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江苏学业水平历史课时练课时2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 单项选择题1. (2015扬州学测模拟)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列强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逐渐将中国引向近代化的道路。中国迈出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是()A.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 B.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C.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付诸实践 D.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实践2. (2015连云港学测模拟)“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包括()A. 涉外机构 B. 军
2、队建设 C. 政治制度 D. 文化教育3. (2015宿迁学测模拟)近代中国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 中体西用 B. 改良维新 C. 暴力革命 D. 君主专制4. (2015盐城学测模拟)梁启超说:“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材料反映出他()A. 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B. 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 主张兴民权,实行法治 D. 维护普通民众的利益5. (2015南京学测模拟)左
3、立夫在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中说:“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材料中所言“制度过渡”在近代中国应始于()A. 维新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6. (2015扬州学测模拟)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组织 D. 教育制度7.
4、 (2015南通学测模拟)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据此推断,陈独秀当时大力弘扬的是()A. 维新变法思想 B. 三民主义思想 C. 民主科学思想 D. 社会主义思想8. (2014徐州学测模拟)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 洋务运动 B. 戊戌维新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9. (2014高
5、淳中学)下图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红色中华刘大白(民国七年)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 十月革命的胜利C.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0. (2014盐城学测模拟)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准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 D. 二、 判断题(表述
6、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11. (2015宿迁学测模拟)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民主共和,主权在民”的思想。()12. (2015镇江学测模拟)辛亥革命后西方思想文化已成为中国主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已被动摇。()13. (2015徐州学测模拟)鲁迅是20世纪亚洲杰出的文学家,其代表作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开始的标志。()14. (2014泰州中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先后出现的新思潮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体西用的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等。(
7、)15. (2014盐城中学)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第一次在中国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三、 非选择题16. (2015金湖中学)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正是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深刻反省才推动着近现代中国的一次次社会大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魏君可谓有志之士矣,非毅然以振国威、安边境为己任,何其编录之周详、议论之激动如是哉?”“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执掌形势,可谓奇书。”材料中的“魏君”在“奇书”中阐释的核心主张是什么?(2) 康有为曾向皇帝进言:“臣窃闻
8、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实际上反映了康有为的哪一核心主张?(3)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该材料反映了孙中山提出的什么革命主张?(4) 陈独秀曾写道:“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这里的“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指的是什么?陈独秀等人以此为口号掀起的运动有何重大意义?课时2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C解析: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的“师
9、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但其主张未能付诸实践,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将其付诸实践领导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故C项正确。2. C解析:题干中“三十五年的运动”是指洋务运动,它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却没有学习政治制度,故本题应选C项。3. 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欲予民权自由”即可排除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A、D两项,由“何必定出于革命”即可排除C项;该观点应为主张通过改良的道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思想,故本题应选B项。4. C解析:题目中的信息“人民当有无限之权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
10、”体现了“兴民权”的主张,“确立法治之主格”体现了“实行法治”的主张,故本题应选C项。5. A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最早是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6. A解析:由“陈独秀”“上海”“青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故本题应选A项。7. C解析:陈独秀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与科学,故本题应选C项。8. D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对中西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或否定,答案选D。9. D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民国七年,即1918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极下来的新潮”暗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由近东
11、卷到远东”,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答案选D。10. C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是维新变法的思想,是民主共和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民主科学思潮。答案选C。11. B解析:梁启超属于维新派,主要思想是君主立宪、维新思想,故本题说法错误。12. B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并不能说中国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根基已被动摇,故本题说法错误。13. B解析: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掀起了“文学革命”的浪潮。故本题错误。14. A15. B解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发表的,故本题错误。16. (1) 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 主张:君主立宪。(3) 革命主张: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4) 分别指民主、科学。意义: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使青年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有利条件;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