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2020武汉高三起点考试)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B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纬度C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D纬度台风活动频繁2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A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C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D终年受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故A项错误;纬度和纬度均盛行下
2、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B项错误;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故C项正确;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项错误。第2题,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项表述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项表述正确;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项表述正确。答案:1.C2.A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阴影部分)、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示意图
3、。读图回答34题。3甲风带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4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 D低温干燥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位于30纬线和赤道之间的为信风带,该信风向右偏,因此该半球为北半球;甲风带位于30纬线和60纬线之间,即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风带应该为西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故答案选B项。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炎热干燥,故答案选C项。答案:3.B4.C南亚地区
4、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回答57题。5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A西南部 B东南部C东北部 D西北部63月到5月为南亚地区的热季,该季节南亚地区气温高的原因有()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较大西南季风到达,带来的热量较多受东北季风控制,晴天多,云量少 北方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A BC D7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近地面大气环流状况为()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解析:第5题,读图,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之间;西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0日
5、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前后,比较可得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所以该题选B。第6题,3月到5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长,太阳高度角变大,吸收热量增多,气温较高,故对;35月西南季风还未到达(西南季风影响南亚的时间为69月),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晴天多,降水较少,故错,对;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北部南下的冷气团,气温高,故对,所以该题选C。第7题,斯利那加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即东北风的背风坡,故A、B错误;夏季风到达的时间
6、为7月份前后,3月份夏季风尚未到达,故C错误;3月份大部分日期为冬半年,西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处于3040,很可能是受暖湿的西风影响而降水量大,故该题选D。答案:5.B6.C7.D(2020济南模拟)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下图,回答810题。8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9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Aa、b Bb、cCc、d Da、d10由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B削弱了
7、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解析:第8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故D正确。注意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第9题,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图中a、d表示冬季风。第10题,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答案:8.D9.B10.C二、非选择题11(2020南昌十校联考)如图为非洲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N地的气
8、候类型,并分析成因。(2)推测P、Q两地7月的水温高低,并分析原因。(3)描述1月非洲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解析:(1)读图可知,N地位于赤道以北,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南季风迎风坡及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2)两地水温高低,要结合月份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洋流对海水温度的影响角度分析。读图可知,P地位于海洋内部,而Q地离陆地较近,受陆地影响大。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降温慢,同时,由于Q地附近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起到降温作用,所以7月份P地水温较Q地高。(3)读图可知,1月份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西段位于北半球,而东段
9、位于南半球,主要从热力性质差异角度考虑。1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但是由于西部海洋面积大,而海洋升温速度慢,陆地升温快,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所以东段偏南,而西段位于北半球。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7月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N地处迎风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2)P地水温较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P地距大陆较远,冬季水温较高;该海域盛行离岸风,Q地产生上升流,水温较低。(3)东段位于南半球,西段位于北半球。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东段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南半球,西段为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南半球气温
10、较低,赤道低气压带停留在气温较高的北半球。12(2020揭阳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独特气候区,如10N20N和30N40N的大陆西部地区。下面图甲示意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乙示意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分布。(1)若图乙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理由。(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理由。(3)除文字材料所述两个地区外,推测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具体说明。(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
11、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解析:(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分析,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北半球为冬季。(2)图中M地位于高压中心北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形成偏西风(或西南风)。(3)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可知,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60N附近的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4)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较多;但两地
12、纬度不同,在西风带中的位置也不同,受西风影响强度不同,降水量也有所不同。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偏西风(或西南风)。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而成。(3)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较少。(4)同: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异:N地比P地纬度高,N地位于西风带中心控制区,P地位于西风带边缘控制区,故N地西风强于P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