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和长绒B.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 性状分离指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D.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孟德尔将杂种个体自交的后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称为显性性状,现代细胞学研究揭示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
2、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据此作答。【详解】A、细绒与长绒是棉花的不同性状的表现类型,A错误;B、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有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B正确;C、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C错误;D、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B。2.下图表示双杂合子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过程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过程C. 过程都会使后代出现多样性D. 过程与基因的表达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
3、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表示子代基因型种类数,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也就是形成配子的时期,而图中属于形成配子的时期只有减数分裂的过程。【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过程,A正确;B、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即图中过程,B错误;C、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受精作用),都会使后代出现多样性,C正确;D、表示子代表现型及相关比例,其生物的性状与基因的表达有关,D正确。故选B。3.某种植物的宽叶
4、和窄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宽叶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用植株甲给另一宽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宽叶用植株甲给窄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11用植株甲给另一宽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 或B. 或C. 或D. 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性状分离的相关知识,熟悉分离定律,据此分析作答。【详解】植株甲自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确定植株甲为杂合子,故符合题意;植株甲为杂合子或显性纯合子时,给另一宽叶植株授粉,子代均可能为宽叶,所以不能确定植株甲为杂合子,故不符合题意
5、;当宽叶植物(植株甲)为隐性纯合子、窄叶植株为杂合子时,子代中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也可为1:1,所以不能确定植株甲为杂合子,故不符合题意;用宽叶植株(植株甲)给另一宽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3:1,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确定植株甲为杂合子,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A正确;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赫尔希和
6、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而艾佛里利用分离技术将S菌的成分分开,单独与R菌培养,观察后代菌落的情况,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D正确。5.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双链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 每个脱氧核糖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 DNA复制不仅发生于细胞核中,也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可以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答案】B【解析】分析】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
7、并且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DNA分子中,A=T、C=G,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每个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的数量。【详解】A、DNA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 B、DNA分子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但是DNA分子左链的末端和右链的首端只连着一个磷酸,其余脱氧核糖链接两个磷酸,B错误; C、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故DNA复制不仅发生于细胞核中,也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正确;D、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
8、聚合酶可以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D正确。故选B。6.某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中,含有碱基5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5N存在于DNA的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中B. 子代中含15N的DNA分子占3/4C. 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9900个D. 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断开磷酸二酯键【答案】C【解析】【分析】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根据题意,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中,含有碱基5000对,A+T占碱基总数的34%,则A=T=1700个,G=C=3300个;若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
9、则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标记。【详解】A、15N存在于DNA的含氮碱基中,脱氧核糖不含N,A错误;B、由题意可知,该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2次,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含有15N ,即占1/2,B错误;C、根据题意知,G=C=3300个,该DNA分子复制2次,增加3个DNA分子,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33003=9900, C正确;D、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断开碱基之间的氢键,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DNA、染色体、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B. 基因在DNA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C.
10、 每个DNA分子上有一个基因D. 基因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详解】A、每条染色体上可能有一个或者2个DNA分子,A错误;B、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基因在一个DNA分子上成单存在,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成对存在,B错误;C、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C错误;D、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
11、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D。8.基因、遗传信息和密码子分别是指信使RNA上核苷酸排列顺序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NA上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 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据此分析。【详解】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正确;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即正确;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tRNA一端上与密码子
12、互补配对的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即正确;所以正确的顺序为,B正确。9.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密码子位于mRNA上,一种密码子可决定多种氨基酸B. 密码子位于tRNA上,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C. 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 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一个tRNA由三个核糖核苷酸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A、密码子位于mRNA上,一种密码子最多决定1种氨基酸,A
13、错误; B、密码子位于mRNA上,B错误; C、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C正确;D、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tRNA不仅仅由三个核糖核苷酸构成,D错误。故选C。10.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 同位素标记的赖氨酸 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 人工合成的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即
14、翻译过程,翻译过程以mRNA为模板(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种类),以氨基酸为原料,产物是多肽链,场所是核糖体,据此分析。【详解】合成多肽链时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但不需要同位素标记的tRNA,故不可选;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若要多肽链带上放射性标记,应该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赖氨酸),故可选;合成多肽链时需要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这其中有催化多肽链合成的酶,不需要额外添加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故不可选;合成蛋白质需要模板,由题可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因此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多聚多聚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可选;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内含有合成多肽链所需的酶和能量,故
