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4 ,大小:552.50KB ,
资源ID:979128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912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它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易感机体活的结核杆菌进入肺泡即被其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由于该菌有大量脂质,可抵抗溶菌酶而在巨噬细胞内继续繁殖,使巨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出的大量菌体在肺泡内引起炎症以下有关该病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及各种细胞器B结核杆菌的蛋白质需要在巨噬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结核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其RNA不是遗传物质D结核杆菌

2、的基因主要在拟核,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2下列有关酶和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几乎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只能在细胞内才可发挥作用B酶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因此酶不能作为口服药品治疗某些疾病C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ATP和酶D将酶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3核糖体是在1953年由Ribinson和Brou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首次发现的细胞质中存在的一种颗粒,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都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都含有核糖体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D真核细胞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

3、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探究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的是()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C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5以下关于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呈紫色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进行提取C用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D用龙胆紫溶液对大蒜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能观察到染色体形态的动态变化6以下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两个

4、完全不同的过程B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CATP和ADP间的迅速转化有效地保证了细胞内能量的供应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有氧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氧气7如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2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B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C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DRuBP羧化酶

5、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都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8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病原体B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C脂溶性小分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出入细胞9自然遗传学报道:癌症干细胞含有一种标志蛋白Dclkl,能诱导癌症干细胞持续产生癌细胞,如果有选择地清除了Dclk1蛋白质,会使癌组织面积缩小80%以上,有些甚至完全消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蛋白Dclk1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B癌细胞代谢旺盛,易扩散C癌症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不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D细胞癌变也受基因控制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6、)A分裂间期DNA和中心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染色质呈细长丝状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11以下事实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合子高茎豌豆(Dd)的自交后代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B杂合子非糯性玉米(Aa)产生两种花粉A与a之比为1:1C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后代显性与隐性之比为1:lD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12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有如下典型事例: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年摩尔根

7、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据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做了多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且F2均表现为3:1从而验证了其假说B所用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C、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其演绎过程是指对测交实验的理论分析D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导出“基因在染色体上”1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据此推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此操作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抓取次数足够多后,D、d组合出现的概率为50%C甲袋中棋子数

8、与乙袋中棋子数不相等会影响实验结果D每次抓取后,需要将棋子放回才可进行下一次的抓取14以下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和粗毛都是相对性状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患有遗传病的个体一定都有致病基因,含有致病基因的不一定患遗传病15以下关于正常雄蝗虫(2N=24)体内减数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C一个基因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

9、或4种精细胞D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现将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据此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玉米子粒的非甜对甜为显性B非甜玉米植株没有接受甜玉米的花粉C甜玉米植株接受了非甜玉米的花粉D玉米间行种植时既有杂交又有自交17某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

10、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18下列对正常男、女体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染色体在成熟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C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D成熟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19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自交得F1代,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则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T)T存在,B不存在(bbT)T不存在(Btt或bbtt)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A9:7B3:1C9:8D13:320两对相

11、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可能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可能是()Al:3 1:2:1 3:1B3:1 1:1:1 1:3C1:2:1 4:1 3:lD3:1 3:1 1:421控制西瓜的瓜重的基因不止1对,瓜重由显性基因及其显性基因个数决定,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效果一致用瓜重平均为6公斤的西瓜植株与瓜重平均为4公斤的西瓜植株杂交,F1的平均重5公斤;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ATTEEtteeBTTeettEeCtteehhTtEeHhDTTeehhttEEHH22荠菜果实形状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

1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ABCD2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图)由此可以推测()AII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II片段上所含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CIII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DI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2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

13、一般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成不同B一个卵细胞只能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故精子和卵细胞中的DNA各占一半C受精过程加速了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从而为细胞分裂做好了物质准备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意义25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但雄果蝇中不存在缺刻翅的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1DF2中缺刻翅:正常翅=1:62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

14、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单体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27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28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用B、b表示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BxbYCXBYDBb29如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减数分裂图象,乙是有丝分裂图象B该

15、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2、4、4D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30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31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

16、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32如图分别表示一对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的传递情况,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图1中由于过程的随机性,子代中基因型Aa占所有子代的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其同种表现型中占33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若让F2中的黑色猫随机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种类

17、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A2、B2、C3、D3、34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雄配子=1:3CA雌配子:a雄配子=1:1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35水稻的高秆、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粳稻、糯稻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高秆粳稻品种与一矮秆糯稻品种杂交,F1全是高秆粳稻,F1自交得F2试问: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F2中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比例分别是()A高秆粳稻,B高秆粳稻,C矮秆糯稻,D矮秆糯稻,36遗传性秃顶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A、a),显性纯合时,男女均正常;杂合时,男性秃顶,

18、女性正常;隐性纯合时,男女均秃顶若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女孩一定正常B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女性C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男孩一定秃顶D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男性37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A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雌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

19、3:1B5:3C13:3D7:139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萝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40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甲

