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第九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0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01 必备知识温故知新 厘清主干知识把握教材要点 弥补欠缺知识拓展深化认知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_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苏维埃3内容农业实行_ 工业 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_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普遍_余粮收集制国有化义务劳动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
2、物配给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列宁论粮食税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功劳”?“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是指什么?提示:理解:该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胜利起了积极作用。限度:不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
3、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标志: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_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_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粮食税商品交换4特点(1)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_关系和市场作用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以_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商品货币公有制6作用(
4、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探索了一条在_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小农经济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_年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2)1924 年,_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3)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封锁包围之中。2标志:1936 年,苏联通过
5、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1922斯大林3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_,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目的:加强_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成就:_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_,实行高度集中的_。重工业国防1937公有制计划经济(3)农业政策:推行_运动,建立集体农庄。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农业集体化4评价(1)
6、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苏联赢得_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反法西斯(2)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_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广大_的利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民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不足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国有,严重损害
7、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四、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措施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第 二 次 世界 大 战 结束后,_的 弊 端 日益显露(1)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_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_(2)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_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斯大林模式集体农庄玉米物质利益勃列日涅夫改革赫
8、鲁晓夫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扩大国营企业的_(3)运用_,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4)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经营自主权经济手段戈尔巴乔夫改革20 世纪80 年代中 期,苏 联 出现 严 重的 社 会危机(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承认市场对经济的_(2)以_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3)调整_(4)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经济改革并未取得成功,之后改革转向政治领域,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国内局势
9、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调节作用指导性计划所有制结构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1成就国家成就 南斯拉夫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波兰在 19561960 年实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和农业发展成果显著 匈牙利在 19681973 年间国民收入年递增率较高,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较满意 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到 1988 年,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2.问题形成原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10、如南斯拉夫的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隐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时效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第三编)思维激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违背经济规律,但仍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2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必然性苏联政治内幕:
11、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俄格阿阿尔巴托夫思维激活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有不同的认知,其失败的原因与此相关。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军事力量则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都高。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错过了这个有利时机,未能坚持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这就使苏联这个曾经取
12、得过辉煌成就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发展的顶峰跌落了下来,在各方面出现了深刻的危机或临近危机的边缘。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思维激活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02 学科素养融会贯通 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 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 探究 1 斯大林时代社会主义的探索史料一 1927 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 1921 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 1928 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
13、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史料二 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 1937 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 倍。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以上史料均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1)史料一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2)史料二说明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解读史料时注意数据的变化。(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并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
14、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启示。提示(1)原因: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巩固国防的需要;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薄弱;吸取当时中国的教训。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2)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发生等。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
15、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2)影响积极方面: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借鉴。消极方面:后期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探究 2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史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
16、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 8.4%。第二阶段为 20世纪 7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19711975 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7.1%,比前五年下降 1.3%,其后五年又下降 2.6%。第三阶段,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1982 年
17、工业总产值仅增长 2.8%。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史料一反映了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解读史料注意转折词“但是”的运用。(2)史料二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1)史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提示(1)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不会成功。(2)趋势:经济由较快发展到迟缓,并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
18、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立足家国情怀感悟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报和中央领导人对苏联经济模式反思中的许多细节,反映了中、苏许多的重大历史现象。部分反思内容如下:1954 年,人民日报反思道:“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切灿烂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
19、“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结合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反思中提取一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苏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细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时可据“苏联灿烂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光明前途”或“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提取细节,前者结合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工业化影响回答,后者从苏联工业化的弊端及中国工业化存在的问题回答。答案 示例
20、:细节:苏联灿烂的成就给全人类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途。历史现象:这一细节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概述和评价:苏联在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和资金的国内积累,苏联只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工业化的成就巩固了苏联政权,并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和光辉前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学习、借鉴乃至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就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苏联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1)
