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972356 上传时间:2024-06-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研究刘峰摘要:“知言”是孟子的特长,也是孟子思想内容之一。孟子的“知言”说不仅对当时人们的心理和精神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具有深刻的美学意味,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孟子“知言”说的美学价值。关键词:孟子;知言;美学价值“知言”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章,公孙丑问:“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知言”是孟子所擅长的事情之一。对于“知言”的内涵,孟子自己解释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这是孟子对“知言”的独到见解。朱熹解释到:“此公孙丑复问而孟子答之也。诐,偏颇也。淫,

2、放荡也。邪,邪僻也。遁,逃避也。四者相因,言之病也。蔽,遮隔也。陷,沈溺也。离,判去也。穷,困屈也。四者亦相因,则心之失也。人之有言,皆本于心。其心明乎正理而无蔽,然后其言平正通达而无病;苟为不然,则必有是四者之病矣。即其言之病,而知其心之失,又知其害于政事之决然而不可易者如此。”2说明了孟子的本意,知道别人种种错误言辞的根源所在,这种透彻的洞察力,就是他所自许的“知言”功夫。一、孟子“知言”本领程子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又曰:“孟子知言,正如人在堂上,方能辩堂下人曲直。若犹未免杂于堂下众人之中,则不能辩决矣。”2这对孟子的“知言”能力给予了极高的

3、评价。纵观孟子全书,我们的确可以发现孟子具备“知言”的本领,例如“齐桓晋文之事”。梁惠王上章“齐桓晋文之事”讲到,有一次齐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人牵着一头牛从朝堂下走过,打算用这头牛来祭钟。齐宣王看到后,却要求以羊易牛,因为他觉得这头牛很可怜,不忍心它毫无罪过却被杀害。百姓却都因此而觉得齐宣王吝啬,齐宣王对百姓此看法不解,孟子却说“臣固知王之不忍也”,1接着他分析了百姓觉得齐宣王吝啬的原因是,牛小羊大,用小的替换大的,百姓自然觉得他吝啬。孟子又问齐宣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意思是说,如果可怜牛毫无罪过却被杀害,那么宰牛和宰羊又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直接击中齐宣王的内心,他回答

4、不上来,笑着说:“我确实也不知道自己这是什么心理了,但我确实不是因为吝惜钱财才会用羊换牛的,听您这么一说,百姓觉得我吝啬也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正是从齐宣王的言行中了解到齐宣王内心的真实想法。接下来,孟子又替齐宣王分析了他以羊易牛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亲眼看到了那只牛可怜的样子,却没有看到那只羊,这就像君子看飞禽走兽一样,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再看着它们死去;听见过它们的哀嚎,便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这与“君子远庖厨”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时宣王很高兴,引用了诗经小雅巧言中“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这句话来形容孟子。意思是说别人存什么心,我能揣摩的到。由此可见孟子能够透过别人的言语揣摩到他内心的想法,这不

5、正是孟子“知言”本领的体现吗。此外,孟子是长于论辩之人,他与人论辩的过程也典型地体现了他善于“知言”的长处。与人论辩时,孟子总是能够及时地抓住对方言辞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驳斥和批判,使对方陷入两难的境地。二、“知言”与“知人”“言”为指示字,甲骨文“言”,下面是“舌”字,“舌”上面一横表示“言”从口出,可以理解为口中舌头发出的声音即为“言”。说文解字将“言”解释为“直言曰言”,3表示直接说出的话语称为言。“言”除了本意“说,说话”及其引申义外,尔雅释乐还讲:“大箫谓之言”,4将“言”释为乐器“箫”。其实,不论是人的话语还是乐器,都和声音有关,都作为表情达意的媒介,扬雄法言问神中“

6、言,心声也。”5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之,“言”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早在孔子时就对“知言”有所论述,论语最后一篇讲“不知言,无以知人也。”6意思是说,不懂得分辨别人的言辞,就不可能了解别人。朱熹将其解释为:“言之得失,可以知人之邪正。”7因为言辞往往会暴露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通过分析别人的言辞我们可以了解这个人人品的好坏。論语颜渊中也有“察言观色”的说法。反之,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6从一个人所说的花言巧语中就能看出这不是一个仁德的人。“知言者”可以通过外在的言辞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人品。周易系辞下说“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

7、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8刘宝楠称其为“此孔子知言即知人之学”。“知人”是儒家的思想要旨之一,可以说孔子的这个观点是孟子“知言”的发端之一。同样,从孟子对“知言”的分析来看,他也认为“知言者”可以通过外在的言辞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但是,孟子“知言”的“言”和孔子的稍有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把孟子的“言”分为“言辞”(口头语言)和“文辞”(书面语言)两方面来看。确实,口头语和书面语对于知人的效果是不同的,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语气、动作和表情,这些因素有助于对人性格品质的判断,孔子也说过“察言而观色”。而书面语只是一些抽象的语言符号而已,经过作者的润色和修饰后就更加难判

8、断其背后的真实含义了。三、从“知人”到“知人论世”其实,将孟子“知言”的“言”扩展到“文辞”(书面语言)上不无道理,孟子自身已经将其扩展到这一概念上了,对于孟子所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1焦循认为:“此四者,非通于大道、明于六经、贯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文王周公孔子之学,鲜克知之。孟子闻而能知其趋,则好古穷经之学深矣。”9他认为孟子之所以“知言”,是因为他“好古穷经之学深”,同时也说明孟子的“知言”包括“六经”在内的儒家之“文辞”(书面语言)。孟子本人十分重视对“文辞”(书面语言)的理解。孟子万章下中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1

