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8、小花鼓教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
2、”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
3、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面、在、哭、哥”四个生字。能按笔
4、顺正确书写“面、在、哭”。2、能认读声母“g、k、h”,正确拼读“ge、ke、he”四声以及生字的读音 “g、h、k、g”。3、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熟读成诵。4、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面、在、哭、哥”四个生字。2、能认读声母“g、k、h”,正确拼读“ge、ke、he”四声以及生字的读音 “g、h、k、g”。教学准备:多媒体、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第一教时教学要求: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面、在、哭、哥”四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面、在、哭”。2、能认读声母“g、k、h”,及生字的读音“g、h、k、g”。教学过程:一
5、、揭示课题,学习生字和拼音:1、(出示:小花鼓)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2、这个物品就叫做“鼓”。(出示:鼓)3、学习g:1)“鼓”字的声母是谁已经认识了?声母读得时候要轻短。 指名读。跟老师一起读。开小火车读。2)看看的字形,你能编顺口溜记住它吗?根据学生顺口溜及时评价(或字音或字形),生及时跟读顺口溜。3)谁会拼读它的音节?(g)指名读。开小火车读。(2组)4、学习h:1)鼓上有什么?出示:虎2)这里有一个新的声母读h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2组)3)谁会编顺口溜记住h?(及时评价)生及时跟读顺口溜4)回到这个字,加上音节,你会拼读吗?指名读。开小火车读。5、鼓面上有图案的就叫做花鼓,这面
6、鼓很小,我们就叫它小花鼓。 通常我们叫做“一面小花鼓”。跟老师说一面小花鼓6、学习生字:面1)谁认识这个字?出示【卡片:面】 张贴小老师带读。(请大家跟我读面),齐读。开小火车读。2)这个字的笔顺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演示)小眼睛看投影3)你看清楚了吗?谁来书空一下?指名书空。(2人)一齐书空。7、我们今天要来学习一首新的儿歌(出示),板书:8 小花鼓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出示媒体)请小朋友打开书,看课文,小耳朵仔细听老师读儿歌,听清楚儿歌里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2、刚才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什么问题?谁听清楚了?指名交流老师的问题
7、是什么?师:那么,谁能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出示:哥哥、弟弟3、学习“哥”【卡片出示:哥】1)你会拼读它的音节吗?指名读。(2人)开火车读。(2组)2)听老师读这个词语,仔细听,老师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第二个“哥”读成轻声)谁来把这个词语再读一下?指名读。齐读。指着“弟”上的音节,这个音节我们很熟悉,一起拼一拼。齐读“弟”的音节。读一读这个词语。齐读。3)“哥哥”这两个字是一样的,“弟弟”这两个字也是一样的,我们把它叫做叠词,你还能说说几个这样的词吗?指名交流。4、小弟弟在敲小花鼓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认真听老师读儿歌。请小朋友手指着课文,边听边想。5、弟弟敲小花鼓时发生什么事啦?指名交流。
8、(二)结合课文,学习生字:1、学习“在”师:弟弟敲破鼓,坐在地上哭。这里又有2个生字和大家见面了,【出示:在、哭】1) 我们看这个字在。谁会读?小老师领读。开小火车读。2)“在”的笔顺是什么呢?看老师写一写。师在田字格范写。同学呼应。你会写了吗?让我们在书上写一写。请领写员领写。生描写。第二个“在”自己写。2) 你们看,坐在最后一排的老师们在听课。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上课。)那我们能不能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呀?3) 出示四幅图,让我们按顺序说一说。指名句式练习。2、学习“哭”:1)学习k:这里有个新的声母谁会读?指名读。开小火车读。谁来编个顺口溜?2)这下,你会拼读这个音节了吗
9、?指名读。开小火车读。3)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指名交流。(合起来的办法,上面两个口,下面一个犬,合起来就是哭,大哭的哭)“哭”的最后一笔是点,它就像是什么?(眼泪)我们一起书空“哭”。4)“哭”的反义词是什么?(笑)5)看见弟弟哭了,哥哥怎么说呀?我们自己读读儿歌。指名交流。(弟弟你别哭,哥哥帮你补。)3、巩固生字。叫号游戏。(三)指导朗读,读出节奏:1、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全部送回书中,自己读读儿歌,把生字宝宝从书中圈出来。2、师巡视后选择一本核对。3、老师很喜欢这首儿歌,我再来读一读,待会请你们也模仿读一读,好不好? 师范读。指名读。(2人)简单点评。齐读。4、男女生赛读。(四)拼音练习学习了儿歌,我们再到拼音王国里去挑战ge 四声练习。指名读,齐读。小火车读。ke四声练习。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小火车读。he四声练习。指名读,齐读。小火车读。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认识了声母g、k、h,认识了生字“面、在、哭、哥”,提高了拼读音节的本领。老师希望你们像儿歌中的哥哥一样,关心弟弟,关心班级中的小朋友。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