21、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4)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03 关键能力考法突破 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 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 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 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1命题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020海南选择性考试16)1920 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
22、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尝试解题 _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导致“背口袋”活动盛行,故选 A 项。1921 年新经济政策才出台,1929 年底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B、C、D 三项。2命题点:苏联的农业集体化(2020山东等级性考试13)下表为 1928 年和 1932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方式时间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 年74.42
23、5.40.21932 年51.728.320.0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尝试解题 _C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28 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传统手播和马拉播种分别占 74.4%、25.4%,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占 0.2%,到1932 年手播比例依然最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农业集体化发展阻力较大,基础相对薄弱,故选 C 项,排除 D 项;1928 年后新经济政策已逐步被废除,排除 A 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工农业比例”,排除 B 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考法示例】创设学习情境,综合考查苏联的经济建设(2019全国卷35)苏联 1
24、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类别1961 年对 1970 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 年实际产量 钢1.45 亿1.15 亿煤3.9 亿3.35 亿肉2 500 万1 230 万蔬菜与瓜类4 700 万1 300 万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知情境: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明立意:以苏联 1970 年计划完成情况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抓关键:“1970 年”及“1.451.15”“4 7001 300”等几个量的变化是解题的抓手。理思路:解答本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
25、是从“1970 年”这一时间入手,此时正值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其经济改革收效甚微,甚至造成经济滑坡,因而未能克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是从四组量的变化情况入手,通过观察可知,表格涉及的是重工业的钢、煤实际产量比预测或计划任务相差较少,而肉和蔬菜类差别巨大,这说明当时苏联仍以重工业为中心,造成经济部门比例严重失调,传统经济模式的矛盾仍未解决。从上述两个角度都可得出正确答案为 A 项。1 3 5 2 4【真题体验】1二战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2018全国卷35)1959 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 7 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 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
26、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1 3 5 2 4 A 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 B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故 C 项错误;1959 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故 D 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中的“七年经济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仍是斯大林模式的延续,故 A 项正确。2 1 3 4 5 2史学理论史料的鉴别与应用(2017全国卷35)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
27、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2 1 3 4 5 D“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故 D 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故 A 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故 B 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故 C 项错误。3 1 2 4 5 3赫鲁晓夫改革(2017全国卷34)1953 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
28、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3 1 2 4 5 A 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正确;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是分配制度而不是管理体制的改革,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城乡的社会状况,排除 C 项;D 项是在斯大林时期,排除。4 1 2 3 5 4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2016全国卷34)1928 年,苏
29、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 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4 1 2 3 5 B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 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五年计划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 B 项;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 A 项;C 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
30、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故排除。2 4 5 1 3 5斯大林模式(2015全国卷34)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年降至 694.8 亿千克;1930 年苏联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2 4 5 1 3 A 从 1930 年、1931 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故 A 项符合题意;粮食供不应求材料未体现,故 B 项错
31、误;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的贡献,D 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1 3 5 2 4 6 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1(2020合肥一模)1921 年的苏俄,出现了民众身着缀满补丁的衣服、以破损的器皿烹调、用开裂的杯子饮水等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史实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C世界性经济危机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1 3 5 2 4 6 B 国内战争平息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这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恢
32、复发展,故选 B 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 1918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于 19291933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C 项;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2 1 3 4 5 6 2(2021宜昌联考)某苏联领导人在 1925 年评论某项经济政策时指出:它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政策,它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下列符合这一经济政策的是()A利用军事特殊时期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B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C尽快实现工业化,为社会主义建
33、设提供物质基础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2 1 3 4 5 6 B 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考虑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基础尚不具备时,特殊时期仍需执行特殊政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选 B 项;A 项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 项指的是苏联模式,排除;D 项指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排除。3 1 2 4 5 6 3(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20 世纪俄国的一段资料这样记载:“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
34、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内实行交换。”这说明()A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有了较大改善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保国家税收为要C新经济政策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赫鲁晓夫试图革除苏联模式的弊端3 1 2 4 5 6 C 根据“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并结合 20 世纪俄国的经济政策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故选 C 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在1861 年,排除 A 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是余粮征集制,并且取消商品贸易,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 项;赫鲁晓夫时期农业方面是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排
35、除 D 项。4 1 2 3 5 6 4(2020惠州一模)1922 年,苏联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 47 万多家。为进一步恢复发展经济,1923 年苏联诞生了零售商业信贷业务。但从 20 年代末苏联减少了对消费品生产的投资,零售商业贷款开始萎缩,1935 年终止。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B新经济政策的发展C工业化迫切需求下的调整D战后经济体制改革4 1 2 3 5 6 C 1924 年斯大林上台后,在苏联逐渐确立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及计划经济体制,材料中的转变就是这一模式和体制的体现,故选 C 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 1921 年被废除,与材
36、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新经济政策在 1924 年以后被逐渐取消,而非发展,排除 B 项;材料所述时间是在二战之前,排除 D 项。2 4 5 1 3 6 5(2021衡水联考)1929 年,苏联领导人发表大转变的一年,文中强调:“过去的一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生大转变的一年。这个转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向城乡资本主义分子进攻的标志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向城乡资本主义分子进攻”主要表现在()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B加快国家工业化的步伐C逐步推行农业集体化D强化国家对私营企业的控制2 4 5 1 3 6 C“社会主义向城乡资本主义分子进攻”指的是消除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实现城乡的社会
37、主义公有制,当时苏联正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将个体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济,这是在农业领域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步骤,故选 C 项;题干所述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私有制的改造,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无关,排除A、D 两项;“社会主义向城乡资本主义分子进攻”指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国家工业化属于生产力,排除 B 项。2 4 5 1 3 6 6(2020茂名一模)1953 年 9 月,苏共中央决定,将义务交售的畜禽产品的采购价提高 6.4 倍,奶类产品提高 1 倍,土豆提高 1.5 倍。1954 年 6 月,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这些措施旨在()A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B废除计划经济体制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实行新经济政策2 4 5 1 3 6 C“废除谷物义务交售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 C 项;苏共中央的措施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而非加强对重工业的投资,排除 A 项;苏联始终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 B项;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为 1921 年,排除 D 项。点击右图进入 课 题 综 合 集 训 谢谢观看 THANK YOU!