20、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41如图是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D4号42猫的毛色基因B控制黑毛性状b基因控制黄毛性状,当B和b同时存在则表现为黄底黑斑经调查发现,黄底黑斑性状仅见于雌猫,且不存在致死现象对此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和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其等位基因B黄毛猫与黑毛猫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黄底黑斑猫C黄底黑斑猫和黑毛猫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黄色雌猫D黄色雄猫的b基因既可能来自父本,也可能来自母本43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用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z噬菌体侵染未标记大肠杆

21、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B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C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D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1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44下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B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C肝脏细胞癌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D受精卵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45控制水稻籽粒非糯性的基因(w)和糯性的基因(w)在8号染色体上一株基因型为Ww的水稻,一条8号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且基因w位于该染色体,而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现以该植株为父本、正常的w

22、w植株为母本杂交,子代中有16%的杂交籽粒呈糯性对这一现象的最合理解释是()A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C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46DNA的一个单链中=0.4,上边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4和0.6B2.5和1.0C0.4和0.4D0.6和1.047将某噬菌体的外壳用32S标记,DNA用32P标记细菌用15N标记,用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则某个子代噬菌体()A不含35S,一定含32P,含15N

23、B含35S,不含32P,可能含15NC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D含35S,含32P,含15N48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49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二次细胞分裂后的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最可能是()A0条B20条以下C20条D20条以上50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重

24、要手段,DNA指纹是指DNA的()A双螺旋结构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共50分51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某绿色植物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将叶片按不同比例做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为遮光叶片的CO2吸收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所示(1)完全遮光叶片的叶肉细胞产生H的细胞器是,H的作用为,与为遮光叶片相比H的含量(高、低、相等)(2)随遮光叶片百分率增大,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淀粉含量减少,是因为遮光叶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适未遮光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3)根据以上实验分析,植物栽培过程中,摘除部分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

25、速率,淀粉含量52请回答以下有关遗传的问题:(1)1865年,孟德尔根据多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2条遗传的基本规律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在于:由于,故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具有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并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发现只有加入了 才会发生R型到S型的转化,且越高,转化就越有效(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模型,该模型指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交替连接构成(3)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53山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请回答:(1)甲图和乙图表示山羊黑色素细胞部分代

26、谢过程的示意图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填写图中标号)与黑色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图中的标号)等(2)含有E和D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的原因是,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由此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3)现有一批纯种白毛山羊,甲组:ddEE,乙组:DDEE,丙组:ddee若想利用这批纯种白毛山羊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毛山羊,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实验方案:I选择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让F2的黑毛山羊和进行交配,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毛山羊讨论:F2中黑毛山羊与白毛山羊的比例为若将F2黑毛山羊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黑毛的纯合子占全部F3

27、个体的比例为54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三:将植株的花粉传授到植株的另一雌花序上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表所示:实验黄色玉米粒白色玉米粒一587196二0823三412386(2)根据实验,可知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杂合子占55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图

28、l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图2为精子和卵细胞产生过程示意图(1)甲病是遗传病,乙病是遗传病(2)若11与一个和图2中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生下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3)假定11与15结婚若卵细胞a与精子e受精,发育成的Iv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若卵细胞a与精子b受精,则发育出的17的基因型是,表现型若N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正常的概率是5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35S和32P分别

29、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检测搅拌离心(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BCD(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填序号)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茵体的培养方法是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

30、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它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易感机体活的结核杆菌进入肺泡即被其中的巨噬细胞吞噬,由于该菌有大量脂质,可抵抗溶菌酶而在巨噬细胞内继续繁殖,使巨噬细胞遭受破坏,释放出的大量菌体在肺泡内引起炎症以下有关该病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及各种细胞器B结核杆菌的蛋白质需要在巨噬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结核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其RNA不是遗传物质D结核杆菌的基因主要在拟核,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

31、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解答】解:A、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具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A错误;B、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身具有核糖体,因此在宿主细胞内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错误;C、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其RNA不是遗传物质,C正确;D、只有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在进行有性生殖是,其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错误故选:C2下列有关酶和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几乎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只能在细胞内才可发挥作用B酶口服会被消

32、化酶水解,因此酶不能作为口服药品治疗某些疾病C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ATP和酶D将酶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解答】解: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A错误;B、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比如消化不良等,B错误;C、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需要ATP和酶,C正确;D、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将酶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或磷酸、核糖、含氮碱基,D错误故选:C3核糖体是在1953年由Ribi

33、nson和Brou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首次发现的细胞质中存在的一种颗粒,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都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都含有核糖体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D真核细胞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据此答题【解答】解:A、所有生物都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但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如病毒不含核糖体,A错误;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但含有磷元素,因为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中R

34、NA的组成元素中含有P元素,B错误;C、核糖体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产生,因此该细胞器是细胞内水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但该细胞器不能形成ATP,C错误;D、真核细胞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D4图是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探究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的是()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C装置1中液滴不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1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酵母菌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1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

35、的氧气;装置2中的清水不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2中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与消耗氧气的量的差值【解答】解:A、装置l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没有进行无氧呼吸,结合装置1和装置2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装置l中液滴左移,说明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了氧气,即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1和装置2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错误;C、装置l中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呼吸作用没有消耗氧气,即没有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中液滴右移,说明酵

