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剑浩:医者之梦袁帅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林剑浩此时应该正在西藏,为那里的大骨节疾病患者做诊治。从 2017 年入藏开始,他的心就始终牵挂着那里,牵挂着那里需要他的患者。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国家大骨节病和氟骨症治疗专家组组长,为了攻克大骨节病这一堡垒,这些年,林剑浩始终站在普及关节病知识的前沿阵地,辗转福建、西藏的老区藏区,让“师带徒”的健康扶贫开花结果。再入藏区,继续未完的任务说起今年再次入藏的原因,时间还要回到 3 年前。西藏自治区曾在 2014 年给当时的国家卫计委的报告中提到,昌都等区域的大骨节病发病率较高。“当地具体情况究竟怎样?”带着这样的疑问,林剑浩团队 2017 年自
2、发前往西藏昌都进行走访,对当地 1.4 万名学生进行问诊。在为这 1.4 万名学生进行检查时,林剑浩的心一次次被触动。“手指畸形、关节粗大患病的孩子们往往会躲起来,不愿意让医生检查,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不好看,不好意思。这种心理阴影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十分不利。”问诊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孩子虽然没有查出大骨节类的疾病,但是却查出其他疾病,作为医生很难置之不理,林剑浩将此看作自己的责任。过去的 3 年里,林剑浩借助医院的平台,召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为昌都地区 120 个孩子进行了手术治疗。“虽然患者是 120 个孩子,但他们身后是 120对父母,是 120 个家庭的希望。”每每想到
3、这里,林剑浩都更加堅定了消灭大骨节疾病的决心。“大骨节疾病最早发生多在患者 7 岁到 12 岁时,如提早查出,可以及时预防,从而消灭这种疾病。但成人患病如已发育成型,就很难矫正。所以对于大骨节疾病,一般不查现有病例数字,而是要掌握新发病例数。”林剑浩介绍,新发病例有一定的时间跨度,需要隔一段时间再查,对比两次数据才能得出,所以2017 年的入藏之行只是调查最初数字,对比今年的结果方能得出结论。摄影/宁颖能预估的困难不算困难,实践操作中总能遇到意外的挑战。2017 年之行的初衷本是将国家卫计委统计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直接就可以做新发病例数据对比,可到了当地,林剑浩才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困难。受限
4、于当地的信息化程度,很多数字都是采用手抄形式,极易出错,当地重名率高也为数据统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大骨节疾病曾经在我国十分普遍,主要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其分布范围与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高度重叠。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只有西藏的情况还较严重。根据林剑浩的分析,地理环境、生活条件、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对大骨节疾病的患病都有影响。“除了水质问题,藏民的食物以青稞为主,品种单一,加之储存不当造成发霉等问题,都容易引发大骨节病。”消灭地方病需要改变当地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不是打一针或者动个手术就能立竿见影,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为此,我国也做出很多努力,比如帮助藏区学生住校
5、,一来省去他们上学路上奔波,二来帮助学生们改变生活习惯,形成多元化饮食结构。随着近年来不断落地的各项措施带来的改变逐渐显现,我国的大骨节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林剑浩预判,目前西藏的大骨节病例应降至较低水平,预估发病率小于 0.1%。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这一数字代表了大骨节疾病在我国即将被消灭。为了验证这一预判,林剑浩团队打算今年再次深入藏区。消灭大骨节病,当地后继有人“仁心厚爱,方寸诊室锁不住医者的大梦想。”2019 年,林剑浩获得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奖,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正是同一年,由林剑浩担任理事长的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开始与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合作,将昌都、洛隆
6、20 余位患者带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挺好,所以我们还要继续,计划是连续做 3 年,今年还会有数量相当的病人来北京接受治疗,目前资金已经就位。”林剑浩对此信心十足。然而,林剑浩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在不断思考。“来京手术是一个解决方法,但它是不是最好的?”此前几年,林剑浩每年都会数次往返于北京和西藏之间,这让他更了解患者来京诊治的不易。“病人来一趟很不容易,他要坐汽车到县里,有时可能还要换乘另一班汽车到更大的地方才能坐飞机,到北京没有直达航班,还得转机。”于是,去年年底,林剑浩团队开始同昌都市政府沟通,在当地建立骨关节的专科医院或者治疗中心,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提供人才支持。因为
7、用心,所以高效,当地政府和医院等各方面都在大力促成这项利民惠民的事情落地。“目前人员都已经敲定了,等到疫情结束就可以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在当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要培养当地医生。如何培养?这就涉及建立“师带徒”体系。为了攻克大骨节病这一堡垒,林剑浩辗转福建、西藏的老区藏区,积极开展着“师带徒”的健康扶贫。去年年底,西藏昌都市与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在昌都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在昌都开展医疗卫生人才“师带徒”帮扶项目。根据协议,北京厚爱关节健康公益基金会将推荐一批国家级医疗卫生专家作为“师”,帮助昌都市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同时,在北京设置昌都市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站。昌都市则通过选拔,
8、推选出本地各级医疗机构中的中青年骨干医生作为“徒”。林剑浩说,目前已经联系了十位北京各大医院、涵盖多个学科的专家,未来 3年,这十位专家会各自在昌都带领一名学生,言传身教,答疑解惑,让“师带徒”真正出成效。以身作则,林剑浩也有自己的结对徒弟龙岩市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东风。在龙岩带动了关节置换手术开展和运动医学发展的陈东风表示,无论在业务、科研还是医德的水平提升上,“师带徒”模式对他和其他结对医生来说,都获益匪浅。“对于大骨节病,我常常在想,即使消灭了新发病例,但现有病例中很多已经残废。这种疾病虽不影响患者寿命,但它影响骨骼功能,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大骨节病的治疗工作也可以说是精准扶贫的一个分支吧。”针对骨关节疾病不可逆的特质,林剑浩特别强调体医融合的重要性。他表示,去年北京首个“体医融合”实验室成立,这是一个积极、明显的信号。很多人对于“运动伤关节”存在误区,非运动员适量运动有益无害,即使是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林剑浩也建议,如长期不运动更会引起肌肉萎缩,从而导致关节不稳,走起来更疼。“国家颁布的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疾病预防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明确重点要放在高死亡率和致残的慢性病上,特别对于60 岁以上人群提倡规律体育锻炼。”林剑浩建议,与其生病痛苦,还要花钱治病,不如体医融合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