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36.94KB ,
资源ID:97333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33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复习部分:四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讲义-06讲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人教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复习部分:四年级下册语文专题讲义-06讲 文言文阅读(学生版人教部编版).docx

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暑假衔接专题知识讲解与训练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例题1 文言文阅读。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下面的词。去:_方:_欲:_2.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3.由“铁杵成针”的故事产生的一句俗语是:_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 例题2 文言文阅读。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将课文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词语。囊萤:_恭勤:_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4.请再写出两个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的成语。_一、读词,并回答问题。

2、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是( )代词人( )写的,词牌是( ),题目是( )。2.用“ ”画出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用“”画出最能表现童趣的句子。二、文言文阅读。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欲:想要。惠:通“慧”。若:好像。奇:以为奇(在此应指特别)。欲:想要。乃:于是,就。故:的原因。庐:(简陋的)房屋。之:代词,代“这件事”。1.魏武帝喜欢何晏吗?请找出短文中的句子进行回答。_2.

3、对“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让魏武帝站在里面。B.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自己坐在里面。C.于是何晏在地上画了一个圆框,让自己坐在里面。3.你感觉何晏的性格特点是()。A.当机立断B.胆大心细C.聪明机智三、文言文阅读。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将句子补充完整。_ _3.在词作中,以下汉字读音错误的是( )。A.清平乐(yu)B.翁媪(wn)C.锄豆(ch)4.“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的意思是( )。A.调皮可爱B.蛮不讲理C.游手好闲5.文中描写

4、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的词句是_(填句子序号);描写一家人活动的词句是_(填句子序号)。从词句中可以看出大儿_,中儿_,小儿_。整首词抒发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四、文言文阅读。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是:_。2.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D.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3.下列名言与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宝剑锋从磨砺出

5、,梅花香自苦寒来。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4.“太白感其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_五、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涉:跋涉,就是“度过江河”的意思。 遽(j):急遽,立刻,表示时间紧迫。 契(q):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迷惑,这里指“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坠于水( ) (2)入水求之( )2.(本题4分)请说说列句子的意思。(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_3.说说这

6、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六、文言文阅读。(二)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 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佣作:被雇佣劳作。1.下列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及、到)B.衡乃穿壁引其光(穿过)C.主人怪(奇怪的)D.遂成大学(终于)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C.衡/乃与

7、其佣作/而不求偿D.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翻译下列句子。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4.匡衡克服困难,终于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_七、文言文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注释:陷 :刺穿。或 :有人。弗 :不。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来源:Zxxk.ComA.同“粥” B.卖 C.同“育”,生育 (2)又誉其矛曰( )A.美名,荣誉 B.同“豫”,安乐 C.称赞,赞美 2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_3.听了人们的质疑后,那个人有什么反应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八、文言文阅读。(一)勿 贪 多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儿/伸手/入瓶B.儿伸/手入瓶C.儿伸手/入瓶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瓶口太小B.取之握满C.手痛心急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

9、让我得到全面培养。来源:学科网ZXXK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九、文言文阅读。(一)孟母戒子盂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誼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誼矣。注释:诵:背诵。辍(chu):停止。誼(xun):忘记1.给下列画线字选择正确意思。其母方织( )A.正在 B.方向 C.相当以此戒之( ) A.命令 B.告诫 C.戒备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_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_十、文言文阅读。郑人买履(l)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履:鞋。坐:同“座”,座位。之:到去。操:拿,携带。反:同“返”,返回。及:到,等到。遂:终于。宁:宁可。无:不。1.给下面的“度”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指量好的尺码。 B.量长短。(1)“先自度其足”中“度”意思是( )(2)“吾忘持度”中“度”意思是( )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 原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大意: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大胆的写一写。 _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