9、吟诵古人的诗歌,阅读古人的著作时,要想真正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不但要了解作者的为人,还要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此观点在后人的阐释与生发下成为了著名的文艺美学思想“知人论世”。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10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的诞生总是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刘熙载艺概中说:“有混茫之人,而后有混茫之诗。”11形象地论述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中“知人”与“论世”二者缺一不可,章学诚先生说:“是则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12就说明了“知人”和“论世”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知人论世”作为文学

10、批评理论,更加强调作者对文学作品的决定作用。孟子在讨论如何理解诗义时还提出过另一种观点,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1这也在后人的阐释下成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原则。最早对孟子这个理论做出阐释的是东汉赵岐,他认为“志”是“诗人志所欲之事”,“意”是“学者之心意也”,“以意逆志”就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13即读者以自己的心意去追求迎合作者的原意。这种观点影响很大,后世许多学者都继承了这一观点。如朱熹说:“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2王国维说:“顾意逆在我,志在古人,果何修而能使我之所意不失古人之志乎?”14朱自清说:“以意逆志,是以己意、

11、己志推作诗之志。”15对于“以意逆志”理论,暂且不论作者之“志”表现在作品中时是否具有朦胧性和模糊性,只说当读者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解读文学作品时,必然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在解读的过程中出现随意性,难以保证读者之“意”的准确,也难以保证读者所体会到的“志”就是作者想表达的“志”。所以,有些学者就对“以意逆志”进行理论改造,方法就是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相结合,读者要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以意逆志”。清代学者顾镇说:“书曰:诗言志,歌永言。而孟子之诏咸丘蒙曰: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后儒因谓吟哦上下,便使人有得。又谓少间推来推去,自然推出那道理。此论读书穷理之义则可耳。诗则当知其事实,而后志可

12、见,志见而后得失可判也。说者又引子贡之知来、子夏之起予,以为圣门之可与言诗者如是。而后世必求其人、凿其事,此正孟子所谓固哉高叟者,而非圣贤相与言诗之法也。”16揭示了“以意逆志”理论因缺少边界设定,而使后儒误以为“吟哦上下”“推来推去”就是“以意逆志”,其实这只是“读书穷理之义”,并不是“以意逆志”的言诗之法。那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顾镇指出:“然则所谓逆志者何?他日谓万章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正惟有世可论,有人可求,故吾之意有所措,而彼之志有可通。今不问世为何士、人为何人,徒吟哦上下、去来推之,则其所逆者乃在文辞而非志也。此正孟子所谓害志者,乌乎逆之而又乌乎得

13、之?”16他引用孟子原文论“尚友”之道的“知人论世”说,使其为“以意逆志”设限纠偏,为“以意逆志”的正确实施提供保障,对于文学批评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四、“言意之辨”谈到孟子的“知言”说便不得不提孟子的“言近而旨远”理论,这是先秦时期“言意之辨”的重要内容之一。“言意之辨”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孔子就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庄子也有“得意忘言”之说,这些理论产生于中国古代文论的萌芽时期,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言近而旨远”出自孟子尽心下章,最初是孟子在探讨有关“君子”操守问题。原文是这样讲的:“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

14、言也,不下带而存道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1赵岐注曰:“言近旨远,近言正心,远可以事天也。”13孙奭疏曰:“言辞之近而指意指意已远者,乃为善言也。”17朱熹孟子集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为言近而旨远也。”2赵岐和朱熹都从个人修身的角度来解释“言近旨远”,只有孙奭从语言应用的角度解释“言近旨远”,本文只探讨“言近而旨远”理论对后世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即其美学价值。“言近而旨远,善言也”字面意思指:“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是善言”,这里涉及到了“言”与“旨”的关系问题,用于

15、文学批评领域,就是主张用浅近的语言来传达深远的思想意蕴。孟子“言近而旨远”的思想对后世的文论家尤其是诗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最终形成“言近旨远”的美学思想。西汉时期,司马迁在文学批评中已经开始使用“言近旨远”这一标准,他在屈原列传评离骚时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意远。”18到了魏晋时期,刘勰文心雕龙比兴中也有与之相似的认识:“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观夫兴之托谕,婉而成章,称名也小,取类也大。”10同时代的钟嵘在其诗品序中对这个意思又有所发挥:“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使咏之者无极,阐之者动心,是

16、诗之至也。”19刘勰和钟嵘都把“言近旨远”当作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而且都认识到比兴是实现“言近旨远”的有效手段。比兴寄托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学原则之一,后世说诗,多遵循比兴寄托之旨,追求含蓄蕴藉的特点,这一思想经过唐代诗人的艺术实践而逐渐发展壮大。唐代皎然诗式所列举的诗的“六至”就有“至近而意远”,20到了宋代,“言近旨远”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探索“言外之意”,追求“味外之旨”成为普遍意识。洪迈容斋随笔评元稹行宫:“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21梅尧臣强调“必能状难写之情,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22他们的这些诗学理论始终没有脱离对孟子“言近而旨远

17、”这一批评术语的阐释和生发。五、结语孟子“知言”说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应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孟子的思想系统内来考察,孟子全书所具备的如滔滔流水般的充沛气势、具有严密逻辑性的论辩特点就是孟子“知言”本领的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学说,“知言”说不仅与孔子“知言即知人”说一脉相承,而且与“知人论世”说、“言近而旨远”理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都是孟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后世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参考文献: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4郭璞(

18、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5.5韩敬.法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8黃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焦循.孟子正义(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7.10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2(清)章学成.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3(汉)赵岐.孟子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4(清)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15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6(清)顾镇.虞东学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3.17孟子注疏卷十四M.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9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21(宋)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2(宋)欧阳修.六一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