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人教版新课标 王鑫老师执教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篇课文,讲的是燕子妈妈三次让小燕子去观察菜园里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的观察结果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故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篇幅最长的课文,对于刚上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讲,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但今天学生却学的兴趣盎然.下面,我就自己听课后的感受与思考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不足之处,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王鑫老师今天这节课条理清晰,准确把握了学习目标,扎实落实了学习目标.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学得相当扎实.教学中,各个环节衔接自然,和谐,文本解读到
2、位.王老师的引导也很巧妙,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朗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我认为这堂课突出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初步质疑:教师板书课题之后,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心里有哪些疑问?生: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生:什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生:有什么进步?二、自读课文释疑: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都非常简单,认真读读课文自己就可以解决,所以我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在交流中进一步引导将话说清楚,将问题解决明白。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交流时非常踊跃,都想表明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证实自己的实力。三、拓展质疑,延续学习热情:除了上述问题,文本还渗透了“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特点
3、。”的道理,所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一次次让小燕子再去看看冬瓜与茄子有什么不同?”学生明白了在燕子妈妈的引导下,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的更细致了。要认真观察,这一理念也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四、落实识字教学,较好地抓住了几个点.导入环节中的识字教学.导入中出示课题这个环节,因为次字是本课的生字,所以老师先从次字入手,借助拼音让学生去读,然后再让学生读课题.如果直接出示课题,让生直接读,不理会这个生字,那么,次字的教学就落空了.燕字的教学.这个字比较复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如何来教呢老师于是引导学生联想着小燕子的样子来记降低了难度,加深了印象.低年段的孩子易于与乐于接受.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还创设菜园情景,做了运冬瓜和摘茄子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从学生学习要求出发这一理念.这个环节,老师设计得用心,操作得好,学生学习效果也不错.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一,二年级识字量很大,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复习生字,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识字,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字.喜欢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