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案20单元学习总结1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及不同时期的侧重点类别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两弹一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农业技术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1983年“银河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出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侧重点(1)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发展与重工
2、业和国防事业有关的尖端科学技术为侧重点。这是由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建国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刚刚起步,物质基础薄弱,国家安全缺乏保障。当时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2)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是科技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科技发展战略。这主要是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
3、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2.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艺的发展情况科技领域教育领域文艺领域19491966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核垄断;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人民教育奠基:完成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人民教育的转变,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建立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作品硕果累累,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19661976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袁隆平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
4、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政治运动扩大化,文艺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统天下”。1978年后载人航天成功;研制出巨型计算机;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恢复高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实施“211工程”计划,改革高等教育,启动“希望工程”。强调坚持“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反映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涌现;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比较点春秋战
5、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代表不同利益和阶层的思想家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相互诘难、批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内容各家各派就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宣传,他们之间既相互诘难、批判,又相互吸收。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指的是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意义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
6、针;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例题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题规范1定考向:“双百”方针。2抓关键:“双百”方针的内涵。3找信息:“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4辨选项选项结论理由A在文学艺术的发展上实行单一化,且强调革命性不符合“双百”方针的要求B反对“双百”方针,言外之意是反对学术争论C样板戏是“文革”时期“双百”方针遭受严重挫折的表现D“双百”方针是提倡科学和文艺多种形式健康发展的方针,D项“三不”政策
7、全面体现了这一特点答案D变式训练(2011重庆高考)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
8、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1)指出材料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2)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答案(1)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动机: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影响: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2)可以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9、,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方针;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奖励科技创新等方面概括。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对邓小平恢复高考的背景及其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小问体现的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动机: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第二小问的影响:可以从政策的转变: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建设力量: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加以概括。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考情分析本专题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科技、教育方面。科技方面集中在“两弹一星”,文学艺术集中在“双百”方针,教育则突出考查教育的阶段特点以及原因。复习备考中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注意教育改革与“科教兴国”战略,联系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