36、母菌呼吸释放了二氧化碳,结合装置1和装置2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装置1中液滴不可能右移,D错误故选:A5以下关于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到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呈紫色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进行提取C用甲基绿染液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D用龙胆紫溶液对大蒜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能观察到染色体形态的动态变化【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

37、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5)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即无水乙醇溶解色素进行提取,B错误;C、用健那绿对人口腔上皮细胞染色,能观察到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C错误;D、观

38、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死亡,因此显微镜下观察 不到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过程,D错误故选:A6以下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B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CATP和ADP间的迅速转化有效地保证了细胞内能量的供应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有氧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氧气【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

39、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反应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ATP数量最多3、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H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是乳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解答】解:A、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是葡萄糖酵解形

40、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中基质中,而从丙酮酸开始的反应不同,A错误;B、自养生物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区别,B正确;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能够及时转化成ADP,这有效地保证了细胞内能量的供应,C正确;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有氧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氧气,D正确故选:A7如图为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2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正确的

41、是()A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B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C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D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都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想暗反应过程中,RuBP羧化酶是植物体内催化CO2固定的酶,能够催化CO2+C52C3暗反应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解答】解:A、CO2+C52C3的反应需要在二氧化碳供应和五碳化合物存在条件下进行,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A错误;B、CO2的固定实质上是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反应生成三碳化合物,B错误;C、根据

42、题意,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C正确;D、绿色植物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都是叶绿体基质,D错误故选:C8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摄取病原体B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C脂溶性小分子更容易通过细胞膜D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出入细胞【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大都需要ATP为其直接提供能量;2、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主动运

43、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为胞吞过程,A错误;B、细胞积累K+,细胞吸收K+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B正确;C、由于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是脂质,因此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正确;D、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出入细胞,D正确故选:A9自然遗传学报道:癌症干细胞含有一种标志蛋白Dclkl,能诱导癌症干细胞持续产生癌细胞,如果有选择地清除了Dclk1蛋白质,会使癌组织面积缩小80%以上,有些甚至完全消失,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蛋白Dclk1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与翻译两

44、个过程B癌细胞代谢旺盛,易扩散C癌症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不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D细胞癌变也受基因控制【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癌细胞的特征:(1)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使细胞易扩散转移【解答】解:A、蛋白质的合成需要经过转录与翻译两个过程,A正确;B、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而代谢旺盛,易扩散,B正确;C、癌症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故增殖过程中会出现核膜、核仁的周期性变化,C错误;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也受

45、基因控制,D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DNA和中心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染色质呈细长丝状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中心体复制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

46、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解答】解:A、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间期存在DNA和中心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B、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的数目不变,B错误;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A11以下事实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合子高茎豌豆(Dd)的自交后代高茎与矮茎之比为3:1B杂合子非糯性玉米(Aa)产生两种花粉A与a之比为1:1C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后代显性与隐性之比为1:lD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

47、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C、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C错误;D、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

48、,D错误故选:B12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有如下典型事例: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据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做了多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且F2均表现为3:1从而验证了其假说B所用的方法是类比推理法,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C、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其演绎过程是指对测交实验的理论分析D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导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

49、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解答】解:A、做了多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且F2均表现为3:1,从而说明3:1的性状分离比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再通过测交实验验证了其假说,A错误;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

50、,这不仅具有逻辑的必然性,B正确;C、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实验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其演绎过程是指对测交实验的理论分析,C正确;D、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导出“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A1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据此推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此操作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抓取次数足够多后,D、d组合出现的概率为50%C甲袋中棋子数与乙袋中棋子数不相等会影响实验结果D每次抓取后,需要将棋子放回才可进行下一次的抓取【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

51、杂交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解答】解:A、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

52、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A正确;B、抓取次数足够多后,由于每次分别从甲、乙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所以Dd概率约为,B正确;C、由于两个袋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而雌雄配子的数目不一定相等,一般都是雄配子多于雌配子,所以甲袋中棋子数与乙袋中棋子数不相等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D、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袋中,D正确故选:C14以下关于遗传和变异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和粗毛都是相对性状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

53、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D患有遗传病的个体一定都有致病基因,含有致病基因的不一定患遗传病【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1、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度是一种性状,高茎与矮茎属于不同表现类型,D控制高茎,d控制矮茎,D、d都是控制高度;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总是与性别相关联,叫伴性遗传,伴性遗传在基因传递过程中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3、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

5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解答】解: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都是相对性状,A错误;B、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B正确;C、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定律,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C错误;D、患有遗传病的个体不一定都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含有致病基因的不一定患遗传病,D错误故选:B15以下关于正常雄蝗虫(2N=24)体内减数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C一个基因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或4种精细胞D在精子形成过程中

55、,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6、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C、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一个基因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4种精细胞,C正确;D、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正确故选:B1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现将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据此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玉米子粒的非甜对甜为显性B非甜玉米植株没有接受甜玉米的花粉C甜玉米植株接受了非甜玉米的花粉D玉米间行种植时既有杂交又有

