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4785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云南省个旧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PDF无答案.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政治部分班级姓名一类作业:知识填空一、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4.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对策: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

2、,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2.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表现: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本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对策: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影响: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三、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汇率含义: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

3、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4.人民币升值:使我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四、价格变动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的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无利可图时,生产经营者会压缩生产规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

4、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2五、影响消费的因素1.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4.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5.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

5、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也会影响消费水平。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2.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七、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八、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6、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九、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1)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重要举措: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

7、产率提高同步()4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4)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效率与公平1关系:(1)二者存在着矛盾。(2)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十一、财政的作用1.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2.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

8、们生活的物质保障。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十二、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31.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通过制订和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扰乱市场健康运行的行为,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9、的良好风尚。十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位: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求: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3.推动城

10、乡发展一体化。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

11、四、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答题模板:开放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竞争性优势+“引进来”与“走出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十五、哲

12、学与生活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4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十六、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十七、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

13、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十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把复杂问题 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14、。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十九、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 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阶级

15、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5二十、物质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2.运动与物质的辩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

16、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二十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是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产生的。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

17、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总之,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二十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18、、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同时,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根本原因。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二十三、实践1.实践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分类(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

19、实践(2)变革社会的实践(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二十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6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二十四、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

20、理面前人人平等”。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否则,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仍旧照抄、照搬,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二十五、认识的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条件是具体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是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与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21、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归纳总结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1、原

22、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考点二:归纳总结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7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

23、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 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归纳总结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 理及方法论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

24、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归纳总结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简言之,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

25、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归纳总结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26、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2)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归纳总结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是什么?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

27、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哲学依据: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28、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归纳总结 7: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世界观):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现实意义(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我们要避免教条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二类作业:主观题强化训练1.根据中共中央“

29、十三五“规划建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要求,H 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勇敢承担扶贫责任,积极创新扶贫方式,运用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从而打开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 H 市扶贫工作中采取的方式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12 分)【答案】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H 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发挥了财政在建立社保体系、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

30、配置的作用。H 市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贫困群体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实施扶贫搬迁,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2.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国务院今年 4 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9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27 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

31、斜。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12 分)答案:创业意味着创业者自身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创业既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能够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全面发展。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

32、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来了人类几千年。20 世纪 60 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 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 7 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

33、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12 分)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4 分)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3 分)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学科.网现代科技相结合。(3 分)将研究成果应用与疟疾治疗实践,

34、接受检验。(2 分)4.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

35、源,进行探索性学习。10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10 分)答案: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5.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 5 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 10 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 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

36、年计划,提出到 2016 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 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 50%,减少用工 6 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 88.04%提高至 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 分)答案: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它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

37、重的情况,认清该事情的本质,积极推动“机器换人”。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中该市政府采用“机器换人”,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推动了生产的发展。6.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 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 2010 年 8 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

38、级。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 分)【答案】:(12 分)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7.(选作)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是中国制造 2025 目标,高品质产品是制造强国的标志。有位学者认为,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

39、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表现在对工作充满热爱与激情,工作中坚韧执着、精益求精、开拓创新,他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金钥匙。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11他论证说,历史上,中国工匠曾经名扬世界。但随着工业时代流水线生产代替传统手工生产,工匠角色逐渐淡出。近年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即时效益,忽视产品灵魂品质,靠“山寨”和低价竞争,造成产品品质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淘汰一族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产品设计人性化不够,缺乏潮流引领、产品精细化不够,耐用性不强等问题。如何提高品质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做大做强中国企业,需要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在全面倡导工匠精神,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

40、质时代就会到来。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评析这位学者是否完整论证了他的观点。(12 分)【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辩证统一。物质决定意识。该学者依据制造业现状,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这一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他提出在全社会倡导工匠精神,以此开启中国制造业高品质时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变成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他在论点中提出了“打造制造强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只有大国工匠才能支撑起中国精品”,而在论证中并没有涉及实践主体匠人。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仅仅倡导工匠精神,中国制造高品质时代还是无法开启。

41、因而,该学者并未完整论证他的观点。8.(选作)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技术实力,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部署。从 2009 年开始,机器人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内外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近年来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2016 年 3 月,“阿尔法围棋”战胜韩国围棋名将,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关注,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的担忧。如果智能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对手?如果智能机器人被滥

42、用,对人类带来的潜在危险又会怎样?某班同学就“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展开辩论,如果你作为辩论的一方,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6 分)答案:正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可控的。主要理由: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不断提高科技水平,防范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风险。人类可以通过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促进智能机器人市场的健康发展,以造福人类。反方观点: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控的。主要理由: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智能机器人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风险不可控。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往往做出违背道德和违反法律的行为,导致风险不可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