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孙鑫“历经几代人的努力,集中了全国人民的智慧”“民事立法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与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进入民法典时代,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5 月 24 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上海代表团的代表审议了民法典草案,在纷纷点赞的同时,也为更好地推广、完善民法典草案出谋划策。充分体现立法为民对高空抛物、高铁霸座追责,设立婚姻冷静期,对因见义勇为过失造成损失的免责民法典草案共 7 编 1260 条,10 万余字,对我国民事法律规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编修。“充分贯彻立法为民、依靠人民的思想和理念。”李强代表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
2、三次到上海听取意见,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街道就物权法和婚姻法提出了 30 多条意见,被采纳了 14 条意见。”据统计,此次编纂民法典有 40 多万人次先后提出 102 万多条意见。法律内容也适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精神、价值、尊严等方面的需求。民法典不仅内容“齐全”,還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在曹立强代表看来,民法典草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基本都作了回应,特别是对近年来的高空抛物、个人信息的保护等方面有一系列创新规制,“很好”。陈晶莹代表认为,民法典草案贯穿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体现在单独设立人格权编、对因见义勇为过失造成损失的免责、对高空
3、抛物如何确定各方责任的规定、对基因胚胎开展科学研究的规定等方面。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从人格尊严到人格权,对互联网时代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确定网络侵权责任等。及时跟进细化完善立法回应社会热点,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这也成为代表们关心的重点。民法典草案第 1079 条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调解的主体是谁?规定不明确。”潘向黎代表认为应进一步细化规定,“如果有家暴、虐待,在调解过程中受害一方的生命安全、人格尊严存在危险呢?建议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存在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的,不需要再进行调解”。备受关注的高空抛物
4、引发的侵权责任认定问题也是代表们热议的焦点。民法典草案第 1254 条对高空抛物作了规定,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物业安全保障措施的具体内涵有待明确,安全隐患如何界定?物业管理上有何方式和方法?建议在草案中增加进一步细化规定。”章伟民代表建议。对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邵志清代表建议关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的隐私权保护,增加金融账户信息、网络账户信息、个人活动信息等内容。尽快落实实施细则随着社会情势的更迭,人们对民法典各条款的理解也会随之变化,不少代表认
5、为后期应尽快落实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以顺时代之变、应民众之需。“要真正让民法典落地、实施,成为日常生活的准则,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刘新华代表建议对照民法典对现行法律进行全面梳理,梳理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一致的,哪些是空白的,哪些是需要修订的;要制定“立改废”的规划和安排,界定哪些是全新的,要制定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明确与现行法律法规在制度、文字、时点等方面的衔接。“比如疫情中要求公布个人信息和采集健康码等,需要在民事法律与突发应急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强衔接。”曹立强代表举例说明。草案第 117 条规定,征收征用不动产应当给予公平合理补偿,实践中对征收的规定比较详细,但缺乏对征用的相关具体规定。“建议做好民事法律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对征用作出进一步细化规定。”在经济方面,刘新华代表建议尽快对涉及公平经济的法律进行“立改废”。相关法律对自然人的身份、权利、义务不确定,比较典型的是,只有企业破产法,却没有“自然人破产”一说。“建议改变自然人在经济生活中不公平、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按照民法典的原则要求立改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