15、可选;综上所述,可选,D正确。故选D。11.某条多肽链含n个肽键,则其合成过程中对应的mRNA及基因中碱基个数至少为A. 3n 6nB. 3n 3nC. 3(n+1) 6nD. 3(n+1) 6(n+1)【答案】D【解析】【分析】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一条多肽链中有n个肽键,则有n+1个氨基酸,控制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及基因中至少含有的碱基数为3(n+1)、
16、6(n+1)个,D正确。故选D。12.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的DNA的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B.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 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D.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DNA复制,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DNA复制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DNA半保
17、留复制的特点分析两次细胞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或DNA被标记的情况。【详解】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说明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为02N,A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说明两次分裂过程中只进行了一次DNA复制,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项正确;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说明进行了减数分裂,子细胞中DNA全部含3H,C项错误;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应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项错误。【点睛】图示法分析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1)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如果用3H标记细胞中的DNA分子
18、,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让其进行减数分裂,结果染色体中的DNA标记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虽然连续分裂2次,但DNA只复制1次,所以四个子细胞中所有DNA分子均呈杂合状态,即“3H/1H”。(2)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分析如果用3H标记细胞中的DNA分子,然后将细胞放在正常环境中培养,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不同,因为有丝分裂是复制1次分裂1次,因此这里实际上包含了2次复制。由图可以看出,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DNA分子均呈杂合状态,即“3H/1H”。第二次有丝分裂复制后的染色体上两条单体中只有一条单体含有3H,即DNA分子为“3H/1
19、H”,而另一条单体只有1H,即DNA分子为“1H/1H”,在后期时两条单体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可能都含有3H,也可能不含3H,含有3H的染色体条数是02n条(体细胞染色体条数是2n)。13.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C.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核DNA数相同D.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一个基因型为A
20、aXBY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正常情况下可产生4个共2种精细胞,基因组成为AXB、aY,或aXB、AY。【详解】A、若某细胞无染色单体,基因组成为AAYY,说明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B、正常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4个共2种精子,若产生的精子为AXBaXBAYaY1111,则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相同,但核DNA数不同,C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都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故选C。14.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21、.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B.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C. 精卵细胞融合的实质是两细胞质合二为一D.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质【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有一半染色体来自卵细胞。【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
22、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B错误;C、精卵细胞融合的实质是两细胞核的合二为一,C错误;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质,D正确。故选D。15.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说法不正确的有几项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则不会有XbXb的个体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关基因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的性别决定是类型
23、一般是对雌雄异体的生物来说的,有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是ZW型,有的是XY型,ZW型性别决定的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XY型性别决定的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则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伴性遗传的类型有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Y染色体上的遗传;3、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详解】对雌雄异体的生物来说,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都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Xb与性别决定无关
24、,错误;X上含有b使雄配子致死,后代不可能有XbXb的个体,XbXb的个体中的一个Xb不能来自雄配子,正确;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关基因,正确;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或母方遗传来的,错误;位于XY同源区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表现也与性别有关,如XaXaXAYaXAXa(显性雌):XaYa(隐性雄)=1:1,错误;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有,B复合题意。故选B。16.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将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B. 在用35S标
25、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大多数有放射性C. 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或太短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 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后单独研究各自的效应【答案】B【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各自在遗传中的作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加入了S型细菌中的DNA,R型细菌能转化为S型细菌, 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会有两种菌落,说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中的DNA,正确;
26、B、在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在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没有放射性,错误;C、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保温时间太长(细菌细胞裂解)或太短(噬菌体没有完全侵入)均可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正确;D、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后研究各自的效应,正确。故选B。【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用标记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7.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经典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27、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是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B.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使用噬菌体和同位素标记法D. 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答案】B【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
28、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A正确;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这样可以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使用噬菌体和同位素标记法,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用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感染烟草,烟草中不会有子代病毒,D正确。故选B。18.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 HIV
29、病毒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可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C.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位于染色体上D.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能够被DNA酶水解【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噬菌体是DNA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初步水解可产生4种核糖核苷酸,B正确;C、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还含有少量DNA,C错误;D、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N
