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时俱进,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情况调查与思考高校“两课”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与时俱进,不断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加强“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我们于2002年4月通过随机抽样对全院200余名文理科学生以及部分院系的干部、“两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情况,认清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一、问题和成因这些年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院“两课”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被调查的学生中,对目前“两课”教学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70%以上;71
2、.5%的同学对“两课”教学改革较为关注;80%以上的同学通过“两课”学习有收获,其中,43.5%的同学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60.4%的同学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0%的同学明确了人生目标,促进了对专业课的学习,75.8%的同学对国内外重大政治问题较关注。在被调查的干部、教师中,87.4%的人对“两课”教学效果满意和比较满意。但是,必须看到当前“两课”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情况和问题,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主要表现是:第一,学生对“两课”学习有明显的厌学情况。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6.7%的学生对“两课”学习不感兴趣,其中理科学生的比例高达45.5%,缺课人数比其他课程的多。在课堂上,“
3、两课”教师在台上教学,认真听课的仅为30.9%,其中理科学生的这一比例仅为26.3%,平时“两课”学习中,只有24.6%的学生认真看过教材,其中理科学生仅为20.9%。第二,学生对高校“两课”教学并不完全认同,消极态度明显。被调查的学生中,有30%的学生对目前“两课”教学不满意,其中理科有35.5%的学生不满意;有28.5%的学生对高校“两课”实效性问题的研究认为无必要或无所谓;有33.8%的学生对“两课”教学手段改革,采用多媒体教学抱不欢迎或无所谓态度;有23.2%的学生学习“两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拿学分;有17.9%的学生认为学习了“两课”没有任何收获,理科学生中这一比例高达21.8%。有
4、的学生甚至认为高校“两课”教育是“在无味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是“痛苦”,是“增加了休闲时间”,使学生“得到了较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在“浪费时间”。以上情况尽管还未占主流,但是不容忽视,后果堪忧。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第一,“两课”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与现实反差大。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两课”所讲的理论知识已经过时或部分过时;有79.7%的学生认为目前所使用的“两课”教材没有或只有一点适用性和可读性;有95%的学生认为理论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影响当前“两课”实效性的主要原因。学生明确提出,“两课”的理论与现实就像白天与黑夜不打边,因而对“两课”学习不
5、感兴趣。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3.3%的教师认为理论与现实反差大,学生不感兴趣,是制约“两课”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第二,“两课”教学内容的重复。这一重复首先表现在“两课”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彼此有不同程度的重复。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5.5%的学生持此观点,被调查的教师中这一比例高达90%以上。其次还表现在“两课”内容与中小学政治课内容也存在交叉重复。被调查的师生都一致认为,所开设的8门课程内容都与中小学政治课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其中重复较多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内容重复的结果必然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制约“两课”教学
6、实效性的增强。第三,“两课”教学环节、方法陈旧单一。这些年来,我们在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对“两课”的教学环节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无论教学环节还是教学方法都未从根本上突破陈旧单一的传统模式,长期形成的知识传授型的教育还未从根本上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除了个别课程外,“两课”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系统理论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思维只能跟着教师转,学生没有充分时间去思考研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应有发挥。91.3%的被调查学生希望加强的“两课”社会实践环节,尽管学院作了很大努力,为每年一次上百名学生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花去大量的人力物
7、力财力,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要求。60%的被调查学生最喜欢老师采用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因教学班学生人数太多等原因而只能偶尔使用。66%的被调查学生欢迎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因多种原因还未全面推行,长期形成的传统单一教育方法仍占主流。没有一位被调查教师和只有7.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闭卷考试是最好的考试方法,但至今仍是“两课”主要的考试方法,这种考试方法86.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不能或基本不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正因教学环节、方法陈旧单一,大大降低了学生“两课”的兴趣,降低了“两课”教育的实效性。第四,“两课”教师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被调查的“两课”教师中,只有45.8%的教师安心从事公共政治课教学;
8、只有20.8%的教师是全力以赴投入教学中;有87.5%的教师在课堂外很少主动与学生联系和沟通情况;有20.8%的教师讲授马列理论课时是言不由衷或照本宣科;有41.7%的教师认为待遇低;有41.7%的教师在授课中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针对学生思想实际不多;有37.5%的教师不满意教师的办公条件和教学科研条件;有70.8%的教师认为很少或没有参加教师进修提高和学术会议。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两课”教育实效性的提高。第五,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校领导对“两课”关心和精力投入不够,学校对“两课”的经费投入不够,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课”教育实效性提高
9、。二、深化改革思路“两课”教学改革由来已久,既是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课题。在21世纪的今天,“两课”教学应如何深化改革?通过这次广泛的调查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这一改革不是修修补补的个别环节和方面的改革,而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改革,需要较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对“两课”教学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宗旨,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坚持三个必须,进行四项探索,实现五个增强。一个宗旨,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和“三个代表”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中心,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10、、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两条基本原则,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三个必须,即必须转变观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必须紧跟党中央,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追踪学术前沿,站在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回答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四个探索,即不断总结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21世纪的今天,“两课”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五个增强,即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两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使
