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h ch sh r 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zh、ch、sh、r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能准确拼读zh、ch、sh、r与韵母组成的音节。3、学会zhi、chi、shi、ri4个整体认读音节。4、认识“桌、纸”2个生字,会读儿歌绕口令。教学重点:能准确拼读zh、ch、sh、r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教学难点: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玩猜谜语游戏。2、教师出示卡片:z、c、s、zi、ci、si。指名读,并说说读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时应注意什么。3、导入新课:z、c、s 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可真开心!它们
2、还有几个兄弟,都是谁呢?原来,它们是“zh、ch、sh”,还有小弟 “r”。赶快来认识一下它们吧,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zh和zhi。(1)出示zh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他在干什么?(2)教师指导发音并引导孩子说出这个声母由什么拼音字母组成。(3)指导整体认读音节zhi。2、指导学习声母ch和整体认读音节chi。(1)教师出示插图:图上画着谁?他在干什么?(2)教师指导发音并引导孩子说出这个声母由什么拼音字母组成。(3)指导整体认读音节chi。3、同样的方法教学sh、r和整体认读音节shi、ri。4、指导孩子认读zhi、chi、shi、ri的四声读音。三、指导书
3、写,展示评价。1、引导学生谈谈在书写时zh、ch、sh、r应怎样占格。2、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3、展示学生作业,全班进行评改。四、指导拼读,拓展巩固。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节的拼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拼读。2、引导学生学习三拼音节。五、认读词语,识记生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图片。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擦桌子”“折纸”,引导学习。(1)指导学生认字。(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桌、纸。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
4、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引导学生读字、组词、造句。六、诵读儿歌,识记生字。1、认读儿歌,引导学生谈谈听到了什么。2、鼓励学生朗读比赛。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鼓励背诵。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七、课外积累,拓展延伸。读一读小儿歌,进一步巩固拼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