30、A能够被DNA酶水解,D正确。故选C。19.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该病毒侵染宿主后,其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 复制酶,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 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 一条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 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该病毒侵染宿主后,其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 复制酶,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RNA,故该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据此分析。【详解】A、据题意可知,该病毒
31、含有RNA复制酶,故该病毒不逆转录病毒,A错误;B、由题意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条单链RNA,且可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不含逆转录酶,复制时直接以RNA为模板进行复制,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B正确;C、一条模板可翻译多条肽链,C错误;D、据题意可知,该病毒侵染宿主后,其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 复制酶,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RNA,故复制酶基因表达后才开始RNA的复制,D错误。故选B。20.下列关于遗传的分子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和RNA都能以对方为模板合成,需要同种酶催化B. DNA和R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C. 基因
32、是碱基对随机排列成的DNA片段D.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详解】A、DNA和RNA都能以对方为模板合成,DNARNA为转录,RNADNA为逆转录,但是需要不同种酶催化,A错误;B、DNA和RNA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3、因此基因的碱基序列不是随机排列的,C错误;D、细胞中核酸的有DNA和RNA,其遗传物质是DNA,组成DNA的嘌呤数和嘧啶数相同,D错误。故选B。21.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核基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反应的酶相同B. 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中,所需模板完全相同C. 乙、丙两图可以表示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D. 甲、乙、丙三图所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某种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图甲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图乙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图丙为翻译的过程。【详解】甲过程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DNA
34、聚合酶,而乙过程需要的是RNA聚合酶,即催化甲、乙两图所示生理过程反应的酶不相同,A错误;甲图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而乙图只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故甲、乙两过程所需要的模板不同,B错误;乙图为转录过程,丙图为翻译过过程,可表示核基因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C正确;甲图为DNA复制过程,碱基配对类型为A-T、G-C、T-A、C-G,乙图为转录过程,碱基配对类型为A-U、G-C、C-G、T-A,丙图为翻译过程,碱基配对类型为A-U、G-C、C-G、U-A,故甲、乙、丙三图所示生理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C。2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
35、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细胞中仅存在RNA与蛋白质复合物,不存在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B. 真核细胞中不仅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还存在RNA蛋白质复合物C.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或解旋酶D. 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RNA合成,则该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答案】A【解析】【分析】据题干“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可知,该题是考查染色体(质)的成分,真核生物的染色体(质)上主要成分是DNA与蛋白质,两者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此外DNA在复制和转录的时候与相关的酶结合也属于DNA蛋白质复合物。【详解】原核细胞
36、尽管没有染色质或染色体,但DNA复制和转录时需要DNA和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结合,依然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A错误;真核细胞中翻译时RNA与RNA聚合酶结合,因此真核细胞中不仅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还存在RNA蛋白质复合物,B正确;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的催化,因此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或解旋酶,C正确;DNA转录或RNA自我复制的时候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因此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RNA合成,则该蛋白可能是RNA聚合酶,D正确。23.图1、图2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分别表示结构或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
37、1、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完全相同B. 图1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正在合成4条肽链C. 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D. 图2表示酵母菌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1可知,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表示的是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图2中同时有RNA聚合酶和核糖体的作用,是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的过程。【详解】A、图1表示翻译过程,图2表示边转录边翻译过程,两图所示的过程不完全相同,A错误;B、图1中表示正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从肽链的长短可知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向左,B正确;C、图2信息反映多个核糖体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C错误;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转录和
38、翻译不能同时进行,而图2表示的是边转录边翻译过程,D错误。故选B。24.下图为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 正常的人体细胞既不能完成过程,也不能完成过程B. 、过程需要的原料有些相同,有些不同C. 、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D. 人的镰刀型贫血症、白化病性状分别是通过、途径体现出来的【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DNA复制,表示转录,表示逆转录,表示RNA复制,表示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有: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详解】A. 正常的人体细胞能完成转录和
39、翻译,不能完成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只在少数病毒中存在,A正确;B. 是转录,所需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是逆转录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二者所需的原料不同,B错误;C. 表示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是翻译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C正确;D. 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异常引起的,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25.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精细胞乙的
40、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 该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为8条C. 与精细胞甲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只有一个是正常的D. 与精细胞乙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3,3,5【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详解】依题意可知,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由此推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1、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和Y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同一极,所以,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A项正确。果蝇正常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雄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多为8条,B正确.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由此推知,减一分裂正常,含aY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含AX减二正常。所以与精细胞甲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有两个是正常的,C错误.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