11、广大青年学生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增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以上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具体实施方案上我们的思路是:第一,调整课程设置。对现行“两课”设置为8门课,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50%的教师认为不合理,而认为合理的仅占4.2%;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3.6%的学生认为太多。加之内容重复,理论脱离实际、适用性和可读性不高,因而调整课程设置势在必行。我们建议将现在的8门课程改为6门课程,具体是: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六门课程
12、中邓小平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原设置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也基本属于原设置的课程,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阐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形势与政策课是将原来的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合二为一,阐述国内、国际的形势及其对策。对六门课程的编写内容上,应按总体改革思路要求统筹规划,尽可能减少重复性,站在时代与实践前沿,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增强教材的适用性和可读性。第二,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两课”教学的
13、实效性。在如何加强“两课”实效性的主要措施调查中,被调查学生有71%认为是改革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有70.5%的认为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66.2%的认为应争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52.2%的认为应更新教学手段;有47.8%的认为应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66.2%的欢迎教师课堂讲授中按专题讲授;有92.3%的认为闭卷考试不是最好方式,不能或基本不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有82.1%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方式。对教师调查的情况也基本相同。可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按照改革总体思路,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深化改革:一是坚持专题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讲
14、清基本观点,明辨思想是非,夯实学生理论根基。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我院在这一方面已作了许多工作,包括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成立课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召开理论研讨会和演讲比赛等等,在推进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一年一次的“两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在学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必须对已实施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总结、巩固和完善。此外还可从实际出发,探索一些新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创建“三个代表”活动基地等。三是改变过去“灌输式”、“独唱式”的单调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课堂教学,包括案例式、讨论式、多媒体等,营造生动活泼互动式
15、的教学氛围,推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教学相长。四是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卷面轻行为的成绩考核方法,从知识、能力、觉悟各方面全面考核,坚持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任课教师考核与系班组织考核相结合。考核重点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一般实行开卷或半开卷。五是加强学生管理。管理是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要敢于管,也要善于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学生学习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第三,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在对“两课”教师的希望问题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学生有72%希望教师知识渊博;
16、有68.6%希望教师常与学生交流;有64.3%希望教师风趣幽默;有53.6%希望教师有理论深度;有31.9%希望教师言传身教。在对要增强“两课”实效性教师应注重什么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学生有81.6%认为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76.3%认为应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有68.6%认为课堂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有38.1%认为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对教师关于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的急需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被调查的教师有54.1%认为是学习提高,更新知识结构;有37.5%认为是灵活讲授改进教学方法,有8.3%认为是进取奉献,增强责任感。可见,增强“两课”实效性,对教师要求是高的。教师是“两课”教学的主体和
17、主导,是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目前情况看,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是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对教师是否乐意参加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的调查中,被调查教师只有4.2%表示不乐意,说明广大教师愿意为“两课”教育事业奉献,但关键要从制度上去调动和维护这种积极性。三是关心“两课”教师,认真办实事,切实提高“两课”教师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改善教学科研条件,积极主动为“两课”教师排忧解难。第四,其他方面。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增强“两课”实效性,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方面配合。首先领导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两课”教学,大力支持关心“两课”改革,帮助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要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其次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为“两课”教学提供更好服务。此外,也希望整个社会都来关心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