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板助力课堂引领教改新潮编者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支撑,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无论是新技术催生新教育,还是新教育依托新技术,信息技术都正在以各种方式与姿态进入教育领域,带给教育诸多的变革与创新。目前,湖南部分中小学、幼儿园正尝试把平板电脑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着力把新技术、新产品融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融入学科教学和幼儿教育活动,进行积极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以期为变革中小学、幼儿教育特别是学科教学、幼儿教育活动方式带来一些新的生机与活力。当前,
2、以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富媒体等新型的信息技术为表征的技术形态给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力,催生了翻转课堂、Mooc、微课、“一对一”课堂、可汗学院等一系列新的实践形态,深化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激发了广大一线教师参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智慧和热情。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古汉城小学的平板进课堂,就是“一对一”数字课堂形态的典型代表,也是湖南最先开展平板进课堂研究与实践的学校之一。该校于 2011 年 9 月新建,建校之初,学校领导就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构想,校长赴深圳考察学习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并派遣学校信息技术骨干到深圳参观“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
3、”,从各方面为学校开展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创造基础条件。2013 年 5 月,学校在芙蓉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从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充分论证了平板电脑进课堂的可行性,正式开启了平板电脑进课堂的探索之路。新项目的开展,凝聚了学校行政、信息技术骨干及各科骨干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年学校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研究,平板以其特有的交互性、自主性和开放性,成为破解学校教育难以面向全体学生的难题的有力工具,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对于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应用水平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的主要
4、做法是:一、培训引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转变观念是前提。学校邀请专家团队来校讲学交流,让所有老师接受新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的洗礼,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做好理论指导。在校本培训中,学校领导与老师交流翻转课堂、Mooc、微课等新概念,使全体老师对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形势有了全方位的认识,更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学校教研室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推出教育信息化政策和理论以及与平板进课堂相关的学习内容,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审视当前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形势,帮助老师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引发对未来教育深层次的思考,学习平板进课堂的教学教研方法。操作培训是基础。教研室在每周例会上播放网易公开课视频,展示平
5、板进课堂课例,让老师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借鉴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在借鉴和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感受平板给课堂带来的魅力。信息组则从最简单的软件应用手势训练到课件制作,从视频编辑到电子书制作,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让平板走进老师工作和生活,让教师能熟练操作平板,进而更好地应用于课堂。应用能力是关键。平板要发挥它的优势,和平时的多媒体电脑上课还是有很大区别,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播,而是课堂的导演和学生的合作者,它需要相应的软件平台管理和理论支撑,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教学生态系统。为了提高老师们的应用能力,实现先进理念和实际操作的完美结合,学校邀请区内外专家、教研员共同探讨教学案例,研究与总结具有普
6、遍价值的应用模式。特别是应用研讨课,反复试教,多次修改,汇聚团队智慧,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提炼方法,提高应用能力。新颖的理论,详实的案例,具体的操作,反复的演练,齐心协力共同开启平板进课堂应用的新模式,让每位参与项目的老师心潮澎湃。二、学科示范,骨干教师扬帆起航学校对项目进行了全面规划,并成立了平板进课堂课题研究小组,确立了骨干引领、稳扎稳打、逐步普及的应用思路。各科教研组长为此项目的学科带头人,教研组活动的开展与此项目的研讨活动相结合,各组认真制定活动计划,把学习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后,经过全组研讨、反复琢磨,使自己的教学更符合学科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特点,力求达到平板
7、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学校给骨干教师积极搭建成长的舞台,让老师们参加各级各类观摩学习活动。派 7 位学科骨干教师参加“2014 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让多名教师参加全国优秀教师教学研讨会,与全国优秀教师近距离接触与交流。在理论学习、观摩示范、实践演练、自我修炼等多种方式结合下,老师们勤学苦练,羽翼渐丰,一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平板进课堂的应用骨干力量。2013 年 5 月,学校承办了“i 学习,爱学习”数字互动课堂展示活动,北京市教委及中小学代表,长沙市教科院、芙蓉区、天心区、高新区部分领导以及学校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美术教师何思佳执教
8、玩赏陶瓷,语文教师曾艳执教乞巧,两位老师充分利用平板电脑作为互动工具,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整合优质资源,展现了平板进课堂与高效课堂的有机融合,获得与会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两年,还有湘郡未来学校参观团、华容县教育考察团来校,考察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并专门听取了平板进课堂的教学课例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在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信息学科进行了良好运用,让大家认识到平板在教学中的优势,带动老师们纷纷寻找平板与日常教学的融合点。学校将逐步推动平板向全学科覆盖,向所有师生普及,让每一位师生享受平板带来的教与学的乐趣。三、共建共享,多渠道扩充资源平台在最初的应用中,受原有的学科资源系
9、统所限,因与新操作系统不兼容,教师每一节课的课件都得依靠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课堂上也需要助教协助,技术上完全依赖于公司。资源使用成为平板普及的瓶颈,为了实现资源和技术的本土化,项目小组成员加强学习,迈开了自力更生的步伐。通过学习,我们在上万个平板应用程序中遴选了适合小学各学科教学的通用程序三十多个,安装在每台平板上,囊括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科技、信息技术等常用的学科资源。针对某节课的特殊应用,及时更新,实现资源的同步。在学习了如何制作课件后,学校启动了资源库建设方案,每位老师在所教的学科中,选出适合用平板教学的设计三个以上,并提供相应的 PPT 课件,交由设备服务商共同开发。在五百多个设
10、计中,目前已经完成了两百多个课件制作。并将优秀的课例课件纳入到资源库中,供大家分享。在技术领域,实现了现有课件向平板课件的转换,将原来的课件通过转换可以轻松地应用到平板上,解决了平板资源匮乏的难题。同时,还利用网络大环境进行交流与推广。收集每次学习的资源,纳入到资源库中,供大家学习。目前建立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在校内实现共享。目前,学校正在筹备与博雅新创、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建立更加符合教学需求的资源共建共享大平台。四、依托课题,提升研究应用水平为了将平板电脑与教学服务平台的开放性与强大的学习功能充分服务于教学,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11、学校成立课题小组,申请立项PAD 环境下小学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市级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并充分发挥其优势与功能,实现效果最优化。该课题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研究 PAD 环境下四种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交互式学习、开放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通过课堂实践与研究,分析这些学习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让老师在课堂中能有的放矢地运用PAD 和教学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并最终帮助学生将这些学习方式内化成学习能力,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学习。目前,该课题已进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课题组成员录像课例参加全国电子白板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一个和三等奖两个,课题相关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8 人次。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大同古汉城小学的平板进课堂的研究,正是鉴于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紧迫形势和重要影响而展开的。我们相信,它的成功试验必将影响全体师生的教、学方式的极大转变,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校园,也能为省内其他学校进行平板进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