42、源染色体X和Y没有分离,而是移向了细胞同一极,所以精细胞乙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3,3,5 ,D正确.【点睛】异常精子中若有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异常精子中若出现相同基因或相同染色体,说明减二异常。26.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且-3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2C. -11的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1/4D. -10与-11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为3/8【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示分析可知,II-7和II
43、-8都患甲病,生出III-11和III-13号正常的个体,属于有中生无,属于显性遗传,且III-11号女性患甲病,故推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II-3和II-4号不患乙病,且II-3不携带致病基因,生出III-10号两病都患,推出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I-1基因型为AaXBXb,I-2基因型为AaXBY,-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1,B错误;C、III-11正常,其基因组成为aaXBX,I-1基因型为AaXBXb,I-2基因型为AaXBY,生出II-7的基因型为1/2AaXBXb或者1/2AaXBX
44、B,II-7和II-8(AaXBY)生出III-11的基因型为aaXBXB的概率为(1/2+1/4)1=3/4,C正确;D、-10基因为AaXbY,II-7的基因型为1/2AaXBXb或者1/2AaXBXB,II-8为AaXBY,故-11为3/4aaXBXB或1/4aaXBXb,-10与-11婚配,单独考虑甲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2,单独考虑乙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7/8,故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27/8=7/16,D错误。故选C。27.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分别由基因Bb控制,Bb中不存在某个基因时致死,具有相对性状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产
45、生的F1中正常蚕和油蚕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油蚕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B. 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油蚕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C. 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正常蚕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D. 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正常蚕为隐性,且隐性纯合致死【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据此分析。【详解】A、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油蚕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则子代中雌雄个体之比应为1:1,A错误; B、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油蚕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则亲本为ZBZb、
46、ZBW,则子代为ZBZB(致死)、ZBZb、ZBW、ZbW,F1中正常蚕和油蚕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为1:2,B正确; C、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正常蚕为显性,且显性纯合致死,则雄性亲本可以是ZBZb、ZbZb,雌雄个体可以为ZBW、ZbW,子代中不会出现正常蚕和油蚕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为1:2,C错误; D、若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正常蚕为隐性,且隐性纯合致死,则雄性亲本可以是ZBZB、ZBZb,雌雄个体可以为ZBW、ZbW,子代中不会出现正常蚕和油蚕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为1:2,D错误。 故选B。28.小麦粒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A、B决定红色
47、,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为A. 3种,9:6:1B. 4种,9:3:3:1C. 5种,1:4:6:4:1D. 6种,1:3:4:4:3: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A、B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决定白色,得知,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它们杂交得到F1,Fl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据此答题。【详解】AaBb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有分别含有0、1、2、3、4个显性基因的五种表现型,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48、aaBB,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1:1:4:2:2:1,表现型的比例为(由深到浅):1:4:6:4:1,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数量遗传,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Fl的基因型及Fl自交后代F2中表现型种类。29.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 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C. F1中出现长
49、翅雄蝇的概率为3/16D. 子代红眼残翅雌蝇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双亲全为长翅果蝇,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因此亲本基因型肯定为BbBb;若要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即1/41/2,则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据此分析。【详解】A、据分析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A错误;B、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比例相同,都占1/2,B正确;C、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
50、Xr和BbXrY,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则子代红眼残翅雌蝇为杂合子即bbXRXr的概率为1/41/2=1/8,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重点是根据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概率推出亲本的基因型,再根据亲本基因型进行分析。30.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无眼1/2雌93311/2雄9331A. 有关翅型和体色的相对性状中,灰体和长翅为显
51、性性状B. 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C. 上述杂交实验不能判断有眼/无眼性状的显隐性D. 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有眼为显性【答案】D【解析】【分析】据表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由此推知,灰体対黑檀体为显性性状,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且这两対性状符合孟徳尓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有关翅型和体色的相对性状中,灰体和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B、无眼雌果蝇与有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雌雄果蝇中表现为有眼、无眼的概率相同,不能确定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故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
52、可能在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B正确;C、无眼雌果蝇与有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不同性别果蝇中表现为有眼、无眼的概率相同,不能确定有眼/无眼性状的显隐性,C正确;D、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眼为显性时,后代雌性全部为有眼,与题中实验结果不相符合,因此无眼为显性,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31.下图为用32P标记的亲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_,培养液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32P?_。(2)图中(搅拌)的目的是 _。经离心处理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 _(B或
53、C)(3)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要设置另外一组实验,即_。(4)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细菌。以上实验,经过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最终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存在的主要部位分别是_、_。(5)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正常细菌,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1P的噬菌体有 _个。【答案】 (1). 大肠杆菌 (2). 不含有 (3).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使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4). C (5).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54、 (6). 沉淀物 (7). 沉淀物和上清液 (8). n【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1)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用于培养大肠杆菌,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能含有32P。(2)图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使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经离心处理后,噬菌体外壳主要分布在上清液,细菌以及细菌中的子代噬菌体主要分布在沉淀中,故放射性主