57、自交【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种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解答】解:A、在纯种甜玉米中,产生的配子都含控制甜这种性状的基因,但结的子粒中有非甜的,说明接受了非甜的花粉后,子粒中含有的非甜基因被表达出来,所以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而表现为非甜性状,则说明非甜是显性,A正确;B、非甜玉米植株接受了甜玉米的花粉,但非甜是显性,B错误;C、甜玉米植株接受了非甜玉米的花粉,而非甜是显性,C正确;D、由于玉米是雌

58、雄同株异花,所以玉米间行种植时既有杂交又有自交故选:B17某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

59、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答】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故选:C18下列对正常男、女体细胞和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染色体在成熟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C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D成熟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Y,正常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XX

60、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X或22+Y,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2+X【解答】解:A、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男性和女性的体细胞中均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A正确;B、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染色体在成熟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B正确;C、正常男、女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C正确;D、成熟生殖细胞中均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性染色体,D错误故选:D19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BbTt的玉米植株做亲本,自交得F1代,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则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BT)T存在,B

61、不存在(bbT)T不存在(Btt或bbtt)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A9:7B3:1C9:8D13:3【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表格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 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解答】解:根据题意让BbTt的玉米植株自交,则F1代的情况是雌雄同株异花( BT):雄株(bbT):雌株(Btt):雌株(bbtt)=9:3:3:1;然后让F1中的雌雄同株异花植株相互交配,就是让基因型是BT的个体

62、相互交配,BT的个体产生以下4种配子:BT()、Bt()、bT()、bt(),让产生这四种配子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BBTT(),BBTt(2=),BbTT(2=),BbTt(2+2=),即雌雄同株异花(BT)的比例为;BBtt(),Bbtt(2=),bbtt(),即雌株(Btt或bbtt)比例为,bbTT(),bbTt(2=),即雄(bbT)比例为,所以F2代中雌、雄株的比例是: =9:8故选:C20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可能为9:7、9:6:1、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可能是()Al:3 1:2:1 3:1B3:1 1:1:1 1:3C1:

63、2:1 4:1 3:lD3:1 3:1 1:4【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

64、(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

65、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A21控制西瓜的瓜重的基因不止1对,瓜重由显性基因及其显性基因个数决定,不同的显性基因作用效果一致用瓜重平均为6公斤的西瓜植株与瓜重平均为4公斤的西瓜植株杂交,F1的平均重5公斤;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ATTEEtteeBTTeettEeCtteehhTtEeHhDTTeehhttEEHH【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说明控制西

66、瓜的瓜重的基因有三对等位基因,且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效果一致且具叠加性【解答】解:根据F2中又出现了2公斤与8公斤重的西瓜,各占,说明控制西瓜的瓜重的基因有三对等位基因瓜重8公斤的西瓜基因型为TTEEHH,瓜重2公斤的西瓜基因型为tteehh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的重量为(82)6=1公斤因此,瓜重平均为6公斤的西瓜植株含(62)1=4个显性基因,瓜重平均为4公斤的西瓜植株含(42)1=2个显性基因F1的平均重5公斤,其细胞中含(52)1=3个显性基因因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TTEEhh和tteeHH或TTeeHH和ttEEhh或ttEEHH和TTeehh故选:D22荠菜果实形状

67、三角形和卵圆形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B、b决定AaBb个体自交,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在F1的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AaBb自交得F1中A_B_:A_bb:aaB_:aabb=9:3:3:1,而F1中三角形:卵圆形=301:2015:1,由此可见,三角形的基因型为A_B_、

68、A_bb、aaB_,卵圆形的基因型为aabb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中三角形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ABB、AABb、AaBB、AaBb)、A_bb(AAbb、Aabb)、aaB_(aaBB、aaBb),其中AABB、AABb、AaBB、AAbb、aaBB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均为三角形果实,这些个体在F1三角形果实荠菜中所占的比例为故选:B23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图)由此可以推测()AII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II片段上所含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CIII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

69、男性DI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分析题图:(1)片段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3)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遗传【解答】解:A、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在片段上,A错误;B、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XaXaXAYa后

70、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B错误;C、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所以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C正确;D、片段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D错误故选:C2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一般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成不同B一个卵细胞只能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故精子和卵细胞中的DNA各占一半C受精过程加速了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

71、质合成,从而为细胞分裂做好了物质准备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意义【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受精作

72、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3、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解答】解:A、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一般染色体数相同(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但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染色体组成不同,A正确;B、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

73、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B错误;C、受精过程加速了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从而为细胞分裂做好了物质准备,C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B25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但雄果蝇中不存在缺刻翅的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1DF2中缺刻翅:正常翅=1:6【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分

