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马戏 教学设计第2课时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马、八、是、几。2、认识声母z c s 和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并会拼读带有这3个声母的音节。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 3、能正确朗读儿歌,试着背诵儿歌。 4、学习笔画“竖折折钩”,能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描摹“马、是、几”三个字。 5、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到动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懂得爱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4个生字,并会拼读带有这3个声母的音节。2、学习笔画“竖折折钩”,能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描摹,能正确朗读儿歌,试着背诵儿歌。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导背诵。(1)谁
3、还记得哪些动物分别表演了哪些节目?(2)齐读课文,为背诵做准备。(3)让学生看着课文插图,试着背一背课文。(4)指名个别背诵。(5)集体背诵。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继续看精彩的马戏表演。二、学习拼音。1、小花狗真聪明,会做算术,还学会了认字。看图编儿歌:小狗认字,z z z,像个2字,z z z。 刺猬长刺,c c c,像个弯月,c c c。 蚕宝宝吐丝,s s s,丝瓜弯弯,s s s。(读时注意平舌音,舌头要放平)2、读儿歌找一找,哪些字里有声母z c s?(做、算、子、走、丝、瓷)3、拼读音节。(1)男女生分读。(2)开小火车读。(3)同桌互相读。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4、音节“zi ”后面的“i”不读“衣”,它表示“z”的延长音,这样的音节叫作整体认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不需要拼读,直接读出来。(1)开小火车读。(2)分小组读准四声。(3)开双轨火车,比较读:(指导学生,声母要读得轻一点,短一些;音节读得长一些,重一些)5、读音节扩词。(1)学生自己练习扩词。(2)指名扩词。zi:自己的自、认字的字ci:一次的次、 刺刀的刺si:司机的司、四季的四课后小结三、复习巩固。拼拼说说。(1)指名拼读音节。(2)齐读音节。(3)看图片,根据拼读的音节说一句完整的话。(婆婆洒水。伯伯扎灯笼。哥哥擦玻璃。)课后习题四、拓展作业。1、拓展阅读。(1)老师领读。(2)师生配合读。(3)小组比赛读。(4)学生齐读。2、写字描摹。(1)指导学生注意“马、是、几”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做到“不顶天立地”。)(2)师在田字格里范写“马”。(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摹:“几、马、是”各两个。(4)教师巡视检查,挑选优秀作业展示点评。3、作业布置。(1)认真拼读课后音节。(2)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马、是、几”三个字,每个字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