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水里的娃娃教案学校民办文博小学设计者向芬执教者向芬学科语 文单元第二单元课题16,水里的娃娃课时1课时班级一(2)执教日期2019.10一教学目标:1)复习声母“y、w”继续学习品读带有这两个声母的音节,巩固整体认读音节“wu、yi、yu”。(2)正确朗读儿歌,在阅读中认读“娃、心、青、蛙”4个生字。(3)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能背诵儿歌。(4)认识新笔画“卧钩”。会描写“心、青、蛙”。二目标制定依据1教材的整体分析本课共分两大部分。教学重点:复习声母“y、w”继续学习品读带有这两个声母的音节,巩固整体认读音节“wu、yi、yu”。正确朗读儿歌,在阅读中认读“娃、
2、心、青、蛙”4个生字。教学难点:能正确朗读儿歌,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能背诵儿歌。(4)认识新笔画“卧钩”。会描写“心、青、蛙”。2.学情分析孩子们现在能够提前把生字描一描,知道预习课文,把语文学习当做是一种快乐,在学习习惯方面,同学们表现的比以前好了。三、板书设计娃、心、青、蛙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声母“y、W”,还知道了它们遇到了小i、小,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wu、yi和y(投影出示)(2)出示:w、w、w、w、y、y、y、y、y、y、y、y以及相应的生字(1)开火车读读整体认读音节。(2做“
3、你问我答”的游戏运用游戏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与生活中发音相符的汉字间的关系,使拼音的学习更生活化。二 拼读音节,揭示课题。1、拼读音节,揭示课题,正确来朗读(1)出示音节:w w(2)板书“娃”,指导初步了解汉字结构及书写规则。(3)补全课题。2、借助课题,进行朗读和说话训练。(1)老师范读。(2)引读课题“哪里的娃娃”,读好带有“的”的词组。(3) 猜一猜,说一说,水里的娃娃在做什么?1、学生试着拼一拼。2、交流拼读。3、书空“娃”4、读好“娃娃”一词为了使学生朗读好课题“水里的娃娃”,先老师范读,学生模仿朗读;再根据提
4、问的语调,引导学生朗读;三在说话训练中,巩固朗读技巧。体现了 “由扶到放”的过程。三 听录音、看拼音读课文,识字。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课文。(1)边听边思考:水里的娃娃有几个?什么样儿?(2)交流并学习“心”字。认识新笔画“卧钩”。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1)各种形式读课文。(2)拼一拼,读一读词语“裤衩”。(3)读一读词组“一群小青蛙”。(4)同桌组合,交流朗读。(5)师生配合朗读课文。3提问谈话,启发思考。(1)看图思考:为什么说水里的四个小娃娃好像一群小青蛙?(2)读读句子。“水里,穿着绿背心,绿裤衩的四个小娃娃,好像一群小青蛙。他们在快乐地游水。”4朗读儿歌。a、自由读儿歌,读出水里
5、娃娃的欢乐之情。b、交流朗读、评价。c、试着背诵。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
6、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
7、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
8、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听录音,思考问题。(2)交流(3)田字格中观察“心”的笔顺规则。(1)、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个别交流朗读并正音。(3)、个别拼读开火车直接读词语。(1)交流朗读,再次评价。(2)小组讨论。(3)交流a、自由读。b、交流、评价。c、齐背、
9、指名背。用朗读的方式可以反馈学生在生字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方面的情况。课堂应让全体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的,饶有趣味的朗读课文。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听的学生做了两次“小评委”,但评价的要求各不相同:第一次评价的重点是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第二次评价的重点是“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感受到了快乐吗?”,明确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朗读和评价指明了方向,是指有章可循。四、复习拼音,强化练习,指导书写。1、出示两组音节。WchzuYw y2、课后练习,我会连线。3、看图拼拼说说。4学习书写汉字“心”。(1)出示“心”。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2)看笔顺框自学“心”的笔顺。(3)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1、先拼读,说说有什么不同。2、拼一拼,读一读。有什么发现?3、看火车拼读音节。再组成词语。1、看笔顺框自学“心”的笔顺。2、说说写好“心”字的关键笔画。3、在田字格中描摹让学生在写字中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认真观察、细致描写的好习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