74、析可知:该缺刻翅果蝇是由某基因缺失引起,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这种变异具有纯合致死效应,雄果蝇中不存在缺刻翅的个体,说明该变异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缺刻用A表示,a表示没有发生突变的基因型,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记作XAXa,正常翅雄果蝇的基因型记作XaY,子一代基因型是XAXa、XAY、XaXa、XaY,其中XAY致死,因此雌果蝇:雄果蝇=2:1【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缺刻翅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子一代中雌果蝇:雄果蝇=2:1,C错误;D、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XaX

75、a、XaY,其中XAY致死,雄果蝇的基因型只有一种是XaY;子一代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XA:Xa=1:3,子一代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Xa:Y=1:1,子一代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XAXa:XAY:XaXa:XaY=1:1:3:3,其中XAY致死,XAXa表现为缺刻翅,XaXa、XaY表现为正常翅,缺刻翅:正常翅=1:6,D正确故选:D26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92条染色单体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考点】细胞有丝

76、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

77、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共含有92条染色单体,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增倍,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四分体,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含2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C27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

78、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是体细胞的两倍;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都与体细胞相同据此答题【解答】解:A、若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故A选项错误;B、着丝点分裂不会导致DNA数目加倍,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选项错误;C、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故C选项正确;D、

79、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故D选项错误故选:C28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基因用B、b表示1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bbBxbYCXBYDBb【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分析系谱图: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和“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无法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II1的母亲正常,所以该病也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1的基因型为bb,故A正确;B、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1的基因型为xbY,故B正确;C、II1的母亲

80、正常,所以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II1的基因型不可能为XBY,故C错误;D、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II1的基因型为Bb,故D正确故选C29如图是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是减数分裂图象,乙是有丝分裂图象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2、4、4D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只含两条大小不同的染色体,且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乙图着丝点分裂,且移向细胞两极的

81、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解答】解:A、根据分析可判断,甲是减数分裂图象,乙是有丝分裂图象,A正确;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B正确;C、甲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依次是2、4、4,C正确;D、乙图中A与a是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与B是复制关系,所以无法判断该动物个体的基因型,D错误故选:D30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

82、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结合题意及选项可知,本题着重要求考生能够熟练使用显微镜一般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然后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用高倍镜,如果视野暗可以通过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来增加亮度【解答】解:A、将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中解离时,细胞已死亡,所以不可能继续分裂,A错误;B、如果用低倍镜看不到细胞,可能是光线太暗、物镜与装片间的距离不合适等原因造成,这时换用高倍镜仍然看

83、不到细胞,B错误;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正确;D、如果视野大暗,可换用大的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增加视野的亮度,D错误故选:C31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自然状态下,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不会杂交;而小麦自然状态下既有杂交也有自交【解答】解:(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

84、严格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不会杂交,只能自交,所以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仍然是矮茎;(2)小麦自然状态下既有杂交也有自交,小麦的花粉可自由掉落到别的小麦植株上,如果小麦自交,则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矮茎;如果是杂交,则高茎的花粉落在矮茎植株以后还得的F1的性状是高茎故选:B32如图分别表示一对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的传递情况,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C图1中由于过程的随机性,子代中基因型Aa占所有子代的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其同种表现型中占【考点】基因的

85、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A错误;B、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过程表示受精作用过程,减数分裂过程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B错误;C、图1中由于过程的随机性,子代中基因型Aa占所有子代的,C正确;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其同种表现型中占,D错误故选:C33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86、B、b)控制,如图是黑色和白色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相关比例,若让F2中的黑色猫随机自由交配,其后代中表现型种类及白色猫所占的比例为()A2、B2、C3、D3、【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猫的毛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可以推出猫毛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2中的灰褐色猫:黑色猫:白色猫=9:3:4,可以推知是9:3:3:1的变式,F1灰褐色猫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为白色猫的基因型,A_B_为灰褐色猫的基因型,A_bb为黑色猫的基因型,aaB_为白色猫的基因型;或A_bb为白色猫的基因型,aaB_为黑色猫的基因型【解答】解:

87、根据分析,F1灰褐色猫的基因型为AaBb,假设A_bb为黑色猫的基因型,aaB_为白色猫的基因型,则F2中的黑色猫为1AAbb、2Aabb,a基因频率为=,A基因频率为1=,相互交配,其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个体占,则A_bb个体占1=,aabb个体为白色猫,A_bb个体为黑色猫,故表现型有2种,白色猫aabb所占的比例为假设A_bb为白色猫的基因型,aaB_为黑色猫的基因型,则同理可知后代中表现型有2种,白色猫aabb所占的比例为故选:A34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雄配子=1:3CA雌配子:a雄配子=1:1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88、【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解答】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a的植物产生的雄性配子中A和a数量相等,雌配子中A和a数量也相等,但雌雄配子之间没有特定数量上的联系,但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可知,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故选:D35水稻的高秆、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粳稻、糯稻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两

89、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高秆粳稻品种与一矮秆糯稻品种杂交,F1全是高秆粳稻,F1自交得F2试问: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及F2中的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的比例分别是()A高秆粳稻,B高秆粳稻,C矮秆糯稻,D矮秆糯稻,【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由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知,两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先根据分离定律拆分,再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及乘法原理求后代概率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由亲本为高秆粳稻矮秆糯稻,F1全是高秆粳稻,可推出高杆对矮秆是显性(设受A、a控制),粳稻对糯稻为显性(设受B、b控制),即高秆粳稻为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则亲本为高秆粳稻AABB矮秆糯稻aabb,F1