55、要出现在C。(3)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只能证明DNA进入细菌体内,复制子代噬菌体,但是不知道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作用,故要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需要设置另外一组实验,即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4)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35S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细菌,因为15N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而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将出现在新的噬菌体中,所以离心后主要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检测到放射性.。(5)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
56、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每个DNA中都含有31P,只有2个携带32P,因此其中含有31P的噬菌体有n个。【点睛】本题结合实验流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2.如图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相关图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发生在_过程中。(选择“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填空)(2)经历图甲中的C过程,_数量加倍。此过程可对应到图乙中的_阶段到_阶段。(3)图丙中的c时期,除
57、了包括有丝分裂过程外,还应包括_ 过程。若此图表示一个雌性动物相关细胞的变化规律,处于IJ阶段的细胞名称是_。(4)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与D之间的虚线对应图丙中的N-O时期,那么你认为图丁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 。【答案】 (1).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2). 染色体 (3). III (4). I (5). 受精作用 (6).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7).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增殖,考查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变化的理解。图乙中黑色柱形图代表染色单体,灰色柱形图代表染色体,白色柱形图
58、代表DNA,图丙中,a代表有丝分裂,b代表减数分裂,c代表受精作用和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详解】(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均会出现染色质复制、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的过程,无丝分裂没有这些变化。(2)图甲中通过C过程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量加倍。图乙中的III阶段到I阶段,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过程。(3)图丙中的c时期,LM代表受精作用,若此图表示一个雌性动物相关细胞的变化规律, IJ阶段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对应的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4)图丙中的N-O时期对应有丝分裂后期,若图丁中时期C与D之间的虚线对应图丙中的N-O时期,有丝分裂
59、后期减半的物质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图丁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点睛】染色体与核DNA数目变化曲线的判断33.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物质的合成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a 过程叫做_,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 这一过程在细胞内发生的时期是_。(2)图中b过程叫做_,该过程所需要的酶是_。(3)c过程以_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4)真核细胞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场所有_。【答案】 (1). DNA复制 (2). 4种脱氧核苷酸 (3).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 转录 (5). RNA聚合酶 (6). mRNA (7). 细胞核
60、 线粒体 叶绿体 核糖体【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DNA复制,b表示转录,c表示翻译,其中表示两个子代DNA分子,表示mRNA,表示核糖体,表示多肽,表示tRNA。【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a表示DNA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2)图中b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该过程所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3)c是翻译,该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4)真核细胞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关系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
61、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图示过程的名称。34.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说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2)亲本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_,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3)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4)研究人员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植株的两种花色为_,子代中
62、新出现的两种花色及比例关系为_。【答案】 (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 aaBB (3). AaBb (4). 4:3:6:3 (5). 3/8 (6). 白色和红色 (7). 紫色:粉红=1:1【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由图可知,白色基因型为aa_,紫色为A_bb,红色为A_Bb,粉红色为A_BB,据此答题。【详解】(1)该图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即aa_A_bbA_Bb,所以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
63、。(3)由(2)分析可知,F1为AaBb,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A_Bb,即AABb、AaBb,F2中紫色:红色:粉红色:白色的比例为=3:6:3:4;F2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为4/16aa_ _,1/16AAbb,1/16AABB,即3/8。(4)用两种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即子代有aa_、A_bb、A_Bb、A_BB,则可推测亲代为白色aaBb和AaBb红色,子代为紫色Aabb:粉色AaBB=1: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
64、写出四种花色的基因型,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35.已知果蝇有灰身/黑身,红眼/白眼,长翅/残翅等多对相对性状,某小组用灰身红眼和黑身白眼的纯合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灰身/黑身,红眼/白眼两对相对性状中,表现为显性的是_。(2)控制眼色的基因在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3)已知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灰身对黑身为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不清楚两对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纯合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请设计实验证明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要求写出杂交方案预期结果及结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杂交方案:_
65、。预期结果及结论:若 _则_;若 _则 _。【答案】 (1). 灰身红眼 (2). X (3). 杂交组合的后代中眼色性状出现性别差异,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只有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才能出现这一结果 (4). 选择纯合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选择纯合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到F1,F1与黑身残翅果蝇交配,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 (5). F2灰身长翅:黑身残翅=3:1(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1:1) (6). 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7). F2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
66、长翅:黑身残翅=9:3:3:1(后代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 (8). 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分析】通过组题干知道,亲本有黑身和灰身,子代全是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组中亲本有红眼和白眼,子代全是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灰身/黑身,红眼/白眼两对相对性状中,表现为显性的是灰身红眼。(2)由于杂交组合的后代中眼色性状出现性别差异,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只有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才能出现这一结果;故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3)若控制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灰身对黑身为
67、显性,长翅对残翅为显性,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证明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杂交方案:选择纯合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统计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选择纯合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到F1,F1与黑身残翅果蝇交配,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若F2灰身长翅:黑身残翅=3:1(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1:1),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F2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后代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位置的判断,具备设计简单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