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政治周练七十五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实践活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C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活动2我国通过制定“十二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寓公真蠢,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不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A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性D实践的主观性4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
2、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真理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6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真理是人的思维结果C真理是对规律的反映D真理是主观的7“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
3、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这段话说明了()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一切从实际出发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8面对“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欣赏的人认为这是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有效对接,不欣赏的人认为这是低俗和浮躁的反映。这说明() A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现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针锋相对的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相互转换的9谬误和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真理() A永远不可能变为谬误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谬误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
4、认识D和谬误不存在原则的界限10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1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这句名言说明 ()A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B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C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 D真理性认识与谬误相伴而行12在中国,梅花往往成为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
5、,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题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 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D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认识具有无限性二、双项选择题13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世界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C哲学与自然和社会
6、密切相关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应该()A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B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C在实践中否定和推翻真理D在实践中改变和动摇真理15在“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起草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和选聘了70多个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对40多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专项研究,并广泛征求地方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其哲学依据是()A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C认识过程是一种循环运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D3.A4 A5 C6 A7 B8 A9 B10 B11 D12 B二、双项选择题13 AD14AB15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