90、为AaBb,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为:9高秆粳稻:3高杆糯稻:3矮杆粳稻:1矮秆糯稻,F2中的重组类型个体为高杆糯稻Abb、矮杆粳稻aaB,占总数的比例为: +=故选:A36遗传性秃顶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研究发现,控制该遗传病的等位基因(A、a),显性纯合时,男女均正常;杂合时,男性秃顶,女性正常;隐性纯合时,男女均秃顶若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女孩一定正常B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女性C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男孩一定秃顶D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所生正常孩子可能为男性【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遗传性秃顶是一

91、种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显性纯合时,男女均正常;杂合时,男性秃顶,女性正常;隐性纯合时,男女均秃顶,所以男性中,AA正常、Aa和aa秃顶;女性中,AA和Aa正常、aa秃顶【解答】解:AB、如一对夫妇均正常,则男方的基因型为AA,女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为AA或Aa根据题干信息,如果生的是女孩,则一定正常;如果生的是男孩,则可能正常也可能是秃顶,AB正确;CD、如一对夫妇均秃顶,则男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女方的基因型为aa,他们所生子女的基因型为Aa或aa根据题干信息,如果生的是男孩,则一定秃顶;如果生的是女孩,则可能正常也可能是秃顶,C正确,D错误故选:D

92、37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A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定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一定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是: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2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相同【解答】解: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产生4种精子,而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正常分裂,则只能

93、产生2种精子故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也有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形成的故选:C38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雌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A3:1B5:3C13:3D7:1【考点】伴性遗传【分析】由题意可知: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本雌蝇基因型是杂合体,可推知子一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和比例,然后统计子一代雌雄配子的比例和种类,即可得知子二代的基因型和比例【解答】

94、解:假设红眼基因由B控制,b控制白眼,因为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所以亲代红眼雌果蝇基因型是XBXb,雄果蝇是XBY,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分别是:XBXB、XBXb、XBY、XbY;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是: XB、Xb、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种类和比例是: XB、Xb、Y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基因型是: XBXB、XBXb、XBY、XBXb、XbXb、XbY,所以理论上子二代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是13:3,而雌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7:1故选:D39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萝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狭叶基因(b)会使

95、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为宽叶,为狭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宽叶(B)对狭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解答】解: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狭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1/2为宽叶(XBY),1/2为狭叶(

96、XbY)故选:A40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考点】伴性遗传【分析】XY型生物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XX,两条X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Y,属于一对异型的同源染色体,其中X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解答】解:A、甲的一条来自父亲的和乙的一条来自父亲的完全相同,

97、来自母亲的是两条X,假设为X1和X2,女儿的基因型是XX1或XX2,第一个女儿是XX1的概率是,第二个女儿是XX1的概率是,所以两者同为XX1的概率是,同理两个女儿是XX2的概率也是,所以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A错误;B、取甲来自母亲的X1的可能为,取甲来自母亲的X2的可能为,取乙来自母亲X1的可能为,取乙来自母亲X2的可能为,相同的可能为X1X1+X2X2=,B错误;C、由于父亲只含一条X染色体,所以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C正确;D、甲来自父亲的X与乙来自父亲的X肯定相同,所以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有可能相同,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

98、不相同的概率为,D错误故选:C41如图是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1号B2号C3号D4号【考点】伴性遗传【分析】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由于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而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女性只有在两个X染色体上都含有色盲基因时才会患病,而男性的X染色体上只要含有该基因就会患病;又由于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因此男性患者传女不传男,而女性的X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解答】解:图中7号色盲基因来自于他的母亲5号,而5号正常,说明5号的基因型是XBXb;又因为她的父亲1号是XBY,所以其致病基因来自于母亲2号,而2号正常

99、,说明2号是携带者故选:B42猫的毛色基因B控制黑毛性状b基因控制黄毛性状,当B和b同时存在则表现为黄底黑斑经调查发现,黄底黑斑性状仅见于雌猫,且不存在致死现象对此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B和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上没有其等位基因B黄毛猫与黑毛猫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黄底黑斑猫C黄底黑斑猫和黑毛猫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黄色雌猫D黄色雄猫的b基因既可能来自父本,也可能来自母本【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分析题文:当B和b同时存在则表现为黄底黑斑,黄底黑斑性状仅见于雌猫,且不存在致死现象,这说明猫的毛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解答】解:A、当B和b同时存在则表现为黄底黑斑,黄底黑斑性状仅见于雌猫

100、,且不存在致死现象,这说明猫的毛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A正确;B、黄毛猫(XbY或XbXb)与黑毛猫(XBXB或XBY)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黄底黑斑猫(XBXb),B正确;C、黄底黑斑猫(XBXb)和黑毛猫(XBY)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黄色雌猫(XbXb),C正确;D、黄色雄猫(XbY)的b基因只能来自母本,D错误故选:D43关于赫尔希和蔡斯的“用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z噬菌体侵染未标记大肠杆菌”的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B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C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

