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5.02KB ,
资源ID:9715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71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独家原创】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及参考译文).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独家原创】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人教部编版含答案及参考译文).docx

1、期末专项训练文言文课内外阅读提升提升一 课内阅读提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理解文中加点字的意思。走:_ 因:_ 冀:_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是( )。A.宋人有耕者。B.兔走触株,折颈而死。C.因释其末而守株。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用自己的话翻译画“_”的句子。 4.文中的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他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B.因为他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C.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件极偶然的事情,农夫却希望它天天发生5.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

2、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B.如果不付出努力,只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提升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来源:学科网ZXXK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 (二)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

3、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逆:违抗 不信:不诚实,不可靠。)1.解释加点字的字义。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4)兽见之皆走 2.翻译句子。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故遂与之行 3其不善者而改之 4曾子之妻之市 5学而时习之 来源:Zxxk.Com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

4、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 一类人。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精卫填海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填空。“精卫”的样子是 ,它是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四)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

5、:“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坐:因为。1.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仕于南方 仕:做官B.席上食菱 食:食物C.欲以去热也 以:用来D.欲以去热也 去:去除2.下面这个句子停顿标对的是( )A.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B.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C.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D.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3.以下句子翻译正确的是( )A.“并壳入口”的意思是:并且把壳吃进嘴里

6、。B.“其人自护所短”的意思是:那个人想掩盖自己的错误。C.“北土亦有此物否?”的意思是:北方的土里也有这个东西吗?D.“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意思是:这是因为他把不知道的当成知道的了。4.这个故事所讲道理与孔子说的( )是一样的。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参考答案一、1.跑 于是 希望 2.C3.(他)再没有得到过野兔,而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4.B5.A来源:学科网【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

7、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二、(一)1.通“旋”,转身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3.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参考译文】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二)1.做首领认为对的逃跑2.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8、 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来源:Z.xx.k.Com3.助词,无义 它,代狐狸 它,代缺点或错误 到 它,代学过的知识 的4.狗仗人势 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来源:学科网5.略。(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参考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

9、以为是害怕狐狸。(三)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持之以恒、艰苦奋斗。【参考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四)1.B2.A3.B4.B【参考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为了装作有学问,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