B项提及的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后,与题干信息明显不符,排除;C项与

57、“大兴土木”寓意,即确立资产阶民主政治不符,排除。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概况及认识 31(1)材料一是法国的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颁布;材料二是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颁布。(2)法国的共和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3)材料一强调了议会的权力,总统受议会制约;材料二强调了皇帝和首相及政府的权力,议会不能对他们形成制约。【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两段材料中各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是法、德两国的宪法。(2)、(3)在第(1)题的基础上即可作答。32(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2)创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

58、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认识: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解析】试题分析:(1)要结合教材知识分析总结英国“克服专制王权”的事件。(2)从材料中的“内阁”“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可回答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特点要结合这一政治制度回答。(3)变化要依据材料归纳;积极影响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的内容来回答。(4)要依据三则材料综合分析。33(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意义: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

59、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2)理念:主权在民;法律至上。关系:继承与发展。(3)权力: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推进:1832年议会改革。(4)趋向: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结合材料一可以得出背景为资产阶级革命或“光荣革命”胜利;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妥协;第二问结合所学权利法案的意义即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议会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体制确立来作答。(2)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即可;第二问根据材料二中的出处为英国王位继承法,材料一中的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两者之间是

60、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第一问结合材料三中“(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体现了部分立法权;控制内阁,掌握行政权;第二问结合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英国人推进其民主进程史实,可以得出1832年议会改革。(4)结合三则材料,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以得出总的趋势为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立宪体制不断完善。34(1)都认为人的精神气质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沿海居民有进取心,大陆居民有依赖性。(2)基本合理。古希腊人多从事航海业,工商业发达,殖民扩张频繁;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安土重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关系密切,人类文明受其影响;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