101、体比例越低D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1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陡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解答】解:A、搅拌的目的是

102、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而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因此,搅拌不够充分,不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增高,A错误;B、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部分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进入上清液,而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不会增高,B错误;C、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后代中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为,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繁殖的后代越多,后代中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低,C正确;D、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是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因此子代噬菌体都含有31S,即培养时间越长,含31S的子代噬菌体比例不变,D

103、错误故选:C44下列变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B人体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C肝脏细胞癌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D受精卵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考点】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癌变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答】解:A、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A错误;B、造血干

104、细胞分化成红细胞,遗传物质不变,但人体成熟红细胞没有遗传物质,故人体成熟红细胞形成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B错误;C、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故肝脏细胞癌变形成癌细胞的过程,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D、受精卵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故选:D45控制水稻籽粒非糯性的基因(w)和糯性的基因(w)在8号染色体上一株基因型为Ww的水稻,一条8号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且基因w位于该染色体,而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现以该植株为父本、正常的ww植株为母本杂交,子代中有16%的杂交籽粒呈糯性对这一现象的最合理解释是()A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雌配子

105、时发生了基因突变B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雄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C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

106、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父本8号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且基因w位于该染色体,而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因此父本只能产生含有W基因的配子,而母本(ww)只能产生含有w基因的配子,因此子代的基因型为Ww,表现为籽粒非糯性但是子代中有16%的杂交籽粒呈糯性(ww),这说明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部分雄配子中含有w基因,进而出现籽粒呈糯性(ww)的子代故选:C46DNA的一个单链中=0.4,上边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0.4和0.6B2.5和1.0C0.4和0.4D0.6和1.0【考点】DN

107、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解答】解:DNA的一个单链中=0.4,即,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1=T2、T1=A2、C=G

108、2、G1=C2,则其互补链中;整个DNA分子中A=T、C=G,所以故选:B47将某噬菌体的外壳用32S标记,DNA用32P标记细菌用15N标记,用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繁殖后,则某个子代噬菌体()A不含35S,一定含32P,含15NB含35S,不含32P,可能含15NC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D含35S,含32P,含15N【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因此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109、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解答】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分子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1)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不含35S,但含15N;(2)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但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15N,少量子代噬菌体32P综合以上可知,在噬菌体大量增殖后,任意抽查某一个噬菌体,则该噬菌体不含35S,含15N,可能含32P故选:C48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AM表示非等位基因,N表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M表示遵循基因

110、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M表示母亲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DM表示基因突变,N表示性状的改变【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突变的特征【分析】1、非等位基因可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同样条染色体上;2、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但是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病,儿子可能患病,也可能不患病;4、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可能与没有突变前转录形成的

111、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而性状不发生改变,显性纯合子有一个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性状也不会改变【解答】解:A、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B、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能遵循连锁交换定律,B错误;C、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母亲患病,若是杂合子,则儿子可能不患病,C正确D、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故选:C49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二次细胞分裂后的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最可能是()A0条B20条以下C20条D20条以上【考点】

112、DNA分子的复制;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1、当染色体未复制前,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2、DNA的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1)DNA分子数: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个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目为2n+1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为2条新合成脱氧核苷酸链为(2n+12)条【解答】解: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原则,在细胞分裂间期,DNA进行复制,由于这些细胞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出来的D

113、NA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有32P,因此,在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每一个子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中DNA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有32P在第二次分裂,间期DNA半保留复制,复制出来一半的DNA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有32P一半DNA都不含有32P在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最多为20条,最少为0条故选:B50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身份认定的重要手段,DNA指纹是指DNA的()A双螺旋结构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

114、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中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解答】解:A、一般情况下,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A错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不是DNA“指纹”,B错误;C、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相同,不是DNA“指纹”,C错误;D、DNA“指纹”是指DNA中碱基对

115、的排列顺序,因为不同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共50分51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某绿色植物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将叶片按不同比例做完全遮光处理,在适宜光照下检测为遮光叶片的CO2吸收速率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所示(1)完全遮光叶片的叶肉细胞产生H的细胞器是线粒体,H的作用为与氧气结合生成水,与为遮光叶片相比H的含量低(高、低、相等)(2)随遮光叶片百分率增大,未遮光叶片光合速率上升,淀粉含量减少,是因为遮光叶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适未遮光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增加(3)根据以上实验分析,植物栽培过程中,摘除部分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速率下降

116、,淀粉含量升高【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

117、一阶段相同【解答】解:(1)完全遮光环境下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时需要消耗氧气,叶绿体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叶肉细胞产生H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未遮光叶片即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未遮光叶片相H的含量较多(2)据图分析,随着遮光叶片比率上升,照光叶片光合速率增加遮光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需要有机物淀粉的输入,故未遮光的照光叶片中淀粉含量因转运至遮光叶片而减少(3)有此题可知,摘除花、果实等非光合作用器官,叶片中光合产物含量上升,可以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片中光合速率下降故答案为:(1)线粒体 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低 (2)上升 增加(

118、3)下降 升高52请回答以下有关遗传的问题:(1)1865年,孟德尔根据多年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2条遗传的基本规律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在于:由于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故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肺炎双球菌中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并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发现只有加入了DNA 才会发生R型到S型的转化,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指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3)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肺炎双球菌转

119、化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

120、合培养【解答】解:(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在于: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故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加入了DNA才会发生R型到S型的转化,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由此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模型构建了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指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3)真核细胞中遗传物质是DNA,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少数存在于细胞质故答案为:(1)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121、DNA DNA的纯度(2)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3)染色体53山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请回答:(1)甲图和乙图表示山羊黑色素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的示意图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填写图中标号)与黑色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填图中的标号)等(2)含有E和D基因的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的原因是E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黑色素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由此可知,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是两(多)对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现有一批纯种白毛山羊,甲组:ddEE,乙组:DDEE,丙组:ddee若想利用这批纯种白毛山羊通过杂交方法培育出纯种黑毛山羊,请完成实验方案并讨论实

122、验方案:I选择乙和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让F2的黑毛山羊和丙组白毛山羊进行交配,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毛山羊讨论:F2中黑毛山羊与白毛山羊的比例为3:13若将F2黑毛山羊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黑毛的纯合子占全部F3个体的比例为【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山羊的黑毛和白毛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D和d,E和e)共同控制,说明符合基因

123、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解:(1)细胞中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黑色素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加工,然后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外(2)根据图乙可知,E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细胞不能合成酪氨酸酶,所以含有E和D基因的黑素细胞不能合成黑色素从而表明生物性状是由两对或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3)要培育出纯种黑毛山羊,必需含有B基因,但又不能有E基因,所以选择乙和丙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在F2 中选黑毛山羊与丙组白毛山羊进行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纯种黑毛山羊DDeeF2中黑毛山羊的基因型为DDee和Ddee,占总数的,其余都为白毛山羊;所以F2中黑毛山羊与白毛山羊的比例为3:1

124、3在F2黑毛山羊中,De的频率为,de的频率为,所以F2黑毛山羊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其后代中黑毛的纯合子占全部F3个体的比例为故答案为:(1)(2)E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 两(多)对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乙和丙 丙组白毛山羊 3:13 54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表所示:实验黄色玉米粒白色玉米

125、粒一587196二0823三412386(2)根据实验一,可知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白粒(3)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则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杂合子占【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从杂交实验示意图可以看出,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可确定紫红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二为植株B自交,结果为黄色玉米粒,可确定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三中植株A和植株B杂交,得到后代紫红色:黄色1:1,为测交实验,可进一步确定上述遗传因子组成的推断是正确的【解答】解:(1)根据题意和

126、图示分析可知:实验三中,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2)由实验一可知,植物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黄:白3:1,所以可判断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白粒(3)根据实验一为植株A自交,结果为紫红色:黄色3:1,如果用G代表显性基因,g代表隐性基因,那么植株A的基因型为Gg实验一中,子代黄色玉米粒中杂合子占故答案为:(1)A B(2)一 白粒(3)Gg 55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图l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控制图2为精子和卵细胞产生过程示意图(1)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

127、X显性遗传病(2)若11与一个和图2中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生下一个男孩,该男孩患甲病的概率是(3)假定11与15结婚若卵细胞a与精子e受精,发育成的Iv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aaXBY;若卵细胞a与精子b受精,则发育出的17的基因型是AaXBXb,表现型患乙病的女性若N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正常的概率是【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图1:8和9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和b

128、)控制”可知,乙病为伴X遗传病,由于5女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应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 伴X显性遗传病(2)11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Y、AaXbY,其与一个和图2中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AaXBXb)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3)16患两种病,则其基因型是aaXBY,则卵细胞a的基因型为aXB,精子e的基因型为aY,由此可推知精子b的基因型为AXb,因此卵细胞a与精子b受精发育出的17的基因型是AaXBXb,表现型为仅患乙病的女性;若17(AaXBXb)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

129、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该正常人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XbY、AaXbY,其后代中不患病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隐性 伴X显性(2)(3)aaXBY AaXBXb 患乙病的女性 56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完成了著名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该实验包括4个步骤:噬菌体侵染细菌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放射性检测搅拌离心(1)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CABCD(2)该实验分别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图甲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填序号)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3)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乙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茵体的培

130、养方法是C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含氮碱基(胞嘧啶或鸟嘌呤);为R基;为肽键(CONH)图乙表示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即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1)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分离,放射性检测(2)用32P标记DNA的,用35S标记蛋白质的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3)若要测定的上清液放射性高,则应是做35S标记的噬菌体组由于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所以该噬菌体获得的方法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从而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故选:C(4)图乙中锥形瓶内的营养成分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故答案为:(1)C(2)DNA是遗传物质(3)C(4)大肠杆菌2017年1月8日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